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腺苷酸(cAMP)对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的诱导分化作用。方珐:C6细胞经不同浓度的cAMP诱导后,应用MTT分析法、软琼脂克隆形成、电镜检测、流式细胞仪、GFAP免疫组化染色及TUNNEL染色等法,检测C6细胞的分化及凋亡情况。结果:0.2mmol/L cAMP即可诱导C6细胞分化,表现为增殖抑制、细胞突起增长增多、G1期阻滞、GFAP高阳性表达、线粒体增多.细胞核变小等。且有浓度依赖关系,10mmol/L cAMP可诱导出现凋亡。结论:cAMP可明显抑制C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甚至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新药苯丁酸钠对胶质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为胶质瘤诱导分化相关基因研究作前期准备。方法 采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形态学,流式细胞术,GFAP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分化程度,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的改变。结果 2mM苯丁酸钠即可明显诱导人脑胶质瘤低分化细胞株SHG-44-9的细胞分化,表现为增殖抑制,克隆形成能力丧失,细胞突起增长,G1期阻滞,GFAP表达量升高,细胞运动能力下降。结论 苯丁酸钠可以高效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分化,并使细胞运动能力下降,有可能发生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改变。  相似文献   

3.
丁酸钠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凋亡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短链脂肪酸盐丁酸钠对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方法:通过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以2mmol/和4mmol/L丁酸钠处理SHG-44细胞,用MTT比色试验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增殖,电子显微镜、线粒体跨膜电位(△ψm)检测以鉴定细胞凋亡.结果:①SHG-44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CNA表达减弱;②4mmol/L丁酸钠明显诱导SHG-44细胞凋亡,电镜下可见细胞膜内陷自行分割包裹碎裂的核片段和部分胞浆,脱离细胞主体,形成凋亡小体;罗丹明123染色示凋亡细胞△ψm下降.结论:丁酸钠能抑制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增殖,4mmol/L丁酸钠能诱导SHG-44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  相似文献   

4.
丁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丁酸钠对培养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分化诱导。方法 以2mmol/L丁酸钠处理SHG-44细胞,用MTT比色、核仁组成区银染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用流式细胞术、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凝集试验鉴定细胞分化。结果 SHG-44细胞经丁酸钠处理后:①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②细胞周期受阻,S期细胞比例减少;③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核变规则,异染色质增多,胞浆中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增多并趋于正常;④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增强,改型蛋白(Vimentin)表达减弱;⑤细胞凝集度明显变低。结论 丁酸钠能抑制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增殖,2mmol/L丁酸钠能诱导SHG-44细胞发生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5.
人脑胶质瘤细胞对诱导分化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优选人脑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剂。方法 应用MTT法、形态学、GFAP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环己亚甲基二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丁酸钠、二丁酰环AMP、苯乙酸钠、苯丁酸钠、亚砷酸钠等7种诱导剂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诱导分化效果。结果 亚砷酸钠、苯乙酸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效果较差,苯丁酸钠、二丁酰环AMP、丁酸钠在1-2mM即可明显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分化,表现为增殖抑制,胸突增长,GFAP表达升高现象。结论 人脑胶质瘤细胞对诱导分化剂苯丁酸钠、二丁酰环AMP和丁酸钠较为敏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C)联合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苯丁酸钠(SPB)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SPB(1mmol/L)处理组、5-aza-2dC(10μmol/L)处理组、5-aza-2dC(10μmol/L)+SPB(1mmol/L)处理组。MTT法测定各处理组细胞的生存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生长曲线结果提示:5-aza-2dC和SPB均能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增殖,但差异不明显,联合应用后,细胞增殖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PB、5-aza-2dC、SPB+5-aza-2dC处理HT29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32%、20.25%和42.37%,三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周期分布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单用SPB处理细胞,细胞周期分布变化不明显,5-aza-2dC处理细胞后,59.02%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SPB联合5-aza-2dC后,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G1期细胞比例可达73.7%,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杂氮-2′-脱氧胞苷联合苯丁酸钠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用5 mg/L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C6胶质瘤细胞,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考察ATR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的分化状况.结果:C6胶质瘤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且密度明显减少(P<0.01).细胞周期受阻,G0/G1期延长,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光镜观察到诱导前的C6胶质瘤细胞呈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形态,而诱导后的C6胶质瘤细胞变细长,中间呈圆形或卵圆形,两端形成长尖突起.流式细胞仪的凋亡率检测显示,未见明显的凋亡;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细胞有早期凋亡改变,且胞浆内空泡增多,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细胞结构基本趋向正常.C6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C6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C6胶质瘤细胞系的体外放射增敏性,为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C6胶质瘤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0.25、0.5、1、2、4 mmol/L)的VPA,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后,MTT法检测C6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率,选择合适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0.5 mmol/L VPA作用C6胶质瘤细胞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0、2、4、6、8Gy)的X射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对C6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VPA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药物组、照射组及联合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凋亡基因Bcl-2及Bax mRNA的表达.结果 VPA对大鼠胶质瘤C6胶质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A在0.5 mmol/L浓度时,对C6胶质瘤细胞毒性较低,且可增加X射线对C6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放射增敏比为1.30;VPA能够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并且凋亡率随浓度的增高而升高,各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A对C6胶质瘤细胞的凋亡作用,在转录水平可下调Bcl-2表达,同时上调Bax的表达.结论 VPA对大鼠胶质瘤C6胶质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低浓度的VPA对C6胶质瘤细胞毒性较低,但可增加X射线对C6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放射增敏机制与直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丁酸钠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1、2.5、5mmol/L丁酸钠处理Eca-109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四甲基噻唑氮蓝法检测抑制细胞增殖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Eca-109细胞经丁酸钠处理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变小、变圆,部分从培养瓶壁上脱落下来;电镜下细胞核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聚集于核膜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1、2.5、5mmol/L丁酸钠处理24h、48h和72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是13.38%、34.15%、39.02%,14.04%、33.33%、46.49%和31.11%、40.74%、48.15%,与低浓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5mmon/L丁酸钠处理24h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5.5%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酸钠可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丁酸钠(SPB)联合奥沙利铂(L-OHP)诱导HT29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组、苯丁酸钠(1 mmoL/L)+奥沙利铂组、苯丁酸钠(2 mmoL/L)+奥沙利铂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核转录因子NK-κB的表达。结果:苯丁酸钠能降低奥沙利铂诱导的HT29细胞存活率,随着其浓度增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1),细胞中Caspase-3蛋白和NK-κB蛋白表达则逐渐降低(P<0.05),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苯丁酸钠(SPB)联合奥沙利铂(L-OHP)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和NK-κB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大鼠神经元及C6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元及C6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按2-ME浓度不同分为1、5、10、15μmol/L 4个亚组。2-ME作用于大鼠神经元及C6胶质瘤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C6胶质瘤细胞经2-ME作用后细胞活性受到抑制,呈现时间变量依赖性,各亚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E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各亚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使C6胶质瘤细胞G1及S期细胞减少,G2期细胞增多,一定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各亚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经药物作后,各亚组与对照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ME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生长,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神经元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10、20和50 μmol•L-1)的MG-132培养C6胶质瘤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E染色、AO/EB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MTT法检测显示10 μmol•L-1MG-132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增殖A值(0.46±0.03、0.48±0.03和0.45±0.02)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0μmol•L-1 MG-132作用C6胶质瘤细胞12 h后即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明显的凋亡亚二倍体峰,以不同药物浓度(10、20和50 μmol•L-1)处理C6胶质瘤细胞12 、24 和48 h后其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形态学检查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体外可显著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AVT)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对miR-146a/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分为4组:对照组(Conrtrol)、AVT组、AVT+转染miR-146a无关片段组(AVT+miR-146a NC)、AVT+转染miR-146a干扰组(AVT+miR-146a inhibitor)。Control组不加任何药物,AVT组加入8.0 μmol/L 的AVT,AVT+miR-146a NC组转染miR-146a NC后加入8.0 μmol/L 的AVT,AVT+miR-146a inhibitor组转染miR-146a inhibitor后加入8.0 μmol/L 的AVT。RT-PCR检测miR-146a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药物干预48 h,与Control组相比,AVT组细胞miR-146a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率、侵袭指数、迁移指数、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AVT组相比,AVT+miR-146a inhibitor组细胞miR-146a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率、侵袭指数、迁移指数、p-PI3K 和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AVT+miR-146a NC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VT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miR-146a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化三乙基锡(TETC)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胶质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5、1.0和2.0 μmol/L TETC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作用24和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Hoeche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0.5、1.0和2.0 μmol/L TETC作用48 h后 C6胶质瘤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0.5、1.0和2.0 μmol/L> TETC作用48 h后 C6胶质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0.5、1.0和2.0 μmol/L TETC在体外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24 h抑制率分别为7.92%、9.51%和19.03%;48 h抑制率分别为15.62%、36.16%和41.92%,存在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48 h抑制率在各剂量组间及各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荧光显微镜显示TETC作用C6胶质瘤细胞48 h后,细胞呈现核浓缩和碎裂的凋亡形态学改变。1.0和2.0 μmol/L TETC作用C6胶质瘤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TC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可能是TETC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 SN)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FLS)凋亡及增殖的影响,为青藤碱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FLS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比色法检测SN对FLS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核固缩,变圆,荧光染色增强等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SN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被处理的FLS的凋亡率增加,未处理组与各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3.2 mmol/L浓度的SN作用48 h对FLS凋亡影响最为显著.MTT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浓度SN(2.8~3.2 mmol/L),培养的FLS24 h、48 h后对增殖的抑制水平显著高于未处理组,与凋亡率呈现正相关(r=0.787, P<0.05).结论 SN在一定浓度及作用时间内可抑制RA患者FLS增殖,诱导凋亡,这可能是SN治疗RA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酸钠(NaB)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系BGC823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NaB处理胃癌细胞BGC82324~96h后,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并呈浓度(P<0.01)及时间(P<0.05)依赖性;1.0,3.0,5.0mmol/L NaB处理72h后,BGC823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NaB对胃癌细胞系BGC823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逆转录酶抑制剂(AZT)对胶质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脑胶质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ZT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h后1.0mol/L AZT组的端粒酶活性降低(P〈0.05),24h时0.5mol/L AZT组细胞生长增殖受抑制(P〈0.05),1.0mol/L AZT组则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在实验范围内,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实验组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的细胞分布发生改变,0.5mol/L AZT组细胞多阻滞于G2/M期,而1.0mol/L AZT组细胞G1期增多,S期细胞数减少。结论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增殖,参与了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