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性肠梗阻(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肠梗阻,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5%。目前,MBO的治疗仍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规范,大多数医院都采用对症处理的。本文在总结数百例治疗经验基础上,提炼出“减(压)、加(营养)、抑(制消化液分泌)、激(素)、利(尿)、动(运动及促进肠蠕动)”六字方针,简单、实用、有效,通过临床观察,该方案能改善患者症状,恢复经口进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手术治疗的机会,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尽管尚缺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阻断治疗肝癌的基础上,作者设计了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门静脉阻断并双介入治疗方法对12例晚期肝癌患者晚期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经去血供等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AFP 下降,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本方法既发挥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阻断治疗肝癌的优点,又可以阻断肿瘤内的门脉供血,同时配合双介入治疗,对门静脉癌栓有一定效果,因此不失为晚期肿癌的一种新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动态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03/2018-02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诊的疑似OOC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动态MRI排粪造影和X线片排粪造影检查,记录动态MRI排粪造影和X线片排粪造影检查情况,以X线片排粪造影检查为对照,评估动态MRI排粪造影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动态MRI排粪造影检查对乙状结肠疝、耻骨直肠肌痉挛、小肠疝、内痔诊断与X线片排粪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MRI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会阴下降、直肠内套叠、乙状结肠盘曲检出率低于X线片排粪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MRI排粪造影能发现X线片排粪造影无法显示的病变,包括肌肉断裂、子宫肌瘤、宫颈纳氏囊肿、骶骨囊肿、苗勒管囊肿;以X线片排粪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动态MRI排粪造影检查对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直肠内套叠、乙状结肠疝、小肠疝、乙状结肠盘曲、会阴下降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不同疾病的敏感度与阳性预测值存在明显差异,阳性预测值整体较高,而敏感度相对较低.结论 MRI与X线片排粪造影对OOC诊断方面各有优势,动态MRI排粪造影能提供盆腔脏器和盆壁、盆底功能与形态结构信息,是X线片排粪造影的很好补充,对OOC伴盆腔多室病变的整体评估与全面诊断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治疗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0例和四黄水蜜组40例,对照组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酸、抑酶、维持水、电解质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四黄水蜜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上加用四黄水蜜外敷。[结果]四黄水蜜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白细胞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发热下降至正常的时间;肠梗阻完全解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四黄水蜜在治疗不全性肠梗阻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形螺旋线虫(H. polygyrus)感染对CD4+辅助性T细胞介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CD4+辅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IBD模型。将IBD小鼠感染H. polygyrus,14 d后处死小鼠,观察结肠的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另外,对感染H. polygyrus的IBD小鼠注射IL-4单克隆抗体以阻断IL-4的分泌,9 d后处死小鼠,观察相同的指标。结果: 与无感染组相比,感染H. polygyrus的IBD小鼠结肠病损明显加重,肠系膜淋巴结中IL-4水平明显增高,IFN-γ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在IL-4阻断实验中,与无IL-4阻断组相比,IL-4阻断组结肠病损明显减轻,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H. polygyrus感染在CD4+ T细胞介导的IBD模型早期加重了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Th2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h1细胞因子的分泌来实现的,提示用蠕虫治疗IBD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的筛选跨膜受体靶向肽的噬菌体展示新方法,据此筛选出组织因子( TF) 高亲和力靶向肽。方法: 分别以纯化TF蛋白和具有TF高特异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为靶标,用噬菌体七肽库进行序贯筛选(受体-细胞序贯筛选法,STRCA法),ELISA初步鉴定噬菌体克隆对HT-29亲和力。对噬菌体克隆进行测序,利用竞争抑制 ELISA比较各合成肽的TF结合力。重复实验检测筛选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经过5轮筛选,与TF结合的噬菌体得到了富集,回收率由(2.25×10-4)%增加到(1.32×10-2)%;ELISA结果显示30个克隆中,阳性率为76.7%。噬菌体测序结果中,4种合成肽(分别命名为A、B、C、D肽)中A肽序列重复率为23.3%(7/30),B肽为23.3%(7/30),C肽为26.7%(8/30),D肽为10.0%(3/30);E肽为A、B肽合成的复合靶向肽。经竞争抑制 ELISA比较5种肽的TF亲和力,其IC50分别为3.25 nmol/L、6.72 mol/L、3.24×103 mol/L、2.08×102 mol/L和45.77 mol/L。重复实验所获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序列与第1次实验相比,重复率为33.3%。结论: STRCA法是一种理想的筛选跨膜受体靶向肽方法,采用该法获得的TF靶向肽对TF具有高度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肠炎CD4+T细胞分泌和浸润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CD4+辅助性T细胞(Th)转入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观察感染14 d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14 d 小鼠结肠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以免疫荧光法观察感染3、5、7、14d小鼠结肠组织中CD4+T细胞的数量.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小鼠结肠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病理评分升高(5.41±0.53比2.12±0.69,P<0.05).感染组小鼠IL-4、TNF-α较无感染组明显增高,IFN-γ则明显减低(IL-4:10.70±4.85比1.00±1.07,TNF-α:6.54+2.88比1.00±0.48,IFN-γ:0.21±0.10比1.00±0.28,均P<0.05).各时间点感染组SCID小鼠结肠组织中CD4+T细胞均比同时间点的无感染组明显增多,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强.结论 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在CD4+T细胞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早期阶段促进了炎性反应的加重,可能与促进CD4+T细胞浸润、诱导Th2和抑制Th1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10年间915例结、直肠癌治疗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近年来大肠癌治疗的变迁和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91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 ,对比第一个 5年和第二个 5年的治疗方法的变迁。 结果 :近 5年结、直肠癌的 1、3、5年生存率较前 5年明显提高。而术后的复发率明显减低。辅助治疗由过去的较简单的治疗方法转变为放射治疗、化疗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联合的综合治疗。结论 :大肠癌的治疗无论在手术治疗上还是辅助治疗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更趋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虽然以手术和细胞毒药物联合生物靶向药物的多学科标准治疗方案使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的,CRC疗效得到改善,但盲目治疗仍然较普遍,无效化疗、过度化疗各占1/3左右。尽管做了“根治性手术”和“严格规范”放化疗.但仍有25%~35%的Ⅱ期CRC发生复发和转移.而40%~44%的Ⅲ期CRC,单纯行根治性手术后5年内也没有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NeoCRT)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T4、TxN1-2)规范治疗手段之一.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获得降期反应的比例约为6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cCR)患者的比例在10%~50%[1].随着放化疗技术的发展,可以预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完全缓解率还会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何合理治疗获得cCR的患者,已经成为治疗直肠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