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以及其敏感细胞株;分析其生物碱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海南地不容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的基本构效关系。结果MTT结果显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对人肝癌Hep G-2、乳腺癌MCF-7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值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各给药组分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结构中的1,2-亚甲二氧基、N-亚甲基等取代基以及其化学结构的平面性对其抗肿瘤活性有重要影响。结论海南地不容中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其敏感细胞株均为乳腺癌细胞MCF-7;通过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的结构和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初步明确了其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结构易于抑制DNA拓扑异构酶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脑卒中发病率的70%,是引起我国居民寿命降低的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复杂,以往的神经保护方法仅限于单一的机制,此类药物不能充分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杂的病理生理级联反应。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能够同时作用于疾病的不同靶点,因此使用中药抗缺血性脑卒中仍然是目前的研发重点。中药三七的药用历史悠久,源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在防治脑血管疾病中有着“金不换”的赞誉,其皂苷类成分包括二醇型人参皂苷、三醇型人参皂苷及特殊类型皂苷。三七皂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确切,在抑制钙超载、抗氧化应激、抗炎、抗焦亡、抗凋亡、修复血脑屏障、促进血管新生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均有相关作用。同时, 三七皂苷在与黄芪甲苷、栀子苷、丹参多酚酸及冰片的联合应用中表现出协同增效的作用,三七皂苷在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方面显示出潜在应用价值和巨大的药用开发前景。因此,现对三七皂苷中所含皂苷类化学成分、三七皂苷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以及三七皂苷联合用药抗缺血性脑卒中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活动前后200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进行调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比分析两组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根据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两组对比分析,实验组显效71例(71.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45例(45.00%),总有效率73.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建立品管圈组织显著降低了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医院的不同对象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09-2013年共采样4 138份,合格3 654份,总合格率为88.3%。连续5年合格率依次为87.0%、86.2%、92.3%、87.9%和86.8%。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灭菌物品、灭菌器、使用中消毒剂、反渗水、物体表面、医院污水、医护人员手、透析液、消化内窥镜、空气、湿化液和注水瓶水,合格率依次为100.0%,100.0%,98.6%,96.0%,91.3%、90.4%、86.8%、86.7%、81.7%、74.7%、69.0%和61.2%。结论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潜在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和感染监测工作,特别加强医疗用水、空气和消化内窥镜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在超声医师规范化培养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索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手段等。通过坚持导师负责制,横向采用多模块教学、纵向采用阶梯式教学,因地制宜制订学习计划,完善考核制度等措施,从而构建规范化、实用性强的超声住院医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发现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2013年宿迁市各级疾控系统人员的总量、学历、职称、年龄、专业和从事岗位等基本信息进行普查。结果全市疾控系统人员核定编制不足;平均年龄为38.38岁,以中青年为主;学历构成以大中专为主;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专业构成中,市县级以预防医学类为主,乡镇级以非预防医学类为主;从事岗位中,卫生防病人员数量普遍不足。结论全市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在人员数量、学历、职称、专业以及从事岗位等方面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应加大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疾控人力资源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连市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大连市各大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资料整理及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年共检测标本754份,手足口病核酸检测阳性率为74.27%(560/754),核酸检测以其他型为主,占65.36%(366/560)。大连市手足口病阳性者男/女比例为1.56∶1(P〉0.05),年龄以0~6岁学龄前儿童为主,占96.25%(539/560),6~9月份为高发季节,金州新区、甘井子区、沙河口区、瓦房店为大连市手足口病高发地区。结论大连市2013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地区、病原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连市2012~2013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流行病学特点及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血清标本的检测,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资料整理及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测标本83份,2012年、2013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7.04%(10/27)、58.93%(33/56),合计为51.81%(43/83),经显著性检验x2=3.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核算检测阳性率2012~2013年保持稳定。病例以农民为主,发病无性别差异,年龄以50~79岁为主,6~10月份为高发季节,瓦房店、庄河、普兰店为高发地区。结论:大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流行地区,农民是主要宣传保护对象,本地病毒宿主等病毒相关研究需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9.
于蕾 《现代保健》2014,(36):83-85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66例G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G、Hb A1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和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其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前经B超诊断的正确率为39.02% (16/41).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2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B超定位下清宫术3例,药物+B超下清宫术6例,开腹手术7例;结论术前诊断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准确率不高,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异位妊娠部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