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象与方法 2003~2006年我院收治3岁内外伤性脑梗死并发癫痫病儿ll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17.2个月。其中行走时摔伤5例,床上跌落3例,怀抱中跌落2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时意识清醒8例,烦躁不安2例,昏迷1例。外伤后当天发生癫痫4例,第2天后7例;癫痫全身性发作5例,部分性发作6例。外伤后当天发生瘫痪7例,第2天后4例。头颅CT扫描示基底核区梗死单侧6例,双侧2例;脑叶大面积梗死合并颅内出血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在术后面神经肿瘤侵犯段功能评估上的价值和对早期面神经修复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和术后2周、6个月患侧面神经功能的H-B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恢复到Ⅰ-Ⅱ级者,术末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均>0.3。结论 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是判断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特别是肿瘤侵犯段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总结了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8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结果 本组平均病程为2.6年,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局限性神经功能损害为脑内CA的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为由窦状扩张的畸形血管构成,其内无脑组织;CT典型表现为脑实质内类圆形或结节状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MRI T1W以等信号为主,T2W以高信号多见,部分可见瘤周环形低信号,无占位效应,无血管流空效应;DSA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论 脑内CA是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且效果较好。MRI是诊断脑内CA的最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CT、MRI灌注成像运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对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灌注的运用进展加以综述。1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1.1CT灌注成像其理论基础是核医学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 (centralvolumeprincipal)。将放射性示踪剂快速注入静脉 ,经左心室达到靶器官 ,通过动态扫描获得示踪剂首次通过该器  相似文献   
5.
邝晓  王秀英  李智  赵建农 《重庆医学》2015,(20):2819-2821
目的 探讨系统脱敏疗法与抗焦虑药物联合运用干预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收集该院2013年1~6月幽闭恐惧症64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85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通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恐惧的程度采取系统脱敏疗法联合药物运用的干预措施,从检查场景图片展示,请完成检查者现身说法,逐步添加情景刺激,和亲自感官体验刺激,重度患者给予以上措施联合药物干预.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1%,80例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取得了良好的图像效果,5例出现严重恐惧症状而放弃MRI检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7%,明显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 系统脱敏疗法联合药物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MRI检查中幽闭恐惧症的不适症状,使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预后差,因此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血供丰富的病灶由肝动脉供血,因此理想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均能反映其血供特点,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小肝癌(直径≤3cm)的病灶检出率已经明显提高。本文将重点介绍小肝癌DSA、CT、MRI的诊断进展及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中,准确评价淋巴结的情况对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像学判断良、恶性淋巴结常以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有无中心坏死以及有无包膜外侵袭等来作为参考标准,但这些指标的敏感性和可靠性均较低,转移性淋巴结直径可以很小,而且并不是所有直径较大的淋巴结都是恶性。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弥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结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腰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腰池持续引流是应用腰穿的方法向椎管硬膜下腔内置入引流管以达到脑脊液引流的目的。现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之中。经长期的实践,此方法自1997年我科应用于术中排放脑脊液、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系统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术后头皮下积液、手术后脑脊液引流等与脑脊液循环有关的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卫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医药卫生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随着我国中专教育事业的发展,卫校图书馆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卫校图书馆的发展比较缓慢,远远不能适应中专卫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有必要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LAVA结合ASSET技术进行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对60例肝病患者应用LAVA结合ASSET进行门静脉成像,并与20例门静脉CE-MRA进行对照,分析两者对肝内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结果 应用LAVA结合ASSET扫描获得的门静脉成像显示全部60例的门脉主干及肝内1、2级分支、32例3级分支、4级18例和10例4级以下分支.门静脉CEMRA20例显示全部门脉主干及肝内1、2级分支、10例3级分支,7例4级分支和3例4级以下显示.两种方法显示门静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A结合ASSET技术可完全替代常规的CE-MRA获得门静脉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