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56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利什曼病主要是动物源性或自然疫源性疾病[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黑热病流行地区之一,广泛分布在天山南北.  相似文献   
2.
了解乌鲁木齐哈萨克族中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参照《口腔学》诊断方法做检查。本次共调查139名学生,患龋人数79名,患龋率为56.83%,不同年龄与性别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当地黑热病传播媒介白蛉种类及评价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大灭)2种杀虫剂对白蛉的防制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捕捉和诱蚊灯捕蛉,指标为捕捉白蛉只数/人工小时.结果 白蛉种类调查居民家的白蛉以长管白蛉占优势;户外以吴氏白蛉为主;用2.5%可湿性溴氰菊酯和大灭进行现场喷洒灭蛉可使白蛉数量比对照区降低3.89倍和11.11倍.结论 通过连续考核证明,2种杀虫剂均可以削平白蛉密度的季节高峰,大灭的灭蛉持效期要高于溴氰菊酯,可以取代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病 (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病 ,隐孢子虫被认为是人类肠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 Nime氏 (1976 ) [1 ]首先在美国发现人体病例 ,韩范 (1987) [2 ]在南京地区首次报道本病。现将乌鲁木齐市腹泻病人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病原学检查方法1.1 调查对象 :1999年 6~ 8月及 2 0 0 0年 7~ 9月乌鲁木齐市某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腹泻病人。1.2 病原学检查方法 :采集腹泻病人新鲜粪便标本 ,先做大便常规检查 ,然后直接涂片干燥后 ,过火焰固定 ,再用金胺 -酚 -改良抗酸…  相似文献   
5.
了解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并提供预防口腔卫生措施。对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学生,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生理盐水与碘液涂片方法,检出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两种,总感染率71.22%,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68.35%,口腔毛滴虫感染率为4.32%,合并感染率1.44%。调查中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于口腔毛滴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甲硝唑、阿苯哒唑、安乐士三种药物对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治疗效果,选择乌鲁木齐二所小学进行肠道原虫感染调查,筛选出贾第虫感染者,随机分成四个组给予阿苯哒唑20mg/kg/d,连服3d,安乐士500mg顿服,甲硝唑20mg/kg/d,连服3d,空白对照给予钙片。服药后分别于第1周、第4周进行粪便镜检;治后1周和4周的疗效分别为甲硝唑100%,96.15%;阿苯哒唑68.42%,57.89%;安乐士41.18%,96.15%;对照40.0%,40.0%;说明甲硝唑对贾第虫有极佳的疗效,贾第虫具有较高的自然阴转率。  相似文献   
7.
喀什市某乡居民健康教育前后内脏利什曼病知晓率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在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的1、4、18和20村,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画,开设健康教育课等方式,开展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基本健康知识教育活动,使居民和中小学生对内脏利什曼病及其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由健康教育前的0.7%和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54.2%和70.7%。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人群自觉防病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986年疏附县帕合太克里乡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其血检率(ABER)为3.42%,血片阳性率(SPR)37.8%,带虫发病率(API)12.91‰。,脾肿率1.33%,AES为2.125,稳定性指数为0.43,表明该地是以间日疟为主的非稳定性低疟区。本次暴发可能为外地传染源输入而诱起。长潜伏期间日疟病例占58.65%。发病呈双峰型,人群普遍易感,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呈点状分布。于5月和8月份用IFA试验测定人群抗体水平分别为20.6%和23.6 %,GMRT为56.8和61.3,与发病情况相一致。萨氏按蚊为优势种占99.73%,季节消长有两个高峰,成虫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幼虫为7月上旬和8月上旬,活动季节为5个月,午夜(4~5点)前活动频繁,天亮前又有明显回升。该蚊为人畜血兼吸的近家栖蚊种。媒介能量为0.13~7.05。  相似文献   
9.
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通过媒介白蛉传播的一种慢性地方性寄生虫传染病.新疆喀什地区是我国黑热病的重点流行区之一.喀什地区地域广阔,由于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存在着人源型黑热病和荒漠型黑热病(自然疫源性黑热病)两种.荒漠型黑热病为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范围广,传播媒介和保存宿主比较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乡20村1组所有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对3岁以下婴幼儿皮内试验阴性者进行查体(触诊肝、脾)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在居民住宅内、外捕集白蛉,解剖鉴定并检查前鞭毛体有无自然感染.结果 接受利什曼素皮内试验149人,阳性率为68.46%(102/149);3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为11.76%(2/17),4~7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75.76%(100/132).3岁以下年龄组皮内试验阴性者有15人接受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1例阳性者(女,1岁),确认为临床诊断病例.2001-2008年7月有既往病史者52例,其中治愈50例,死亡2例.捕获的374只雌蛉,经解剖鉴定为吴氏白蛉(Phlebotomus wui),其中3只雌蛉体内查见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结论 伽师县仍有内脏利什曼病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