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型小卒中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NIHSS评分≤4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周,之后长期阿司匹林维持;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后阿司匹林长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显效率、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卒中复发率等。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但两组在治疗后72 h和1周,NIHS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4%和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1周、2周,其BI评分均逐渐升高,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3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及6.1%(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有效减轻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型小卒中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及预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二级预防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IHSS评分的变化。方法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APN、hs—CRP水平,进行NIH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CI组hs—CRP水平下降、APN水平升高、NIHSS评分降低。APN、hs—CRP及NIHSS评分在不同大小梗死灶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梗死部位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N和hs—CRP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病情、判断脑梗死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培元通脑胶囊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20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元通脑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的死亡例数、脑梗死复发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患者的残障程度。  结果:观察期间,治疗组死亡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复发10例(10.0%),对照组死亡2例(分别死于脑梗死继发肺部感染和心源性猝死)、复发16例(16.0%),两组的死亡例数、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mRS评分均降低(P<0.05),BI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结合培元通脑胶囊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可明显减轻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4.
张瑛  戴启荷  陈立 《安徽医学》2016,37(5):578-581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比较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按照脑梗死体积将患者分为小梗死组(<5 cm3,n=24),中梗死组(5~15 cm3,n=25),大梗死组(>15 cm3,n=19),比较不同梗死体积患者炎症水平;按脑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0~15分,n=26),中度组(16~30分,n=24),重度组(31~45分,n=18),比较不同脑缺损程度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梗死体积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TNF-α、IL-1β、sICAM-1、Hcy、NT-proBNP、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脑神经损伤程度、梗死体积的增加,患者TNF-α、IL-1β、sICAM-1、Hcy、NT-proBNP、MMP-9均上升,重度神经损伤、大面积脑梗死组上升最明显(P<0.05);脑神经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与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其脑神经损伤程度、脑梗死体积与炎症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能谱CT灌注成像在早期脑梗死病情程度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择拟诊脑梗死60例患者为脑梗死组,行CT平扫和CT灌注成像检测,另选同期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称部位CT值差值(△Hu)。将脑梗死组分为Ⅰ期和Ⅱ期,比较不同分期患者能谱CT灌注成像参数、NIHSS得分、BI指数差异。分析能谱CT灌注成像参数与神经功能指标相关性。 结果脑梗死组CT平扫△Hu高于1.50 Hu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能谱CT灌注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脑梗死组病灶中心、病灶周边、对侧区的相对达峰时间(rTTP)依次降低,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脑血容量(rCBV)依次升高(P<0.05)。脑梗死Ⅱ期组rTTP、NIHSS评分高于Ⅰ期组,rCBF、rCBV、BI指数低于Ⅰ期组(P<0.05)。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rTTP呈正相关,与rCBF呈负相关,与rCBV呈负相关;BI指数与rTTP呈负相关(P<0.05)。 结论能谱CT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病情程度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4 d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及药物毒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压积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MRS评分评估预后良好率,治疗前后ADL、BI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和神经功能,提升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维生素D缺乏对新疆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自2016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7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差异,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与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关系,同时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体检组显著偏低(P<0.01);NIHSS评分与25(OH) D3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梗死面积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 D3水平是影响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4,95%CI:0.91~0.97,P=0.001)。结论 血清25(OH) D3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 D3水平越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可以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对脑损伤预后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心肺复苏后患者31例,其中预后不良组18例,预后良好组13例,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渗透压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P<0.05),而预后良好组则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浆渗透压异常率为15.38%,预后不良组血浆渗透压异常率为66.67%(P<0.05)。血浆渗透压预测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75,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35。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34,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APACHE Ⅱ评分增大,预示脑功能预后不良,二者可以用来早期评估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笔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7例,依照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分为预后良好组318例(≤ 2分),预后不良组189例(>2分)。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PLR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空腹血糖、NEUT计数、PLT计数、入院时NLR水平、入院时PLR水平、入院NIHSS评分、脑梗死病史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尿酸、LYM计数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升高是AIS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NEUT计数、PLT计数、入院NIHSS评分、入院时高水平NLR和PLR是AIS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界值分别为137.47、3.92,敏感度分别为69.8%、64%,特异性分别为70.8%、82.7%,PLR和NLR联合预测敏感度为74.1%,特异性为75.2%。结论 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高PLR、NLR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99例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30例同期无心脑血管疾病,并经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无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纳入者的外周血MPV水平,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按病变程度将观察组分为IMT正常组、IMT轻度狭窄组、IMT中重度狭窄组;根据头颅CT或MRI提示的梗死面积大小将观察组分为小面积、中等面积、大面积脑梗死组。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亚组间MPV水平的差异,并分析MPV与IMT及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外周血MPV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组外周血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MPV与IMT值呈正相关(r=0.331,P=0.000),MPV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386,P=0.000);ROC曲线显示MPV对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682,最佳界值是11.45,敏感度为41.4%,特异性为86.7%。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M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晓敏  王立志  邓宇平 《吉林医学》2010,(30):5282-528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后7~10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P)水平与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初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发病后7~10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临床资料,出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随访新发心脑缺血事件的发生,比较高、低hs-CRP组的预后,并进行多因素分析了解hs-CRP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结果:115例脑梗死患者完成随访,其中57例患者hs-CRP>3mg/L,与58例低hs-CRP组比较,其出院时NIHSS评分较高[(5.56±4.28)vs(3.41±3.14),P=0.003],随访约10个月后其新发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率较高且独立相关(17.5%vs5.2%,P=0.036;OR值=2.211,P=0.019)。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短期预后相关,可能是脑梗死患者短期神经功能恢复较差及新发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黄嵘  王翀  吴家勇 《疑难病杂志》2014,(11):1108-1110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银杏达莫+氯吡咯雷+拜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共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中hs-CRP和PCT的水平进行检测,计算脑梗死体积变化,并比较美国国立研究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治疗14 d后,2组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梗死灶体积下降和NIHSS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PCT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有效地降低血清hs-CRP和PCT的表达,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越鞠丸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伴发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口服越鞠丸,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共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评分变化,检测血脂、颈动脉斑块以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与Barthel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颈动脉软斑块、斑块积分减少,混合斑块比例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CP-1、hs-CRP、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越鞠丸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对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性质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急性期老年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斑块稳定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老年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2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血管斑块稳定性、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和NIHSS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峰流速、平均流速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稳定斑块比例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前,两组稳定斑块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稳定斑块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老年患者疗效良好,且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斑块稳定性,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与前循环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前循环脑梗死624例,应用颈动脉斑块的Crouse、斑块指数以及内-中膜(IMT)评价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病变程度,同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和非责任病灶侧相比,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降低、IMT增高(P<0.05);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越低,NIHSS评分越高,两者呈负相关(r=-0.546,P=0.004);IMT评分越高,NIHSS评分越高,两者呈正相关(r=0.672,P=0.003).结论 前循环脑梗死与病灶侧颈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的程度,更与斑块性质有关,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IMT对于预测前循环脑梗死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田宇  赵刚 《医学综述》2010,16(14):2233-2234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cy和Hs-CRP的差异;对治疗前Hcy和Hs-CRP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cy和Hs-CRP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Hcy和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灶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预后(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建生物素-亲和素多层放大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h内、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血清GFAP水平。所有患者在相应时间点进行NIHSS评分,并在出院时评价Barthel指数。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GFAP于发病48h内开始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并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6),但在第14天出现反弹,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发病48h内和第5天,梗死灶面积较大组、中等组和较小组及对照组4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48)。有较大梗死灶患者组血清GFAP水平较高。第5天和第7天血清GFAP水平分别与相应时间的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GFA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表达明显增强,有望成为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治疗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6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红花和小牛血),另外给予阿加曲班60 mg持续泵入,连用48 h,之后改为10 mg泵入,2次/d,连用5 d停用。对照组仅给予同治疗组的常规药物。在治疗后不同观察时间点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量表评分进行评估,并进行乳酸、hs-CRP、TNF-α、IL-6检测。 结果 治疗组治疗10 d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血乳酸、hs-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 h、7 d,治疗组血乳酸、hs-CRP、TNF-α、IL-6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治疗每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0 d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加曲班可以有效改善脑组织血供,减少组织缺氧,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提高生存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作为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