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赵飞  李坚 《吉林医学》2012,33(18):3934-3935
目的:探讨足第一跖骨颈截骨结合中医手法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在改良的Mitchell截骨术的基础上不用内固定,关闭伤口后弹力绷带捆扎踇趾维持术中矫正角度,早期下床负重。结果:本组26例38足,随访12~48个月,优26足,良10足,差2足,优良率为95%。与术前比较,拇外翻角平均矫正(16.3±2.2)°,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4.1±1.8)°。无截骨处愈合不良、拇内翻、感染。结论:改良的Mitchell截骨术与中医手法相结合能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内固定,减少住院费用。中医手法结合到手术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术后外固定方式,能早期下床负重,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拇外翻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局麻下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344例,使用温氏微型动力系统专用器械微创截骨,配合小针刀断开拇内收肌,手法矫形、复位、绷带外固定.结果优325例545足,良12例13足,差7例8足,优良率98.33%.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手术效果可靠、简单易行的特点,可作为矫正拇外翻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所在.方法 25例膝内翻畸形患者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Giebel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36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前膝内翻角度5°~16°,平均9.8°;术后膝外翻角度3°~12°,平均8.6°;矫正角度8.5°~27.5°,平均17.5°.患膝关节采用HSS评分系统,术前60~82分,平均65.5分;术后78~92分,平均84.6分.截骨端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2.5月.术中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手术前后HSS评分及患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Giebel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内翻畸形具有创伤小、骨愈合率高、内固定强度可靠、近中期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袁毅  瞿刚波  罗兵  杨家福  周兵华  唐康来 《重庆医学》2018,(14):1900-1903,1907
目的 探讨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选择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采用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38例(47足),获得随访31例(38足).对趾骨近端关节固定角(PAA)增大患者加用拇趾近节趾骨Akin截骨,对第2、3跖骨头转移痛患者,行第2、3跖骨Weil截骨.通过手术前后足站立位、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比较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固定角(DMAA)、PAA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42个月.HVA由术前(41.82±5.28)°降至术后(17.03±4.04)°,IMA由术前(19.00±3.78)°降至术后(9.24±1.98)°.DMAA由术前(19.42±5.65)°降至术后(8.71±2.74)°,PAA由术前(5.66±3.27)°降至术后(3.82±2.09)°,AOFAS评分从术前(41.47±6.29)分上升为(84.82±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McBride联合Austin截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43例(7l足)拇外翻畸形患者行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第1跖骨颈斜行嵌插截骨,根据拇外翻角(HAV)、第1和2跖骨夹角(IMA)、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评估矫正效果。结果治疗后HVA平均(17.51±4.03)°,与术前(35.32±6.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A平均(10.39±1.34)°,与治疗前(15.90±2.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拇外翻评分优良率94.37%;随访9~36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拇外翻应用改良McBride联合Austin截骨术,可取得满意的功能恢复和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有 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的 5 2例拇外翻患者 ( 84足 )行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后的疗效 ,对比手术前后拇外翻角 (HVA)矫正度 ,了解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 6~ 4 8个月。患者住院时间平均 1 5d ,平均石膏固定时间为 2 0d。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平均 4 1d。术后 8周时疼痛减少率为 87% ( 45 /5 2 ) ,平均HVA矫正度为 1 7°。术后 6个月时优良率 94 % ,无一例骨坏死。结论 :该方法治疗拇外翻简便易行 ,矫形满意 ,恢复行走较早  相似文献   

7.
林立功  张志  张澜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1353-1356
目的 评价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4月于内蒙古包钢医院治疗的中重度踇外翻患者23例(32足)为研究对象,18足行改良Scarf截骨术,14足行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2~14个月测量踇外翻角(HAA)、跖间角(IMA)、近端关节面固定角(DMAA)、胫侧籽骨位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第1跖趾关节评分。结果 本组患足术后均未出现踇外翻复发、踇内翻、跖趾关节活动受限、骨不愈合、第1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术后患足HAA、IMA、胫侧籽骨位置、AOFAS第1跖趾关节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而手术前后患足DM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可有效纠正中重度踇外翻畸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高龄拇外翻患者采用较为彻底的截骨矫形手术,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手术风险.方法 手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拇外翻患者38例(59足),根据畸形情况选择Austin术式或第一跖骨双段截骨术治疗,分析拇外翻角(HVA)、1,2跖间角(IMA)、近侧关节固角(PASA)角度矫正情况及足功能评分(AOFAS).结果 术后患者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颈内侧截骨、术中配合正骨八法治疗脚拇趾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9年6月,采用跖骨颈微创截骨结合中医正骨八法治疗32例(46足)拇外翻患者,男9例,女23例,年龄35~79岁,平均55岁,病程6个月~10年,患者术前主要症状表现为拇外翻畸形、拇囊炎,穿鞋及行走时疼痛明显。手术前后均摄双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及近侧关节固角以判定畸形程度,并采用足部疾患治疗效果AOFAS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限为24~57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情况,术后足部持续疼痛2例。术后2年与术前相比,患者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及近侧关节固角平均矫正11.7°、3.5°和9.7°,AOFAS评分提升33.8分。结论:跖骨微创截骨手术结合中医正骨八法是治疗拇趾外翻畸形的一种较好的、疗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脊柱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多段V形椎板截骨或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多段V形椎板截骨加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23例。结果术前驼背平均54.2°,术后平均矫正31.6°,矫正率58.3%,随访9~30个月,平均17个月,无明显Cobb角丢失,术中无一例脊髓血管损伤,效果满意。结论正确的截骨方法及新型内固定器械的应用为矫正成功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基底楔形植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基底楔形植骨治疗22例(32足)中重度足拇外翻;比较治疗前后拇外翻角(HAV)、第1、2跖骨间夹角(IMA)、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结果手术前后IMA(分别为18.51°±4.03°,9.65°±3.79°)、HAV(分别为39.74°±5.94°,12.85°±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拇外翻评分优良率为93.7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全部一级愈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基底楔形植骨矫形效果好,治疗优良率高,适用于中重度拇外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V型截骨结合内固定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中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采取经椎弓根V型截骨结合内固定治疗不同原因所致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患者共10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伴骨折所致后凸2例,均经椎弓根V型截骨结合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获得随访8例,随访时间1个月~3年,平均6个月,矫正角30°~42°,平均35°.所有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病例截骨融合率100%,1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在2年后不全恢复.结论 经椎弓根V型截骨结合内固定是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矫正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架桥式植骨的技巧与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型钛板治疗48例共56足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其中Ⅱ型28足、Ⅲ型21足、Ⅳ型7足),Bor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并测量术前、术后的Bohler′s角、Gissane′s角、Peries′s角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Bohler′s角、Gissane′s角、Peries′s角明显恢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总优良率为83.9%(47/56)。结论: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架桥式植骨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carf截骨术联合两种不同入路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重度外翻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A组接受Scarf截骨术,并于同一切口行外侧软组织松解术;B组接受Scarf截骨术,并于第一、二跖趾关节间另行切口行外侧软组织松解手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AOFAS前足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A、B两组间比较,术前HVA、IMA、AOFAS前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HVA、IMA、AOFAS前足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矫正外翻。两组间比较HVA,IMA,AOFAS前足评分手术前后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1例畸形复发,2例足趾轻度麻木的并发症;B组没有出现畸形复发,但出现3例足趾轻度麻木,3例对疤痕不满意的并发症。两组均未出现感染,跖骨头缺血坏死(AVN)的并发症。结论 Scarf截骨术联合两种不同入路外侧软组织松解术均可以有效地治疗中、重度外翻。单一切口手术的患者对手术瘢痕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可塑性钛合金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应用可塑性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例22足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物为可塑性跟骨钛合金钢板,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结果:20例22足骨折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患足功能优12例(54.5%),良8例(36.4%),可2例(9.1%),优良率为90.9%。结论:切开复位可塑性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 3、4型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可塑性异形钛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跟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塑性异形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本组45例(48足),男36例,女9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4岁。双侧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共有3例,单侧共42例。单侧骨折的患者中19例发生在左侧,23例发生在右侧。造成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类:27例为高处坠落伤,13例车祸伤,2例压砸伤。按Sanders分型:19足属于Ⅱ型,20足属于Ⅲ型,9足属于Ⅳ型。骨折均波及距下关节并有移位,骨折创面新鲜并且属于闭合性骨折。受伤至就诊的时间间隔为1小时-7天,平均间隔时间为6小时。为了了解三维结构受损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包括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冠状位CT扫描,并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对45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愈合平均时间为11周。术后均行X线片检查显示:跟骨形态以及关节面恢复满意,术后测量Bohler角平均28.9°,Gissane角平均132.3°。随访期内无感染、跟骨关节面无塌陷、骨折移位、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足功能优良率93.7%。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情况,其中3例患者术后发生部分皮缘坏死,经持续换药,自行愈合,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可塑性异形钛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2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5.3岁;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脊髓功能进行日本整形外科学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以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对轴性疼痛采用VAS评分;末次随访时行X线片和MRI检查评价内固定位置及脊髓受压改善情况。结果:21例患者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8.3±2.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4.3±1.7分(P<0.01),平均改善率为69.0%;颈部轴性疼痛2例,发生率为9.52%,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2.13±0.33;末次随访时行X线片和MRI检查示微型钛板位置良好,未见松动及断裂,无再关门现象发生。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满意,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关节内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1例12足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外侧"L"型切口,钛合金钢板内固定,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中出现皮肤坏死和腓肠皮神经受压1足、感染1足,占16.6%.切口甲级愈合10例,占83.3%.结论 关节内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