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益生菌干预对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外周血IL-4、IL-10、IL-12和IL-17的影响,探讨益生菌、芽囊原虫感染和肠道菌群失调三者的关系。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按三因素(益生菌干预、芽囊原虫感染和肠道菌群失调)两水平(0、1)随机分为8组。取芽囊原虫包囊液103·只-1灌胃,连续5 d,建立感染模型。用盐酸克林霉素以5 000 mg·kg-1灌胃,连续5 d,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模型。芽囊原虫感染合并菌群失调模型在感染模型建立后用盐酸克林霉素建立。建模后1 d,金双歧2 g·d-1经口饲喂,共7 d。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4、IL-10、IL-12和IL-17水平。结果:益生菌干预、芽囊原虫感染对IL-4和IL-10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生菌干预与芽囊原虫感染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益生菌干预、菌群失调对IL-12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干预与芽囊原虫感染,益生菌干预与菌群失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各组间IL-17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芽囊原虫感染增高大鼠外周血IL-4、IL-10水平,菌群失调增高IL-12水平,合并芽囊虫感染IL-12水平较之降低,益生菌干预可改善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4mRNA在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小鼠肺内的动态改变及其作用。方法56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气道接种含有铜绿假单胞菌(PA)琼脂糖珠(感染组,34只)和无菌琼脂糖珠(对照组,22只)。于第1、3、5、7、10天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细菌培养,行肺组织病理观察,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自介素(IL)-6和IL-17的含量,采用Real—timePCR检测TLR2mRNA及TLR4mRNA表达。结果感染组在接种后第3天IL-6和IL-17水平均达高峰,分别为(154.83±12.51)ng/L和(601.05±25.53)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5±2.98)ng/L和(213.75±9.2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在接种后第10天仍处于高水平。感染组中TLR4mRNA的相对表达量第7天达高峰(4.09±0.25),与对照组第7天(0.97±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R2mRNA在感染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相比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TLR4与小鼠肺部慢性感染P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TLR4在肺的免疫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琐阳花色甙复合瘤苗治疗实验性肺癌小鼠体内免疫功能效应。方法用LCC细胞接种的方法制造肺癌模型,分别观察对照组(荷瘤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荷瘤小鼠免疫接种琐阳花色甙复合瘤苗)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脾细胞对肺癌(LCC)的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实验组IL-2、TNF血清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小鼠脾细胞对小鼠肺癌(LCC)的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琐阳花色甙复合瘤苗能明显提高实验性肺癌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鼻息肉组和对照组白介素-17(IL-17)、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研究,探讨两者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鼻息肉组和21例对照组的血液和鼻息肉组织,采用荧光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两组样本ECP、IL-17水平。结果鼻息肉组匀浆液与血清ECP、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匀浆液中ECP与IL-17呈正相关(r=-0.411,P〈0.05),鼻息肉组血清中ECP与IL-17也呈正相关(r=-0.400,19〈0.05)。结论ECP、IL-17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并呈正相关,两者在鼻息肉的炎症进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小鼠顺铂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小鼠顺铂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顺铂(DDP)3m/(kg·d)连续7d腹腔注射建立肺癌小鼠化疗后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40,80ml/(kg·d)分别腹腔注射给药,连续7d;对照组予生理盐水40ml/(kg·d)。末次给药后24h采用免疫器官重量法检测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小鼠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肺癌小鼠顺铂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临床上可试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与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82例轻中度哮喘病儿(哮喘组)血清IL-17、IgE水平以及EOS计数,以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哮喘组血清IL-17、IgE水平及EOs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857-8.379,P〈0.01)。哮喘病儿发作期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高于健康对照组(F=32.825,q=16.05~35.68,P〈0.01);发作期血清IL-17水平及EOS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38.781、79.471,q=3.56~8.35,P〈0.05),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哮喘病儿血清IL-17与EOS计数呈正相关(r=0.846,P〈0.01),IL-17、EOS计数与IgE之间无明显相关,但哮喘急性发作时IL-17与IgE呈正相关(r=0.438,P〈0.05)。结论IL-17可能参与介导哮喘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联合检测血清IL-17、IgE水平以及EOS计数对哮喘病情判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中的变化,探讨其在RSV感染后宿主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3~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每只小鼠鼻腔滴入0.1 mL滴度为107.5TCID 50/mL的病毒液,对照组鼻腔滴入0.1 mL的2.5%灭活鸡血清的DMEM维持液。在处理后的第1、4、8 d分别处死小鼠,并留取肺脏和肺门淋巴结。用HE染色观察RSV感染后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RSV-F、IL-17A、IL-17F和IL-23p19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门淋巴结中Th17细胞水平。结果在RSV感染后第4 d小鼠肺组织出现典型间质性肺炎表现,第8 d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肺组织中RSV病毒的相对表达量在第4 d为9.208±0.548,较第1 d显著增多(P〈0.01),到第8 d则较第4 d显著减少(P〈0.01);肺组织中IL-23p19和IL-17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在RSV感染后也呈现增高的趋势,并在第4 d达到高峰,但IL-17F mRNA表达在RSV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RSV感染后第4 d和第8 d小鼠肺门淋巴结Th17亚群比例分别为(0.370±0.043)%和(0.853±0.048)%,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而且第8 d的Th17比例也显著高于第4 d(P〈0.01)。结论在RSV感染小鼠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肺组织中IL-17A的表达增加和肺门淋巴结Th17细胞水平增高,说明Th17细胞可能参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防感煎剂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NF-α、IL-6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防感煎剂的疗效机理。方法选用清洁级ICR雄性小鼠9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防感煎剂组、达菲对照组。实验组予防感煎剂灌胃给药,达菲对照组予达菲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灌胃,在灌胃给药第3天开始用H1N1流感病毒液滴鼻造模,造模后的第1、5、9、13天每组随机处死6只小鼠,收集肺组织标本,用于H1N1病毒核酸提取,收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1、防感煎剂组小鼠一般状况优于模型组。2、防感煎剂组小鼠肺组织H1N1病毒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3、防感煎剂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防感煎剂可抑制H1NI病毒复制,抑制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从而减轻由炎性介质过度释放引起的免疫病理损伤,由此推断防感煎剂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来控制感染、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和肠相关淋巴组第(GALT)黏膜部位的免疫应答。探讨弓形虫黏膜疫苗能否在感染起始阶段有效诱导免疫应答。方法将BALB/小鼠随机分为免疫和对照组,免疫组小鼠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20μg STAg+1μg CT)滴鼻免疫2移(间隔2周),对照组PBS滴鼻。于末次滴鼻后14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测定粪便和鼻咽冲洗液IgA抗型水平;计数NALT、NC及PP、IEL淋巴细胞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匀小鼠粪便IgA和鼻咽冲洗液IgA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LT内淋巴细胞明显增生(P〈0.05),其中CD4^+、CD8^+T细胞均有增生(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NC中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以CD4^+T细胞水平为主(P〈0.01)。GALT部位PP淋巴细胞增生显著(P〈0.01),主要以CD4^+T细胞为主;而IEL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NALT和GALT黏膜部位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LDR)后不同时间白血病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变化.为低剂量全身辐射辅助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WEHI-3细胞尾静脉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体内,诱导移植性粒单白血病发生:60只成功建立的粒单白血病模型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对照组小鼠不予LDR,实验组小鼠同时给予75mGy的LDR。于LDR后1d,2d,3d,5d和10d分别处死6只实验组及6只对照组小鼠,取其血清及骨髓,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NF,荧光显微镜、电镜观测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LDR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TNF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d和2d升高最为显著(P〈0.05),LDR后10d血清TNF水平已接近对照组(P〉0.05)。LDR后第2天、第3天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最高,第5天和第10天次之(P均〈0.05),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略滞后于血清TNF的变化。结论LDR可使白血病小鼠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增加,LDR对小鼠粒单白血病的治疗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芽囊原虫(B.hominis)人工感染昆明小鼠后在肠道内寄生、自然病程和治疗情况,观察肠道内环境对其寄生的影响。方法: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培养人芽囊原虫,昆明小鼠分为接受免疫抑制剂处理组、非免疫抑制剂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经口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人芽囊原虫。感染后第2天粪便检查观察感染情况,感染第6天处死各组2/3实验鼠,各肠段分别取肠内容物涂片镜检虫体寄生情况,观察各段肠腔内环境(pH值、肠道菌群)。观察剩余实验鼠的自然病程,2周后对未愈小鼠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粪便检查人芽囊原虫检出率为83.3%(75/90)。剖杀后观察pH值在6.5~7.5的肠段有虫体寄生,回盲部(pH7.04±0.16)和盲肠(pH7.1±0.15)部位多见,主要寄居在肠腔和/或附着在肠粘膜表面。各组实验鼠肠道菌群没有差别。68.4%(13/19)的剩余阳性实验鼠多在7~10天内自愈,2周后仍未愈者甲硝唑治疗100%(6/6)有效。结论:人芽囊原虫主要寄生在小鼠回盲部的肠腔和粘膜表面,肠道pH值对人芽囊原虫寄生有影响,甲硝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小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腹泻模型的外周血血浆中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1、2、17型(Th1、Th2、Th17淋巴细胞)代表因子,探索小鼠胃肠道感染时免疫反应的变化。方法普通健康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20只)。实验组EPEC灌胃,建立小鼠感染性腹泻动物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细菌灌胃后24 h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离心后取血浆。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技术)检测血浆中的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伽马干扰素(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白介素17A(IL-17A)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灌胃前白细胞(WBC)[7.10(5.825,8.625)×10^9]较灌胃后WBC[28.85(18.80,38.3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细菌24 h后外周血浆中IL-2[2.60(2.33,2.70)ng/L]、IL-6[5.65(3.93,28.35)ng/L]、IL-10[15.40(12.10,18.65)ng/L]、IL-4[2.95(2.70,3.30)ng/L]、IL-17A[2.85(2.53,3.48)ng/L]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11.85(9.38,12.65)ng/L]、IFN-γ[4.50(3.40,10.70)ng/L]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EC感染小鼠后IL-2、IL-6、IL-10、IL-4、IL-17A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改变,Th1/Th2/Th17细胞参与此免疫反应,小鼠体内以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小鼠模型的炎性反应过程中占非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旋毛虫感染鼠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时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和IL-5的水平变化.探讨旋毛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方法取雌性、8周龄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过敏性哮喘组,C组为感染旋毛虫后哮喘组,D组为单纯感染旋毛虫组。C、D组小鼠经灌胃法感染旋毛虫囊包幼虫200—300条;4周后,以卵清白蛋白(OVA)分别对B、C组小鼠进行致敏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8周后,取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用ELISA法检测IL-4和IL.5水平。结果血清中A、B、C、D组小鼠IL-4水平分别为(136.4948±31.1670)、(209.8004±21.5652)、(162.7892±17.6829)、(182.7092±12.0841)pg/L;IL-5水平分别为(7.3101±1.8600)、(15.9997±2.28208)、(9.2411±1.7280)、(11.4135±2.10776)ng/L;与B组比较,C组小鼠IL-4、IL-5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中A、B、c、D组小鼠IL.4水平分别为(169.1636±9.9997)、(232.9076+17.9501)、(172.3508+-19.1895)、(193.0676+-16.5708)pg/L;IL-5水平分别为(12.8618±1.7799)、(23.8460±5.507)、(15.7560±4.5419)、(20.3440±3.9713)ng/L;与B组比较,C组小鼠IL-4、IL-5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毛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小鼠IL-4、IL-5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抗灵Ⅱ号对雌性小鼠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治疗作用及对感染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取8 ̄10周龄BALB/c雌性小鼠80只,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造模成功后按1∶1∶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分别给予消抗灵Ⅱ号、阿奇霉素、生理盐水灌胃,2w后取小鼠阴道分泌物检测Uu感染生长变化,采小鼠眼球血测血清IFN-γ水平。结果:中药组的Uu转阴率(95%)高于西药组(60%),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FN-γ水平中药组分别与西药组、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分别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抗灵Ⅱ号能消除解脲支原体,治疗Uu感染,其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FN-γ的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细胞因子,观察地塞米松对弓形虫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感染组(经口感染5×10^4个速殖子/只小鼠)和抑制感染组(在接种前48h开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mg/kg/d,48h后用5×10^4个速殖子/只小鼠经口感染小鼠),处理后0.5、10、15d采血。分别用MTTN、ELISA法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含量。结果抑制感染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细胞因子IFN-γ、IL之含量均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有抑制弓形虫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模拟岭南湿热复合因素造模实现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的构建,并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单纯病毒感染组(B)、湿热证模型组(C)、蒿芩清胆汤组(D)和阳性药物组(E)。A、B两组均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4 d,B组于第11天滴鼻感染病毒1次。C、D、E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4d,同时连续10 d气候箱暴露,6 h/d,第11天滴鼻感染病毒1次,感染病毒后不再置入气候箱。D、E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2 h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 d。D组每日灌胃蒿芩清胆汤水煎浓缩液0.4 ml;E组按70 mg.kg-1.d-1剂量灌胃给予利巴韦林溶液0.4 ml;其余各组均同时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①与A组相比,B、C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3+CD4+/CD3+CD8+值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E组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1),D、E组CD3+CD4+/CD3+CD8+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②与A组相比,B、C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IL-4值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E组IFN-γ/IL-4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对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小鼠具有多靶点的免疫炎症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杏花雨注射液对肝癌H22模型小鼠血清中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种肝癌H22瘤细胞的昆明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杏花雨注射液低剂量组、杏花雨注射液中剂量组、杏花雨注射液高剂量组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于接种后24h各组开始给药,连续7d。末次给药后24h,内眦取血测定血清IL-2及TNF-α浓度。结果杏花雨注射液中、高剂量组血清IL-2浓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杏花雨注射液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浓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杏花雨注射液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IL-2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复制轮状病毒(RV)肠道内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人轮状病毒(HRV)感染小鼠IL-2、IFN-γ表达的变化,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RV肠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HRV悬液经口感染小鼠建立人轮状病毒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治疗前后进行小鼠粪便RV抗原检测以及治疗后血清IL-2、INF-γ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治疗第四天,参芪组小鼠粪便RV检出阳性率低于模型组及病毒唑组(P〈0.05);治疗后参芪组小鼠血清IL-2、INF-γ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抑制轮状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从而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同时有助于病毒感染后受损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