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离子通道的异常变化与SAH后CVS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SAH后钾离子通道功能失调,进而引起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及引起钙离子通道开放概率增加,使钙离子内流增加,造成CVS。但离子通道与SAH后CVS的确切关系至今仍没有完全阐明,特别是关于SAH后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离子通道相关因素在CVS中的作用更是鲜有报导。故本文主要就SAH后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离子通道相关因素在CVS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中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钙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细胞外液的钙离子浓度约为10~(-3)mol/L,而细胞内液为10~(-6)mol/L,其浓度梯度的维持主要靠三种互相依赖的系统调节: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受体或神经递质依赖的钙通道和第二信使调节的内部途径。最近的研究表明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T型、L型和N型。T通道开放的时间短暂,很快失活;L通道的开启产生持续的钙内流;N通道则具有区别于T、L型通道的独特性质,并且只存在于某些神经元上。三种通道中只有L型通道对经典的钙拮抗剂敏感。二、钙离子拮抗制的药理钙离子拮抗剂和无活性的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结合引起构型变化后限制钙离子经该通道进入细胞内。在高浓度情况下钙离子拮抗剂也可以抑制钙离子经受体依赖性钙通道进入细胞内。药理剂量的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临床观测指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关系的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SAH后CVS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99例SAH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CVS分为两组,分析入院时年龄、发病意识、发病时体温、血钙水平及钙离子拮抗剂干预、Hunt-Hess分级、白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血钙、钙离子拮抗剂干预、Hunt-Hess分级、发病意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年、高Hunt-Hess分级、白细胞计数升高均与CVS的发生呈正相关;钙离子拮抗剂干预为CVS发生的负相关因素.结论 年龄、Hunt-Hess分级、白细胞计数为SAH后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为保护因素;发病意识为SAH后发生CVS正相关因素;血钙为SAH后发生CVS负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新西兰纯种大白兔160只,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兔SAH后CVS的模型。分离基底动脉,应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兔基底动脉管径变化、血管壁上NF-κB的表达及其与CVS的关系。结果在SAH后第7天,DSA证实基底动脉痉挛明显;痉挛血管壁上NF-κB的表达在SAH后第5天出现强烈表达,两者的表达有时项上的差别。抑制NF-κB的表达可以有效缓解CVS的发生。结论NF-κB的表达与CVS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CV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血管痉挛(CVS)一直被认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回顾了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治疗SAH后CVS的研究进展.尼莫地平作为第二代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降低SAH后的全脑梗塞和不良预后.尼莫地平局部应用可增加药物浓度,减少全身应用引起的副作用,有效扩张血管管腔,改善术中CVS,减少手术后症状性CVS的发生,改善动脉瘤SAH患者的预后.尼莫地平口服、静脉应用对于治疗SAH后CVS已取得肯定的效果,更加深入研究其局部应用治疗SAH后CVS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可进一步提高尼莫地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基底动脉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规律,以探讨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 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SAH组(30只).SAH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CVS模型,对照组行枕大池二次注入生理盐水.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基底动脉上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Cyt-C表达.结果 对照组基底动脉结构正常,偶见凋亡细胞和Cyt-C表达.SAH组基底动脉出现相应病理学改变,管腔狭窄呈双相期改变;基底动脉上细胞凋亡和Cyt-C表达均在SAH后增多,于第7天达高峰,第10天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SAH组内各时间点基底动脉直径和Cyt-C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兔CVS模型的基底动脉中存在细胞凋亡,Cyt-C是启动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在CV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血管壁的表达及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按照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模型,然后分别于建立模型后的1 d、3 d、5 d、7 d、14 d将大鼠处死,取出基底动脉制作石蜡切片在光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基底动脉血管壁PDGF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中PDGF在基底动脉血管壁上的表达,3 d和5 d组最明显,与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变化是一致的。结论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能够成功的模拟SAH后CVS的发生。PDGF参与了SAH后CVS的过程,并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27例动脉瘤性SAH患者为试验组(SAH组),再依据是否并发不同程度CVS分为:无CVS亚组(11例),轻度CVS亚组(9例)、中度CVS亚组(4例)和重度CVS亚组(3例);另设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结果:SAH各时间点各组血清VEGF水平为①SAH组发病第1天起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无CVS组不增高.SAH后第1、3、5、7天时血清VEGF水平为①轻度CVS组与中度CVS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重度CVS组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CVS组.SAH后出现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脑梗死患者.结论:SAH后出现CVS患者和出现脑梗死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脑血管痉挛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及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 动态测定30例SAH患者发病后1~3d、4~6d、7~9d及10~12d4个时段的血浆BNP和血钠水平,对血浆BNP和血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有无CVS及有症状与无症状CVS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同时检测18名健康人的血浆BNP水平作为对照。结果 SAH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虽然无CVS及无症状CVS患者血浆BNP水平在SAH后4个时段中逐渐下降,但有症状CVS患者第3时段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第1时段(P<0. 01 );第2 ~4时段血钠与血B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2 =-0 .763,r3 =-0 .681,r4 =-0 .764,均P<0 .01)。结论 BNP可能导致和参与了SAH后CVS及低钠血症的发生,并在SAH后CV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痉挛(CVS)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及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对CVS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Willis环前部二次注血的方法制得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通过DSA检查测定基底动脉(BA)直径来评价CVS,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痉挛血管壁IgG的沉积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SAH后3d及7d时痉挛血管壁都有IgG的沉积与ICAM-1的表达,以SAH后7d时最明显,14d时仅1例有IgG沉积,2例有ICAM-1表达,环孢菌素A治疗后CVS的严重程度减轻,同时痉挛血管壁IgG的沉积及ICAM-1的表达也减弱。结论 SAH后CVS的时相及严重程度与痉挛血管壁IgG的沉积及ICAM-1的表达密切相关,提示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CVS的发生机制。环孢菌素A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起到减轻CVS严重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通道参与脑血管痉挛(CVS)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每组n=12)、SAH-7d组(每组n=12)、SAH-7d+甘珀酸(CBX)组(每组n=12);用二次注血法制成兔SAH模型。应用脑血管造影技术观察造影前后各组基底动脉的血管直径,免疫共沉淀技术观察Cx43与Cx45在各实验组中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脑血管造影显示单纯注血7d组较正常组基底动脉明显痉挛(P0.01),正常对照组及SAH-7d+CBX组基底动脉无明显痉挛,免疫共沉淀示Cx43与Cx45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在SAH-7d组较正常组及SAH-7d+CBX组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实验结果显示SAH后兔基底动脉较正常组明显痉挛,单纯出血组Cx43与Cx45组成的异型缝隙连接通道较正常组增加,而CBX能缓解SAH后的CVS及抑制Cx43/Cx45缝隙连接蛋白的高表达,即Cx43/Cx45异型通道的增加可能参与SAH后CV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死亡率极高,SAH时脑血管痉挛(CVS)是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防治CVS,可大大降低SAH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而硫酸镁竞争性抑制钙离子(Ca2+),防止钙超载;镁离子(Mg2+)可阻断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偶联的离子通道,减少Ca2+内流和钾离子(K+)外流,从而抑制血管收缩,防治血管痉挛[1-3].因此,本研究采用硫酸镁静滴防治SAH时CVS,观察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西比灵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机制。方法 将62例SAH患乾随机分为西比灵组及非西比灵组,观察二组治疗前后及36例对照组血浆及脑脊液(CSF)内皮素(ET)水平。结果 SAH患者治疗前血浆及CSF 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西比灵组治疗后血浆及CSF 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氏;非西比灵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T在SAH后CV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西比灵防治SAH后CVS的机制可能与抑制ET的产生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脑血管痉挛(CV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间内在关系。方法新西兰纯种大白兔160只,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兔SAH后CVS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和SAH后3个亚组(3d、7d、11d组)。分离基底动脉,应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基底动脉(BA)管径、血管壁上NF-κB及ICAM-1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及NS组脑血管造影BA光滑、平直,无串珠样改变;SAH后第3d,DSA显示在椎基底动脉交接处可见狭窄;第7d,BA管腔狭窄明显。伴随着血管腔管径的变化,血管壁上NF-κB及ICAM-1的表达也出现相应的变化。NF-κB与ICAM-1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的表达强弱有时间上的先后性,在CVS发生的早期即出现NF-κB的表达升高,继而出现ICAM-1的高表达,而ICAM-1的表达强弱恰好与CVS的发生、发展过程相一致。对照组和NS组在BA的内皮细胞上仅在局部有微弱的表达。结论NF-κB、ICAM-1参与了痉挛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且其表达的变化可能与CVS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叉头框蛋白[forkhead box(FOXO),FKHR]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中早期(1d)的表达、活化情况及应用尼莫地平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SAH模型组、SAH后给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鼠基底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Maximum velocity of Basilar artery blood flow,Vmba).脑干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SAH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动脉血流加快(P<0.05).治疗组比SAH模型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慢(P<0.05).在对照组AKT、P-AKT(磷酸化-AKT)、FKHR、P-FKHR(磷酸化-FKHR)均可见阳性细胞表达.在SAH模型组:AKT表达增多,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AKT表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组AKT、P-AKT表达较对照组和SAH模型组均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SAH模型组FKHR表达增加,P-FKHR表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组FKHR表达较对照组和SAH模型组均减少,P-FKHR表达较对照组和SAH模型组均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KB/AKT介导的磷酸化能够诱导FOXO蛋白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重新定位,诱导FOXO蛋白的活性发生改变,并参与了大鼠SAH后早期(1d)CVS的形成.尼莫地平具有缓解SAH后早期(1d)CV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预防大鼠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活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DTC)对大鼠脑血管痉挛预防作用。方法 应用NF κB活性抑制剂PDTC行脑池内注射 ,对 12只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大鼠进行处理 ,同时 ,以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单纯SAH大鼠和用PBS缓冲液替代PDTC进行处理的大鼠作为对照。结果 PDTC能明显抑制SAH后第 3天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痉挛的程度 ,其血管腔周径为正常时的 81 3 %± 10 9% ,与注血前相比 ,大鼠的脑血流下降了 10 %± 11% ;而未经处理和用PBS缓冲液对照处理的大鼠基底动脉管腔周径分别为正常时的 49 7%± 7 5 %和 48 6%± 7 8% ,其脑血流分别下降了 3 7%± 9%和3 8%± 11%。进一步检测基底动脉壁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发现 ,PDTC可直接抑制ICAM 1在血管壁的表达。结论 血管的炎症反应是参与SAH后CVS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抑制NF κB的活化代表了一种新的治疗急性炎症的模式 ,它为SAH后CVS的治疗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高致死率、致残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率约为45%。过去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做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从细胞、分子水平对CVS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论述,然而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SAH后CVS是由多因素所致,可能与内皮的损伤、平滑肌细胞内离子泵功能的紊乱和蛋白激酶(PKC)的激活、血管壁炎症反应以及血管细胞的增殖等有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压钳和单细胞通道记录等新技术的应用,医学界对钾通道的认识逐渐深入,在钾离子生理药理的研究领域特别是钾通道开放剂的开发项目上屡有重大突破,而后者也有望成为继钙通道阻滞剂后又一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而改善血管痉挛的临床用药。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报道,主要就SAH后钾通道的生理状态与CVS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高致死率、致残率的主要原因之一。SAH后CV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比较肯定的机制是蛛网膜下腔血液和红细胞崩解产物氧合血红蛋白(OxyHb)是CVS发生的第一推动力,起关键作用。血管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是患者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胆红素氧化代谢产物(bilirubin oxidation products,BOXes)在CVS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机制主要为,改变细胞内环境;影响血管平滑肌活性;抑制离子通道来使血管发生变性,导致痉挛。本文就胆红素氧化代谢产物在脑血管痉挛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重组骨桥蛋白(r-OPN)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安慰剂组、SAH+安慰剂组、SAH+低剂量rOPN组和SAH+高剂量r-OPN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首次注血后72 h取脑脊液,处死大鼠,通过测量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和管壁厚度判断脑血管痉挛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基底动脉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 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结果与SAH+安慰剂组相比,SAH+高剂量r-OPN组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管壁厚度明显减轻,脑脊液ET-1水平明显降低,基底动脉pe NOS表达明显升高,i NOS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r-OPN能有效缓解SAH后CVS,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T-1的产生、降低i NOS的表达,提高p-e 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