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条件致病性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 TM)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由于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而多样,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是艾滋病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患者是通过吸入获得致病性分生孢子感染TM。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中央坏死样皮疹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体征。血液系统表现为三系不同程度的减少。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具有快速、取材简单等特点;真菌培养报告时间通常大于14 d;组织病理改变大致分为肉芽肿型、化脓型和坏死型。G试验、GM试验有助于诊断;TM MP1P抗原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分子生物学检查是今后TM早期诊断的研究趋势。目前治疗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首选药物是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200 mg/d的剂量维持至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 cells/μL。近年来建议抗真菌后尽早HAART控制HIV病毒。今后仍需研究快速诊断TM的方法,实现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精准诊治。本文从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治疗与预防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克服的困难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1例临床确诊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诊疗思路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我院1例TM感染继发HP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对疾病诊疗思路进行总结。 结果 患者,男,53岁,无恶性肿瘤及免疫缺陷病史,出现持续性发热、咳嗽咯痰、皮疹、黄疸、肝脾大、肝功能损害、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炎症指标、甘油三酯、铁蛋白升高,痰真菌培养、外周血宏基因新一代测序找到TM,骨髓涂片找到噬血细胞,诊断为TM感染继发HPS,予伏立康唑抗真菌,人免疫球蛋白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结论 TM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同时继发HPS者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需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特殊人群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203例老年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203例患者在确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时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15(9~26)个/μL。马尔尼菲篮状菌在雨季(4月至9月)和旱季(10月至次年3月)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临床主要表现发热为96.55%,全身乏力为73.39%,体重下降为75.36%,脐凹样皮疹为26.46%。168例(82.75%)患者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以肺结核所占比例最高(45.81%)。胸部CT表现异常征象为94.89%,其中斑片状病变占91.39%,磨玻璃样病变占38.17%,结节性病变占10.21%,空洞病变占5.37%,粟粒性病变占3.22%,胸腔积液占58.60%。好转占57.14%,放弃治疗占31.03%,死亡占11.82%。结论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老年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无典型的特征,常合并肺结核等多重感染,死亡率高。临床上需要对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疗和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预测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 TSM)的潜在分布及分析其驱动因素,为监测和预防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6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发表在英文和中文文献中的经实验室确诊的非重复性的TSM资料及坐标信息。利用环境变量、竹鼠分布和HIV/AIDS流行情况建立最大生态模型来预测世界TSM的生态位,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 在研究期间,共纳入705篇文章(477篇中文文章和228篇英文文章),剔除输入性病例后,共收集到100个疫源地信息纳入模型。所构建的模型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97,测试集的AUC为0.991。Maxent模型表明,竹鼠的分布、最热季度的平均温度、最湿月份的降水量、HIV/AIDS的流行情况和最干燥季度的平均温度是影响TSM分布的5个重要变量。除了确定传统的TSM流行地区(中国长江以南、东南亚、印度北部和东北部),还确定了其他潜在的流行地区,包括长江以北部分地区、中美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并统计分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为该地区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降低其死亡率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5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转归等情况,根据治疗结局将其分为好转组42例和死亡组9例,比较分析其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16—2020年温州地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逐年增多;以青壮年为主(64.71%,33/51);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及淋巴结肿大;患者CD4+T淋巴细胞为9(5, 19)个/μL,其中<50个/μL的有47例,占92.16%;G试验和GM试验阳性率为分别为70.00%(28/40)和75.00%(30/40);50例患者胸部CT检查异常;病死率为17.65%(9/51);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入院至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时间大于好转组,死亡组患者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比率明显低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温州地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常 < 50个/μL,临床表现多样化,及时抗真菌治疗和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发热待查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发热待查一直是临床诊治难点,本研究中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反复发热2+月,经涂片、5次外周血培养和1次骨髓培养、血清学和病理检查等常规病原微生物检测未发现病因。分别取淋巴结进行广谱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和取外周血进行mNGS检测;广谱PCR和mNGS检测结果均确定病原菌为马尔尼菲篮状菌。追加外周血培养(并延长培养时间)最终获得菌株,并行全基因组测序。mNGS与之比较,全基因组序列查见耐药基因FLU1,但mNGS未能检出;全基因组序列显示该菌株与NCBI数据库中的已知菌株均没有亲缘关系,而mNGS因病原体数据量不够而不能做亲缘关系分析。本研究报告了1例应用mNGS诊断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病例,表明mNGS能在辅助HIV感染者发热待查的病原学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mNGS的耐药基因检测和病原体溯源等功能尚需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发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病理类型及其特点,为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无菌条件取伴有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HE、抗酸、过碘酸雪夫(PAS)和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D-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描述组织病理特点,并对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感染性皮肤病32例(占39.02%),炎症性皮肤病36例(占43.90%),皮肤肿瘤14例(占17.07%)。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4例,银屑病10例,湿疹9例,卡波西肉瘤12例。马尔尼菲篮状菌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感染率升高(P=0.003)。结论 HIV/AIDS患者皮肤损害的原因感染性主要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且多数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的患者,炎症性主要为银屑病,最常见的皮肤肿瘤为卡波西肉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HIV/AIDS患者伴发各种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型真菌,在体内呈酵母相,易导致血流播散性感染引起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确诊靠病原学培养,但培养一般需3~14 d,不能快速诊断。本研究选取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在外周血人工推片瑞吉氏染色镜检评估血小板数时,快速检出马尔尼菲篮状菌,诊断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外周血人工推片瑞吉氏染色镜检可在短时间内检出马尔尼菲篮状菌,明确诊断。此法简单快速,损伤小,易操作,易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转录组学联合代谢组学探索Mp1p对宿主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使用慢病毒构建稳定表达Mp1p的THP-1巨噬细胞株(THP-1-Mp1p+)。采用RNA高通量测序(RNA sequencing, RNA-Seq)技术,在转录组学分析中,检测细胞内mRNA的表达量,确定差异表达基因;在代谢组学分析中,通过数据库比对进行代谢物鉴定,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揭示潜在作用机制。将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结果联合分析,将差异代谢物和差异基因进行联合分析,进一步阐述Mp1p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 转录组分析表明,THP-1-Mp1p+组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共有1 180个差异基因,上调基因345个、下调基因835个。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有135个,其中BP 105个、CC 28个、MF 2个。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p1p对THP-1巨噬细胞的作用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高度相关。代谢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真菌荧光染色法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石蜡包埋组织病理切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真菌培养确诊,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55例真菌感染患者,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30例,取其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行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六胺银(GMS)染色及真菌荧光染色,采用McNemar检验对3种染色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5例样本中,真菌荧光染色检出43例(78.2%),GMS染色检出37例(67.3%),PAS染色检出23例(41.8%),真菌荧光染色检出率显著高于GMS染色及PAS染色(P<0.01);30例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中,真菌荧光染色检出21例(70.0%),GMS染色检出14例(46.7%),PAS染色检出6例(20.0%),真菌荧光染色检出率显著高于GMS染色及PAS染色(P<0.01)。结论:真菌荧光染色在IFIs真菌病理学诊断中检出率高于PAS染色和GMS染色,是组织病理学诊断IFIs的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早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R_046269对网格蛋白重链基因(CLTC)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析前期TM孢子感染BEAS-2B细胞4 h后的lncRNAmRNA基因芯片表达谱。以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用TM孢子感染BEAS-2B细胞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lncRNA-NR_046269、CLTC的相对表达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ncRNA-NR_046269与CLTC mRNA的相关性,然后使用慢病毒载体转染BEAS-2B细胞,分别过表达和敲低lncRNA-NR_046269(分为过表达组和敲低组),验证lncRNA-NR_046269对CLTC的表达是否具有靶向调控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lncRNA-NR_046269[(1.05±0.06)vs.(37.17±0.46)]和CLTC[(1.02±0.01)vs.(4.44±0.45)]的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49、12.89,P均<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TM感染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特点、病原体检查、治疗情况等。结果 15例TM感染性淋巴结炎中,男14例,女1例,年龄26~67岁,平均(49.1±11.87)岁,包括13例艾滋病和2例糖尿病患者,伴有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粗针穿刺的条索状淋巴结组织,其结构全部或部分被炎性病变所取代,8例显微镜下形态以吞噬病原体的组织细胞弥漫性浸润为主;5例以广泛凝固性坏死为主伴散在少量病原体及核碎屑;2例以成纤维细胞小结节状增生,形成肉芽肿结构的改变为主,多核巨细胞少、散在分布。病原体大小、形态较一致,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状,团聚成簇,如桑葚样,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希夫及六胺银染色可见包含横隔的菌体结构。15例患者血液、肺泡灌洗液、痰液或者淋巴结抽出液真菌培养均查见TM生长。临床及时抗真菌治疗,15例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 TM感染性淋巴结炎往往是全身侵袭性TM病晚期阶段的突出表现之一,容易被临床误诊,通过淋巴结粗针穿刺活检及早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比较艾滋病患者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5年至2021年艾滋病患者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为TM组,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为NTM组,比较2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平均年龄均小于40岁,NTM组24%患者预后不良,TM组预后不良占17%。相比于NTM组,TM组患者白蛋白更低(P = 0.003),降钙素原更高(P = 0.002),血沉更慢(P = 0.011),真菌D葡聚糖更高(P < 0.001)。NTM组患者内毒素越低,预后不良的风险越高(P = 0.022);白蛋白 < 30 g/L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高于白蛋白 > 30 g/L的患者(P = 0.017);CD8 < 250/μL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高于CD8 > 250/μL的患者(P = 0.049)。TM组CD8 < 250/μL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高于CD8 > 250/μL的患者(P = 0.012);真菌D葡聚糖越低,预后不良的风险越高(P = 0.016)。  结论   在艾滋病患者中,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相比,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者白蛋白更低,血沉相对较慢,真菌D葡聚糖水平明显升高且有利于患者预后。2组患者预后均较差,较高的CD8水平预示着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4及其调控的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在HIV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arneffei)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35例HIV感染者按是否合并T.marneffei感染分为合并T.marneffei感染组(15例)和单纯HIV感染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中TLR2、TLR4、TLR9的蛋白表达水平,TLR4信号通路中间因子TANK结合激酶1(TBK1)、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下游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合并T.marneffei感染组和单纯HIV感染组间,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患者中合并T.marneffei感染组和单纯HIV感染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合并T.marneffei感染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单纯HIV感染组,TLR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核糖核酸测序(RNA-seq)技术探讨马尔尼菲篮状菌(TM)致小鼠脑皮层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1)将1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TM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5只/组)后,分别经尾静脉注射TM分生孢子悬液、生理盐水。将BV2细胞和N2a细胞均随机分为TM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TM感染组加入TM分生孢子悬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2)建模成功后,取小鼠脑皮层组织进行RNA-seq后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R 4.1.2软件对DEGs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等。取两组小鼠脑皮层组织及两组BV2细胞、N2a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富集通路相关DEGs、促炎因子进行体内体外验证。结果 (1)共获得871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373个、下调基因498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最大的通路为氧化磷酸化通路(Q=9.60×10-3),基因数目比例最大的通路为神经退行性病变-多种疾病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涉及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突触组织等生物学过程和组...  相似文献   

17.
18.
都泓莲  邓存良  肖科  黄富礼  钟利  吴刚 《四川医学》2018,39(9):1015-1018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征,分析治疗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以来确诊的10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 10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可伴咳嗽、腹痛、腹胀、腹泻、呕吐、乏力、消瘦,可有脐窝样皮疹。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降钙素原升高,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CD4+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少,所有病例血培养均培养出马尔尼菲蓝状菌。胸部影像学以肺间质性病变及渗出性炎变为主。8例使用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10例患者4例好转出院,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以发热、咳嗽、消瘦、贫血、皮疹等为主要表现,可有血细胞减少、肝功异常,多发生在CD4+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个/μL的患者,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53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2016年7月—2018年8月共2 019例住院艾滋病患者,旱季(10月至次年4月)1 135例中合并TM感染16例,阳性率1.4%;雨季(5—9月)住院艾滋病患者884例,合并TM感染37例,阳性率4.18%;53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脐凹样皮疹对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有诊断意义。结论 TM是深圳地区艾滋病患者条件致病菌之一;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PSM)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住院率有明显季节性,在雨季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个/μL且合并贫血、血小板数量减少的艾滋病患者要重点考虑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20.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一种条件致病性、温度依赖性双相型真菌,是东南亚和我国南部地区较常见的系统性感染病原菌,主要通过感染免疫功能缺陷者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临床常表现为系统性播散性感染,病情凶险,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以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PSM的发病率显著增高[1],流行区域不断扩大[2],有可能成为新的突发性传染病[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