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续的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虽然有许多方面优于血液透析,但是也存在一个通常由感染引起的高失败率。英国1988年报告有3529名患者接受CAPD。在一组610名患者中,经保险统计员统计,CAPD4年生存率为61%,而血透为91%。在263例拔管的病人中,44%因为腹膜炎,10%由于皮下隧道或隧道外口感染,39%为机械性因素。每病人年有1.5个腹膜炎发生,美国也有相似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5-Aza)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其对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鉴定4周龄Wistar大鼠骨髓MSCs,以不同浓度5-Aza作用,用四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力,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RT-PCR及电泳测定诱导后大鼠的MSCs中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0和1 μmol·L-1 5-Aza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随着5-Aza浓度的增高,MSCs的增殖逐渐减弱;20~30 μmol·L-1 5-Aza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影响其增殖。3和6 μmol·L-1 5-Aza,MSCs有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9和12 μmol·L-1 5-Aza,MSCs有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该浓度作用9 d后有部分细胞体明显增粗,12 d有肌管样细胞出现。结论:5-Aza影响干细胞分化,调控基因的表达及调控MSCs向肌细胞定向分化为肌管样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活动前后200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进行调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比分析两组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根据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两组对比分析,实验组显效71例(71.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45例(45.00%),总有效率73.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建立品管圈组织显著降低了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医院的不同对象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09-2013年共采样4 138份,合格3 654份,总合格率为88.3%。连续5年合格率依次为87.0%、86.2%、92.3%、87.9%和86.8%。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灭菌物品、灭菌器、使用中消毒剂、反渗水、物体表面、医院污水、医护人员手、透析液、消化内窥镜、空气、湿化液和注水瓶水,合格率依次为100.0%,100.0%,98.6%,96.0%,91.3%、90.4%、86.8%、86.7%、81.7%、74.7%、69.0%和61.2%。结论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潜在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和感染监测工作,特别加强医疗用水、空气和消化内窥镜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脑卒中发病率的70%,是引起我国居民寿命降低的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复杂,以往的神经保护方法仅限于单一的机制,此类药物不能充分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杂的病理生理级联反应。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能够同时作用于疾病的不同靶点,因此使用中药抗缺血性脑卒中仍然是目前的研发重点。中药三七的药用历史悠久,源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在防治脑血管疾病中有着“金不换”的赞誉,其皂苷类成分包括二醇型人参皂苷、三醇型人参皂苷及特殊类型皂苷。三七皂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确切,在抑制钙超载、抗氧化应激、抗炎、抗焦亡、抗凋亡、修复血脑屏障、促进血管新生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均有相关作用。同时, 三七皂苷在与黄芪甲苷、栀子苷、丹参多酚酸及冰片的联合应用中表现出协同增效的作用,三七皂苷在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方面显示出潜在应用价值和巨大的药用开发前景。因此,现对三七皂苷中所含皂苷类化学成分、三七皂苷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以及三七皂苷联合用药抗缺血性脑卒中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6.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女性患恶性肿瘤的患者中,乳腺癌的病死率高居第1位。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癌的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提高综合疗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缓解不良反应,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及逆转多药耐药等达到抗乳腺癌作用。中药有效成分阻滞乳腺癌细胞的周期效果极其明显,通过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的进程,诱导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已经成为抗乳腺癌药物的一个新方法。经Gap-phase期,即DNA合成后期(G2期)过渡到Mitotic期,即有丝分裂期(M期)的检查点,G2/M检查点是乳腺癌细胞存活或死亡的关键决定点。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多种调节途径,影响乳腺癌细胞发生G2/M期阻滞,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达到抗乳腺癌作用。因此文章对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归纳,较系统地阐述G2/M期相关调控分子的研究进展,同时梳理了生物碱、多糖、萜类、黄酮类、皂苷类及其他中药有效成分诱导人乳腺癌细胞G2/M期阻滞的方式及途径等的研究。通过对不同中药的有效成分诱导乳腺癌细胞G2/M期阻滞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中药有效成分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中药有效成分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G2/M期阻滞抑制乳腺癌增殖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抗乳腺癌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专科护士如何面对全球结核病例骤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蕾 《临床肺科杂志》2004,9(4):435-435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据统计其中有95%的结核病人和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结核病流行严重,疫情下降缓慢,有些地区还有回升。本病是可防可治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保护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8.
于蕾 《现代保健》2014,(36):83-85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66例G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G、Hb A1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和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其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连市2012~2013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流行病学特点及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血清标本的检测,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资料整理及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测标本83份,2012年、2013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7.04%(10/27)、58.93%(33/56),合计为51.81%(43/83),经显著性检验x2=3.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核算检测阳性率2012~2013年保持稳定。病例以农民为主,发病无性别差异,年龄以50~79岁为主,6~10月份为高发季节,瓦房店、庄河、普兰店为高发地区。结论:大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流行地区,农民是主要宣传保护对象,本地病毒宿主等病毒相关研究需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发现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2013年宿迁市各级疾控系统人员的总量、学历、职称、年龄、专业和从事岗位等基本信息进行普查。结果全市疾控系统人员核定编制不足;平均年龄为38.38岁,以中青年为主;学历构成以大中专为主;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专业构成中,市县级以预防医学类为主,乡镇级以非预防医学类为主;从事岗位中,卫生防病人员数量普遍不足。结论全市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在人员数量、学历、职称、专业以及从事岗位等方面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应加大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疾控人力资源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