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及检测不同分组的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320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2.8%高于对照组。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2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2种,分别为蛋黄/蛋清和牛奶。过敏性紫癜组患者敏感食物蛋黄/蛋清类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荨麻疹及湿疹组。儿童组食物不耐受明显高于其他组。过敏性紫癜食物不耐受多见于儿童组。不同性别间食物不耐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明显相关性,儿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慢性腹泻患儿血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腹泻患儿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脱敏治疗,观察脱敏治疗后患儿腹泻缓解情况.方法:采用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测定法检测59例慢性腹泻患儿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结果:59例慢性腹泻患儿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迭93.22%.59例慢性腹泻惠儿经脱敏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4.55%和82.69%.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为小儿慢性腹泻的原因之一,慢性腹泻患儿有必要进行血清食物不对受特异性IgG抗体测定并进行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26例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比较,了解并探讨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的联系。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126例IBS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85例,阳性率达67.5%,其中1种食物不耐受抗体阳性的39例,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抗体阳性的46例;42例健康对照者中阳性6例,阳性率为14.3%,其中1种食物不耐受抗体阳性的4例,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抗体阳性的2例;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食物不耐受在具有临床症状的IBS中起较为重要的作用。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和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81例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181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患者55.2%表现为皮肤症状(丘疹、红斑、皮肤瘙痒等),16.6%为消化道症状(口腔溃疡、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肾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肾炎或哮喘等)各为12.7%,其他症状(关节痛等)为2.8%.皮肤病症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症(P<0.05).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肾脏病4组患者对鸡蛋的不耐受阳性率分别为82.0% (82/100)、63.3% (19/30)、73.9%( 17/23)和65.2%( 15/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不耐受筛查有助于对某些病因不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谢莉 《现代临床医学》2013,39(3):210-210
目的:了解常见的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探讨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在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65.1%,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蛋清/蛋黄最高。不同年龄组过敏食物比较有一定特异性。结论:对慢性荨麻疹以及其他慢性病的病人应做食物不耐受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CELISA)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9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56例银屑病患者中食物不耐受度阳性率高达91%。结论:银屑病患者的发病可能与某些食物不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0.22%。结论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余算  赵丽琴  朱伦  郑阿迈  郑玮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17-3418,I0002
目的 探讨同步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IBS组(n=88)、健康对照组(n=40)血清中常见的8种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结果 IBS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BS组内IgG和IgG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机体内食物不耐受所引起的IgG和IgG4特异性抗体升高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原因,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和IgG4的检测结果对削除不耐受食物以预防IBS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食物不耐受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方法 儿童组47例,成人组3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患者血清中14项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鸡蛋、牛奶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食物;儿童组总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检验显示,食物不耐受现象集中出现于儿童群体,致敏源主要为牛奶和鸡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常见的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愈后疾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12例慢性荨麻疹、364例湿疹、4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720例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检出率为80.4%。三组皮肤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率有一定的差异,但三组均为蛋黄/蛋白最高。结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能够产生特异性IgG抗体,提示变应性皮肤病与食物不耐受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发病原因与食物不耐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皮肤科治疗荨麻疹的患者90例,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的1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食物过敏原IgG检测阳性的患者根据结果调整饮食,食物过敏原IgG检测阴性的患者饮食结构不改变,于初次检测3个月、6个月之后再次检测,对比阳性率和IgG抗体浓度。结果 90例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存在阳性项目的患者62例,对这62例患者进行严格禁食3个月之后,患者全身症状明显好转者28例,治愈者10例,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下降到48例;禁食6个月之后,治愈患者21例,明显好转者32例,抗体检测阳性者下降到23例。90患者禁食前、禁食3个月、禁食6个月三次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7.78%、53.33%、25.56%,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荨麻疹患者的发病原因与食物不耐受有较大的相关性。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对某些事物产生了不耐受,并以此为根据调整饮食,减轻荨麻疹症状,对预防和治疗荨麻疹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鼻炎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了解患者食物过敏的情况.方法:对7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14种食物变应原IgG含量检测.结果:57例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达77.03%.其中1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24例(42.11%),2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16例(28.07%),3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12例(21.05%),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5例(8.77%).食物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最高,其后依次为牛奶、大豆、西红柿、小麦、鳕鱼、虾、蟹、牛肉、玉米、大米.结论: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作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寻找食物过敏原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并可以此指导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饮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58例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检测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初步研究过敏性鼻炎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方法对158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抽取静脉血,取血清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158例患者中有126例检测结果阳性,占79.74%,其中对1种食物不耐受的39例(24.68%),对两种的44例(27.85%),3种的26例(16.45%),4种的15例(9.5%),对5种和6种食物不耐受的各一例。将不同种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数值做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鸡蛋与其他各组食物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食物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蛋较其他食物易引起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食物不耐受。有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婴幼儿要慎重添加鸡蛋做辅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婴幼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探讨引起婴幼儿食物不耐受的常见变应原。方法368例有食物不耐受症状婴幼儿,按性别分为男童组(206例)和女童组(162例);按年龄分为婴儿组(<1岁,291例)和幼儿组(1~3岁,77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观察368例婴幼儿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结果;比较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结果。结果368例婴幼儿中305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2.88%。其中以牛奶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69.84%),其次为西红柿(35.05%)、蛋清/蛋黄(27.72%)、小麦(20.65%)。女童组蛋清/蛋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33.33%高于男童组的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7.40%(75/77),高于婴儿组的79.04%(230/2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鸡肉、鳕鱼、玉米、螃蟹、蛋清/蛋黄、牛奶、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婴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出现食物过敏,其变应原以牛奶、西红柿、蛋清/蛋黄、小麦为主,从婴儿期过渡到幼儿期后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增高,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食物不耐受儿童的临床表现,并对各种临床表现之间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为儿童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寻找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出172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即食物不耐受),结合其临床表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2例患儿食物不耐受临床表现由高到低为慢性咳嗽28例(16.28%)、慢性腹泻25例(14.53%)、厌食22例(12.79%)、过敏性紫癜17例(9.88%)、身高体质量增长缓慢14例(8.14%)、荨麻疹13例(7.56%)、反复腹痛12例(6.98%)、便秘8例(4.65%)、偏头痛8例(4.65%)、恶心呕吐7例(4.07%)、关节痛7例(4.07%)、注意力不集中5例(2.91%)、睡眠障碍4例(2.33%)、磨牙2例(1.16%)。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居前3位的为鸡蛋、牛奶、鳕鱼。5个月~3岁患儿对鸡蛋、牛奶不耐受率高于4~14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与许多慢性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儿童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判定人体是否对食物产生了不耐受,从而找出疾病或症状的真正病因,为临床上不同疾病及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患儿童异位性皮炎与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相关性及针对性对不耐受食物进行禁食后的疗效。方法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等级判定食物不耐受的程度。并将阳性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其未禁食组与禁食干预组第2、4周、3、6个月的疗效积分比较。结果43例中40例为阳性,食物不耐受总阳性率为93%,两种以上不耐受率为70%。其中前4位分别是蛋清/蛋黄(72.09%)、牛奶((58.14%)、鳕鱼(16.23%)、大豆(11.63%)。禁食组在第4周、3、6个月疗效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未禁食组。结论食物不耐受与儿童异位性皮炎有密切的相关性,根据测定结果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对诊治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郭虹  江涛  王金梁  常永超 《天津医药》2011,39(10):957-95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人群总患病率5%~2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1]。在IBS的病因学研究中,食物不耐受已成为热点。本研究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with diarrhea,IBS-D)患者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specific IgG,SIgG),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慢性荨麻疹组)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79例(阳性率为71.17%),与对照组阳性率(4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1,P〈0.01)。且慢性荨麻疹组以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51.35%),其次是虾(43.24%)、牛奶(38.74%)、螃蟹(34.23%)、大豆(27.93%),慢性荨麻疹组鸡蛋、虾、螃蟹、鳕鱼、大豆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具有相关性,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75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不同类型皮肤病患者IgG抗体阳性率,并对患者进行饮食疗法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血清中食物不耐受食物IgG抗体阳性率为83.06%,过敏性IgG抗体升高主要发生于虾和鸡蛋中;6个月的饮食疗法后随访结果表明共675例自诉得到明显改善,50例部分改善,25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过敏性皮肤疾病与食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对于过敏性的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58-61
目的探讨再发性腹痛患儿血清食物不耐受(FI)特异性IgG抗体和食物过敏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及其与P物质(SP)、胃动素(MLT)和生长抑素(SS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组研究50例符合条件的再发性腹痛患儿和5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和食物过敏特异性IgE抗体及胃肠激素SP、MLT和SST水平。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总IgG。分析血清总IgG水平与SP、MLT和SST相关性。结果 55例再发性腹痛患儿出现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者39例,阳性率为7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为30%(χ2=17.55,P<0.01)。两组儿童对食物过敏特异性IgE抗体阳性例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性腹痛患儿血清总IgG和SP、SST明显高于对照组,M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IgG与SP和SST呈正相关,与MLT呈负相关(P<0.01)。结论 FI与儿童再发性腹痛联系密切,FI血清总IgG与再发性腹痛患儿胃肠激素SP、MLT和SST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