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家护理服务是配合我国医疗改革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目前我国居家护理正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居家护理研究现状的介绍,发现我国居家护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国居家护理服务对象提供更完善、更优质的居家护理服务,同时为居家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估的完善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针法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局限型上睑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对17例上睑静脉畸形的患者(病灶范围0.5cm×0.5cm~2.0cm×1.5cm),依据临床表现、诊断性穿刺和磁共振确诊后,排除球后病灶.在病灶的两端,以22 G针头穿刺;在其一端注入少量无水乙醇,确认另一端针头有咖啡渣样血栓流出时,继续注入无水乙醇至病灶明显肿胀,皮肤无苍白时停止注射.达以下3条之一者为治愈:治疗前后磁共振复查病灶缩小80%以上;残余病灶过小;外观有明显改善或患者不再要求治疗.并观察色素沉着、皮肤坏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1~3次,平均治疗2.2次;无水乙醇平均用量为1.7ml(0.5~2.5ml),治愈者16例(占94.1%),获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其中,色素沉着3例(占17.6%),2例于3个月后消退,1例在1年后仍未明显消退.所有患者未出现皮肤水疱、坏死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双针法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局限型上睑静脉畸形效果良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DSA下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DSA下利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在DSA下应用无水乙醇为8例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女性1例,男性7例,年龄11~50岁)进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治疗分次进行(1~4次,平均2次),所有患者术后均获临床随访(随访时间:初次治疗后8~24个月,平均12.1个月).4例患者术后进行了DSA复查(复查时间:初次治疗后2~6个月,平均4.3个月).疗效分别依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DSA复查病灶消退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8例患者应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16例次,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87.5%.3例仍有残留病灶的患者,尚需进一步治疗.4例患者出现水泡、浅表皮肤坏死或一过性血红蛋白尿.所有的并发症无需治疗自行恢复,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下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可治愈颅面部动静脉畸形,且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并发症尚可接受.DSA下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有望成为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静脉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11例静脉畸形患者,根据术前MRI特征分为局限型和侵润型。其中局限型122例,侵润型89例。均经皮直接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栓塞病灶回流静脉,然后注入博来霉素A5。术后随访12~69个月。结果 211例中有效206例(97.63%),其中60例(28.43%)症状消失,48例(22.75%)接近正常,62例(29.38%)明显好转,36例(17.06%)轻微好转,5例(2.37%)无改善。本组患者总计治疗628次,6次出现组织坏死,5次出现周围神经麻痹,10次出现色素沉着,5次出现水疱,113次出现博来霉素所致的一过性发热或恶心、食欲不振。上述所有并发症均未给予特殊治疗,均自行愈合。本组未见严重并发症,如心肺衰竭或肺纤维化发生等。结论血管内治疗静脉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可成为静脉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临床常用硬化剂无水乙醇和聚桂醇在治疗静脉畸形过程中与神经损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以单次治疗中的硬化剂类型为分组依据,将436例静脉畸形患者分为无水乙醇治疗组和聚桂醇治疗组。比较两种硬化剂的治疗完成率和临床有效率,并分析治疗导致的神经损伤的相关情况。结果无水乙醇组成功率为98.1%,治疗有效率为94.7%;治疗期间11例患者出现了12次的神经损伤症状;随访3-12个月,所有损伤患者中7例恢复,2例部分恢复,2例未恢复。聚桂醇组硬化操功率为98.3%,治疗有效率88.4%,1例患者出现注射后相关区域麻木,2周后自行恢复。结论静脉畸形治疗中无水乙醇和1%聚桂醇注射液在治疗静脉畸形时都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无水乙醇注射更易引起神经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0.01%阿托品对学龄期儿童近视防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改善儿童视力提供有效措施.方法 在2012-2016年期间收集来温州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进行视力检查的7~12岁近视临近期及近视眼儿童217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每晚睡前用0.01%阿托品滴眼液;对照组117例,不做任何处理.随访时间为1年.检查2组对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的屈光状态及度数、眼轴、眼压变化,记录近视度数快速增长率及有无发生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近视度数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1年后,试验组屈光度数变化为(-0.20±0.84)D,低于对照组的(-0.63±0.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4,P<0.01);试验组中近视度数快速增长率为10.91%,低于对照组的43.59%(x2=30.200,P<0.01);试验组眼轴变化为(0.11±0.62) mm,低于对照组的(0.37±0.65) mm(t=3.096,P=0.002);试验组眼压变化为(0.30± 3.81) mmHg(1 mmHg=0.133 kPa),与对照组的(-0.44±4.17)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6,P=0.16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0.01%阿托品对抑制近视度数变化影响有统计学意义(B=0.238,95%CI=0.209~0.551,P<0.01).所有试验组对象自诉未出现畏光、视近模糊或其他不能耐受的副作用.结论 在1年规律地局部滴眼使用下,0.01%阿托品能安全有效防控学龄期儿童近视的发生及进展.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基质组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晓洁  王敏  柴岗  张艳  刘伟  曾谊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254-1255,F003
目的 应用角膜基质细胞和聚羟基乙酸(PGA)多聚体复合物构建角膜基质,为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提供依据。方法 将培养后的角膜基质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植入balb/c裸鼠皮下。6周后,对新生组织进行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检测,并测定胶原纤维直径。结果 石蜡包埋切片显示新生角膜组织具有似正常角膜基质层波浪交叉编织结构。组织工程化的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直径(27.7&;#177;6.2)nm,与正常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直径相似。结论 组织工程技术重建的角膜基质已经具备角膜基质层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角膜基质细胞和聚羟基乙酸(PGA)多聚体复合物构建角膜基质,为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提供依据。方法将培养后的角膜基质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植入balb/c裸鼠皮下。6周后,对新生组织进行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检测,并测定胶原纤维直径。结果石蜡包埋切片显示新生角膜组织具有似正常角膜基质层波浪交叉编织结构。组织工程化的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直径(27.7±6.2)nm,与正常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直径相似。结论组织工程技术重建的角膜基质已经具备角膜基质层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软骨细胞能否形成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并示踪构建过程,方法 利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软骨细胞和组织工程材料pluronicF-127复合物构建兔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软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构建过程。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软骨细胞能形成组织工程软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3周和6周后均得到了明显表达,且未影响软骨组织的形成过程,结论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软骨细胞能形成组织工程软骨,EGFP是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的良好示踪剂,且不影响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传染病是20世纪生物医学发生最大变化的领域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染病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典传染病的发病明显减少,已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同时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然而目前高职高专的传染病教学存在的问题已不能适应传染病学的发展变化,亟待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