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胶原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中,Th22和白细胞介素-22(IL-22)的水平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构建胶原诱导的大鼠RA模型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h22细胞,Real-time PCR检测IL-22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IL-22蛋白表达水平;用IL-22封闭抗体中和RA大鼠体内IL-22后,CCK-8实验检测RAFLS细胞增殖,Real-time PCR检测IL-22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A大鼠全血中的Th22细胞和血清IL-22的表达显著增加(P < 0.01);用IL-22封闭抗体中和RA大鼠体内IL-22后,与对照组比较,RA大鼠血清IL-22显著下降(P <0.01),RAFLS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 <0.01),RAFLS细胞中STAT3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较少(P <0.01)。结论  RA大鼠模型中,Th22细胞通过分泌过多的IL-22刺激STAT3信号途径,从而提升RAFLS细胞的增殖能力,参与大鼠RA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49例为直肠癌组,取其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选取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学检测IL-6在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IL-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IL-6蛋白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直肠癌组术前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期直肠癌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6的高表达与直肠癌病程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转移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4(IL-4)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术后病检确诊为鼻息肉患者鼻腔新生物(不分侧别)作实验组,同期取80例因单纯鼻中隔偏曲而行下鼻甲部分切除的患者的下鼻甲组织(不分侧别)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比较两组NF-κB、IL-4的表达水平。结果  NF-κB和IL-4在实验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NF-κB和IL-4 mRNA表达水平与炎症相关,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溶质载体家族第5家族8(SLC5A8)基因甲基化现象。方法  采集结直肠癌患者标本中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SLC5A8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SLC5A8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结直肠癌组织中SLC5A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LC5A8的表达与其甲基化状态成负相关(r =-0.682)。结论  SLC5A8基因的甲基化是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与其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中microRNA-218(miR-218)调控BMI1基因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miR-218及BMI1基因的表达。将miR-218的前体(miR-218 precursor)转染胃癌BGC82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应用荧光素酶实验分析miR-218是否与BMI1基因3’非翻译区(3’-UTR)结合。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相对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miR-218的表达下调显著,而BM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则呈现明显的上调,miR-218与BMI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为明显的负相关。在转染miR-218 precursor的胃癌BGC823细胞中,BMI1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证实miR-218能够特异性地结合BMI1基因的3’-UTR,并与其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iR-218与BMI1基因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发生相关,BMI1基因是miR-218的靶基因,miR-218在胃癌细胞中能够靶向沉默BMI1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蛋白诱导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Lipofectamine 2000 TM介导转染HepG2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epG2细胞中IL-3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转染HBV的HepG2细胞中IL-32 mRNA的表达量比转染空载体(未转染)的细胞中IL-32 mRNA高2.3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载体转染的HepG2细胞比较,转染pIRES2-HBV-EGFP的HepG2细胞中IL-32蛋白质表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V促进IL-32蛋白的表达,从而证实乙型肝炎的严重程度与IL-3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CD4蛋白在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2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DC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P <0.05)。随着PDCD4表达水平的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可能也随之增加(P <0.05)。PDCD4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PDCD4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D24蛋白表达在术后放疗宫颈癌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0例术后放疗的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CD2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59例(42%)宫颈癌患者中CD24蛋白表达阳性,单因素分析表明,CD24阳性表达与局部区域无失败生存率(P =0.02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 =0.000)和总生存率(P =0.005)呈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D24阳性表达与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 =0.025)和总生存率(P =0.045)呈显著相关性。单独RT组CD24表达与LRFFS(P =0.020)呈显著相关性,CRT组CD24表达与DMFS(P =0.000)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CD24表达是术后放疗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标志物,且在术后辅助CRT和单独RT治疗中预后意义不同。制定宫颈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需参考患者CD24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的表达以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构建实时定量PCR检测BCRP基因表达的技术,定量检测20例初治组AML患者、20例完全缓解组AML患者及20例难治复发组AML患者BCRP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AML患者和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差异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BCR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1),初治组、完全缓解组、难治复发组的BCRP表达均存在差异(P <0.01),其中难治复发组表达最高,初治组次之,完全缓解组最低。结论  BCR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达增高,BCRP的表达水平可能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可能是AML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细胞介素22(IL-22)受体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0例和健康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和B组(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C组(狼疮肾炎组)和D组(无狼疮肾炎组)。观察IL-22R1基因rs379529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A组与B组IL-22R1基因rs379529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患者GG基因型所占比例高于D组患者(P <0.05),CG和CC基因型所占比例低于D组患者(P <0.05);C组患者等位基因G频率低于D组(P <0.05),等位基因C频率高于D组(P <0.05)。IL-22R1基因rs379529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关节炎、面部红斑、光敏感和口腔溃疡患者中的分布与无关节炎、面部红斑、光敏感和口腔溃疡患者中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IL-22R1基因rs379529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易感性无关,与狼疮肾炎的易感性有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TNF-α、IL-6)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与KOA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镜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30例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测定滑液中IL-1、TNF-α、IL-6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KOA组滑液中IL-1、TNF-α、IL-6水平显著上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TNF-α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滑液中IL-1、TNF-α水平为:晚期>中期>早期,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L-6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下降,滑液中IL-6水平为:早期>中期>晚期,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TNF-α与KOA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567,0.583,P<0.05),IL-6与KOA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性(r=-0.486,P<0.05)。结论 KOA患者滑液中存在IL-1、TNF-α、IL-6水平的高表达,IL-1、TNF-α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其含量逐渐上升,而IL-6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其含量逐渐降低。IL-1、TNF-α与骨性关节炎病变有密切关系,而KOA患者关节液中IL-6的含量不能直接反映出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但并节液中IL-6水平在诊断早期病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伤科消炎膏能够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炎症,显著改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但对于其作用机制目前尚缺乏研究。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对膝关节滑膜中白介素-1(IL-1)、白三烯(LT)、金属蛋白酶-3(MMP-3)浓度的影响以期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观察伤科消炎膏对木瓜蛋白酶诱导兔膝骨关节炎性模型的膝关节滑膜中IL-1、LT、MMP-3浓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建立18个兔右膝骨关节炎性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伤科消炎膏组和双氯芬酸二乙胺组,每组6只。空白组不进行治疗,伤科消炎膏组外用伤科消炎膏治疗、双氯芬酸二乙胺组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于治疗后第11天用ELISA法检测试验动物右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LT、MMP-3的浓度。结果与结论:空白组滑膜IL-1浓度高于伤科消炎膏组(P<0.05),空白组滑膜LT浓度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组(P<0.05),各组间滑膜MMP-3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本研究结果提示伤科消炎膏系通过降低滑膜组织中部分与炎性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来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滑膜组织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双氯芬酸二乙胺类似,但作用途径与双氯芬酸二乙胺相比有所不同。伤科消炎膏对炎性滑膜组织细胞因子中的IL-1具有影响,而双氯芬酸二乙胺对炎性滑膜组织细胞因子中的LT具有影响。但实验结果未显示伤科消炎膏对于滑膜MMP-3浓度有降低作用,说明该药物在抑制滑膜组织胶原降解方面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Netrin-1介导感觉神经萌发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及温经活血外治法的干预作用。  方法  随机将30只大鼠平均分为空白组、KOA组及外治法组。KOA模型通过前交叉韧带横断术构建, 造模成功后, 外治法组使用温经活血外治法代表方——“易层”贴敷28 d。给药完成后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并提取各组滑膜组织和背根神经节(Dorasal root ganglion, DRG)组织,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观察滑膜炎症, 神经镀银染色滑膜观察神经萌发; 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和疼痛介质P物质(Substance p,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含量; 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滑膜组织Netrin-1、CGRP和DRG组织神经元表面受体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 DCC)、非协调同源-5(Uncoordinated-5, UNC5)蛋白和基因表达量。  结果  HE染色显示外治法组炎性细胞浸润较KOA组明显减少, 神经镀银显示外治法组较KOA组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 KOA组较空白组IL-6和SP含量明显升高, 外治法组较KOA组IL-6和SP含量明显减少; KOA组较空白组Netrin-1、CGRP、DCC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升高, UNC5则明显降低, 外治法组较KOA组Netrin-1、CGRP、DCC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降低, UNC5则明显升高。  结论  温经活血外治法能够缓解KOA疼痛,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etrin-1、影响神经萌发和抑制疼痛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抑瘤素M(OSM)在骨关节炎(OA)和正常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OSM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术中留取33例OA严重病变组、10例OA轻微病变组、8例正常对照组的滑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膝关节滑膜组织中OSM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滑膜组织中OSM的分布与表达。结果在膝关节滑膜组织中,OA严重病变组、OA轻微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均能检测出OSM阳性表达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轻微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患者滑膜细胞高表达OSM与病情相关。OSM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KOA)滑膜不同部位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表达强度,探索其与KOA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膝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中分别取患侧膝关节内侧间室、髌上囊及外侧间室滑膜,并将患者按综合评分方法进行临床评分。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滑膜不同部位MMP-3的表达强度,并分析MMP-3表达强度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内侧间室滑膜MMP-3表达强度为3.45±0.22,髌上囊滑膜为2.69±0.21,外侧间室为1.9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内侧间室及髌上囊滑膜MMP-3表达强度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1=0.894(P=0.000)、r2=0.803(P=0.000);外侧间室滑膜MMP-3表达强度与临床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3=0.485(P=0.057)。 结论 MMP-3在KOA膝内侧间室滑膜的表达高于滑膜其他部位的表达,与临床表现为膝内侧症状重相符合;膝滑膜病变程度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为临床上有限切除滑膜病变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补肾和柔肝中药对C57黑鼠膝骨关节炎滑膜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周龄C57黑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组、柔肝组、芬必得组,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先进行4周跑步造模,再分别予生理盐水、补肾方(密骨胶囊)、柔肝方(养血软坚胶囊)、芬必得灌胃。给药4周后取材,应用Trizol法抽提总RNA,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膝关节滑膜中COMP基因表达,采用天能GIS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各组表达灰度值。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滑膜中COMP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各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滑膜中COMP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补肾组与柔肝组比较,滑膜中COMP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和柔肝中药均可以下调C57黑鼠膝骨关节炎滑膜中COMP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延缓滑膜的增生和纤维化,减少滑膜分泌炎症介质和软骨降解酶,对骨关节炎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柔肝中药明显好于补肾中药。  相似文献   

17.
外治法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滑膜中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外治法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滑膜中的表达分布情况的影响,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32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他林组和外治法组,采用股静脉结扎方法造模成功后,治疗1个月。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实验动物膝关节滑膜bFGF的表达分布进行观察。结果:造模组24只动物膝关节滑膜中bFGF免疫组化阳性率为92%(22/24),且外治法组表达强于扶他林组和模型组。正常组8只动物的膝关节滑膜中免疫组化为阴性。结论:外治法能够促进实验动物膝关节滑膜bFGF的表达,从而为外治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在细胞因子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观察抗骨增生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及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表达的影响。②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10只,造模组20只。造模组白兔于膝关节腔内注射1.6%木瓜蛋白酶造成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B)、抗骨增生片组C(B,C, n =10),C组灌胃(ig)给予0.36 gk/g 的抗骨增生片,1次/d;A ,B组每日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d 后,取膝关节,用 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中SOD, NO的表达情况。③结果抗骨增生片组滑膜组织破坏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SOD在抗骨增生片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1或P <0.05),NO在抗骨增生片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01或P <0.05)。④结论抗骨增生片能抑制骨关节炎滑膜炎症发展,修复损伤滑膜可能与其改善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病理损害,与上调 SOD,下调NO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肾虚血瘀型KOA病人42例,共58个膝关节患者,口服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采集患膝关节液,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膝关节液中IL-1β水平逐渐下降,TGF-β1的水平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降低K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水平,升高TGF-β1水平,改善KOA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征象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98例(196膝)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MRI检查,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与MRI在KO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与超声诊断KOA软骨病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MRI对KOA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韧带损伤、肌腱断裂、腘窝囊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半月板损伤检出率大于超声(P<0.05)。结论超声及MRI在KOA诊断中均有典型的影像特征,对KOA病变均有良好诊断价值,且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