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海绵状血管瘤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②方法对96例海绵状血管瘤通过临床检查分为3型: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及囊肿型和质韧型海绵状血管瘤。首先给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无效者采用手术治疗并行病理检查。③结果96例中9例经平阳霉素治疗无效,手术切除后病理显示为错构瘤,其术前多诊断为质韧型。④结论典型和囊肿型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治疗有效,质韧型本质为错构瘤,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微波热凝手术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颌面部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由于缺少有效的止血手段,多采用硬化治疗,硬化治疗不仅疗程长,有一定的并发症,效果也往往不尽满意。我科从2003年始,应用微波热凝技术配合手术切除治疗颌面部较大海绵状血管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后的病理变化及疗效,为阐明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4例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瘤内平阳霉素注射并随访观察疗效,同时对平阳霉素注射后的瘤体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24例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经平阳霉素治疗后痊愈20例,治愈率为83.3%。而未治愈的4例患者,2例行手术治疗时,出血量明显减少。病理检查显示海绵状血管瘤注射平阳霉素后纤维组织增生并部分机化,血窦变窄小、融合,腺体变性、融合。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高,并发症少。其病理变化是瘤体组织纤维增生和机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7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34.5岁。全部患者均经CT、MRI检查诊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其中3例患者行DSA检查,无异常发现。病变位于桥脑6例,延髓背侧l例。结果 7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其中经后颅窝中线入路4例,于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外侧入路3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7例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最长4年,最短6个月,无复发。结论 选好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适应症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5月以来我院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2例,其中15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经结膜入路手术。结果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15例,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结膜入路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报告13例耳鼻咽喉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对疑有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时行上颌窦穿刺,血液从针管内涌出,对确诊颇有意义。木前放疗可使肿瘤机化缩小,手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鱼肝油酸钠作为硬化剂局部注射,为治疗本病之常用方法,一般无不良反应。对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可采用多次注射硬化剂后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4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结果1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髓内型11例,髓外硬膜下型2例,硬膜外型1例。血管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MRI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性高,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樊云清  杨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418-14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硬化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LHG)的疗效。方法:对31例LHG在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瘤内多点注射治疗,并对本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1例肝血管瘤经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治疗后1个月复查缩小率达95.7%,全部形成硬化疤痕。结论:本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微创无痛的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五年来开展的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共12例的临床资料,并查找相关文献.结果对浅表的相对哑区海绵状血管瘤可行常规手术切除;位于较深及功能区的海绵状血管瘤需在立体定向下行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而位于脑干区的海绵状血管瘤则应尽量少用电凝,多冲洗,显微镜下轻柔钝锐性小心剥离;海绵窦区的海绵状血管瘤,如不能全切,不要免强,术后可行放疗.结论颅内哑区及功能区的9例海绵状血管瘤均行手术切除,脑干部位海绵状血管瘤1例亦行全切,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2例,术中出血较多,未能全切,术后行放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无水乙醇、10%明矾、氨甲喋呤局部注射血管瘤20例,结果:治愈18例,局部注射后切除2例,有效率100%,结论:局部栓塞硬化是治疗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导航下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硕  赵继宗  隋大立  张岩  王嵘 《北京医学》2001,23(6):323-325
目的 探讨新一代外科导航系统作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辅助工具 ,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32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 ,应用美国枢法莫 -丹历公司最新一代外科导航系统进行病灶定位。结果 成功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32例 ,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 3.1%。结论 应用导航技术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可以完成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和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 ,降低手术中医源性损伤 ,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1994-1999年收治的14例女性外阴部血管瘤和7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毛细血管瘤全部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为28.6%(2/7),1例出现部分皮拉坏死并发症。结论:女性外阴部毛细血管瘤不宜在观察中等其自然消退,应积极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单纯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观察手术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2000~2010年诊断为脑海绵状血管瘤并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癫痫、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改善进行观察。结果:21例病灶完全切除,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前局部神经功能障碍5例,术后改善4例,1例无变化,无加重者。癫痫发作观察:术前有癫痫发作者16例,13例术后再无发作并停药,3例术后偶有发作,继续服药后再未发作。结论:MRI检查对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反复出血或继发癫痫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3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外科治疗,病灶给予全切。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18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比术前明显改善;2例术后神经功能缺失进一步加重,但在术后随访期间,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3例术后症状无改善。经平均38个月随访,均未见病变复发。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具有占位效应,接近脑干表面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掌握适当手术指征和微创技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通过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手术策略和技巧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州人民医院1996年9月至2007年9月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病例17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0~65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结果本组手术全切16例,部分切除1例,症状较术前改善17例,11例患者随访3~40个月生活或学习良好。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根本方法,术中恰当的手术策略选择及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是影响脑海绵状血管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约占所有肝脏良性肿瘤的90%,据尸解统计,其发病率为2%。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本病的发现率明显增多。对其治疗方法,迄今尚不统一。我院近年来采用肝动脉结扎(HAL)和插管灌注硬化(HAS)治疗不能切除的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认为简便安全,效果满意。 1 对象与方法 1.1 本组3例均经B超和CT检查诊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并经手术和插管后即行血管造影证实。其中  相似文献   

17.
移动条放射治愈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二例金梅良,叶丽群肝血管瘤绝大多数为海绵状。小的血管瘤无症状.一般不需治疗。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常因外伤致瘤体破裂大出血而死亡,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手术治疗有时也非常困难,危险性大。我们采用60钴移动条放射治疗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体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2005~2007年共收治体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8例.先行光纤经皮穿刺插入血管瘤深部及外缘烧灼,加压包扎待瘤体形成血栓后手术切除.结果 18例均治愈且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结论 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体表巨大血管瘤出血少,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为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YM)、碘化油和明胶海绵栓塞硬化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及其DSA造影分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5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经股动脉插管行PYM、碘化油和明胶海绵栓塞硬化治疗,随访1个月~12个月,按照肝血管瘤的分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5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49例瘤体不同程度缩小,其中27例(50.9%)大于50%,18例(33.9%)不足50%,4例(7.6%)不足20%,4例(7.6%)稳定,总有效率92.4%。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瘤体较大不宜外科手术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例,PYM、碘化油加明胶海绵栓塞硬化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和经颅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旨在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和总结经颅入路切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对13年中经颅入路切除的16例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T、MRI扫描结果和肿瘤大小及其所在眶内的间隙不同,选用单侧额部开颅或经额、经眶上缘入路行经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的肿瘤均获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4例有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并发硬膜外血肿,无其他手术并发症。13例获得随访,无复发。结论:CT和MRI可使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获得准确的定位和定性,经颅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合适的选择。肿瘤通常可全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