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2012年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标药物的品规、企业、价格等进行分析,探讨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改进措施。结果:广东省2012年基本药物集中招标共有3697个品规中标。其中,《低价药品目录》品规1323个;中标生产企业947家;有58个目录内药物品种没有中标,其中31个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结论:广东省基本药物中标品种及企业分布相对较合理;基本药物目录不适宜、临床需求量少、限价过低等原因导致部分品规未中标。建议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广西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标品种进行统计,分析其招标采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应对措施。结果:2010年,广西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结果共有1004个品规中标,中标价总体下降14.34%,其中招标价低于5元的有526个,占52.39%;5~10元的有183个,占18.23%。175个品规中,降幅大于50%的占22.88%;独家中标191个,占24.91%。小品种、抢救药品及独家品种因价格低廉、利润微薄而缺供,造成临床用药困难。结论:在2010年集中采购周期内,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面临一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政府应采取完善相关法规、提高评标人员素质等措施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我国山东、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公布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未中标的药物品种、剂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调查的八省(自治区)共有44个目录内品种没有企业中标;另有87种剂型没有中标产品;药理学分类中未中标药物数量排前3位的分别为抗寄生虫病药、心血管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结论:基本药物目录不适宜、临床需求量少、利润小等原因导致部分品规没有中标,建议政府应采取措施完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制度,细化基本药物遴选标准。  相似文献   

4.
杨林  李里  黄尧州  胡明  李玉民  徐珽 《中国药房》2012,(16):1464-1466
目的:为完善基本药物招标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通过四川省药械采购与监管平台收集四川省2011年度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结果及该品种在四川省的挂网情况,将药品中标价格降幅与挂网厂家数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中标化学药品中,只有1家挂网的品规中标价降幅为5.20%,2家及以上挂网品规的平均降价幅度为35.10%。中成药中,只有1家挂网的品规中标价降幅为10.70%,2家及以上挂网品规的平均降价幅度为20.70%。在价格未下降品规中,69.23%的品规只有1家厂家挂网,30.77%有2家及以上厂家挂网。结论:在集中招标制定招标目录时,为了更好的降低药价,应结合临床选择厂家较多的规格/剂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15):2032-2034
目的:为深化我国药品价格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纳入的抗微生物药物和循环系统药物(94个品规),计算我国2005-2013年原研药与仿制药最高零售限价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差率。结果:仿制药最高零售限价与中标价差异大,而原研药最高零售限价与中标价则较为接近。就仿制药而言,抗微生物药的最高零售限价与中标价差率明显高于循环系统药;而就原研药而言,抗微生物药的最高零售限价与中标价差率接近循环系统药。结论:药品最高零售限价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并存的格局应逐步转型为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为基础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原作价办法为"中标药品零售价=中标价×(1+15%)+[规定零售价--中标价(1+15%)]×40%",药品的招标价与零售之间的差价由医院和患者四六分成.  相似文献   

7.
全国各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  罗敏  金朝辉  李天平  胡明  徐珽 《中国药房》2012,(16):1469-1471
目的:为国家及各地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通过各省政府办公厅、卫生厅、药品集中交易监管平台等相关官方机构网站,收集各地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在招标周期、质量层次区分、采购及议价方式、中标企业数量、差比价规则运用等方面存在不同模式。结论:建议国家修订与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适当延长招标周期,取消质量层次区分,规范采购及议价方式,中标价引入差比价规则,中标结果纳入公立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是全国最早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的省份.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首批37个县(市、区)率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扛、泰州等地.除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涵盖的307个基本药物品种外,江苏省内增补药物更多达292个品种.此后,又于年底前完成了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并在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基础上,公布了增补药品的零售指导价.目前,37个试点县市的基层医疗机构已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并进行零差率销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23个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全部中标的7家药品生产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标品种的数量、品种覆盖省份的多少以及品种所属基本药物大类的情况;运用Excel 2007软件对23个省基本药物的中标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柱状图进行分析。结果 23个省全部中标的7家药品生产企业大都是国内大型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创建时间早,公司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品牌质量好;7家企业中一半以上的主要产品为抗微生物药,生产的品种剂型也很多。结论在现行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下,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基于药品质量、电子监管、创新等层面调整新的发展思路,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在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评标结束后,按规定中标品种结果是不能更改的,而中标(成交)价格则有可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再次降低,以让利于群众。笔者就湖北省荆州市一次药品招标价格分别与国家最高限价、上年度中标价、周边地区中标价及零售药店价格进行比较,并采取了相应的降价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龙勇 《中国药房》2010,(32):3010-3011
目的:为规范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基本药物制度现存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分析设定基本药物标底价格的方法和措施。结果与结论:标底价格应在消费者认同的药品价格基础上形成,其设定应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应以药品零售终端价格作为设定基本药物标底价格的主要依据,同时参考质量层次分类,并召开基本药物标底价格听证会,保证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价格合理"。  相似文献   

12.
洪兰  贡庆  叶桦 《中国药房》2013,(44):4148-4150
目的:提高现有基本药物招标价格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全国30个省(市)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方案中的价格控制规定。结果:大部分省份在招标评审时实行的是最低价中标,各省限价依据标准不一,没有设定价格底线。结论:应进一步探索质量和价格同时兼顾的综合评价体系,在限价依据中增设指导性底价,以制定更为科学的限价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李玮  伍林生 《中国药房》2012,(32):2995-2997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招投标政策的实施现状和完善对策。方法:通过解读国家基本药物招投标政策,着眼于基本药物招投标的实施现状,分析当前基本药物招投标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国家基本药物招投标政策在推行过程中成本与价格倒挂的尴尬局面,使得一部分企业不得不退出竞标,百姓无法得到真正的实惠。结论:在基本药物招投标实施的过程中,平衡质量与价格的关系,为百姓提供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药物,才有可能真正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药品招标中质量分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孙开华  刘国恩  李洪超 《中国药房》2010,(40):3774-3777
目的:探讨现有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药品质量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实施方案中药品质量分层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地区药品质量层次划分标准混乱,不能科学的反映药品质量,并有可能产生商业贿赂、原研药规避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影响。结论:建议政府组织权威机构和专家,建立起一套统一规范的药品质量评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变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单雪梅  杨悦 《中国药房》2010,(24):2224-2226
目的:就完善我国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分析我国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变革历程及存在的问题,运用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建议。结果:目前各地政府招标时盲目扩大政策目标,过分强调价格因素,忽视了物流配送等重要环节;现有评标体系较为单一,难以量化药品指令;且医疗机构回款不及时,给采购工作带来困难。结论:应进一步完善与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配合相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规范药品流通渠道,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供应价格现状,分析药品价格上涨原因,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安徽省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期间内价格上涨的基本药物,用DDDc(药品日均费用)反映涨价药品对患者负担的影响,并通过咨询采购主管及联系药品经营商来调查药品涨价原因。结果:样本点在调查期间共使用1243种药品、366种国家基本药物及840种省基本药物。调查发现共有91种省基本药物(包括64种国家基本药物)在调查期间发生价格增长;DDDc涨幅为1.30元人民币,涨幅前20名的基本药物有17种为针剂,DDDc涨幅均大于7元人民币。导致药品涨价的主要原因有原辅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涨、原供应生产企业无法供应、生产厂家供应价格上涨、配送企业供应价格上涨、配送企业无法供应和原配送企业无法满足“两票制”要求。结论:我国正致力解决人民群众用药贵的问题;但是,药品价格在招标后的上涨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相悖。因此,本研究建议我国继续完善药品招标制度,制定合理的定价机制及科学的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基本药物在使用中价格相对低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新医改背景下理顺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药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基础,分析北京药品市场中各交易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在医改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由于医、药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医药市场中广泛存在,并由此形成了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具体体现在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医师)、医院(医师)和患者、招标部门和医院(医师)、招标企业和医院(医师)之间。通过实施"医药分开"改革和医保资金总额预付改革,修正了医院(医师)和患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降低了医药费用。但是由于药品的差异性和可替代性,并未从根本上解除医院(医师)和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模式下,招标部门与医院(医师)、药品生产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仍然存在,但可降低逆向选择的风险。结论:纠正对医院(医师)的不合理激励、加强医疗保险机构的监督作用、发挥药品招标采购的协同作用,有助于理顺药品市场中各交易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充分发挥药品市场的作用,形成合理的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