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庆市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归因于被动吸烟的情况,为开展肺癌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肺癌死亡个案数据来源于2019年重庆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被动吸烟率来自2013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PAR%)、被动吸烟导致的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采用Excel 2010与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3年30岁及以上成年人被动吸烟率为52.37%。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18.44/10万与80.83/10万,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6.51/10万、63.58/10万。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归因于被动吸烟的PAR%分别为19.76和19.04,归因发病率与归因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3.41/10万和16.34/10万,归因死亡率与归因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8.38/10万和12.40/10万。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肺癌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率(years of life lost,YLL)、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率(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调整伤残寿命损失年率(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分别为21.16‰、0.31‰、21.47‰,YLL率、YLD率、DALY率归因于被动吸烟的PAR%分别为21.16、19.76和20.49,归因YLL率为4.34‰,归因YLD率为0.06‰,归因DALY率为4.40‰。 结论 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发病率、死亡率、YLL率、DALY率高,被动吸烟率高,肺癌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疾病负担重,应加强落实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2.
某冶炼厂环境镉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冶炼厂1961年开始生产,年排放废水量估计10万吨,内含铜、铅、镉、锌等,均超标排放。大量废渣堆积厂区,无严密遮盖,雨水冲刷的废水入河,对河水、土壤及作物的污染严重。 为摸清其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及镉对当地居民健康的特异影响现状,故进行了环境镉污染及周围居民健康的调查研究。 观察区设在离污染源500~2000米的××村,对照区设在观察区南侧距离12公里、不受冶炼厂影  相似文献   
3.
肠道清洁是手术、肠镜等检查前的一项重要措施。良好的清洁效果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近期文献[1,2]提出了肠道清洁理想方法的一些应有特点。尽管口服甘露醇后因肠镜下电凝或电切有引起气体爆炸的风险[3],近年来还是有大量临床应用研究报道。笔者分析、归纳了近4年来口服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道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其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某镉污染区居民食用白米中镉含量高达1.368(0.720-2.270)mg/kg,而对照区为0.328(0.210-0.400)mg/kg。两地区营养素的摄入量基本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污染区居民每人每日镉摄入量765.2%-897.5μg,而对照区为213.1-281.7μg.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摄入腌泡菜及其与其他饮食习惯的交互作用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40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原发、新发病例和400例同期健康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结直肠癌相关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相加交互作用采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交互作用指数(S)表示。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用腌泡菜≥3次/周〔OR=2.703,95%可信区间(CI):1.866~3.916〕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腌泡菜与其他饮食习惯的相乘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加交互分析结果显示:腌泡菜与腌腊肉、饮茶、豆类制品之间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其RERI分别为3.172(95%CI:0.834~5.518)、2.131(95%CI:0.115~4.417)和2.503(95%CI:0.760~4.246); AP分别为0.472(95%CI:0.245~0.699)、0.386(95%CI:0.122~0.650)和0.493(95%CI:0.253~0.732);S分别为2.244(95%CI:1.266~3.978)、1.893(95%CI:1.050~3.416)和2.586(95%CI:1.168~5.723)。结论 过多摄入腌泡菜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它可能与腌腊肉存在协同作用,两者同时摄入可能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腌泡菜与饮茶、豆类制品摄入可能存在拮抗作用,经常饮茶或食用豆类制品可能减少腌泡菜对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昭通地区于 1995~ 1999年在 4个贫困县实施国际合作妇幼卫生项目 ,通过转变管理模式 ,增加投入 ,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有效地使用了扶贫基金 ,使妇幼卫生工作各主要服务、健康指标显著提高。 1995~ 1999年孕产妇死亡率降幅达 146 .75 / 10万 ;婴儿死亡率降幅达 6 9.34‰。证明了国际合作项目在贫困地区实施是成功的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妇幼卫生工作模式 ,可推动贫困地区妇幼卫生工作整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系,以期为预防中老年慢性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于2018年9月—2019年2月进行,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重庆市11 014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社会支持及慢性病患病状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5 667人(51.5%)患有高血压,3 743人(34.0%)患有高血脂,2 683人(24.4%)患有糖尿病, 1 011人(9.2%)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 026人(27.5%)社会支持评分为0分,只有651人(5.9%)社会支持评分为4分。校正性别及年龄后发现,社会支持评分高的研究对象患高血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较低,但其患高血脂的风险较高(P<0.05)。进一步校正其他社会人口学特征后,社会支持评分与高血压的关联消失,而社会支持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联减弱;该关联在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生活方式因素后也不再显著(P>0.05)。社会支持评分与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脑卒中关联均不显著(P>0.05)。与家人总是提供经济帮助相比,家人偶尔提供经济帮助可降低高血脂患病风险(P<0.05...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饮茶、健康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病率的交互作用,为开展糖尿病防治提供建议。方法采用SPSS 25.0分析西南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基线调查数据库,不同人群糖尿病患病比较采用χ^(2)检验,饮茶、健康生活方式与糖尿病患病率的交互作用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计调查23308人,平均年龄(51.56±11.78)岁,21.00%的调查对象饮茶,健康生活方式占15.87%。糖尿病患病率11.55%,标化患病率9.3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单因素分析中饮茶且生活方式不健康(OR=1.751,95%CI:1.521~2.015)、在调整人口学特征后饮茶且生活方式不健康(OR=1.289,95%CI:1.105~1.503)与在调整人口学特征和主要慢性病后饮茶且生活方式不健康(OR=1.294,95%CI:1.103~1.517)均与糖尿病患病相关。结论重庆市糖尿病患病率高,饮茶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贤彬  焦艳  毛德强  陈莉玲  许杰  唐文革 《重庆医学》2021,50(1):133-137,141
目的 了解重庆市脑出血发病及死亡趋势变化,为开展脑出血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2-2018年重庆市脑出血(ICD-10:I61~I62)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结果 脑出血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2012年分别为70.87/10万、59.04/10万,2018年分别为78.15/10万、60.44/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以年均4.39%与3.67%的比例上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郊县居民脑出血发病率高于主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死亡率由2012年的58.78/10万上升至2018年的69.84/10万,年均增长率为3.77%,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P=0.007),脑出血标化死亡率2012年与2018年分别为47.31/10万与48.28/10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563).脑出血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郊县居民脑出血死亡率高于主城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城居民脑出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6.85%与7.41%下降,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郊县居民脑出血死亡率以年均1.90%上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20).结论 重庆市脑出血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脑出血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与郊县居民是脑出血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