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ste)对食蟹猴疟原虫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的影响。方法 受疟原虫感染实验猴在肌注和静注青蒿琥酯各60mg之前、之后0h、2h各感染一批大劣按蚊;另取部分药前感染的大劣按蚊在感染后第3天和10.5天吸药血,另设一对照组吸正常猴血。各组实验蚊均在感染后第9天解剖蚊胃和第13天解剖涎腺,观察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情况。结果 药前组和药后0h组的蚊胃及唾腺感染阳性率均为100%,两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卵囊平均大小、子孢子平均感染度都无显性差异(P>0.5);药前组和药后2h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有显性差异(P<0.5);大劣按蚊感染后第3天和10.5天吸药血组和吸正常血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卵囊大小、子孢子平均感染度都无显性差异(P>0.1,P>0.5)。结论 青蒿琥酯对食蟹猴疟原虫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孢子增殖及子孢子进入唾腺无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不同食物供给以及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雄蚊的存在对雌蚊吸血和产卵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饲养白纹伊蚊,将蚊虫分组放入不同饲养笼中,做提供雄蚊和不提供雄蚊处理,并分别提供血液、糖水、血液+糖水作为食物,记录各组雌蚊吸血和产卵情况。结果吸血率和产卵率在"产卵一次雌蚊+无雄蚊+血"组最高,分别为100.00%和96.67%;吸血率在"新羽化雌蚊+无雄蚊+血+糖"组最低,为26.67%;吸血雌蚊产卵率在"产卵二次雌蚊+有雄蚊+血+糖"组最高,为100.00%,平均每蚊产卵量在"产卵一次雌蚊+有雄蚊+血"组最高,为67.28个。结论白纹伊蚊无需受精即可吸血并产卵,但无法孵化;雄蚊在白纹伊蚊第一、二个生殖营养周期对吸血和产卵有明显促进作用;只提供糖水的雌蚊生殖力明显低于提供血液的雌蚊;在第二个生殖营养周期,同时提供血液和糖分的雌蚊产卵量低于只提供血液的雌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了解约氏疟原虫感染后的雌斯氏按蚊成蚊吸饲硝喹蔗糖水和蔗糖水后不同时间的血淋巴蛋白差异表达。方法 挤压法分别收集两组雌斯氏按蚊成蚊 1~ 5d的血淋巴 ,经SDS PAGE ,考马斯亮蓝和银染显色 ,Bio Rad10 0 0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扫描和差异蛋白条带的自动化分析。结果 用药第 2天少数蚊卵囊开始部分黑化 ,第 5~9天黑化蚊及其黑化卵囊逐渐增多。用药后第 3天处理组蚊血淋巴蛋白条带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两组间存在较多差异蛋白带 ,主要集中在 ( 2 0~ 40 )× 10 3、( 60~ 80 )× 10 3和 13 0× 10 3处。银染比考马斯亮蓝染色出现的蛋白条带数多。结论 约氏疟原虫感染的雌斯氏按蚊成蚊吸饲硝喹糖水后其血淋巴蛋白表达有差异 ,其差异蛋白很可能就是黑化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4.
冬季低温对广东沿海中华按蚊成蚊前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旭光  吴军  潘波  阮峰 《热带医学杂志》2005,5(6):777-779,761
目的研究广东沿海地区冬季低温对当地中华按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2月份采集广东沿海某地吸饱血中华按蚊8只,分组分别在低温(冬季室温12~22℃)和控温(25±1)℃条件下产卵。选择低温产卵的3只蚊的蚊卵各分两份,分别置于低温和控温的环境中,观察其孵化、成蛹和羽化的情况。结果低温组按蚊的孵化率、成蛹率和羽化率分别为67.0%、22.0%和93.5%,孵化率和羽化率与控温组没有明显差异,而成蛹率二组有所差异。低温组蚊的各期发育阶段都出现了明显的滞育。结论冬季低温对蚊虫的发育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广东沿海按蚊虽然由于低温而降低发育速度,但始终都有部分按蚊能完成整个发育过程而羽化为成蚊。  相似文献   

5.
按蚊人工交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交配技术在按蚊饲养中的意义。方法 :将本省中华按蚊子 1代、子 2代、驯化的四川嗜人按蚊成蚊分为人工交配、自然交配组 ,单管饲养 ,观察各组产卵情况。结果 :四川嗜人按蚊自然交配产卵率为 4 9.0 9% ,人工交配产卵率为 77.36 % ;中华按蚊子 1代自然交配产卵率为 7.2 7% ,人工交配产卵率为 5 3.73% ;中华按蚊子 2代自然交配产卵率为 3.30 % ,人工交配产卵率为 5 4 .34%。各组对比 ,均 P<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按蚊人工交配技术在驯化、抢救蚊种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劣按蚊差异表达蛋白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劣按蚊差异表达蛋白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将雌大劣按蚊成蚊分为吸糖水组、正常小白鼠血组和约氏疟原虫感染血组,以挤压法收集各组的血淋巴,解剖中肠并利用超声波提取其蛋白,继而对血淋巴和中肠蛋白进行SDS-PAGE分离,Western blot检测丝氨酸蛋白酶和前酚氧化酶的表达差异,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血细胞丝氨酸蛋白酶与前酚氧化酶的定位检测.结果 SDS-PAGE显示吸糖水大劣按蚊有34条蛋白带,而吸正常小鼠血和吸感染血蚊血淋巴有35条蛋白带,而且在分子量约160×103和66×103的蛋白差异带显著,吸正常血及感染血后表达增强.吸糖水和吸正常小白鼠血组血淋巴丝氨酸蛋白酶呈现2条带,分子量分别约160×103和150×103,3组蚊血淋巴前酚氧化酶呈现1条带,分子量约66×103,吸正常小鼠血和吸感染血组蚊1 d后血淋巴丝氨酸蛋白酶和前酚氧化酶表达均显著上调,尤其疟原虫感染后表达最强.感染1 d后中肠前酚氧化酶带型明显增宽.免疫酶化学显示,丝氨酸蛋白酶和前酚氧化酶在血细胞内均呈颗粒状分布,血细胞外血淋巴液内有少许散在颗粒分布.结论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期间,大劣按蚊血淋巴丝氨酸蛋白酶和前酚氧化酶表达增强,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了卵囊黑化包裹反应.  相似文献   

7.
巨蚊是一类主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大型蚊种。其成虫不吸血,以花蜜为食,幼虫善扑食它种孑孓,乃是蚊虫的天敌。巨蚊属在我国已知有六种,贵州省仅报告一种。1976年7—8月,我们在黔南罗甸县调查蚊虫区系时,发现臣蚊广有分布,先后采获蛹5个、幼虫34个、隔离培养育出成虫6只。经鉴定,均是华丽巨蚊(Toxorhynchites splendens(Wiedemann),1819),现将其生境分布和生态习性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8.
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 Theobold,1901)是我国南方重要传疟媒介之一。为进行疟疾防治实验研究的迫切需要,我们于1976年8月自贵州罗甸县八茂牛圈内捕得吸血的微小按蚊,带回贵阳实验室,用人工交配传代的方法,曾养至4代,兹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餐和约氏疟原虫感染对AdPPO1、AdPPO2和AdPPO3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同批3~5 d龄大劣按蚊分为不吸血组(N)、吸正常血组(NB)和吸感染血组(IB),在血餐后24 h分别制备各组蚊总RNA,所有样品进行RT-PCR后,各吸取10 μl 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并读取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不吸血组比较,吸血组和感染组AdPPO1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吸血组和感染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吸血组AdPPO2的转录则明显上调(P<0.05),但与感染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dPPO3基因的转录水平在3组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血餐明显抑制AdPPO1基因的转录,但明显上调AdPPO2基因的转录水平;约氏疟原虫感染后24 h,AdPPO1,AdPPO2和AdPPO3基因的转录水平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两种制备方法的紫癜方对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法建立ITP模型,设立正常组(C)、模型组(M)、醋酸泼尼松组(DC)、血美安组(X)、紫癜水提组(S)和紫癜工艺组(G),利用全自动多物种五分类动物血液分析仪于实验前和实验第14天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数,实验前、第7天和14天分别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实验结束记录各组小鼠皮下出血程度。[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体重和血小板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第7天,M组小鼠体重低于C组,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DC组、X组、S组和G组小鼠体重高于M组,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其它各组小鼠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第14天,M组小鼠体重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C组,较C组出现明显瘀斑,DC组、X组、S组和G组小鼠体重均低于C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C组;DC组、X组、S组和G组小鼠体重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M组,DC组、S组和G组小鼠皮肤瘀斑较M组明显减轻,X组小鼠皮肤瘀斑与M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组、S组和G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DC组;S组和G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X组;其它各组小鼠体重和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紫癜方的两种制备方法对其治疗ITP的药效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蚊发育前期动力学研究对于蚊情数量变动规律检测、综合防治对策制订,以及生物防治原的探索均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和重视。这方面研究在国外始于50年代,发展亦较快;国内先(70年代)应用于农业昆虫,至今尚未见有关蚊的这方面报导。为疟疾防治研究工作的迫切需要,作者于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间,在罗甸县城边,对于当地中华按蚊自然种群进行了探索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8例配子体和无性体均阳性的恶性疟患者,随机双盲分为A、B和C三组,各组均6例。A组顿服甲氟喹750mg,B组顿服甲氟喹750mg+周效磺胺1500mg+乙胺嘧啶75mg,C组顿服甲氟喹750mg+伯喹45mg。以大劣按蚊检测配子体的感染性,以志愿者试验于孢子的感染性。结果全部患者治愈,治疗后7天,A组按蚊涎腺感染率为33.3~87.5%,B组为33.3~85.7%,被叮咬的志愿者全部感染恶性疟;治疗后14天,A组按蚊感染率为0~57.1%,B组为0~60.0%;治疗后21天,A组和B组的感染率均为0。C组仅1例治疗后1天能感染蚊媒,其余各天都未能感染蚊媒。显示甲氟喹和法西嘧对恶性疟配子体感染性无明显抑制作用,可能当地恶性疟原虫对法西达有抗性,当地恶性疟的潜伏期是7~13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探究埃及伊蚊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 DDC)基因在蚊卵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 方法 首先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构建DDC基因在埃及伊蚊中的时空表达谱,然后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埃及伊蚊成蚊DDC基因的表达,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产卵量、卵孵化率和卵抗干燥能力。结果 DDC基因在卵时期表达量高于其他发育时期幼虫,在不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中,DDC基因在卵巢中转录本表达量水平约为胸部的5.35倍,是表皮和中肠的6.63倍和38.9倍。两个对照组间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DEPC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为122个/只蚊和95.1%;dsGUS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为120个/只蚊和92.9%)。但实验组(dsDDC注射组)的产卵量(39个/只蚊)和孵化率(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9.68,P<0.01)。在低湿度条件下(室温26 ℃,0~5%湿度),0~10 min之内,对照组蚊卵壳结构和饱和度基本无变化,而dsDDC组蚊卵壳结构出现坍塌,卵饱和度明显下降;30 min之后,dsDDC组蚊卵已脱水干瘪,而对照组蚊卵仍保持较高的饱和度。结论 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初步推断DDC基因从埃及伊蚊卵的形成到发育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BG-trap捕蚊器在现场使用CO2和BG-lure引诱剂(BG)的诱蚊效果。方法 2020年8—9月,设置2处现场,间隔100 m,每个现场设置2个点位,分别布放1个BG-trap捕蚊器,彼此间隔 5 m。每个点位设置不同流量CO2及不同数量BG,次日同一现场2个捕蚊装置交换位置。收集各捕蚊器所捕捉的蚊虫,分类和记录捕获的蚊虫种类、性别和捕获数,并进行统计。结果 BG +/ CO2 -和BG -/ CO2 +捕获白纹伊蚊密度分别为14只和31只,淡色库蚊分别 2只和16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5,-4.873,P<0.05)。在BG +条件下,CO2 +组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密度分别是CO2 -组的2.6(25/9.5)、12.0(12/1)和3.0(12/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9,-4.592, -3.284,P<0.01),提示吸引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CO2更有效;在BG -条件下,CO2 +组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密度分别是CO2-组的1.8(18/10)、15.5(15.5/1.0)和2.0(9.0/4.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8,-5.259,-2.508,P<0.05);在CO2 +条件下,BG +组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密度分别是BG -组的1.4 (43.5/31)和0.78(12.5/16.0)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3,0.709,P>0.05);在CO2 -条件下,BG +组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是BG-组的1.0(14/14)和2.0(2.0/1.0)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0,-1.000,P>0.05);在BG -条件下,添加0、 1和2份干冰捕获白纹伊蚊雌蚊密度分别为10只、17.5只和18只,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2,P<0.05),捕获淡色库蚊雌蚊分别为1只、13只和18只,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81,P<0.05),但添加1份和2份干冰捕获白纹伊蚊雌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2,-0.540,P>0.05);在CO2 -条件下,添加0、1和2份BG捕获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分别为10只、10只、9.5只和1只、1只、1.5只,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0,0.477,P>0.05)。 结论 使用BG-trap捕蚊器监测中,CO2诱蚊效果优于BG引诱剂,且用100 mL/min流量CO2能更节省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5.
奋斗呐对嗜人按蚊成蚊血淋巴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1.393 nmol/L 和0.697 nmol/L 两种低浓度奋斗呐药液处理嗜人按蚊4龄幼虫,从其羽化后2~3 d 的雌、雄成蚊收集血淋巴.应用 ICAP-9000型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成蚊血淋巴中的铁、铜、锌、锰、铬等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随药物浓度增高,铁、锌、锰和铬的含量均增加,铁和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两种浓度用药组的蚊血淋巴中铁、铜、铬和锰4种微量元素含量均较对照组(去氯水)蚊为高,其中铁、铜、铬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经低浓度奋斗呐处理嗜人按蚊4龄幼虫后,可影响蚊成虫血淋巴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斯氏按蚊MyD88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其在抗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首先,通过VectorBase数据库获取斯氏按蚊MyD88基因cDNA序列,并利用VectorNTI、DNAMAN等软件对MyD88基因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根据MyD88的cDNA序列设计Real-time PCR引物,提取斯氏按蚊总RNA,通过反转录合成 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yD88基因在蚊各个生活史阶段转录水平情况及其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后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 斯氏按蚊MyD88基因位于斯氏按蚊KB664619号染色体155 163~158 066 bp的反义链上,包含两个外显子,其cDNA全长1 383 bp,编码460个氨基酸。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和冈比亚按蚊系统发育的距离近,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9%。对斯氏按蚊各时期MyD88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吸食正常血和感染血均能够上调MyD88的转录,吸血后3 d和5 d吸感染血组MyD88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明显,显著高于正常血组和未吸血组。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Toll信号通路中的MyD88基因在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天然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感染后3 d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与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侵相关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克隆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侵差异新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以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为实验模型,分别将饱吸约氏疟原虫感染鼠血和正常鼠血后14 d的大劣按蚊作为T 组和D 组,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和T/ A克隆技术构建按蚊唾液腺抗疟原虫子孢子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和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1)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并分别给予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和缬沙坦灌胃;(2)治疗12 w后观察各组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皮质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水平。结果 DN组肾组织着色广泛浓集,以肾小球表现最突出,肾小管和间质亦有所增强,维格列汀和缬沙坦治疗组,着色范围相似,但程度明显轻于DN组( 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维格列汀和缬沙坦联合治疗组与两组间有差异, P<0.01,且CTGF水平明显低于DM组。结论 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和缬沙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的损伤,且两组联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比较梭型切除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与外切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线法各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外切内扎法各组。  相似文献   

20.
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其中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51例,传统开放手术9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围术期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开放组死亡2例,腔镜组无死亡?术后住院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各组间无差异;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右胸上腹?左胸弓下?左胸左颈三组略长;术中出血量腔镜组较各组明显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各组间无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两组术后近期生存率无差异?结论:微创食管癌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