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新生豚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分离新生24h内的豚鼠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分别于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2%B27的培养基及含4ng/L bFGF的B27培养基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收集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GFAP及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含bFGF的B27培养基中,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团。传代培养分化的细胞可见NSE或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论:含体积分数2%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添加bFGF可获得大量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的条件与方法。方法分离孕14~16dSD大鼠胚胎脑皮质及皮质下区域NSCs,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含bFGF、EGF、B27等)条件下培养,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传代,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NSCs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NSCs能稳定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nestin染色阳性),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细胞(NSE染色阳性)、星形胶质细胞(GFAP染色阳性)和少突胶质细胞(CNP染色阳性)。结论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技术,可在体外大量培养出稳定增殖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大鼠胚胎NSCs,为进一步研究NSCs的生物特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胚胎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方法 .方法分离12.5 d ICR小鼠胚胎的大脑皮质,通过Accutase酶消化法和机械消化法,将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置于完全培养基中培养,3d后神经干细胞增殖成神经球;将传代的神经球消化,通过诱导培养基诱导其分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技术检测巢蛋白(Nestin)、中间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鉴定NSCs、分化形成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果 NSCs能被Nestin特异性标记,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被Map2和Gfap抗体特异识别;q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Nestin的表达水平降低,而Map2和Gfap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通过Accutase酶消化法联合机械消化法分离小鼠胚胎脑皮质,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NSCs.  相似文献   

4.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观察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万琪  李力  刘勇红 《医学争鸣》2003,24(7):577-579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神经干细胞系.方法:从孕12~16d小鼠胚胎脑内分离纹状体,吹打消化为单细胞悬液,于DMEM/F12(1:1)培养基(含有bFGF,EGF和N2添加剂)中培养.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神经干细胞nestin的表达情况和其分化的子代细胞NSE及GFAP等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分离培养4~6d后,培养基内可见神经克隆球,分散克隆球所获的单细胞继续培养可以重新生成克隆球.新生克降球细胞呈nestin阳性,传代入含血清的培养基后可以分化为NSE和GFAP阳性细胞.结论:所获新生克隆球细胞是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分离培养方法对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24小时内的SD大鼠脑组织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分别以机械吹打法和胰酶消化法两种方法进行扩增培养、传代。免疫细胞化学法对NSCs 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Nestin,NSE,GFAP,CNP的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及Nestin 表达阳性,诱导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无论第一代或第二代比较,胰酶消化组NSCs 的增殖明显高于机械吹打组。结论:实验中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NSCs ,可诱导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在两种分离培养方法中,以胰酶消化法培养可获得更多的NSCs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分泌蛋白IGFBP-2在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生1 d昆明小鼠嗅球培养嗅鞘细胞(OECs),并制备无血清上清液.C17.2 NSCs置于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传至第3代,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分别加入OECs无血清上清液(实验组)、H-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培养;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 ng/mL、125 ng/mL、250 ng/mL、500 ng/mL的IGFBP-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细胞生长情况,于诱导5d后收集各组细胞,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巢蛋白(Nestin)、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及 β-微管蛋白Ⅲ(TUJ-1),蛋白激酶1/2(ERK 1/2)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鉴定GFAP,TUJ-1阳性细胞并计数,流式分析GFAP,TUJ-1阳性细胞.结果:Western blot、流式分析示对照组中各浓度组GFAP、TUJ-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示实验组随IGFBP-2浓度升高,GFAP表达增多,TUJ-1表达减少,且加入IGFBP-2后ERK1/2表达迅速增多,免疫荧光鉴定表明,随着IGFBP-2浓度升高,GFAP阳性细胞增多,TUJ-1阳性细胞减少,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BP-2可以促进OCM诱导NSCs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其机制与ERK1/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新生SD大鼠海马分离、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海马组织,经机械吹打后,加入含有20 ng/mL的b-FGF以及B27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群,7 d后将一部分细胞固定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这些细胞中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另一部分细胞加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使其贴壁分化生长7 d后固定并检测特异性成熟神经元抗原Tuj1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抗原GFAP,少突胶质细胞抗原Galc的表达.结果从海马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特异性巢蛋白,它们分化成熟后可以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从新生SD大鼠海马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群,它们有很强的分裂、增殖能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从胎鼠大脑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的作用.方法 ①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加血清诱导其分化.②在NSCs培养基和DMEM/F12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1,观察GM1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①与不含GM1的NSCs培养基相比,在NSCs培养基中加入低浓度的GM1,NSCs的生长无明显改变,随着GM1浓度的增加,NSCs克隆球体积逐渐减小,细胞逐渐死亡;②在DMEM/F12培养基中单独加GM1而不加血清,NSCs克隆球均未见继续生长,也未见分化,而是迅速的死亡.结论 在NSCs培养基中,低浓度(12.5 μg/mL)GM1对N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较高浓度的GM1对NSC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GM1不能诱导NSCs分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联合促进作用使原代胚胎皮层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稳定增殖,以此来分离培养ICR小鼠胚胎NSCs,并在体外高效诱导成神经元。通过诱导分化的对照实验获得神经元分化比例最高的方法。免疫细胞化学不仅证实了培养的NSCs可表达Nestin并具有多分化潜能,还发现NSCs与支持细胞(SCs)共培养时神经元分化比例高达60%(P<5)。研究发现细胞生长因子EGF(20 ng/mL)和bFGF(20 ng/mL)能有效促使NSCs在无血清条件下增殖,并且支持细胞促进其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sD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适宜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从出生1~3d的SD大鼠脑组织中分离NSCs,采用不同的接种密度、传代方法,在体外培养NSCs,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细胞化学法对NSCs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的神经球Nestin表达阳性,血清诱导后可分化为NSE阳性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是NSCs.当NSCs接种密度为1×106/mL时,细胞增殖速度快,神经球生成的数量多.传代的方法应视情况而定,传代时间为7d左右.结论 建立了简单、稳定的新生大鼠NSCs的体外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NSCs的生物学特征及组织移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人胚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实用方法。方法:从人胚胎脑额叶皮层分离组织块,采用DMEM/F12+N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后的其他细胞表型。结果:从人胚胎脑额叶皮层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细胞中大部分为Nestin表达阳性的细胞。诱导分化后可以出现NSE、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并表达Nestin蛋白,认为是神经干细胞。此方法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体外培养人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胚胎大鼠腹侧中脑区域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的分离、培养、传代及鉴定的方法。方法:分离E14.5胚胎大鼠腹侧中脑组织,用机械吹打方法形成细胞悬液,接种到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p i-derm al growth 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 last growth factor-basic,bFGF)、B27(B27 sup lem ent)的DMEM/F12(1∶1)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待形成原代克隆球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克隆和传代扩增,以获得大量来源相同的NSCs克隆球,并且进行B rdu和Nestin检测;然后取培养细胞诱导分化后行GFAP,NeuN,TH检测。结果:E14.5胚胎大鼠腹侧中脑组织细胞培养两周后可以形成较多的悬浮生长的神经球,经单细胞克隆和传代扩增后得到大量的同源细胞克隆球。经过B rdu和Nestin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90%以上的细胞呈阳性;诱导分化后细胞呈GFAP,NeuN阳性,少量细胞呈TH阳性。结论:从E14.5胚胎大鼠腹侧中脑组织分离得到的细胞具有不断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是胚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NSCs,并可以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自新生第1天(P1期)和成年SD大鼠海马和纹状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方法:分别分离P1期和成年SD大鼠海马和纹状体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B27的DMEM/F12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形成神经球(neurosphere)后每8-10d传代1次,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原代和传代培养形成的神经球以及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神经球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菌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巢蛋白(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神经球贴壁后分化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且分别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结论:新生及成年SD大鼠的海马和纹状体存在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经添加B27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后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和效率。方法 将第4代HUCMSCs分为4组:A组:血清培养基(SCM)处理14 d;B组:给予SCM+20 ng/mL神经生长因子(NGF)+10 n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14 d;C组:无血清培养基(SFM)处理14 d;D组:SFM+20 ng/mL NGF+10 ng/mL bFGF处理。每3 d更换各组细胞培养液。倒置显微镜观察神经球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重肽神经丝蛋白(NEFH)、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定量。结果 在诱导前,HUCMSCs表现出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和CD105分别为99.5%、49.6%和77.7%)的表达。在第7、10、14天观察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成,D组最优,其次是C、B、A组。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B、C、D组Nestin和GFAP表达逐渐减少,NEFH和NSE表达逐渐增加,A组与其他3组的GFAP、NEFH、Nestin和NSE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添加B27的SFM可以有效地将HU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添加细胞因子(NGF和bFGF)使分化效 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鼠神经干细胞在二维自组装多肽凝胶支架材料表面生长及分化情况,证明多肽凝胶可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取新生1周内乳鼠的大脑皮质,机械分离出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液(DMEM/F12+bFGF+EGF+B27)培养,免疫组化SABC法对神经干细胞进行鉴定;然后,将其接种到凝胶支架材料表面(实验组)及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盖玻片表面(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干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法鉴定: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Nestin(+)。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NSE(+),GFAP(+)。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实验组中。接种的神经干细胞生长良好,7d后可分化为有突起神经细胞;对照组中,7d后未发现长出突起神经细胞。结论二维自组装多肽凝胶对神经干细胞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可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牛血清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无血清培养的方法,将胎鼠大脑皮质进行原代培养所获得的神经干细胞克隆传代纯化后,分别接种在加入DMEM/F12+B27和DMEM/F12+B27+5%FCS两种不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诱导分化,9d后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用抗体β—Tubulin Ⅲ、GFAP、GalC鉴定分化细胞,并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成功分离获得NSCs,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能力;在相同时间内含血清培养基中的细胞球分化快而充分,且分化结果不同.结论血清可促进NSCs分化并影响分化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4种培养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长与增殖性差异。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大鼠BMSCs ,分别在DMEM-LG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DMEM-LG+1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DMEM/F12+10 ng/mL bFGF培养条件下贴壁培养,观察各代细胞的形态特征,绘制第4代细胞的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各培养条件下的BMSCs进行细胞表面标志CD45、CD29和CD90的检测。结果不同培养条件下的 BMSCs 生长速度不同。加入 bFGF 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速度较单用 DMEM -LG 或DMEM/F12培养条件下更快(P<0.05)。 DMEM-LG+10 ng/mL bFGF的培养效果最佳,细胞密度高,生长状态良好。4种条件下培养的细胞均阳性表达CD29及CD90,阴性表达CD45。结论短期培养过程中加入bFGF不引起BMSCs分化,DMEM-LG+10 ng/mL bFGF是较理想的BMSCs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8.
bFGF与EGF诱导BMSC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体外条件下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千细胞(NSCs)和神经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出生4周左右大鼠的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时,分为两组:实验组细胞加入bFGF和EGF,进行诱导分化;对照组不加因子继续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每日观察,记录BMSCs的诱导分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兔抗巢蛋白(Nestin)单抗、兔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抗、兔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抗鉴定。结果 实验组诱导7d后有部分细胞具备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胞体锥形或圆形,有较长单极或多极的突起,均有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表达,且3种细胞数量差别有显著性(t=3.266~6.099,P〈0.05)。而对照组细胞仍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无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结论 bFGF、EGF可以诱导BMSCs向NSCs分化,并可调控神经元分化,促进神经元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氧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第2代hBM-SCs进行传代、纯化,取第4代hBMSCs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以含1% FBS的α-MEM为基础诱导培养基,根据处理条件不同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3%氧浓度)、常氧诱导组[添加20 ng/mL表皮生长因子(E GF)及2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低氧诱导组(3%氧浓度下添加20 ng/mL EGF及20 ng/mL bFGF).连续诱导3d后,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第4代hBMSCs流式鉴定结果示:骨髓基质标志CD105、CD90、CD29表达分别为95.8%、98.2%、95.1%,而造血细胞标志CD19表达为0.2%;与常氧对照组比较,低氧对照组NSE、MAP-2、GFAP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常氧诱导组及低氧诱导组相应表达均升高(P<0.05),且低氧诱导组表达高于常氧诱导组(P<0.05).结论 低氧促进EGF联合bFGF对hBMSCs向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机械分离法与酶消化法在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培养的优劣,并观察脊髓源性NSCs体外培养时增殖和分化的特点.方法 取妊娠第15天(E15 d)的胎鼠神经管组织,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机械吹打分离法离散细胞,进行无血清培养,并以上述两种方法传代培养.借助免疫细胞化学法对NSCs及分化结果进行鉴定,细胞球计数法检测成球率,测量神经球直径分析细胞增殖能力,MTT法监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①培养的细胞具有增殖成球生长的特性并且抗巢蛋白免疫荧光阳性、血清可诱导分化出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希醇化酶(NSE)阳性表达的细胞.②细胞直径:酶消化组(137.74±11.62)μm,机械分离组(143.69±12.20) μm(P >0.05).③生长曲线结果显示酶消化组NSCs综合生长增殖能力较高,OD值:酶消化组(0.39 ±0.15),机械分离组为(0.36±0.13).结论 胎鼠脊髓组织中存在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分化潜能的NSCs,原代无血清成球培养时采用酶消化法更有利于获得较多NS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