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组织工程骨,从超微结构观察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血管再生的变化,探讨小肠黏膜下层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将成骨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培养2周.未复合细胞的单纯材料作为空白对照.将复合培养细胞与单纯材料分别植入无胸腺裸鼠皮下,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植入前和植入后4、8、12周成骨细胞、血管生成的变化过程.结果 体外复合培养见细胞在材料上生长、分化、增殖良好,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置入体内后成骨良好,形成大量的血管;12周后材料被吸收,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单纯材料中央部位有大量小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其周围多为成纤维细胞,无成骨细胞.结论 小肠黏膜下层作为以骨髓基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的支架材料,有利于骨的再生和血管化形成,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将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 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化骨的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ercoll分离液,从兔的骨髓组织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低糖型的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培养液中添加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及抗坏血酸进行培养.诱导2周后钙-钴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表达, 诱导4周后VonKos-sa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结果:第3代兔MSCs呈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诱导2周ALP染色阳性率达80%,诱导4周后Von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结论:经过分离纯化后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3.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技巧,观察免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为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功能细胞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自兔髂骨抽取骨髓,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采用常规培养液及含矿化液的培养液进行培养,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对细胞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计算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观察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时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第1-3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同,加入矿化液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但细胞表现出成骨细胞特性,其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大大提高,在体外长期不传代培养时可形成钙结节。结论: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组织工程骨,从超微结构观察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血管再生的变化,探讨小肠黏膜下层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将成骨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培养2周。未复合细胞的单纯材料作为空白对照。将复合培养细胞与单纯材料分别植入无胸腺裸鼠皮下,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植入前和植入后4、8、12周成骨细胞、血管生成的变化过程。结果体外复合培养见细胞在材料上生长、分化、增殖良好,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置入体内后成骨良好,形成大量的血管;12周后材料被吸收,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单纯材料中央部位有大量小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其周围多为成纤维细胞,无成骨细胞。结论小肠黏膜下层作为以骨髓基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的支架材料,有利于骨的再生和血管化形成,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体外培养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纤维蛋白胶(FG)、富血小板血浆(PRP)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构建一种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体外培养并研究其体外生物学特性及超微结构.方法 从兔髂骨处抽取骨髓体外培养BMSCs并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抽取兔自体动脉血提取PRP,以FG、BMSCs、PRP共同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并体外培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如凝胶形成时间,组织学特点、细胞存活情况及其超微结构特征等.结果 构建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凝胶,体外培养1周时其中细胞生长良好,电镜下见纤维蛋白网格结构致密,种子细胞及血小板颗粒分布广泛.结论 以FG、BMSCs、PRP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操作简单,其生物活性良好,可塑形性好,种子细胞在其中生长增殖较佳,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秦骥  蔡道章  卓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508-510,F0003
目的:探讨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及利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立体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的效果.方法:在24只4~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股骨粗隆、胫骨下端进行骨穿,获取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三代后获取足够细胞数量,制成108/ml细胞悬液,植入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立体培养,2周后移植到直径 3.5 mm 的软骨缺损面上,于1、2、3个月处死动物检查.结果:骨髓基质细胞与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有良好的组织相溶性,形成自体组织工程软骨能完成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第1个月修复组织具备纤维软骨特征,第2个月具备透明软骨特征,第3个月修复组织具备透明软骨的生物学特性.结论: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软骨,能完成关节软骨的修复,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  相似文献   

7.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组织工程是目前具有广阔研究前景的热门课题之一.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骨构建和应用研究中的首要环节和基本要素,骨髓基质干细胞已成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骨活性和在犬体内异位成骨能力,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 方法抽取成年犬骨髓,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诱导、扩增后,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其成骨活性.将培养的第3代细胞与藻酸钙所形成的复合物植于犬皮下,3月后行组织学检测. 结果体外培养的BMSCs Von 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AKP染色及I型胶原、Osf2/Cbfα1、骨钙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先后呈现阳性;透射电镜下见基质钙化;组织学检测提示细胞-藻酸钙复合物体内培养3月后形成骨样组织. 结论BMSCs在大量扩增的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能向成骨细胞分化,细胞与藻酸钙复合物能在具免疫力的哺乳动物皮下形成骨样组织.BMSCs可作为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以猕猴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和以PLGA作为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猕猴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培养猕猴骨髓基质干细胞,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描绘其生长曲线;将4/0vicryl编织线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打散成PLGA细丝纤维,扫描电镜下观测其表面形态;将猕猴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到经生物学修饰的PLGA纤维上共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得到大量增殖能力强的猕猴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很快粘附于PLGA纤维上,生长、分裂、增殖良好,在PLGA纤维表面形成串珠样排列,部分细胞还形成连接在PLGA纤维间的链状或片状细胞桥.结论:猕猴骨髓基质干细胞与PLGA适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  相似文献   

10.
许超  李琪佳 《医学争鸣》2007,28(14):1338-1340
骨组织工程的三大关键问题是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和生长因子.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被诱导为成骨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对骨组织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骨形成蛋白等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作用及机制在文中进行了逐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与体外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理建中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和培养,并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显示,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增能力。结论: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年龄较为年轻,用作半月板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来源的人间质干细胞分离与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离并比较人胚胎骨髓、成人骨髓和新生儿脐血来源间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选取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贴壁方法分离三种来源的间质干细胞,观察其形态与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表面标志.结果: 骨髓标本均可成功分离出MSC,但是人胚胎骨髓MSC增殖能力要明显强于成人骨髓MSC,而脐血分离MSC没有得到成功.结论: 人胚胎骨髓MSC是很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成人骨髓MSC的增殖能力相对较弱,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脐血MSC分离与扩增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将其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从人骨髓血中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 al stem cell,MSC),经体外培养扩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骨髓MSC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并能被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建立了骨髓MSC体外分离、培养的体系,探讨了骨髓MSC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MSC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分离及培养扩增的方法。方法:骨髓穿刺法抽取雄性新西兰白兔髂骨骨髓5ml,联合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MSC并进行体外扩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计数细胞数目,绘制细胞生长曲线。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成功建立了兔MSC体外分离及培养扩增的方法,生长动力学分析发现,传代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结论:兔MSC能在体外成功培养、扩增,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inducing in vitro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derived from adult human bone marrow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and potential applicability of the MSCs as the seed cells in tissue engineering. METHODS: Adult human bone marrow was collected from the healthy adult volunteers to obtain the MSCs, which, after in vitro culture in DMEM supplemented with 10% fetal bovine serum and incubation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in DMEM containing dexamethasone (1x10(-8) mol/L), beta-sodium glycerophosphate (10 mmol/L) and ascorbic acid (50 mg 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SCs were observed continually under inverted phase-contrast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collagen typeI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lkaline phosphatase (AP) in the MSCs stained by Gomori, the calcified nodules were stained by von Kossa method, and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AP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MSCs proliferated rapidly in in vitro culture and after a 2- to 3-week induction, the cells began to generate large amount of enlarg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Golgi complexes and mitochondria, with immature cell nuclei. Positive staining for collagen typeIand strong reaction for AP and calcified nodules were observed. Increasing AP secretion by the MSCs was seen as the time of induction prolonged (P<0.01). CONCLUSIONS: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SCs can b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through relatively simple procedures, which provide ideal autogenous source of seed cell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The method adopted in this experiment may be used for routine culture of the seed cell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6.
全骨髓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法,研究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四唑盐比色(MTF)法测定MSC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FCM)鉴定MSC膜抗原。结果原代分离的MSC在接种后48h贴壁,细胞形态为椭圆形、多角形及短梭形,12天时细胞呈长梭形并达到90%单层融合。经传代扩增,细胞进一步纯化。细胞传代后2天内处于潜伏期,3天后进人生长期,7天后进入平台期。FCM检测CIM5、CD90阳性率分别为19.60%、95.38%。结论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MSC,用此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稳定,增殖能力活跃,具有MSC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为其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月龄约2.5kg重健康新西兰兔8只,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TT检测、细胞贴壁率检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出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良好,细胞数量经传代后扩增,且细胞纯度提高,但细胞扩增速度较慢。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简便易行,能有效的在体外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提取的细胞活性良好、纯度较高,能用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治疗骨缺损。  相似文献   

18.
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纤维蛋白凝胶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经分离培养的免音舱基质子细胞(MSC)接种在可吸收性纤维蛋白凝胶上向成分细胞分化,表型维持的影响。方法:取兔骨髓基质子细胞于含100n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并向成管细胞诱导。将细胞与纤维蛋白凝胶复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附着情况,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型胶原的分泌,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阳性细胞,ALP含量测定。结果:骨髓基质子细胞在可吸收性纤维蛋白凝胶表面附着良好并继续增殖,可分泌I型胶原,这些细胞的ALP染色呈强阳性,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结论: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低抗原性、好的降解吸收性的纤维蛋白凝胶具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表达成管细胞表型、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功能,是良好的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分离获取大鼠骨髓主要细胞成分的方法,了解其免疫调节作用,为骨髓主要细胞成分输注诱导同种异基因移植物免疫耐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红细胞裂解法及细胞培养等方法,分离纯化供体大鼠骨髓细胞(donor bone marrow cells,DBM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不成熟树突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经光镜、电镜形态学、FCM测定imDC表面OX-62、MHC-Ⅱ、CD80和CD86表达、MSC表面CD80-CD86-和CD29表达等细胞表面标志的表型鉴定后,用MTT法检测DBMC、MSC和imDC对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sreaction,MLR)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分离获取大鼠骨髓主要细胞成分纯度可达85%-90%,活力>95%,均经光镜、电镜形态学、FCM等表型鉴定合格,其中,imDC表面OX-62、MHC-Ⅱ、CD80和CD86表达量分别是90.5%±16.4%、89.5%±6.2%、32.5%±9.2%和27.6%±8.3%;MSC表面CD80-C...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和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向多向诱导分化。方法:经贴壁筛选法获得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传至第3代后,分别进行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诱导,并进行鉴定。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基本上呈梭形,传代培养后的细胞体积增大,成纤维样细胞逐渐增多。经反复传代纯化的BMSCs经诱导后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