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目的探索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I)在成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理。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IT1蛋白在鼠的成骨细胞内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不刺激和刺激的条件下,GIT1和细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共同免疫沉淀的方法测定GIT1和ERK1/2相互结合,并且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确定这两种蛋白相互结合的位置;用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感染成骨细胞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磷酸化ERK1/2(p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划痕愈合法检测在PDGF刺激下的迁移能力。结果在成骨细胞内,PDGF刺激导致了GIT1和ERK1/2的相互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发生在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明显抑制了pERK1/2招募至成骨细胞局部粘附内以及PDGF所刺激的成骨细胞的迁移。结论在PDGF刺激下,GIT1招募pERK1/2至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内固定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评估骨质疏松危险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及EQ-VA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8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EQ-5D评分、EQ-VAS评分和OSTA指数分别为(1.76±2.09)分、(12.24±13.77)分、(0.79±0.09)分、(78.92±12.83)分和0.93±2.84。骨质疏松低风险63例,中风险23例,高风险1例。病种、OSTA指数与内固定术后VAS、ODI、EQ-5D、EQ-VAS评分均无明显相关(P>0.05)。45例行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年龄与VAS、ODI和EQ-5D评分相关(rs=0.380、0.447和-0.506,P<0.05或P<0.01),体重与ODI评分相关(rs=0.295,P<0.05),OSTA指数与ODI、EQ-5D评分相关(rs=-0.484、0.632,P<0.01);而42例未行椎间融合术患者的骨质疏松相关因素与手术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随着年龄、体重以及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增高,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短期临床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咯利普兰在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咯利普兰10 μmol/L组(A组)和对照组(B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诱导分化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Runx2和骨钙素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A组ALP活性及Runx2、骨钙素表达均增加(P<0.01或P<0.05),钙结节形成更加明显.结论 咯利普兰能提高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提取胎龄16 ~ 18 d的孕大鼠皮层组织,消化、离心后培养,鉴定神经元细胞纯度90%以上.实验共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处理组(300 μmol/L刺激0.5、2、6及12 h),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刺激前预防性应用500 μmol/L保护30 min,分组同H2O2处理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率,免疫印迹及免疫沉淀检测凋亡关键蛋白的活性及蛋白间的关系.结果 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H2O2处理组相同时间点的线粒体明显呈水泡样肿胀变及空泡样变.H2O2处理组刺激后0.5、2、6及12h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14.40%±1.23%、45.50%±2.81%、56.40%±3.53%、62.50%±4.2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F=274.8,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相应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0.90%±0.07%、1.10%±0.08%、3.50%±1.90%、12.60%±1.10%;与H2 02处理组比较明显降低(F=362.7,P<0.01).刺激0.5h后,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p-JNK)、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线粒体膜上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开始明显升高,直至12 h时达到顶峰;与此同时,细胞质中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关联死亡蛋白(BAD)、磷酸化BAD、BAX和14-3-3水平表现为持续性降低,而这些改变在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均被抑制.结论 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JNK的活性、抑制BAD与14-3-3分离及抑制BAX选择性地由细胞质向线粒体移位来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血清素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OBs)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新生SD大鼠颅骨OBs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血清素:0 mol/L组(空白对照组)、10-9 mol/L组、10-8 mol/L组、10-7 mol/L组、10-6 mol/L组、10-5 mol/L组,观察不同浓度血清素对OBs的增殖能力(CCK-8法)、分化能力(Western法检测碱性磷酸酶蛋白水平、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和ELISA法检测骨钙素蛋白表达水平)和矿化能力(茜素红染色)的影响.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OBs分化早、晚期血清素受体亚型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不同浓度血清素均可抑制OBs的增殖、分化和矿化,这种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具有时间依赖性,而在高浓度时作用减弱,呈现“V”形趋势.5-HT1A、5-HT1B、5-HT1D、5-HT2A、5-HT2B、5-HT2C等受体在OBs上均有表达,其中5-HT2A和5-HT1B受体是表达最多的两种受体亚型. 结论 体外OBs表达血清素受体,血清素可抑制OBs的增殖、分化和矿化,提示血清素能够调节骨代谢.  相似文献   
6.
张洁心  殷国勇  陆甘 《江苏医药》2008,34(11):1152-115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近年为临床所日益关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SAS引起氧化应激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并发症.我们对OSAS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活性氧族(ROS)的产生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1/2,ERK1/2)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时间段脊髓缺血再灌注标本的形态学改变,Westem blot检测脊髓标本中ERK1/2的磷酸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磷酸化ERK1/2(pERK1/2)在神经细胞内的定位表达.结果:脊髓缺血30 min/再灌注2 h ERK1/2发生磷酸化,并持续至再灌注24 h;对照组、脊髓缺血30 min/再灌注5 min至再灌注1 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未检测到pERK1/2在运动神经细胞内表达,脊髓缺血30 min/再灌注2 h至再灌注24 h,pERK1/2在运动神经细胞胞浆及胞核内均表达,且胞浆内表达异常显著.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时ERK1/2发生磷酸化,pERK1/2过度滞留于细胞浆可能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Angiostatin的分离纯化及对B16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Angiostatin对黑色素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从人血浆组分Ⅲ中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分离Plasminogen和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技术得到弹性蛋白酶纯品.经此酶分离Plasminogen进行有限酶解,产物经亲和层析分离得到Angio-statin.结果:体外实验表明,Angiostatin能显著抑制牛主动脉弓内皮细胞的增殖.体内实验发现,以0.6 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14d后,B16黑色素瘤生长抑制率达77%(P<0.05);以小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黑色素瘤转移模型,采用同样的方法冶疗18d后,B16黑色素瘤的肺转移率降低了65%(P<0.05).结论:本研究为Angiostatin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说明Angiostin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影像学参数与术后脊髓漂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8例颈椎管狭窄颈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手术前后的X线片、CT、MRI等资料.测量术前颈椎Cobb角,纵向距离指数(LDI),手术区域头侧与尾侧节段椎管与脊髓矢状径的比值(S/C),颈椎前凸顶点到C2~C7连线的垂直距离.术后脊髓漂移程度用平均脊髓前间隙(ACS)表示,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患者手术区域头侧节段狭窄处椎管与脊髓矢状径的比值(S/C)和术后脊髓漂移程度密切相关(R2=0.98).结论 测量颈椎管狭窄颈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术前手术区域头侧节段狭窄处椎管与脊髓矢状径的比值,对预测术后脊髓漂移程度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椎体扩张器、Kyphon球囊和Sky骨膨胀器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分别对71例71椎、55例55椎和22例22椎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ilator-kyphoplasty,DKP)、Kyphon球囊后凸成形术(balloon-kyphoplasty,BKP)和Sky骨膨胀器后凸成形术(Sky-bone expanderkyphoplasty,EKP)。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观察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情况,测量病椎的高度和Cobb角改变。结果: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注入量EKP组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组术后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DKP组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恢复较其他组显著。骨水泥渗漏:DKP组2例少量渗入椎体侧方,BKP组4例,EKP组9例,均无临床症状。结论:DK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