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妊娠期、产褥期脑血管介入术中的护理措施及经验体会。方法 2014~2021年收治4例妊娠、产褥期脑血管病,均行DSA检查,其中3例行介入治疗。总结分析介入术中护理措施,包括介入术中配合及护理,特别是对母体及宫内胎儿射线防护。结果 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保守治疗,2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行栓塞治疗,1例动脉瘤破裂出血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出院时,4例均恢复良好,其中1例顺利分娩健康1名女婴。结论 根据妊娠期、产褥期脑血管病病人病理生理特点,开展综合保护性护理措施,对保证介入手术进行及提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脑与脊髓动静脉瘘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介入栓塞治疗的 61例脑与脊髓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未出现因病人或介入护士配合因素导致延长介入治疗时间、导管移位或无法拔出、增加造影剂量的问题,无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未发生穿刺处感染、股动脉动静脉瘘、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全部病人均成功栓塞瘘口,获满意疗效。结论 脑与脊髓动静脉瘘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多能取得满意效果,围手术期做好护理配合对顺利完成手术及病人康复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取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的1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颅内动脉瘤性出血6例,动静脉畸形出血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出血3例。1例动静脉畸形因畸形残留再出血,术中CT检查示血肿增加直接在复合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脑室外引流效果不佳,合并小脑出血致脑疝死亡;存活13例术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4~5分10例,3分2例,2分1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具有微创、操作性强、简易、效果良好等特点,在部分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在复合手术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经验。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复合手术室治疗2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中造影判断畸形团是否残留,其中3例一期行切除术和血管内栓塞术。结果 27例中,4例(14.8%)术中血管造影显示畸形团残留,再次切除后行术中造影,显示畸形团消失;一期行切除术和血管内栓塞术3例(均为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以上),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均完全切除畸形团。所有患者无造影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4例随访6个月至1年,失访3例;其中19例恢复良好,5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在复合手术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能够提高疗效,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为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1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61例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及精心护理后,52例恢复良好,原有症状减轻或消失;9例栓塞供血动脉,待时机成熟后行畸形血管团切除术。61例中,出现穿刺点血肿1例、术中出血2例、肢体肌力下降2例,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控制性低血压、预防再次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患者术后护理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出血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各10例,比较两组术前GCS评分、SpetzlerMartin分级,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3个月m RS、GOS神经功能评分。结果(1)复合手术组能大部分完整AVM切除,避免二次手术;(2)复合手术室下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较单纯显微外科治疗破裂出血的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合手术室下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术后并发症,明显小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破裂出血的脑动静脉畸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致残率方面,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明显优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出血脑动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7.
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 采用Onyx栓塞治疗18例脑动静脉畸形.结果 18例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或近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6例(其中5例明显缩小达到可行伽玛刀治疗程度),术中1例出现少量出血,无1例死亡和粘管.结论 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是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取得理想疗效的关键,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介入术中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时,通过迅速注胶栓塞血管畸形及动脉瘤。结果成功栓塞畸形血管团及动脉瘤,病人预后良好。结论介入治疗动静脉畸形并动脉瘤病人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时,通过迅速注胶栓塞责任血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在脑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技术要点。方法对87例脑动静脉畸形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成功栓塞脑动静脉畸形87例恢复良好82例,5例中度致残,生活自理。87例病人共行105次栓塞,单个病例栓塞次数1-7次。平均1.2次。100%栓塞19例,90%-者栓塞19例,80%-者栓塞10例,70%-者栓塞12例,60%-者栓塞10例,60%以下栓塞17例。共栓塞325支供血动脉。栓塞后42例行手术治疗,15例行γ-刀治疗。术中出血4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可靠,是脑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一站式复合手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采取复合手术治疗的24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术前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8 例,Ⅳ级14例,V级2例。14例术中先做治疗性供血动脉栓塞再进行手术切除,另10例直接行手术切除;全部病人均在切除病灶后行术中造影以评估切除程度。结果 24例畸形血管团全切除。20例术后恢复良好,4例术前昏迷病人术后意识障碍改善。没有死亡病人,未发生与介入相关的并发症。24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16例行DSA、8例CTA检查;除1例存在部分病灶残留外,其余23例均无病灶残留或复发;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16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4例。结论 复合手术为脑动静脉畸形提供了一个新的外科治疗方案;该技术可简化多次介入以及显微手术的治疗过程,并且能够实时地对切除情况进行精准地评估,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脑动静脉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38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完善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处理、积极的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结果术后38例患者恢复良好,33例术后病情稳定,3例出现可逆性肢体功能障碍,1例短暂性轻度面瘫,1例术后发生阻塞性脑充血。30例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进行复查、随访,均无不适。结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围手术期的准备工作、术后临床观察和并发症的处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中DSA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中DSA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47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首次切除后术中DSA显示,畸形血管团完全切除10例,有残留37例。术中DSA次数中位数为2.0(2.0,3.5)次。26例采用动脉瘤夹定位畸形血管团位置,定位造影次数中位数为1.5(1.0,2.0)次。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团完全切除44例,部分残留3例。5例术后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46例,预后不良1例;DSA随访发现复发7例。结论 术中DSA辅助下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有助于提高畸形团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脑血管病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颅内出血的原因。结果3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后发生出血,其中2例为灌注压突破,1例为畸形团内动脉瘤破裂;4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8例动脉溶栓后发生颅内出血,其中3例为症状性,5例为非症状性。结论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机制较为明确:掌握其产生机制可以更好地控制诱发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选Wada试验在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6例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超选造影并用丙泊酚在超选的动脉完成Wada试验,再选择Onyx胶栓塞畸形血管团。结果 Wada试验中,3例出现抽搐、颤抖或不随意运动而放弃栓塞,7例出现运动障碍、4例语言障碍、2例记忆障碍而放弃栓塞治疗;其余20例共栓塞24次,每例栓塞l~3次,平均1.2次,完全栓塞8例。栓塞的20例中,发生缺血性并发症1例,无出血性并发症;术后随访2~23个月,无死亡病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结论动脉超选行Wada试验进后,行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的栓塞,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小型动静脉畸形出血并脑内血肿病人的手术治疗问题。方法 32例CT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中均行血肿清除和血管畸形切除。结果术后对切除的可疑畸形血管行病理切片检查,均证实为脑动静脉畸形。术后MRI及MRA检查均未见脑血管畸形。术后3个月随访ADL分级,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7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7例;Ⅲ级需他人帮助,扶拐可行8例;无卧床,植物生存病人;无术后再出血患者。结论基底节区小型动静脉畸形出血并脑内血肿病人行血肿清除和畸形血管切除可减少再出血发生,取得了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髓周动静脉瘘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等特征,探讨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近7年经治疗的13例髓周动静脉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髓周动静脉瘘占同期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11.42%,其中手术8例,介入4例,介入加手术1例。结论髓周动静脉瘘是一种较少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术前各种影像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是确诊的关键,根据其不同的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以9~11岁患儿的比率最高(14例,35. 0%);男女比例为1. 56∶1。根据患儿脑血管造影的Spetzler-Martin分级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SpetzlerMartinⅠ-Ⅱ级者可选择3种手术方式:单纯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或伽玛刀手术; Spetzler-MartinⅢ-Ⅳ级者,脑内畸形血管团直径大于4 cm或有多支动脉供血者优先选择介入栓塞,然后二期清除颅内血肿并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结论早期确诊,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预防脑动静脉畸形再出血,防治癫痫及早期恢复神经功能可以有效改善儿童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报告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2例,其中10例为自发性脑内出血,均急诊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另2倒无脑出血的病人经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畸形血管团最小为1.8cm,最大为4cm。12例术后病理活检均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术后效果良好。认为对于脑动静脉畸形脑内出血的病人,除血肿量在30ml以下,无意识障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二期手术外,均应尽早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保护病人生命及尽量减少后遗症,术中发现异常血管团应尽量切除。  相似文献   

19.
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直接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总结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经验,探讨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的效果以及正常灌注压突破对显微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病例,按照Spetzler—Martin分级,3级者37例,4级者35例,5级者21例。结果术后出现再出血及急性脑肿胀者3例(3.2%),死亡2例。术后对91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GOS分级,恢复良好82例(90.1%),中残7例(7.7%),重残2例(2.2%)。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手段,术前精确的判断及术中精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正常灌注压突破对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直接显微手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期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期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30例行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畸形血管团26例.其中19例行血肿清除加动静脉畸形显微切除术,11例行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16例因术中脑压较高行去骨瓣减压术;5例行单纯脑室内血肿外引流术。结果所有患者经病理和(或)DSA检查证实为脑动静脉畸形。急性期手术死亡3例。术后存活的32例患者均行DSA检查。脑动静脉畸形完全切除的21例,仍存在的11例。未切除的脑动静脉畸形根据Spetzle和Martin分级分为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3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期的显微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既清除血肿。又防止再出血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为下一步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