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卒中后痴呆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大伟  敖莉  陆金雯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12-2614
目的:探讨卒中后痴呆发生率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住院诊断为脑卒中168例,在发病3个月时分别应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BI)进行评分,并根据简易神经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分为卒中后痴呆组和卒中后非痴呆组。结果:卒中后3个月时,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在神经功能缺损组中明显高于神经功能正常组;在生活能力依赖组中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独立生活能力组。结论: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在脑卒中后有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需依赖的患者中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卒中后痴呆发生率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住院诊断为脑卒中168例,在发病3个月时分别应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BI)进行评分,并根据简易神经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分为卒中后痴呆组和卒中后非痴呆组.结果:卒中后3个月时,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在神经功能缺损组中明显高于神经功能正常组;在生活能力依赖组中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独立生活能力组.结论: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在脑卒中后有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需依赖的患者中较高.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对261例住院并诊断为脑卒中的急性期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评分.结果 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为36.02%,抑郁的发生与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明显关系,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等密切相关.结论 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初发脑卒中后抑郁(PSD)各时期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别在入院1、3、6及12个月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患者进行评定,统计PSD在各时间点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卒中后抑郁在1、3、6、12个月时PSD的发病率分别为18.75%、29.03%、37.70%、31.03%;卒中后1、3、6个月时PSD者女性及内向性格占比均显著高于非PSD者(P<0.05),且卒中后3、6、12个月时PSD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非PSD者,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非PSD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卒中后1个月时PSD的发生率与内向性格及女性有关联性(P<0.05);3个月时PSD的发生与女性、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及神经功能缺损有关(P<0.05);6个月及12个月时,PSD的发生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及神经功能缺损有关(P<0.05)。 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抑郁的发病率较高,在临床诊疗中,早期应密切关注女性、性格内向者,中、晚期应加强对低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者及社会支持者和伴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者的监护,提前预防,尽早治疗,以降低本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以及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89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卒中急性期进行评分,根据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为三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随访调查抑郁评分。结果PSD的发病率在随访1年期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SD的发病率和重度PSD的发病率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SD的程度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1年中发病逐渐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卒中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PSD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2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PSD组41例和非PSD组84例,并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PSD发生率为32.80%,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病灶部位、数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情况均与PSD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脑卒中性质与PSD的发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较高,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且相关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特点、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192例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PSD总发生率37.5%(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20.8%,中度10.4%,重度6.3%),PSD发病与脑卒中发病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有密切关系,早期加抗抑郁剂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李丽 《中原医刊》2009,(20):20-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pression,PSD)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分别在病程1、3、6个月行PsD诊断,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无相关性。结论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并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脑卒中(卒中组)和68例糖尿病(对照组)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抑郁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脑卒中组的抑郁发生率(5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82%)(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LD)量表,抑郁患者(79±4.5),非抑郁患者(85±6.2)(P﹤0.01).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标准,抑郁组(62.05±4.3),非抑郁组(69.20±9.8)(P﹤0.01).伴言语困难者抑郁发生率(88.24%)明显高于不伴言语困难者(50.5%)(P﹤0.05).结论:PSD的发生与日常活动能力(ADL)依赖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伴言语困难者抑郁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2)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ADL和NFDS评分高.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影响,不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周、第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在入院后第1周为31.31%,第4周为37.88%;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的患者,其抑郁程度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而抑郁的存在可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受损。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有关,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与日常生活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廖玲 《河北医学》2013,19(1):16-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的1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本组患者1、3、5个月进行PSD诊断检查,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PSD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SD发生率与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病变所发生的具体部位以及病灶规格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D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的速率与康复的程度,那么应该积极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治疗与改善,这样才能够确保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得以康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5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1%,抑郁的发生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病灶部位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有烟酒嗜好有关系。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部分脑卒中患者伴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Zung抑郁量表评估188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并根据临床体检结果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头颅CT或MRI确定病灶部位以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PSD发生率为34.04%,抑郁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合并症、既往抑郁史、近期负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关系、性别以及病灶数目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早期即存在普通的抑郁情绪,抑郁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用Hamilton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性质与抑郁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而卒中后病程、社会支持、职业、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来士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收集200例PSD患者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对照组2及观察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对照组1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2实施来士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2用药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四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24 h及治疗12周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和改良Banhel指数(MBI)评分。治疗12周后,四组患者治疗后HAMD、NIHSS、MBI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来士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PSD患者,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并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