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报告了以伯氏鼠疟原虫正常株红内期无性体感染小鼠为模型,在同一实验条件下,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的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所进行的疗效和杀虫速度实验结果。发ED_(90)比较疗效,青蒿素水悬剂口服疗效较低,改为水悬剂、油悬剂肌注,效价分别提高2.5和12倍;其衍生物蒿甲醚油溶剂肌注、青蒿琥酯(钠盐)水溶液肌注、静注,效价分别提高52、15和8倍。其中蒿甲醚效价最高。以疟原虫下降回归系数(b)比较杀虫速度,青蒿琥酯的杀虫速度最快。上述结果表明,青蒿素在改变给药途径、剂型及化学结构改变为蒿甲醚、青蒿琥酯后,抗疟活性显著提高。提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有进一步研究改进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近年研制的主要治疗疟疾药物,包括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4-氨基喹啉类药物羟基哌喹、咯萘啶;氨基甲醇类新药甲氟喹、卤泛曲林、本芴醇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70年代以来抗疟药研究的进展,介绍了抗疟新药甲氟喹、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咯萘啶、卤泛群及配伍用药治疗抗氯喹恶性疟临床研究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4.
青蒿素( artemisinin)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含内过氧化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在临床上治疗恶性疟疾和脑型疟疾有显著疗效.近年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及放射增敏作用[1-4].但是,有关青蒿素的另一个衍生物蒿甲醚的放射增敏作用,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以人鼻咽癌CNE-1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method,CBMN)研究青蒿素与蒿甲醚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Fenech和Morley[5]提出了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比常规法更敏感,检测染色体断片的效率更高,能较为精确、快速、简便地衡量染色体损伤程度[6],故本实验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来研究青蒿素与蒿甲醚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Beagle狗肌注蒿甲醚眼底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期肌注不同剂量蒿甲醚对Beagle 狗的眼底毒性。方法:采用Krawitz 眼底镜直接观察法。结果:用Beagle 狗蒿甲醚6 、19mg·kg-1 ,qd,im ,连续15d,对眼底视盘、脉络膜色素毯及血管等均无明显影响。蒿甲醚32mg·kg-1 组,第7d给药后出现3/4 动物死亡。对濒死动物进行眼底检查,仍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影响。其中,活存的一只动物于15d 给药后及停药后28d 眼底检查,眼底视盘、色素毯及眼底血管与给药前相似,均无异常发现,也未见眼底血管出血及渗出物。结论:与青蒿素及青蒿琥酯相比较,蒿甲醚是一种对眼和视觉系统安全性较高的青蒿素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青蒿琥酯诱发大鼠骨髓红细胞微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琥酯是新抗疟药青蒿素的水溶性衍生物。本实验通过大鼠骨髓微核试验对其遗传学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蒿琥酯100-300mg/kg单次尾静脉注射后6h均诱发早期微核,并与剂量呈正相关。青蒿琥酯48和96mg/kg(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和40倍)给药后6、12、24h引起骨髓多染红细胞(PCE)微核频率增高,PCE/NCE(正成红细胞)比率下降,24mg/kg(临床剂量的10倍)对微核率及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60Co γ射线照射细胞,吸收剂量率为0.635 Gy/min,照射剂量为0、1、2、4和6 Gy。采用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确定青蒿琥酯的最适实验作用浓度。克隆形成法检测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HeLa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得出平均致死剂量、准阈剂量及放射增敏比,评价其增敏效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进一步检测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性。结果 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单纯照射1、2、4和6 Gy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1.67%、82.02%、58.60%和25.01%,加入青蒿琥酯后,相同照射剂量下克隆形成率分别降低为74.93%、60.53%、22.38%和5.05%;单纯照射组与药物+照射组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2.95和2.07 Gy,准阈剂量(Dq)分别为2.01和1.24 Gy,放射增敏比(SER)为1.43。单纯2和6 Gy照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2.26%和40.08%,加入青蒿琥酯后,相同照射剂量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上升至22.71%和59.92%。结论 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成药物浓度依赖性;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子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平均体积增至5 mmx5 mmx5mm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组(青蒿琥酯)、单纯照射组( 10 Gy)及药物+照射组(青蒿琥酯+ 10 Gy).测量移植瘤体积,计算...  相似文献   

9.
青蒿琥酯对鼠疟药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青蒿琥酯的抗疟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药效依据。方法:以伯氏疟原虫小鼠体内实验系统,采用4d抑制实验,杀虫速度实验和治愈实验,对青蒿琥酯进行药效现观察,同时与常用疟疾治疗药氯喹作平行对照,结果与结论,青蒿琥酯对鼠疟原虫有较强的抗疟作用,杀虫速度较氯喹快县与氯喹无交叉抗药性,但以等效量比较,青蒿琥酯的治愈作用不如氯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DC25A)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青蒿琥酯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水平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及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即以不同浓度(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Art)干预胃腺癌SGC-7901细胞24h,并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胃腺癌组织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419.69±21.91)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316.11±24.23,P<0.01).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8%±0.67%、12.55%±1.17%、23.43%±2.18%)明显高于对照组(0.87%±0.14%,P<0.05),且具有Art剂量依赖性.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39.18%±0.53%、35.71%±0.99%、31.73%±1.02%)明显低于对照组(44.12%±2.51%,P<0.01);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细胞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14.80±4.06、397.86±3.61、345.68±7.11)明显低于对照组(433.99±1.56,P<0.01).结论 CDC25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Art具有抑制胃腺癌SGC-7901的细胞生长作用,且可以下调细胞CDC25A的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蒿素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青蒿素对鼻咽癌CNE细胞的抑制效应;克隆形成实验观察青蒿素对CNE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照射后CNE细胞周期的再分布。结果 青蒿素对CNE细胞的抑制率呈药物剂量依赖性增加。青蒿素能明显增加γ射线对CNE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作用,1 μmol/L青蒿素对CNE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26。青蒿素能够去除γ射线照射后CNE细胞的G2/M期阻滞,与单纯6 Gy照射组相比,青蒿素+照射组G2/M期阻滞减少。结论 青蒿素通过减弱辐射诱导的G2/M期阻滞,从而增加γ射线对CNE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机制.方法:选用3种人肿瘤细胞株,即白血病细胞株HL-60、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乳癌细胞株MCF-7,采用MTT法检测TSA作用后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的表达.结果:TSA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在接近各细胞IC50浓度的TSA作用下,可使肿瘤细胞主要阻滞在G2/M期,而S期细胞明显减少;TSA作用48 h内即可引起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TSA在体外能有效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广谱抗肿瘤效应;其抗肿瘤生长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和上调p21基因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蒿甲醚(artemether)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MTT法检测蒿甲醚对CNE-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克隆形成法检测蒿甲醚对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因素对CNE-1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蒿甲醚对电离辐射诱导的CNE-1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B1和Wee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蒿甲醚可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且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20 μmol/L蒿甲醚对CNE-1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延长,作用24 h 后增敏作用最强,放射增敏比(SER)为1.481。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单纯60Co γ射线照射后G2/M期细胞比例上升,而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药物和射线联合作用后,与单纯照射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t=4.59,P<0.05),G2/M期细胞比例下降(t=10.60,P<0.05)。蒿甲醚可降低照射后CNE-1细胞内Wee1蛋白表达水平,提高Cyclin B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低浓度蒿甲醚对CNE-1 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蒿甲醚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B1和 Wee1表达水平,诱导G2/M 期阻滞而发挥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价紫杉醇衍生物GT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测定GT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考察GT对Hep-2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MTT实验显示GT对Hep-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当GT作用细胞后,在光镜下能观察到较为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如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成新月型紧贴于核膜周边,核碎裂、染色质断片化、凋亡小体形成等。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可见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并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小峰”。结论:GT对Hep-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果与紫杉醇基本相同,可使细胞分裂阻滞于G2/M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筛选瑞香狼毒石油醚提取物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瑞香狼毒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分离,MTT比色法对分离得到洗脱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洗脱组分a1和a2对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剂量依赖性,而a4则未显示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结论:抗肿瘤活性较高的成分主要在石油醚一乙酸乙酯的洗脱组分中。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For the assessment of folate-based radiopharmaceuticals, human nasopharyngeal KB carcinoma cells are traditionally used although nasopharyngeal cancer is ra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late receptor (FR) is frequently overexpressed on diverse cancer types, the highest frequency (>90%) being on ovarian carcinomas. The goal of our study was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FR-positive human carcinoma cells. In addition, a murine sarcoma cell line was assessed as a pre-clinical alternative to human xenograft models. METHODS: FR-positive human nasopharyngeal, cervical, ovarian and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 and the transgenic mouse sarcoma (24JK-FBP) cell line were targeted with a novel 99mTc-tricarbonyl folate derivative 2. Comparative in vitro cell binding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standardised folate-deficient conditions. In vivo studies were performed in nude mice and C6 black mice. RESULTS: The in vitro cell experiments revealed only FR-specific binding (unspecific <0.02%), ranging from 3.5% to 52% of complex 2 owing to variable levels of FR expression of the cell lines. In vivo tumour uptake of radiotracer 2 varied less than in vitro. It ranged from 0.66+/-0.17% ID/g (LoVo) through 1.16+/-0.64% ID/g (IGROV-1) and 1.55+/-0.43% ID/g (24JK-FBP) to 2.33+/-0.36% ID/g (KB) 4 h p.i. CONCLUSION: These pre-clin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in vitro data obtained in FR-positive cancer cells do not necessarily correspond with or predict in vivo radiofolate uptake in corresponding (xeno)grafts. In addition, the murine 24JK-FBP cell line proved to be a valuable pre-clinical alternative to human tumour model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细胞电阻抗传感技术( ECIS)进行体外药物筛选与评价的方法。方法利用MTT法测定NCI-H460细胞对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长春瑞滨注射液、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及顺铂注射液的敏感性,再分别采用ECIS和MTT法测定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和培美曲塞二钠4种抗肿瘤药对NCI-H460细胞生长的影响。借助配对t检验、组内相关系数以及Bland-Altman法等对两种方法所测得抑制率进行一致性综合评价,结合电子显微镜下细胞的形态学观察,评估所建立的方法。结果通过MTT法测得NCI-H460细胞对紫杉醇及多西他赛注射液敏感,对长春瑞滨注射液及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呈中度敏感,顺铂对NCI-H460细胞株的抑制率无明显变化。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培美曲塞二钠4种不同药物对NCI-H460细胞作用的动态过程可通过ECIS动态监测法进行定性定量表征,同时还可反映出不同药物作用的特征性差异。另外,通过分析抑制率数据结果,显示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期NCI-H460细胞形态更进一步说明此法的可行性。结论所建立的基于细胞电阻抗分析方法可用于体外药物筛选与评价,可有效地表征药物体外抗肿瘤活性,在肿瘤耐药性及个体化给药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自行设计合成系列化合物,着重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首先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再对重点化合物进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MTT结果显示,化合物H6和H99均显示出较好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相应的HDAC活性检测表明,二者亦具有肯定的HDAC抑制效应。结论化合物H6和H99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瘤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