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胶质瘤再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44例恶性胶质细胞瘤病人的再手术效果,其中多形胶质母细胞瘤13例,星形细胞瘤Ⅲ~Ⅳ级31例,与第一次手术间隔期平均为78.5周。再手术前卡氏分级(KR)为20~90(平均56),8例病人接受3次手术,1例接受了4次手术。再次手术后平均存活期为52.7周,35例术后一个月时KR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中全切肿瘤的病人术后生存期较相应组明显延长(P<0.001)。提出再手术治疗复发性恶性胶质瘤是可行的,术前KR≥60,手术间隔>6个月及术中全切肿瘤者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延颈部胶质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延颈部胶质瘤,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予病人术后良好生存质量。方法:系统分析了1983~1997年我所主要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4例延颈部胶质瘤(室管膜瘤组和星形细胞瘤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显微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室管膜瘤的手术全切率83%;星形细胞瘤组为66%。平均随访时间近3年,室管膜瘤组病人恢复工作及生活自理者占93%,星形细胞瘤组占53%。结论:MRI检查对该区域肿瘤的定性诊断及手术设计有帮助。积极手术治疗及微创的显微外科技巧是保证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完全生长在髓内涉及闩部的肿瘤,手术风险大。术后要积极防治Ⅸ、Ⅹ颅神经及呼吸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以保病人顺利度过术后期。对大多数病人,建议术后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手术方法,并评价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髓内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及神经功能障碍。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21例,其中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8例;恶性星形细胞瘤11例,其中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7例。11例恶性星形细胞瘤病人术后均接受放疗。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36.9个月。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神经功能改善15例,无变化5例,加重1例;恶性星形细胞瘤中,神经功能改善5例,无变化4例,死亡2例。结论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大多能达全切除,恶性星形细胞瘤因界限不清,仅能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切除程度与病人预后相关。恶性星形细胞瘤应予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4.
1993年Kleihues等确定的WHO脑肿瘤组织学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神经上皮组织肿瘤1-星形细胞来源的肿瘤(1)星形细胞瘤变异型:①纤维性星形细胞瘤;②原浆性星形细胞瘤;③肥胖性星形细胞瘤(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3)胶质母细胞瘤变异型:①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②胶质肉瘤(4)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5)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6)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常伴结节性硬化)2-少突胶质细胞来源肿瘤(1)少突胶质细胞瘤(2)间变性(恶性)少突胶质细胞瘤3-室管膜细胞来源肿瘤(1)室管膜瘤变异型:细胞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2)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3)粘液乳…  相似文献   

5.
人脑星形细胞瘤PTEN/MMAC1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PTEN/MMAC基因第五、第八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及其在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银染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对52例人脑星形细胞瘤,7例正常脑组织和3例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52例病人中8例发生PTEN/MMAC第五、第八外显子点突变,突变率为15.4%(8/52),其中20例病理Ⅰ-Ⅱ级的星形细胞瘤无突变,32例Ⅲ-Ⅳ级的星形细胞瘤中有8例发生点突变,突变率25%(8/32),两相较,相差显(P<0.05),结论:人脑星形细胞瘤中存在PTEN/MMAC基因第五、第八外显子点突变,这可能是肿瘤恶性进展的重要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Bcl-2和Bax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 Bcl2 和 Bax 蛋白与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58 例, 行 S P 染色。结果  Bcl2 在星形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为569 % , 且表达率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Bax 的表达率为552 % , 显著高于对照组。 Bcl2 表达阳性的肿瘤中 Bax 蛋白表达率(667 % ) 显著高于 Bcl2 表达阴性的肿瘤(400 % ) 。结论  Bcl2 和 Bax 蛋白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有较密切的关系, 且它们在星形细胞瘤的发生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尽管治疗手段广泛,但星形细胞瘤Ⅲ~Ⅳ级仍被认为是难以治愈的,一般在确诊后二年内90%的患者死亡.作者追踪复查了1958~1975年间瑞士南部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术后病人,6名患者经组织学复查证实为星形细胞瘤Ⅲ~Ⅳ级.这6名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9.7年,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19.3岁.5名患者在术中发现肿瘤呈弥漫性生长,具有星形细胞瘤Ⅲ~Ⅳ级的典型表现.其中二例肿瘤边界清楚,质地柔软,可以全切,有一例作了脑叶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8.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多形性胶质膜细胞瘤等.长期以来,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一直是脑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因肿瘤本身往往有恶性趋向并常涉及大脑重要功能区或深部位置,手术往往难以做到彻底切除且肿瘤术后易复发,故术后行化学药物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始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新药物的不断出现和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它对于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性及疗效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胶质细胞瘤病人再手术的效果.方法 统计22例复发性胶质细胞瘤再次手术后存活期,其中多形胶质母细胞瘤3例,星形细胞瘤Ⅲ~Ⅳ级19例,与第1次手术间隔期平均为15个月,有2例病人接受3次手术.结果 再次手术后平均存活期为12月,10例术后1个月患者功能情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中全切肿瘤的病人术后生存期较相应组明显延长.结论 再手术治疗复发性胶质瘤是可行的;术前功能情况好,手术间隔>12月及术中全切肿瘤者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PET辅助下脑立定向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难以诊断的病例及20例于肿瘤治疗后难以判断疗效的病例,采用PET辅助下CT或MR引导立体定向技术进行活检。其中包括胶质瘤24例,转移瘤10例,炎性肉芽肿4例,脑脓肿2例,脑梗塞2例,。结果:活检的阳性率达100%。结论:此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而且帮助确定在胶质瘤恶性程度最高的部位进行活检,可以准确地对脑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