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用全反式视黄酸(ATRA)处理3株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和SGC7901(ATRA终浓度为10-6mol/L)连续20d,再移植于6~8周龄的BALB/c裸小鼠后肢皮下,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4周后处死裸小鼠,解剖肿瘤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ATRA体外处理胃癌细胞能延长其移植瘤的潜伏期和倍增时间,有效地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1.4%、66.0%和88.6%,抑制作用的强弱次序与移植瘤的恶性程度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小鼠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判明SCID小鼠繁育过程中有无“渗漏”现象,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夹心法)测定SCID小鼠血清中IgG含量。结果表明:SCID小鼠每毫升血清中IgG含量都低于1μg未出现“渗漏”。而BALB/c裸小鼠及杂合正常小鼠每毫或血清中IgG含量都大于3mg。本法操作简便,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人胃癌高转移模型,用人胃癌组织块SGC-7901原位移植于SCID小鼠,第4周末移植瘤向淋巴结和肝脏等器官转移,转移率达66.7%,第6周末转移率高达100%。结果提示,SCID小鼠原位移植人胃癌组织块后短期内即可发生胃癌转移,且转移率高,可能成为肿瘤转移机制及其防护研究的较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
用胃转移性腺癌细胞系SGC7901免疫BALB/C小鼠,取脾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4株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BMG1,BMG2、BMG3和BMG4。经间接细胞免疫荧光和ABC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这组单抗与胃癌细胞系和胃癌组织有高的反应性,其中BMG1、BMG3与中分化腺癌及低分比腺癌的反应性分别为84.6%和83.3%;与正常胃粘膜腺体不反应;与部分异型增生腺体呈阳性反应。初步认为,此组单抗在胃癌的组织学和体液诊断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制备,是将肿瘤切除标本先接种到裸小鼠(BALB/CA)皮下,待移植瘤稳定传代后,再植入同种裸小鼠肝内。皮下和原位移植瘤经光镜、电镜观察均保留人肝癌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AFP及HBsAg阳性,细胞图像分析DNA含量呈异倍体。但是肝癌最具特征性的生物学行为,如腹腔浸润转移、腹水等表现仅见于原位移植瘤模型。本模型的建立方法实用可靠。同时表明原位移植瘤模型在肝癌研究中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腹腔淋巴结淋巴细胞(PLNL)移植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SCID)小鼠腹腔,2个月后,小鼠血清内产生人源性IgG和抗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IgG/VCA)。比较结果显示,用B95-8细胞作为VCA来源所诱导的实验组10只小鼠,IgG/VCA阳性率为70%(7/10),对照组为17%(2/12)。IgG/VCA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和血清IgG浓度,在14只SCID-PLNL小鼠中为1∶108和(96.2±56.4)μg/L;在8只SCID-PBL小鼠为1∶7.8和(13.84±6.0)μg/L。该结果提示,SCID-PLNL小鼠较SCID-PBL小鼠更适合用于人源性特异IgG的诱导。  相似文献   

7.
RT—PCR方法在小鼠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株小鼠肝炎病毒(MHV1、MHV3、A59和JHM)的混合液定量人工感染SCID小鼠、BALB/c裸小鼠、BALB/c小鼠,接种病毒后1、2、5、8d分别取小鼠的全血、肝,用组织总RNA抽提试剂盒提取总RNA,用一步法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炎病毒。结果显示:接种后1d,SCID小鼠和BALB/c裸小鼠即保检测到小鼠肝炎病毒,而BALB/c裸小鼠即可检测到小鼠肝炎病毒,而BALB/c小鼠至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观察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悬液种植于小裸小鼠胃壁,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成瘤率)为67%。移植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85%,远处淋巴结转移率50%,肝转移发生率30%。荷瘤鼠的中位生存期为16周,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结论 该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NF抗大肠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rhTNF对人结肠腺癌SW-480裸小鼠移植瘤重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rhTNF对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肠癌细胞围绕血管出现片状坏死,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thTNF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从G0/G1期过渡到S和G2M期,使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DNA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NF抗大肠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rhTNF对人结肠腺癌SW-480裸小鼠移植瘤重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rhT-NF对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抑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肠癌细胞围绕血管出现片状坏死,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rhTNF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从G0 /G1 期过渡到S和G2M 期,使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DNA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hTNF对大肠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rhTNF诱导的炎症反应及血管损伤有关;rhTNF能特异性抑制大肠癌细胞从G0/G1 期向S和G2M 期过渡,进而抑制DNA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