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常肾上腺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显像特征,为在18F-FDG PET或PET/CT显像中判断肾上腺是否有高代谢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行PET/CT体格检查的健康者100名.图像分析采用目测计分和测定标准摄取值(SUV)2种方法.目测计分法以肝为对照,肾上腺未显影为0分,放射性摄取低于肝放射性为1分,等于肝放射性为2分,高于肝放射性为3分;SUV由图像横断面测量,依据CT所显示的肾上腺和肝,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得左右两侧肾上腺、肝的SUV平均值(SUVmax)、SUV最大值(SUVmax),再计算肾上腺与肝SUV的比值.结果 (1)目测分析:左、右侧正常肾上腺放射性摄取分别有94%和91%等于或低于肝.(2)左、右侧正常肾上腺95%可信区间(CI)上限,SUVmax分别为1.39和1.65, SUVmax分别为1.98和2.19.(3)左、右侧正常肾上腺/肝比值的95%CI上限,SUVmax分别为0.65和0.75, SUVmax分别为0.76和0.83.(4)左、右侧肾上腺对18F-FDG摄取有一定差异,右侧肾上腺SUVmax和SUVmax均高于左侧.(5)除右侧SUVmax男性高于女性外,余各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正常肾上腺对18F-FDG摄取在<60岁组和≥60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肾上腺18F-FDG生理性摄取程度的主要表现为低于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1C-胆碱(CHO) PET/CT对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鼻咽癌(NPC)和HCC的补充价值.方法 将明确诊断的NPC和HCC患者纳入该研究.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007年12月至2010年1月,15例局部进展型NPC和76例HCC患者均行18 F-FDG PET/CT显像,其中43例(15例NPC和28例HCC)同时行局部11C-CHO PET/CT显像.病灶处出现18 F-FDG或11C-CHO高摄取者为阳性.半定量分析采用SUVmax、肿瘤/脑(T/B)比值和肿瘤/肝(T/L)比值等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在15例局部进展型NPC患者中,病灶处18F-FDG SUVmax明显高于11 C-CHO SUVmax (12.81 ±5.00与6.84±2.76;t =6.416,P<0.01),但11C-CHO PET/CT显像T/B比值明显高于18F-FDG PET/CT显像(18.62±7.95与1.38±0.59;t=8.801,P<0.01).2种显像剂在病灶处的摄取结果明显相关(r =0.712,P<0.01).与18F-FDG PET/CT显像比较,11C-CHO显像改进了50.0%(12/12与6/12;x2=8.000,P<0.05)患者颅内侵犯病灶、4/14患者颅底侵犯病灶和3/3患者眼眶侵犯病灶的显示.(2)在76例HCC患者中,63.1% (48/76)的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阳性.在28例18 F-FDG PET/CT显像阴性者中,71.4% (20/28)的患者11C-CHO PET/CT显像阳性.18F-FDG联合11C-CHO使PET/CT诊断HCC的灵敏度从63.1%(48/76)提高到89.5% (68/76;x2=14.559,P<0.01).与18F-FDG PET/CT显像比较,11C-CHO PET/CT显像倾向易于检出高分化HCC[6/9与35.7%(5/14);P =0.214];在检测中分化HCC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与72.0%(18/25),P=0.648].11C-CHO PET/CT显像在检测直径<5.0 cm的HCC方面较18 F-FDG PET/CT显像灵敏[72.7% (16/22)与42.1% (16/38);x2=5.249,P<0.05],特别是<2.0 cm病灶[5/7与0/7;P=0.021].结论 11C-CHO与18F-FDG相结合可提高PET/CT对局部进展型NPC 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11C-CHO可弥补18F-FDG显像在高中分化HCC诊断中的不足,从而提高PET/CT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原发肿瘤病灶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ax)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7例2002-2008年临床疑诊MPM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量病灶的SUVmax.将病理检查及临床随访证实的MPM患者按照有无转移分为2组,测定每例患者原发肿瘤病灶的SUVmax,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UVmax对患者转移与否的诊断价值,判断预后.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经病理及随访结果证实MPM 12例,良性胸膜病变5例,二者的SUVmax分别为5.78±1.81和2.7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P<0.05).全身18F-FDG PET/CT显像诊断MPM的灵敏度为100%(12/12),特异性为4/5,准确性为94%(16/17),18F-FDG PET/CT显像有7例MPM伴有骨和(或)淋巴结转移.SUVmaxROC曲线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AUC)为0.80.结论 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对于MPM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原发肿瘤病灶SUVmax越高越易发生转移,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PMT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8~72岁, 中位年龄45.5岁)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CT、MRI、99Tcm-联肼尼克酰胺-酪氨酸3-奥曲肽(99Tcm-HYNIC-TOC)SPECT/CT、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SPECT/CT骨显像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并总结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结果 PMT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身骨痛、肌肉无力以及肿瘤原发部位局部不适等;术前患者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磷水平降低。38例患者中,有超声、CT、MRI、99Tcm-HYNIC-TOC SPECT/CT、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者分别为8、20、18、12、8、7例。PMT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肿瘤内低或混合回声,血流信号丰富。50.0%(4/8)骨组织来源的PMT患者在CT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软组织来源的12例PMT患者在CT上表现为异常软组织密度灶或软组织肿块。PMT患者的病灶在 MRI上均表现为T1加权像等低信号、T2加权像高低混杂信号,增强MRI表现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PMT患者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阳性率为83.3%(10/12)。PMT患者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均呈多发异常骨代谢活跃灶,其中1例软组织来源的肿瘤显示为病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PMT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中所有病灶的葡萄糖代谢均增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3.1~10.7,中位数为4.0。 结论 PMT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肿瘤导致的低磷性骨软化,而原发肿瘤的表现不突出;影像学表现没有特异性,99Tcm-HYNIC-TOC SPECT/CT、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及18F-FDG PET/CT检查可能有助于临床对PMT进行准确地定位并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5.
18F-FDG与18F-FLT PET/CT延迟显像对肺结节诊断效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接受了18F-脱氧葡萄糖(FDG)与18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FLT)延迟显像病例的分析,探讨18F-FDG与18F-FLT延迟显像对肺结节诊断的效能.方法 6个PET/CT中心,从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按照统一标准,采用同机型、同一扫描条件,开展了肺结节样病变18F-FLT和18F-FDG PET/CT显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在经确诊的55例病例中,25例患者进行了18F-FLT显像和延迟显像,34例患者进行了18F-FDG延迟显像.按常规计算延迟显像时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与早期显像时SUVmax相比的变化率(△SUVmax).对照临床确诊结果分析其诊断效能.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8F-FDG延迟显像患者中,6例肺癌中5例、12例结核中9例、16例炎症或其他良性结节中9例的SUVmax较早期相升高.18F-FLT延迟显像组中,7例肺癌中3例、8例结核中3例和10例其他良性病灶中2例的SUVmax上升.经分组统计分析,不同疾病组间18F-FDG延迟显像SUVmax和△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F-FLT延迟显像SUVmax和△SUVmax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无论18F-FDG还是18F-FLT,延迟显像的诊断效能均不如早期相.无论早期还是延迟显像,单独18F-FDG或18F-FLT显像的诊断效能均不如二者联合应用.结论 18F-FDG和18F-FLT延迟显像的SUVmax变化规律性不强,不宜单独应用于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模型探讨99TcmO4-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在图像采集中的相互影响,讨论同一患者是否可以同日分别采用PET/CT及SPECT两种仪器行高低两种能量放射性核素显像.材料与方法 利用统一规格、相同容积( 500ml)的5个塑料瓶(编号A、B、C、D、E),其内均注入500ml蒸馏水制作成模型.A瓶注入0.5mCi 18F-FDG行PET/CT显像;B瓶注入1mCi99TcmO4-行SPECT显像;C瓶内同时注入混合好的0.5mCi18F-FDG和1mCi99TcmO4-;D瓶内先注入1mCi99TcmO4-后再注入0.5mCi18F-FDG;E瓶先注入0.5mCi18F-FDG后再注入1mCi99TcmO4-.然后对C、D、E瓶分别行PET/CT显像和SPECT显像,并判断图像效果.结果 A瓶PET/CT显像和B瓶SPECT显像图像效果为1级;C、D瓶SPECT及PET/CT显像图像均为2级;E瓶SPECT显像图像为3级,PET/CT显像图像为1级.结论 同时加入18F-FDG和99TcmO4-对PET/CT和SPECT图像质量均有影响.先加入18F-FDG后加入99TcmO4-对PET/CT图像质量影响小,但SPECT图像不能分辨.先加入99TcmO4-后加入18F-FDG对PET/CT和SPECT图像质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嗜铬细胞瘤18 F-FDG PET/CT显像SUVmax与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及131I-间位碘代苄胍(MIBG) SPECT显像间的关系,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嗜铬细胞瘤和预测嗜铬细胞瘤恶性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经18F-FDG PET/CT检查且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19例,按其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组(n=11)与恶性组(n=8),查询PET/CT检查前后血MN、NMN及131 I-MIBG SPECT的检查结果,利用SPSS 17.0软件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绘制ROC曲线,探讨嗜铬细胞瘤SUVmax的特点,比较分析各检查之间的关系.结果 (1)11例良性嗜铬细胞瘤(BPCC)与8例恶性嗜铬细胞瘤(MPCC)PET/CT显像均为阳性;MPCC的SUVmax(19.40±7.39)明显大于BPCC的SUVmax (7.44±4.47),t=-4.40,P<0.01;用约登指数法,确定SUVmax=8.85为判断嗜铬细胞瘤良恶性的分界值,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81.8%(9/11)、89.5% (17/19);异位嗜铬细胞瘤SUVmax为19.75±8.64,明显高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SUVmax (9.12±5.83),t=-3.18,P<0.05;初发与复发的嗜铬细胞瘤SUVmax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P>0.05).(2)MN阴性病例SUVmax( 13.57±8.61)明显高于MN阳性病例SUVmax (6.63±2.42),t =2.70,P<0.05;NMN阴性与阳性的病例SUVmax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5).(3)7例同期行18F-FDG PET/CT与131I-MIBG SPECT患者中,3例BPCC,其中2例MIBG显像阳性,4例MPCC MIBG显像均为阴性;7例PET/CT显像均为阳性.结论 对于血MN与MIBG检查为阴性、但临床疑为嗜铬细胞瘤患者,FDG PET/CT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孤立性肺病变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孤立性肺部病变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将PET/CT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孤立性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误诊原因.应用SPSS 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SUVmax及SUVmax变化率(△SUVmax)与病灶直径大小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32例孤立性肺部病变中,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10例.18F-FDG PET/CT对68.75%( 22/32)患者进行了准确定性诊断.18F-FDG PET/CT显像假阴性5例,假阳性5例.22例肺部恶性病变中,6例恶性病变早期SUVmax <2.5,5例恶性病变△SUVmax<15%.10例肺部良性病变中,2例良性病变早期SUVmax≥2.5,4例良性病变△SUVmax≥15%.良恶性病变SUVmax及△SUVmax有交叉.32例肺部病变中,孤立性肺部病变最大直径≤3 cm共26例,最大直径>3 cm共6例,平均(1.98±1.08) cm.SUV max与病变直径大小呈正相关(r=0.690,P<0.01),△SUVmax与病灶直径大小无相关性(r=-0.081,P>0.05).结论 18F-FDG PET/CT在肺部孤立性病变定性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单纯依靠SUV max存在不足,应将PET与CT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孤立性原发肺浸润性黏液腺癌18F-FDG PET/CT显像和HRCT征象及两者联合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黏液腺癌、有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及病灶层面同机HRCT扫描资料的9例患者,对PET/CT早期、延迟显像及滞留指数、HRCT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HRCT图像上表现为2例呈实性结节、病灶周围无类似卫星灶样影,6例实性结节周围伴小点片及磨玻璃样影,1例为单纯磨玻璃样结节;分叶征(6例)、血管集束征(6例)、支气管充气征(4例)、空泡征(2例)、毛刺征(1例);18F-FDG PET/CT融合图像上8例病灶表现为不均匀FDG代谢增高,早期显像平均SUVmax为3.2±2.5,延迟现象SUVmax增高6例、降低2例,平均SUVmax为3.5±2.4,平均滞留指数为(10.4±29.3)%,9例均未见纵隔、双侧肺门淋巴结及其他部位转移征象,其18F-FDG PET/CT融合图像上18F-FDG摄取与HRCT相匹配,18F-FDG摄取相对集中于结节的实性区域,病灶磨玻璃区18F-FDG摄取不明显;综合手术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证实,9例均为T1N0M0期,与PET/CT分期一致。结论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肺孤立性占位患者,在单一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下,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上病灶不均匀18F-FDG摄取相对集中于其实性区域的代谢方式与HRCT相联合,可辅助孤立性原发性肺浸润性黏液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并有病理结果的3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21 ~ 73(53.00± 12.57)岁.选取20名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PET/CT中心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而甲状腺未发现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9名,女11名,年龄40~55(45.00±4.72)岁.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对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和对照组及恶性病变和对照组的SUVmax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并对甲状腺结节长径行ROC曲线分析(AUC≥0.70为诊断准确性中~较高).甲状腺结节出现局限性异常放射性浓聚,而CT示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有点状、小圆形或弧形钙化,或同时颈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的肿大淋巴结,远处器官出现可疑转移瘤者,PET/CT诊断为恶性.计算PET/CT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效能指标.结果 (1)病理结果为恶性肿瘤18例,良性病变16例.甲状腺良、恶性组和健康对照组SUVmax分别为7.59±8.69、5.75±4.48和1.38±0.57.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07,P>0.05),但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408和3.553,均P<0.01).(2)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的ROC分析,AUC为0.557 (<0.70),诊断准确性较低.(3)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2.2%(13/18)、75.0%(12/16)、76.5%(13/17)、70.6%(12/17)和73.5% (25/34).结论 甲状腺结节单纯依据放射性摄取情况判断良恶性价值有限,但结合同机CT上的病灶形态学特点,18F-FDG PET/CT可以初步推测其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客观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