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散发性Alzheimer病(SAD)与神经型尼古丁胆碱能受体α4亚单位(CHRNA4)基因外显子3、α7亚单位(CHRNA7)基因内含子3、7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DNA测序技术分析23例SAD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CHRNA4基因外显子3基因序列和16例SAD患者及16例正常人CHRNA7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两侧的部分内含子基因序列。结果在CHRNA4基因外显子3上发现3个新的多态性位点C104T(2=8,41,P<0.05)、A136G(2=16.21,P<0.05);G169A(2=3.98,P<0.05)。研究结果显示3个多态位点在SAD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显著性。在CHRNA7基因上发现2个新的多态性位点内含子3G3133418C(2=4.571,P>0.05)、内含子7上117643+GTG三碱基插入突变(2=1.032,P>0.5)统计学结果该2个多态位点在SAD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显著性。结论在CHRNA4基因外显子3上发现的3个新的多态性位点(GeneBank登录号为AY786507AY857199AY857197)与散发性Alzheimer病的发病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在CHRNA7基因上发现的2个新的多态性位点(GeneBank登录号为AY641830和AY641831)与散发性Alzheimer病的发病没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因此CHRNA4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可能与散发性Alzheimer病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散发性Alzheimer病(SAD)与神经型尼古丁胆碱能受体n4亚单位(CHRNA4)基因外显子3、α7亚单位(CHRNA7)基因内含子3、7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DNA测序技术分析23例SAD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CHRNA4基因外显子3基因序列和16例SAD患者及16例正常人CHRNA7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两侧的部分内含子基因序列。结果:在CHRNA4基因外显子3上发现3个新的多态性位点:C104T(X^2—8,41,P<0.05)、A136G(X2—16.21,P<0.05);G169A(X^2=3.98,P<0.05)。研究结果显示3个多态位点在SAD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显著性。在CHRNA7基因上发现2个新的多态性位点:内含子3G3133418C(X^2=4.571,P>0.05)、内含子7上117643+GTG三碱基插入突变(X^2=1.032,P>0.5)统计学结果该2个多态位点在SAD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显著性。结论:在CHRNA4基因外显子3上发现的3个新的多态性位点(GeneBank登录号为:AY786507 AY857199 AY857197)与散发性Alzheimer病的发病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在CHRNA7基因上发现的2个新的多态性位点(GeneBank登录号为:AY641830和AY641831)与散发性Alzheimer病的发病没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因此CHRNA4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可能与散发性Alzheimer病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型尼古丁胆碱能受体α4亚单位(CHRNA4)基因外显子3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Alzheimer病(SA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DNA测序技术分析23例SAD患者(SAD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CHRNA4基因外显子3基因序列。结果对CHRNA4基因外显子3测序发现3个新多态性位点:C104T、A136G、G169A;此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频率在SAD组分别为35%、46%、61%,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在CHRNA4基因外显子3新发现的3个多态性位点可能与SAD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in1基因-842G/C位点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检测46例SAD患者和52名健康老年人的Pin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分布特征,并通过比值比(OR)分析基因与SAD之间的关系。结果:Pin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842G/C)与SAD的发病风险不相关,C等位基因与G等位基因的OR=0.90(95%CI=0.37~2.19),而GG基因型与非GG型基因频率在SA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n1基因启动子-842G/C位点多态性可能并不是SAD发病的独立遗传危险因素,与SAD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此实验旨在探讨ACAT1的基因甾醇氧-乙酰转移酶(sterol O-acyltransferase. SOAT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044925与散发性AD(SAD)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收集了SAD107例.以及性别和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同一地区健康对照者11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SOAT1多态性位点rs1044925的基因型以及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的基因型。结果 rs1044925位点在SAD组的基因型(AA.AC.CC)频率分别为82.2%。16.8%,1.0%,在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1.4%.17.8%,0.8%.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1.000,χ^2=0.030,OR=0.863.95%CI=0.478~1.857)。SAD组等位基因(A.C)频率分别为90.7%、9.3%,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0.3%、9.7%,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1.000.χ^2=0.021,OR=0.885,95%CI=0.508~1.774)。当数据用ApoEε4分层后.rs1044925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结论 研究表明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ACAT1的基因SOAT1多态性位点rs1044925与SAD无相关性,SOAT1可能不是SAD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载脂蛋白D基因(apolipoprotein D gene,ApoD)单核苷酸多态位点,探讨其与北方汉族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直接测序筛查ApoD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两端内含子多态位点.选取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0%的位点,利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采用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方法 ,研究256例SAD患者以及294名健康人的ApoD多态位点与SAD发病的关系.同时对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及构建的单体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poD第2号外显子存在T/C多态性(rs5952),第3号内含子(rs1568566)存在C/T多态性.ApoD rs5952 T/C和rs1568566 C/T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SAD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携带rs5952C或rs1568566T等位基因分别增加SAD发病风险:校正后rs5952 χ2=9.282(P=0.002);rs1568566 χ2=5.072(P=0.024).进一步分析证实性别和ApoD多态性存在交互作用.rs5952-rs1568566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结论 北方汉族人ApoD基因存在第2号外显子rs5952和第3号内含子rs1568566 2个多态位点;ApoD多态可增加SAD发病风险;携带rs5952T或rs1568566C单体型可能对SAD的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HRNA7、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与正常对照者(100例)CHRNA7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37980、rs 1909884、rs883473)和COMT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680、rs737865、rs165599),并对分型结果进行测序鉴定.结果 所有位点的单核苷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无关联(均P>0.05).结论 在中国粤东地区CHRNA7基因3个位点(rs2337980、rs 1909884、rs883473)和COMT基因3个位点(rs4680、rs737865、rs165599)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但此结论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聚集素(clusterin,CLU)基因rs11136000位点及rs9331888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简称哈族)及汉族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SAD)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Kas P 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法测定CLU rs11136000及rs9331888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 (1) CLU基因rs1113600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SAD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哈族SAD组CLU基因rs11136000位点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 809,P=0. 003;χ~2=8. 242,P=0. 016)。携带T等位基因者(TT+TG基因型)相比携带GG基因型者AD发病风险降低63. 9%(OR=0. 361,P=0. 007)。汉族SAD CLU基因rs1113600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 CLU rs9331888位点等位基因(C、G)及基因型(CC、CG、GG)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 rs9331888、rs11136000两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 764),单体型分析显示有C-C、C-G、T-G 3种单体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LU基因rs11136000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族AD发生可能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对降低AD发病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CLU基因9331888位点可能与新疆SAD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DNA测序技术,检测75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CBS基因T833C、G919A多态性,采用单倍体相对风险度(haplotyperelativerisk,HRR)分析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分析CBS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未发现CBS基因T833C、G919A多态性,但下游8-9内含子33bp处见G→A突变。患者组G→A突变的基因型频率[GG(82.67%),GA(14.67%),AA(2.66%)]与父母组[GG(81.33%),GA(16%),AA(2.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05),患者组G→A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G(90%),A(10%)]与父母组[G(89.33%),A(10.67%)]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HRR分析未显示G→A突变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0.21,P>0.05),TDT分析未见A等位基因在杂合双亲向患病子女的传递中有优势性(χ2=1.80,P>0.05)。结论:CBS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的相关性。方法用常规方法从被试者外周血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PON基因的多态性。被试者包括181例SAD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49例。观察PON1基因Q192R多态性、PON2基因S311C多态性分布,用卡方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PON1基因的Q192R多态性及PON2基因S311C多态性,其总体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SAD患者与对照者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86,P〉0.05;χ^2=0.883,P〉0.05)。但PON2基因S311C多态性在75岁以上高龄SAD患者与对照者之间基因型的分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009,P=0.025)。结论PON1基因Q192R多态性与SAD不存在关联,但PON2基因S311C多态性可能与高龄人群SAD有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Pi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 disease,SA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07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110名正常对照的Pinl基因-667和-842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667位点和-842位点SAD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8,P=0.102;P=0.835,P=0.594).将-667位点的3种基因型分别与-842位点的2种基因型组合起来也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23).结论 未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Pin1基N-667和-842位点多态性与SAD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106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MTHFR基因的C677T和A1298C多态性,采用单倍体相对风险(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析MTHFR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结果①患者组与父母组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9,P>0.05;x2=1.214,P>0.05)。②HRR分析显示C677T、A1298C两位点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父母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6,P>0.05;x2=3.327,P>0.05)。③TDT检验未发现C677T和A1298C两位点在精神分裂症中存在传递不平衡(x2=0.243,P>0.05;x2=2.123,P>0.05)。结论未发现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dopa responsivedystonia,DRD)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guanosinetriphosphatecyclohydrolaseⅠ, GCH1)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方法 对 2个DRD家系的 5例患者和 6例散发患者及其 18名亲属和 20名健康对照者的GCH1基因编码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对PCR SSCP异常的外显子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若患者 6个外显子PCR SSCP均无异常,则对所有外显子测序;为了确证突变,引入Sph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结果 在 1个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RD家系中发现 1个新的杂合型点突变(A224G)。此突变位于 1号外显子,由酪氨酸错义突变为半胱氨酸(Tyr75Cys), 20名健康对照者等位基因无此突变。另 1家系和其他散发患者在GCH1基因编码区未发现基因突变。序列分析提示与 2号外显子邻近的 1号内含子部分和与 3号外显子邻近的 3号内含子部分存在基因多态性。结论 我们描述了一个新的错义突变Tyr75Cys,GCH1基因编码区突变能解释部分DRD患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P450enzymes,CYP)1A2、2C19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抑郁症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测定7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及107名正常对照者CYP1A2C163A、CYP2C19G681A基因多态性。结果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3.605,P>0.05;χ2=3.154,P>0.05)。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853,P>0.05;χ2=0.568,P>0.05)。79名患者中46名接受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利培酮(0.5~2.0mg/d)治疗,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两组间CYP1A2C163A(χ2=0.785,P>0.05;χ2=7.142,P>0.05)CYP2C19G681A(χ2=3.008,P>0.05;χ2=2.722,P>0.0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根据CYP2C19G681A基因多态性将患者分为无突变组(G/G型)和突变组(G/A型和A/A型),两组患者CYP1A2C163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252,P>0.05;χ2=0.682,P>0.05)。结论CYP1A2C163A和CYP2C19G681A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抑郁症无显著关联,不是影响利培酮对氟西汀增效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早老素-1基因第6号外显子的突变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53例SAD患者、60例VD患者及90名健康老年人早老素-1基因第6号外显子。结果DNA测序在SSCP泳动异常标本中发现1123位点和1300位点发生错义突变,其中,SAD组2例在1123位点发生突变、2例在1300位点突变,VD组1例在1123位点发生突变;1123位点发生C→G突变(cys23Trp),1300位点发生A→C突变(Asp 200Ala)。结论SAD患者存在早老素-1基因第6号外显子突变,本实验结果显示的2个突变位点均处在早老素蛋白的重要功能区,考虑此突变为病理性突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陕西延安地区汉族儿童中,NOD2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3月于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26例GBS患儿作为GBS组,并按照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分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AIDP)和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两个亚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法检测NOD-2基因P268S和JW1位点多态性。结果GBS组P268S位点中突变基因型(CT)和等位基因(T)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P=0.013);亚组分析显示,AMAN组P268S位点中突变基因型(CT)和等位基因(T)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P=0.007);AIDP组P268S位点中突变基因型(CT)和等位基因(T)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268S位点基因多态性与GBS患者性别、年龄、GBS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本次研究GBS组与对照组NOD-2基因JW1位点仅存在纯合野生型(CC),未见突变基因。结论 NOD-2基因P268S多态性与陕西省延安地区儿童GBS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共病的关联。方法采用Taq 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346例伴发2型糖尿病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0例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α3、α4、α7、α5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 Ach R)基因即CHRNA3(rs1317286)、CHRNA4(rs1044396)、CHRNA7(rs6494212)及CHRNA5(rs16969968、rs684513)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进一步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单位点分析显示男性患者rs6494212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317286、rs1044396、rs16969968、rs684513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CHRNA5基因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组成的单体型与两组疾病共病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31726、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这4个位点的联合作用模式可能与两组疾病共病相关(P=0.002)。结论 CHRNA7(rs6494212)可能是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rs1317286、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位点的联合作用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共病2型糖尿病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Fas基因A-670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 PCR)技术检测509例AD患者和561名健康对照者Fas基因A-670G位点SNP的分布,并分析各基因型与发病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D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χ2=0.66,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2=0.7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样本按发病年龄和性别分层其差异也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各基因型与发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也不相关。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Fas基因A-670G位点SNP与AD无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eprilys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57例SAD患者(AD组)和125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neprilysin基因rs373618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后,进行病例-对照相关分析。结果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AD组CC基因型频率增高,TT基因型频率降低,CC基因型可以增加散发性AD的发病风险(P<0.05)。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prilysin基因rs3736187位点的CC基因型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增加中国北方汉族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S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以rs9658281和rs2682820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605例脑梗死患者和313例对照组人群的基因型。结果Rs9658281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χ2=3.906,P=0.048,OR=1.362,95%CI1.003~1.850),这种差异在女性明显(χ2=6.689,P=0.010,OR=1.913,95%CI1.170~3.167)。Rs9658281位点的GG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χ2=5.322,P=0.021,OR=1.473,95%CI1.060~2.047),这种差异在女性明显(χ2=9.299,P=0.002,OR=2.315,95%CI1.349~3.972)。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两组间仍有显著性差异(P=0.023)。Rs2682820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S1)基因rs9658281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