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在新西兰种兔的动脉瘤模型中,通过颈动脉血管造影及术后病理检查来探讨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栓塞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在体外建立成纤维细胞库,并将成纤维细胞在人纤维蛋白胶中三维培养,直视下用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栓塞兔动脉瘤,其中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栓塞6只,纤维蛋白胶栓塞6只,分别于栓塞后2和4周行DSA血管造影,栓塞后4周行病理检查.结果 成纤维细胞能够体外生长在纤维蛋白胶中.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纤维蛋白胶组.结论 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有可能成为栓塞动脉瘤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技术栓塞动脉瘤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家兔颈动脉血管造影来观察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栓塞动态瘤的效果。方法: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在体外建立成纤维细胞库,并将成纤维细胞在人纤维蛋白胶中三维培养,直视下用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栓塞兔动脉瘤模型。32例(成纤维细胞复合物14例,纤维蛋白胶14例,空白4例)分别于栓塞2、4周行DSA血管造影。结果:(1)成纤维细胞能够在纤维蛋白胶中良好生长。(2)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纤维蛋白胶组。结论: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可以栓塞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脑内移植生物支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干细胞移植载体的制备方法并观察接种其间的干细胞存活状况。方法:将β-甘油磷酸钠与壳聚糖按不同梯度体积比配置成C/GP复合溶液,制成温敏型壳聚糖水凝胶,取MSCs接种于C/GP混合溶液,培养板中培养,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随室温上升至37℃,C/GP由溶胶变为凝胶,不同体积比的C/GP溶液其PH值及37℃凝固时间亦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生长曲线及OD值无显著差异。结论:温敏型壳聚糖水凝胶较好的满足了可注射生物支架材料的要求,体外观察干细胞在其间可良好存活、增殖,该物质是一种较为合适的干细胞移植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与温敏型水凝胶壳聚糖/甘油磷酸钠(chitosan/glycerophosphate, C/GP)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实验于2006-03/12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实验室完成。SD大鼠MSCs经过体外培养传代后,与制备温敏型水凝胶C/GP在培养板内共培养7 d,同时设立细胞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基)。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检测MSCs在C/GP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 结果:①MSCs接种于C/GP复合物24 h后见细胞成球状,未见明显梭形及多角形细胞,48 h内生长速度较慢,72 h后可见梭形、多角形细胞,细胞数量明显增多。②绘制MSCs生长曲线为"S"形,第1个24 h为细胞潜伏适应期,第2~3个24 h为对数生长期,4 d后细胞增殖减慢,5 d后细胞基本停止生长。细胞对照组的细胞潜伏适应期为第1~2个24 h,对数生长期推后至3~5个24 h,1周后细胞基本停止生长。 结论:MSCs在C/GP凝胶中可良好存活、增殖,MSCs与C/GP凝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自制白芨液态栓塞剂栓塞兔动脉瘤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白芨液态栓塞剂对兔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效果.方法从白芨中提取液态栓塞剂,对19侧兔颈总动脉动脉瘤模型进行栓塞实验.结果DSA示模型动脉瘤栓塞中未发生栓塞剂外溢及黏管现象.栓塞后3周,病理显示瘤颈口出现内皮细胞生长.结论自制的白芨液态栓塞剂栓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烟雾病(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8例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其中6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外周动脉型动脉瘤采用NBCA胶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 结果 6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中完全栓塞3例,瘤领残留2例,部分栓塞1例,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2例采用NBCA胶栓塞的患者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均未显影,未出现远端供血区域脑梗死. 结论 对MMD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NBCA胶栓塞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BCA胶栓塞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用介入法将漂浮导管置入载瘤动脉近端,注入高浓度NBCA胶将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对病人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2例PICA远端动脉瘤病例经治疗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无再出血发生.结论高浓度NBCA胶栓塞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的水凝胶弹簧圈(MicroPlex&HydroCoil)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运用水凝胶弹簧圈HydroCoil栓塞动脉瘤10例,包括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瘤各1例,其中急性破裂动脉瘤8例,未破裂动脉瘤2例。结果8例动脉瘤致密栓塞,2例动脉瘤大部填塞,填塞率56%~78%,平均填塞率68%。1例在使用HydroCoil—18弹簧圈时未能在5min内完成填塞而撤出微导管,其余HydroCoil均顺利填塞和解脱。随访3例,6个月后行DSA复查,均未见复发。结论水凝胶弹簧圈HydroCoi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脉瘤栓塞材料,能显著提高动脉瘤的填塞率,但远期效果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1.
犬动脉瘤模型制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犬的侧方、分叉部和顶端动脉瘤模型并行数字减影造影(DSA)评估。方法 25条犬采用全麻和显微外科的方法,将两侧的颈总动脉进行重建,构成动脉分叉部和动脉顶端分叉,将静脉袋吻合于动脉分叉和顶端构成分叉部和顶端的动脉瘤模型各10个;将静脉袋移植于动脉侧壁则形成侧方动脉瘤18个。2~3周后动物全麻行DSA评估。结果 有一只动物因为麻醉过量而死亡,一只动物因顶端动脉瘤破裂死亡;其余23只动物2~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管结扎法对大鼠脑动脉瘤形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3组:(1)A组20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两侧肾动脉后支(各侧1支);(2)B组20只:"8"字形结扎左侧颈内、外动脉+电凝并切断两侧肾动脉(各侧只留1个分支);(3)C组为假手术组10只.术后喂养含0.9%的盐及0.12%β-氨基丙腈的饲料.4周后处死,取大鼠脑动脉Willis环,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的变化.结果 A组大鼠ACA/OA分叉处均未见有进展期动脉瘤,仅3个早期动脉瘤样改变.B组大鼠中发现12个进展期动脉瘤和2个早期动脉瘤样改变.C组中未见动脉瘤形成.结论 血管壁结构的破坏或变弱和高血液动力学压力是动脉瘤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经DSA确诊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12例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分别采用了球囊,GDC,水解弹簧圈,Neuroform支架辅助水解弹簧圈或GDC栓塞技术.其中1例眼动脉瘤合并颈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1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引起海绵窦动静脉瘘合并大脑中动脉动静脉瘘.结果 8例100%弹簧圈致密填塞,2例95%以上填塞,1例获90%填塞,1例行球囊动脉瘤栓塞术.1例眼动脉瘤因发生颈内动脉斑块脱落于大脑中动脉术后出现脑梗塞灶引起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好转;1例眼动脉瘤行球囊动脉瘤栓塞术3月后复发,因经济困难而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余病例血管内治疗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12例随访3月-24个月,无再出血或症状加重.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及适当的栓塞技术和栓塞材料,将会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血管内治疗仍然有与栓塞技术及材料相关的并发症,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