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502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综合探究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的概念、理论框架、范围与内容以及方法应用,为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国内外对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效,但仍缺少一套科学可比的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积极探索建立统一标准的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的客观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项目组前期研究的成果上,积极探索吉林辽宁两省目标设置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受目标设置影响下的工作落实结果情况,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 方法以系统穷尽的方式收集吉林辽宁两省2000至2017年有关目标与工作落实情况的指标,利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吉林辽宁两省目标设置对于突发应急工作落实情况的影响。 结果吉林辽宁两省突发应急领域的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情况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吉林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情况分别为46%与60%,辽宁为60%与53.3%,且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呈正相关。 结论有公众需要为依据且定量可考的目标设置对于工作落实、推进、完善具有积极的正反馈作用,建立科学量化的突发应急目标设置评价体系是适宜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循证医学与口腔修复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是指导临床医生应用最佳证据,促进制定临床决策的新兴学科,现已在许多临床分支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口腔医学特别是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已显示出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就现代口腔行医模式的转变,口腔修复学文献的检索与评价及该学科的循证医学实践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种植体周围龈沟中F .nucleatum (Fn)和P .gingivalis(Pg)对其龈沟液 (PIS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PCR法检测种植体周龈沟中的细菌标本 ,根据Fn和Pg检出情况将 3 2名患者的 5 1枚钛种植体分为 3组 ,考察mPLI和PD ,用 periopaper滤纸条收集PISF ,用ELISA方法检测sICAM -1。结果 :检出Pg和 (或 )Fn组与未检出Pg和Fn组之间的PD值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单独检出Fn组的sICAM -1与未检出和同时检出Pg及Fn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结论 :细菌是调节PISF中sICAM -1表达水平的重要因素 ,Fn可能是上升调节的作用 ,Pg是一种下降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治疗修复年青患者缺失的上颌中切牙是令口腔修复及正畸医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①重新打开或维持缺牙间隙,以供后期自体移植或人工种植修复;②采用正畸方法完全关闭缺牙间隙后,对侧切牙进行修复学改形恢复至中切牙外形。治疗措施的选择虽与患者的(牙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泰安市居民的电子健康素养现况,探究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泰安市6个县(市/区),抽取≥18岁居民8496人,采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估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和抑郁症状。结果:eHEALS总分为(16.9±12.0)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不同年龄、教育程度、自评经济情况中,18~44岁、高中及以上、自评经济富足者的eHEALS得分最高;有配偶者eHEALS得分高于无配偶者;在业者eHEALS得分高于无业者;无慢病者eHEALS得分高于有慢病者(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人口学资料后,eHEALS总分与PHQ-9总分负向关联(β=-0.01)。结论:泰安市居民电子健康素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越低,抑郁症状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在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国内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地佐辛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V VP-ODS(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三乙胺溶液(20∶80),检测波长:281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地佐辛在0.05~0.3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地佐辛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遥  徐凌哲  王婧 《河北医药》2015,(6):879-881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治疗,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组和西咪替丁组,每组50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患者的73噜.7%和7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患者的75.4%和7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 P <0.05),同时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患者( P <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不同磨牙关系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咬合接触情况,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就诊需行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遴选出347例患者,按照Ⅰ、Ⅱ、Ⅲ类磨牙关系分别记录患者下颌第一磨牙面上近中、中、远中3部分的A、B、C咬合接触点分布情况,并利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类接触点总数比较,Ⅰ类130例(26.62±10.79)、Ⅱ类131例(26.75±10.81)、Ⅲ类86例(19.1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346,P=0.000),组间比较Ⅲ类接触点较其余2类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近中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5.62±3.56)、Ⅱ类(7.96±4.06)、Ⅲ类(4.47±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045,P=0.00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中部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10.3±4.74)、Ⅱ类(9.24±4.54)、Ⅲ类(6.53±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390,P=0.000),组间比较Ⅲ类最少,余无统计学差异;远中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10.7±4.89)、Ⅱ类(9.55±5.35)、Ⅲ类(8.16±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025,P=0.002),其中Ⅲ类数目较Ⅰ类少(P<0.0167),余无统计学差异。A点数目比较,Ⅰ类(10.46±5.75)、Ⅱ类(9.53±5.2)、Ⅲ类(7.83±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466,P=0.015),组间比较Ⅲ类较Ⅰ类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B点数目比较,Ⅰ类(9.66±5.58)、Ⅱ类(10.87±5.08)、Ⅲ类(6.1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598,P=0.000),组间比较Ⅲ类数目最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C点数目比较,Ⅰ类(6.49±3.46)、Ⅱ类(6.34±4.63)、Ⅲ类(5.1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79,P=0.028),组间比较Ⅲ类较Ⅰ类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Ⅲ类磨牙关系患者三点式咬合接触点总数、3个部位及B点数目均较其他2类少,牙尖交错位时咬合接触稳定性差;锥形束CT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分析咬合接触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