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生隐球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日益受到重视。黑素是新生隐球菌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 ,在新生隐球菌黑素合成过程中 ,酚氧化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是催化产生黑素的惟一酶类 ,并且酚氧化酶的含量影响着黑素的产生。有动物实验研究证实 ,酚氧化酶本身有保护新生隐球菌抵抗肺吞噬细胞的作用。这都说明了酚氧化酶对新生隐球菌的重要性。 L iu等 [1 ]报道在小鼠神经系统感染中酚氧化酶扮演了重要角色。氟康唑在体外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是治疗隐球菌病的有效药物 ,不易产生耐受性。本实验旨在揭示氟康唑对新生隐球菌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1 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在分别感染白念珠菌或新生隐球菌,并给予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IFN-γ)治疗前、后,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方法首先建立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分别感染白念珠菌或新生隐球菌实验动物模型,并给予伊曲康唑、IFN-γ及伊曲康唑和IFN-γ联合治疗,检测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建立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分别感染白念珠菌或新生隐球菌实验动物模型后,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P值均<0.01);分别给予伊曲康唑、IFN-γ、伊曲康唑和IFN-γ联合治疗后,NK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值均<0.01)。结论伊曲康唑及IFN-γ治疗具有促进感染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的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志东  廖万清  徐红  陶文照 《上海医学》2006,29(1):36-39,F0004
目的建立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系统感染裸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对裸小鼠腹部注射白念珠菌及隐球菌菌悬液的方法,观察记录1~2d内裸小鼠的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分布,并进行病理检查。根据寇氏法设计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并检测感染前后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分别观察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菌悬液对裸小鼠的急性毒性;检测到裸小鼠腹腔注射白念珠菌菌悬液的LD50为1.6×107cfu/ml,注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的LD50为2.0×107cfu/ml。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感染裸小鼠时,脾脏组织NK细胞的活性下降。结论建立了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系统感染裸小鼠模型,为讨论在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缺失的情况下,以B细胞NK细胞为主的体液免疫系统如何应对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感染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潘家华 《安徽医学》2009,30(7):835-837
1 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是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脑、肺、骨或皮肤最易感染。近年来,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均可感染,以隐球菌脑膜炎最常见,其次是肺和皮肤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其细胞壁外层包裹的多糖荚膜是第一个被明确的新生隐球菌重要的毒性因子.本文总结了新生隐球菌荚膜的特性和动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生隐球菌荚膜的形态结构变化、组织构成、生长发育和出芽繁殖等,旨在给新生隐球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生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隐球菌,能引起急性或慢性全身性或局限性病变,脑尤易受侵犯。临床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或脑肿瘤等。今制作一组动物模型,观察接种新生隐球菌于腹腔和颅内后,在中枢神经组织所发生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治疗分别感染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10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分别注射入裸小鼠、昆明种小鼠体内,诱导成动物模型。用ELISA法检测IFN-γ和IL-10的水平。结果经过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治疗后,其外周血的IFN—γ上升而IL-10下降。结论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对真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肺隐球菌病(PC)是由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肺真菌病。  相似文献   

9.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异宗配合的腐生担子菌纲专性需氧机会性病原真菌,常导致肺部感染,然后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致死性脑膜脑炎。在致病过程中,新生隐球菌必须适应宿主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文中对新生隐球菌致病过程中对低氧适应的能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新生隐球菌引起免疫抑制小鼠发生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2组,环磷酰胺(CTX)组12只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再超声雾化吸入新生隐球菌,对照组12只直接吸人新生隐球菌。观察小鼠一般状况(食欲、体质量和行为等)和白细胞数目改变;感染3 d和7 d后处死小鼠,取外周血及肺、脑组织匀浆作真菌计数;肺组织切片染色作病理学观察。结果环磷酰胺注射后小鼠食欲差,体质量下降,注射后第4天白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2.77±0.45 vs8.26±0.56,P<0.05)。CTX组小鼠在感染后3 d和7 d肺组织真菌负荷明显增高,肺组织菌落形成单位(CFU)分别为271.67±122.22和41.67±0.28,高于正常对照组的(P<0.05);CTX组小鼠感染后3 d和7 d外周血中可检出新生隐球菌,CFU分别为10.17±5.42和9.17±6.34,而对照组外周血在感染后3 d和7 d未培养出新生隐球菌;CTX组小鼠感染3 d和7 d后脑组织CFU分别为6.83±4.92和11.00±5.44,对照组脑组织未培养出新生隐球菌。肺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免疫抑制小鼠感染后正常肺泡结构消失,肺泡壁增厚,炎性浸润明显,肺内可见新生隐球菌孢子。结论免疫抑制小鼠超声雾化吸入新生隐球菌后,肺组织真菌负荷增多并有明显炎性病变,在外周血和脑组织中可检出隐球菌。  相似文献   

11.
黑色素与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黑色素与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相互关系。方法;在含左旋多巴的液体培养液中孵育各种血清型新生隐球菌,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条件下液体下的D值。结果:新生隐球菌黑色素的产生要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氮源、葡萄糖和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脑组织中富含黑色素的底物儿茶酚胺类物质,新生隐球菌侵犯脑膜和脑组织似与黑色素无关。  相似文献   

12.
杭小锋  温海 《医学综述》2006,12(3):150-152
T淋巴细胞在新生隐球菌的免疫中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抵御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本文就T淋巴细胞与新生隐球菌免疫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方法自临床标本选取3个红色毛癣菌菌株,经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及接种后追加应用的方法,促进红色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在应用适当剂量糖皮质激素干预下,红色毛癣菌动物接种后10d左右,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均显示感染成功。结论糖皮质激素干预下可建立稳定的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同时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 PJP)、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型隐球菌播散性感染少见报道,本文对1例合并多种真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诊疗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参考。患者男,79岁,以“大便习惯改变20余天”入院,入院检查:白细胞计数4.5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1.8%,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6 个/μL,CD4/CD8比值0.17,经疾控中心确认HIV抗体阳性。脑脊液和肺泡灌洗液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测定阳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六胺银染色找到耶氏肺孢子菌,脑脊液培养检出新型隐球菌,血培养同时检出新型隐球菌和马尔尼菲篮状菌。CT示双肺支气管血管束粗多,两肺见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左肺上叶尖后段见结节状、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考虑两肺感染,左肺上叶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入院后因反复发热,先后使用多种抗细菌、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发热症状等均得不到明显改善,病情持续加重,最终死亡。艾滋病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尤其同时合并PJP感染者,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预后差,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V-1 gp41胞外域gp41-I90肽对新生隐球菌致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改变的影响。方法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在细胞培养玻片或transwell小室上长成单层,用HIV-1 gp41-I90预处理后,再用新生隐球菌感染细胞单层,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骨架蛋白actin(肌动蛋白)和filamin(肌动蛋白连接蛋白)的形态变化,并测定gp41-I90处理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新生隐球菌的通过率。结果 gp41-I90能明显增强新生隐球菌所致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actin和filamin的改变,actin和filamin的丝状排列扭曲,纹理稀疏;gp41-I90处理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新生隐球菌的通过率明显增加。结论 HIV-1 gp41胞外域gp41-I90肽促进新生隐球菌黏附和侵入血脑屏障,与其增强新生隐球菌所致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快速检测鉴定临床常见侵袭性曲霉菌病原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以真菌核糖体RNA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区2为靶基因,在5.8S、28S rRNA基因上设计泛真菌通用引物,扩增临床常见曲霉菌。同时用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人基因组DNA及临床常见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引物特异性检测。将通用真菌引物扩增产物进行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以新鲜提取的烟曲霉基因组DNA为模板按照1∶10的比例梯度稀释,进行敏感性检测。检测7个浓度梯度的烟曲霉基因组DNA。结果设计的真菌通用引物可以扩增临床常见的4种曲霉菌及新生隐球菌,但与人基因组DNA和临床常见细菌基因组DNA无扩增反应,检测限可低至1.5 pg/μl,且4种曲霉菌及新生隐球菌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不同。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结论利用真菌通用引物的扩增产物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可以达到检测鉴定临床常见4种曲霉菌的目的,此方法对侵袭性曲霉菌的快速检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以及生命支持系统的应用,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全球的流行,真菌感染成为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在各系统真菌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居内脏真菌感染首位,而肺部的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及隐球菌属又是较常见的感染菌属,故本文仅对肺部念珠菌病、曲霉菌病及新型隐球菌病的早期实验室检查和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郑岳臣)(谢建敏)(魏兵)(祝兆如)(邬炎卿)(倪士宏)(谭志健)(罗彩明)(刘欣)(周焰)MicrocomputerSystemforAutomaticIdentificationoftheCryptococcusneoformansandIts...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酵母cap 70 荚膜缺陷株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构建新型隐球菌荚膜缺陷株cap70的转化系统。方法:⑴在新型隐球菌的荚膜缺陷株cap70中利用5-氟乳清酸(5-FOA)反选择法筛选尿嘧啶合成基因突变株(cap70 ura5),并用Southern杂交和PCR方法对突变株作进一步验证;⑵利用ura5及ura3为选择标记的质粒载体pCXJ18及pCXJU,用电转化法和化学转化法转化ura5突变株。结果:筛选到ura5突变株,经验证该突变株尿嘧啶合成功能缺失;首次用化学转化法在新型隐球菌的转化中获得高效率转化。结论:首次建立了新型隐球菌cap70荚膜缺陷株的转化系统,为克隆与荚膜形成有关的新基因提供了基础,并为以基因中断、基因替代方法研究基因功能及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IdentificationofclinicalandenvironmentalisolatesofCryptococcusneoformansbyAPPCRfingerprintingWenHai温海,WuJianhua吴建华,LiaoWanq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