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637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行18F-FDG PET/CT显像者的影像资料,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共发现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甲状腺癌、肺癌、结肠癌各2例,食管癌、肝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除肝癌与肾癌外,均表现为病灶局部18 F-FDG代谢增高。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可以在健康体检中有效地筛查恶性肿瘤,尤其对于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65例SPN病人分别在注药后1 h和2~3 h进行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早期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恶性36例、良性29例,其中良性结节包括炎性假瘤13例,结核球1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肺腺瘤1例,隐球菌感染1例;恶性结节中包括10例磨玻璃结节。良性组、恶性组的早期显像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保留灌肠对PET/CT诊断结直肠局限性代谢增高病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清洁并保留灌肠在PET/CT诊断结直肠局限性代谢增高灶中的价值.方法 对46例PET/CT常规全身显像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出现不能确诊的局限性代谢增高灶者,给予清洁并保留灌肠后行盆腔局部延迟扫描,次日或第3天接受结肠镜检查.比较PET/CT显像结果与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 清洁保留灌肠后行盆腔局部延迟扫描,30例局限性代谢增高病灶消失,结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清洁并保留灌肠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的生理性摄取,而对于清洁并保留灌肠后仍存在的局限性代谢增高灶,有必要近期内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增强PET-CT的对位准确性,并避免可能的过度衰减。方法30例肿瘤检查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所有受检者均先利用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在体表作标记,再注射^18F—FDG259-444MBq。依体表定位点定位行全身PET-CT检查,再根据体表定位点重新定位行局部多期增强CT扫描。用常规CT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所得PET图像分别与常规CT和增强CT图像进行影像融合。比较增强前后的对位情况及衰减校正情况。将增强前后PET-CT对位情况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结果〈60岁组13例患者中,11例无体位变化,2例患者增强CT扫描前摆位时发现激光线与标定点相差2~5mm;重新对位纠正后增强CT与PET对位效果良好12例,一般1例。≥60岁组17例患者中,3例体位无变化,14例增强CT扫描前摆位时发现激光线与标定点相差2~5mm;重新对位纠正后增强CT与PET对位效果良好13例,一般3例,较差1例。所有患者均未见过度衰减校正现象。结论增强CT尤其是多期强化用于PET—CT显像可以明显提高PET-CT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结合三维激光定位技术基本可以保证增强PET-CT的对位准确性,特别是对老年身体耐受性差,检查过程中易发生移位的患者,意义更大。并可避免血管内较高的造影剂浓度引起的PET伪影,为增强PET-CT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35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的病人均进行了18F—FDGPET/CT显像,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诊断阳性28例,2例假阳性,阴性7例,1例假阴性。PET/CT诊断的灵敏度为96.3%,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应用18F—FDGPET/CT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复发及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常规检查找不到复发或转移灶的病人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7.
血浆置换对重症肝病患者血清毒素和炎性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衰竭进展并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可能与毒素大量蓄积、内毒素一细胞因子轴损伤等因素有关^[1]。血浆置换(PE)能迅速清除肝衰竭相关毒素和炎症因子,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减轻甚至终止由细胞因子失控性释放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我们观察了重症肝病患者PE治疗前后TBil、总胆汁酸(TBA)、  相似文献   
8.
苦参碱对肝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皇甫超申  刘彬  耿旭  房娜  谷敬丽 《医学争鸣》2007,28(15):1383-138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增殖、体外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将苦参碱分为0.1,0.2,0.4,0.6,0.8 g/L 5个浓度组,分别加入含有IL-2的DMEM培养基,体外诱导扩增TIL,通过MTT法检测TIL增殖、体外杀瘤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研究苦参碱体外对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苦参碱低浓度组(终浓度分别为0.1,0.2 g/L)对TIL作用不明显, 高浓度组(终浓度为0.8 g/L)能抑制TIL增殖和体外杀瘤活性(P<0.01),中浓度组(终浓度分别为0.4, 0.6 g/L)能促进TIL增殖和体外杀瘤活性(P<0.01),CD8 数量有所增加,CD4 /CD8 比值有所下降(P<0.01).结论:合理利用苦参碱可增强患者肿瘤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放射性核素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瘤后有效与无效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揭示免疫学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应用放射性核素153Sm-EDTMP治疗的患者59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并比较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各免疫学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和骨转移瘤患者通过t检验发现各免疫学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之间各指标差异亦显著(P<0.05)。结论骨转移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153Sm-EDTMP治疗后,免疫功能得到恢复,无效患者免疫功能经治疗后恢复程度低于有效患者。  相似文献   
10.
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637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行18F-FDG PET/CT显像者的影像资料,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共发现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甲状腺癌、肺癌、结肠癌各2例,食管癌、肝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除肝癌与肾癌外,均表现为病灶局部18 F-FDG代谢增高。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可以在健康体检中有效地筛查恶性肿瘤,尤其对于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