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01—2017-07作者医院收治的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48例,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HT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LS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32例,未出血组316例。两组患者间基线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心房颤动史、溶栓24h后收缩压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血糖(OR=3.781,95%CI:1.851~11.765)、基线NIHSS评分(OR=2.678,95%CI:1.384~10.441)、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OR=2.436,95%CI:1.324~4.488)、心房颤动史(OR=4.538,95%CI:2.036~14.132)和溶栓24h后收缩压(OR=1.581,95%CI:1.071~6.415)是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基线血糖、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心房颤动史和溶栓24h后收缩压是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基线情况与其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静脉溶栓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9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以NIHSS评分的差值作为结局变量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早期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溶栓后1h有效62例(24.90%),溶栓后24h有效118例(47.39%),溶栓后第7天有效165例(66.27%)。溶栓1h有效组房颤史比例、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均低于无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静脉溶栓1h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溶栓24h后有效组发病至溶栓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OTT)、房颤史比例、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OTT、房颤史、溶栓前血糖水平、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静脉溶栓24h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溶栓7d后有效组OTT、溶栓前NIHS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OTT、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静脉溶栓7d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有效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房颤史、溶栓前血糖水平、溶栓前NIHSS评分、OTT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211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omsformation,HT)的34例患者记为HT组,未出血转化的177例患者记为未HT组,出血转化率16.11%,分析静脉溶栓过程中强化降压与AIS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从起病至阿替普酶(re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的时间间隔(onset to start of treatment,OTT)、入院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静脉溶栓过程中强化降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为静脉溶栓后HT的相关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基线NIHSS评分>17.5分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9,P=0.013)。而心房颤动(OR=9.129,P<0.01)为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NIHSS评分>17.5分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静脉溶栓过程中强化降压为HT的相关危险因素;心房颤动为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不良结局的相关临床和放射学因素。方法选择2016-01—2018-03在解放军第985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度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溶栓前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及DWI特征与3个月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预后不良患者占30.99%。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房颤、吸烟、冠心病史、既往卒中或TIA史、发病至溶栓时间、基线收缩压、卒中病因、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症、NIHSS评分、基线血糖、DWI病变类型、终点事件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NIHSS评分、PAI+PAIP和终点事件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轻度AIS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发生率30.99%,NIHSS评分、终点事件及MRI-DWI模式对预测轻度AIS患者静脉溶栓结局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发病0~4.5 h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基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溶栓组记录发病至溶栓时间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下降。结局指标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及患者死亡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卒中患者90 d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16例,其中成功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84例,非静脉溶栓32例。静脉溶栓组3个月预后良好53例(63.1%),预后不良31例(36.9%),其中发生出血转化6例(7.1%),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3.5%),死亡3例(3.5%)。非静脉溶栓组3个月预后良好12例(37.5%),预后不良20例(62.5%),其中发生出血转化5例(15.6%),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9.3%),死亡3例(9.3%)。静脉溶栓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基线NIHSS评分、高血压与90 d不良预后相关(P0.05)。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相比,静脉溶栓组有更好的临床预后及更低的死亡率,两组在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尽早实施静脉溶栓对改善近期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方法 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以90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0~1分者为预后良好,2~6分包括死亡为预后不佳,并对影响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23例(33.3%),预后不良46例(66.67%)。经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颈内或大脑中动脉闭塞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颈内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行静脉溶栓患者205例的队列,其 中联合治疗组(阿替普酶+丁苯酞组)112例,阿替普酶组93例。分析两组患者溶栓后即刻及14 d后 NIHSS评分,90 d的mRS评分,并分析不同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中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溶栓后14 d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 结果 ①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14 d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阿替普 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82±0.44)分 vs(6.40±0.66)分,P=0.041]。联合治疗组90 d预后良好 率高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3% vs 55.9%,P =0.014);其中LAA亚型中联合治疗组患 者NI HSS评分(P =0.023)及预后良好率(P =0.045)均高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 后90 d两组死亡率及14 d颅内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是改善 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 0.425,95%CI 0.216~0.835,P =0.013);年龄>60岁(OR 2.233,95%CI 1.047~4.766,P =0.038)、入院时收缩压>160 mm Hg(OR 2.295,95%CI 1.126~4.679, P =0.022)、溶栓前NIHSS评分>10分(OR 9.354,95%CI 4.049~21.610,P<0.001)是预后的独立危险 因素。 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能改善90 d临床预后,对LAA患者可能更 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术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治疗的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通过影像学检查分析2组治疗后颅内病变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血管造影评估实验组血管再通率; 通过NIHSS评分评估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情况; 通过Bar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术治疗的血管再通率为94.1%,再通时间为(219.4±59.2)min,取栓次数为(2.5±1.1)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对比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优势。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增加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总体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 的影响因素及凝视 - 面 - 臂 - 言语 - 时间(G-FAST)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 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 219 例 AIS 患者。用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静脉溶栓治疗后 END 的发生情况。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END 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 END 的价值。结果 219 例患者中 43 例患者发 生 END,占 19.63%。年龄≥ 60 岁(OR=1.035,95%CI:1.003~1.236)、心房颤动病史(OR=1.925,95%CI: 1.313~2.685)、昏 迷(OR=2.031,95%CI:1.340~3.026)、入 院 时 NIHSS 评 分 ≥ 10 分(OR=1.368,95%CI: 1.167~2.361)及入院时 G-FAST 评分≥ 3 分(OR=1.509,95%CI:1.368~3.165)是 END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 素(P< 0.05)。G-FAST 评分和 NIHSS 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 END 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68、0.733 和0.897。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END 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G-FAST量表对END 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9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年龄、性别、体质量、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血糖、起病-溶栓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等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体质量、高血压史、吸烟史无显著差异(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糖尿病史比例更高,溶栓前收缩压更高,溶栓前血糖更高,起病-溶栓时间更长,溶栓前NIHSS评分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史(OR=4,P=0.032)、溶栓前收缩压(OR=11,P=0.001)、溶栓前血糖(OR=10,P=0.028)、起病-溶栓时间(OR=1.01,P=0.013)、溶栓前NIHSS评分(OR=1.28,P=0.001)与溶栓预后不良显著相关。结论糖尿病史、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血糖、起病-溶栓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在4.5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导致出血转化的因素。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0例患者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溶栓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未溶栓组采用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评估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比2组疗效;对比溶栓组在溶栓前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溶栓组和未溶栓组相比,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溶栓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出现3例脑出血,10例牙龈出血。结论阿替普酶在4.5 h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其导致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待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2014年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组24例,对照组16例,比较2组溶栓前、溶栓后1d、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的mRS评分,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溶栓前与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与对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RS评分,治疗后3个月,溶栓组预后良好13例(54.2%),对照组为7例(43.7%)。溶栓组1例出现症状性脑出血,治疗后恢复。结论在治疗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筛选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25例AIS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90 d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0~1分预后良好患者设为预后良好组,mRS 2~5分为预后不良设为预后不良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AIS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AIS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静脉溶栓操作过程中及溶栓治疗后无出血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间隔、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累计吸烟量、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期间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和溶栓期间平均动脉压是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间隔、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累计吸烟量、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期间平均动脉压可影响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和溶栓期间平均动脉压是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79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SAP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危险因素。结果 798例静脉溶栓的AIS患者中,有115例并发SA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846,95%CI 2.311~5.083,P 0.001)、糖尿病(OR=2.291,95%CI 1.601~3.945,P=0.00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064,95%CI 1.759~3.528,P=0.005)、入院时NIHSS评分 8分(OR=1.814,95%CI 1.502~2.452,P=0.001)、意识障碍(OR=2.325,95%CI 2.005~3.404,P=0.008)、吞咽障碍(OR=2.457,95%CI 2.221~4.017,P 0.001)、出血转化(OR=1.828,95%CI 1.653~2.523,P=0.012)是AIS静脉溶栓患者并发S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时NIHSS评分 8分、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出血转化是AIS静脉溶栓患者并发S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阿替普酶溶栓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8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标准化治疗;观察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标准化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疗程2 w。评估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量表(ASPECTS)评分、Barthel (BI)指数评分,检测血液中MMP-9、ET-1、ICAM-1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ASPECTS、BI指数评分均升高(P<0.01),血清MMP-9、ET-1、ICAM-1含量水平均降低(P<0.01),以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 <0.01)。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能明显抑制阿替普酶溶栓后患者的MMP-9、ET-1、ICAM-1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MRI指导下快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4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依据溶栓治疗24 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成早期进展性脑卒中组(33例)和早期非进展性脑卒中组(38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检查结果。结果 419例患者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3例(7.88%);两组间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病史及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前血压、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空腹血糖、胱抑素水平以及MRI表现为分水岭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责任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分水岭梗死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1-2018-10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AIS患者,根据rt-PA治疗5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溶栓前的差值(ΔNIHSS)分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ΔNIHSS≥4分)和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ΔNIHSS4分),比较2组基础信息、血液生化指标、血压和入院时NIHSS评分等。记录rt-PA治疗后预后不良率,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可能影响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 89例患者被归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25例患者被归为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2组糖尿病患病率、年龄、入院时NIHSS得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入院NIHSS评分较高和D-二聚体水平高是神经功能改善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90 d后预后不良者为15例,预后良好者99例,后者的D-二聚体显著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入院NIHSS评分较高和D-二聚体水平高是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危险因素,血清D-二聚体水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AIS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阿替普酶溶栓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标准化治疗;观察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标准化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疗程2 w。评估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量表(ASPECTS)评分、Barthel (BI)指数评分,检测血液中MMP-9、ET-1、ICAM-1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ASPECTS、BI指数评分均升高(P<0.01),血清MMP-9、ET-1、ICAM-1含量水平均降低(P<0.01),以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能明显抑制阿替普酶溶栓后患者的MMP-9、ET-1、ICAM-1细胞因子的表达,改...  相似文献   

20.
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以90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并分为二组:预后良好(mRS 0-1分)和预后不良(mRS 2-6分),对影响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0d时预后良好者30例,占36.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房颤、溶前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溶前血糖、CT早期缺血改变、UK剂量为影响预后的7个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仅溶前ESS、时间、UK剂量、血糖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溶前ESS评分、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UK剂量、溶前血糖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