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川续断和丹参影响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药川续断和丹参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其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并比较两种不同中药在改建过程中的异同。方法 选取72只8周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川续断组、丹参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24只,川续断组每日灌服6g/kg川续断水煎剂,丹参组每日灌服6g/kg丹参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mL生理盐水,每隔7d加力1次。3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d分批次处死,每批次6只。剥离头颅骨,分别测量牙移动的距离及牙槽骨的密度,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改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续断组、丹参组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二者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3组破骨细胞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平缓趋势,川续断组、丹参组比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川续断组和丹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牙槽骨密度呈现降低趋势,川续断组、丹参组比对照组降低缓慢(P<0.05),川续断组和丹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服丹参和川续断水煎剂均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快牙槽骨吸收及其修复重建,有利于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2.
选取48只8周龄雌性SPF级Wister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红花组和对照组,红花组每日灌服6 g/kg红花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 ml生理盐水,每周加力一次,4周后处死所有实验大鼠,分离大鼠上、下颌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制作第一磨牙及相关牙周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对各组VEGF 的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测量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区的骨密度,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红花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以及破骨细胞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VEGF在红花组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下颌第一磨牙区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鼠牙在正畸牙移动时牙周组织的改建情况。方法 :以 30只体重 2 5 0± 10g ,鼠龄 35d的豚鼠为样本 ,分为不加力组和加力组 ,不加力组在光镜下观察牙周切片 ,加力组分别在加力 1,3,5 ,7,14d取材在光镜下观察牙周切片 ,并在加力 14d时电镜下观察牙周切片。结果 :光镜下见不加力组无明显成骨和破骨迹象 ;加力组在加力不同时间均表现为张力侧牙周间隙变宽 ,血管扩张 ,有新骨形成。压力侧表现为牙周间隙变窄 ,牙槽吸收。电镜下见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纤维细胞功能活跃。结论 :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正畸牙移动时起重要作用 ;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为可修复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正畸力作用下经釉基质蛋白诱导再生的牙周组织与正常牙周组织中牙齿移动距离的差异,探讨釉基质蛋白治疗牙周疾病后牙齿正畸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2只雌性SD大鼠,将上颌两侧第一磨牙分别设为再生牙周组和正常对照组。再生牙周组采用结扎丝结扎法形成大鼠重度牙周炎实验模型,继而采用釉基质蛋白诱导牙周再生进行牙周重建。重建完成后,两组安装正畸加力装置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牵引4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诱导后的重建牙周具有良好的力学反应性,釉基质蛋白可以应用于重度牙周炎正畸牙齿的牙周再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SD大鼠疾病模型,探讨八珍汤加减方剂作用下牙周炎大鼠正畸移动的改变,为临床上日益增加的牙周病患者正畸寻找有效的方法.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只)、牙周病正畸组(OP,30只)、牙周病正畸给药组(OPY,30只),通过大体观察、口腔内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大鼠的牙周组织改变.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N组牙周组织无病理性改变,OP组牙槽嵴顶及牙槽骨吸收、破坏,牙槽骨吸收近根尖1/3.OPY组受压侧牙周膜纤维和牙间水平组纤维变窄,破骨细胞多;牵拉侧牙周膜变宽,成骨细胞活跃.结论:实验选用的八珍汤加减方剂有利于牙周炎大鼠正畸治疗中牙齿的稳定移动.  相似文献   

6.
江策  刘建国  高海涛  张疆弢  丰雷  管晓燕  陈欣 《广东医学》2007,28(12):1920-1922
目的 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rhTGF)-β1对牙周组织改建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正畸治疗中加快正畸牙的移动,缩短治疗时间作初步探索.方法 30只SD大鼠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并于不同时间在该牙颊侧牙龈黏膜下注射不同剂量(1,5,10,50,100 ng)rhTGF-β1.加力10 d后,处死大鼠,取正畸牙及牙周组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计数近中牙根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rhTGF-β1注射剂量在1 ng 和5 ng时,压力侧牙周骨组织吸收、改建明显,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1),注射剂量5 ng时,破骨细胞数目最多(P<0.01);rhTGF-β1注射剂量为10,50与100 ng时则随剂量增大破骨细胞数逐渐减少,且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注射低剂量(<5 ng)rhTGF-β1时,可促进正畸牙压力侧破骨细胞的形成,增加破骨细胞数目,牙周组织以骨吸收为主;高剂量(10 ng~100ng)时可致以成骨为主的修复性改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 IGF-Ⅰ对炎症和健康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72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炎症牙移动和健康牙移动1、3、7、14、21 d 组及对照组,近中移动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并进行 IGF-Ⅰ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在相同的牙移动时间内,炎症组大鼠牙移动距离大于健康组;健康牙移动组的 IGF-Ⅰ含量高于炎症牙移动组,压力侧和张力侧的 IGF-Ⅰ含量都与牙周组织状态和加力时间相关。结论:由于慢性炎症环境的存在,炎症牙移动组 IGF-Ⅰ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为了获得快速有效的正畸治疗效果,可通过局部应用 IGF-Ⅰ调节牙周细胞活性,加速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外源性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hVEGF)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促进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将30只雄性SD模型大鼠按rhVEGF浓度不同随机分为:0μg/ml(对照组)、0.1μg/ml组、0.51μg/ml组、1μg/ml组、1.5μg/ml组和2μh/ml组;每组5只,隔日在正畸牙颊侧牙龈粘膜下注射不同浓度VEGF,注射体积为0.1ml,第10天处死大鼠,取正畸牙及其牙周组织作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学改变,进行破骨细胞计数.结果 随VEGF浓度增加,牙周组织改建逐渐活跃,之后逐渐下降.压力侧以破骨细胞活动为主,0.5μg/ml组破骨细胞计数最多,骨吸收最活跃(P<0.01).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外源性VEGF可以加速正畸牙牙周骨组织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骨碎补对正畸牙移动表达的影响,为其下一步基础及临床正畸实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为正畸加力合并灌服骨碎补水煎剂(以下简称骨碎补加力组),B组为单纯正畸加力,C组为单纯灌服骨碎补水煎剂,D组为空白对照.每组又分设5,9,13,17 d观察小组,每小组5只大鼠....  相似文献   

10.
牙周病正畸牙齿移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牙周炎患牙正畸治疗的时机。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正常矫治对照组(A),牙周病治疗矫治组(B),牙周病矫治组(C),分别对3组动物正畸牙齿移动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病理组织切片显示:C组兔牙牙周组织明显破坏,可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炎细胞浸润,加重了原有的牙龈炎和牙周炎症;而A、B两组组织切片均为正常牙齿移动所见,且于B组可见膜内化骨现象。结论 对于轻度牙周炎,在菌斑得到控制及拥有良好的牙周维护的前提下,牙周组织对于正常范围内的正畸力的反应与正常牙齿移动未见明显差别;而未经治疗的轻度牙周炎不能进行正常力值下的牙齿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五鹤续断洗脱液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五鹤续断组、模型组、对照组.采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五鹤续断组灌服五鹤续断洗脱液,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测定小鼠脾脏、胸腺、睾丸或卵巢指数,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鹤续断对氟哌啶醇致痴呆大鼠抗氧化酶表达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用氟哌啶醇建立痴呆病(Alzheimer Disease,AD)动物模型,实验组同时腹腔注射五鹤续断注射液.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肝、肾、海马、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五鹤续断注射液能使大鼠多种组织SOD、GSH-PX显著升高,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五鹤续断增强抗氧化酶的表达作用,提示可能与促进抗氧化、抵抗氧自由基损伤和延缓衰老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复制牙周炎动物模型,并对治疗组灌服盐酸小檗碱0.6mg·kg^-1·d^-1。动态观察牙周组织形态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IL-6水平的变化。结果:牙周炎模型组牙周组织中IL-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用药后第1、2、3、4周各时间段牙周炎治疗组牙周组织中IL-6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治疗组各时间段之间IL-6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IL-6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应用盐酸小檗碱能抑制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炎症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模型组(模型组)、低剂量(100 mg·kg-1)GSPE组和高剂量(200 mg·kg-1)GSPE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牙周结扎法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低和高剂量GSPE组大鼠分别按100和200 mg·kg-1GSPE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血糖水平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测量各组大鼠牙槽骨吸收量,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牙周结缔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牙周组织损伤,牙槽骨吸收量明显增加(P<0.05),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GSPE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明显好转,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牙槽骨吸收量减少(P<0.05),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GSPE组比较,高剂量GSPE组大鼠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GSPE可改善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牙周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胶原膜复合rhBMP-2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模型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于下前牙龈颊沟冠方1 mm处制备实验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胶原膜组(Co组)和胶原膜复合rhBMP-2组(Co/rhBMP-2组)。术后4、6和8周分批处死大鼠,取实验部位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Co/rhBMP-2组术后4周缺损区可见大量新生骨;6周新生骨充满缺损区;8周新生牙槽骨密度较高,根面有新生牙周膜和牙骨质样组织,未见牙龈上皮长入。Co组术后4周缺损边缘可见新骨形成;6周新生骨量增多,但尚未充满缺损区;8周根面有少量牙周膜和牙骨质样组织形成。对照组术后4周缺损边缘有少量新骨沉积;6周缺损边缘可见束状胶原纤维;8周切迹内仅有少量新生牙周组织形成,并有牙龈上皮长入。结论:胶原膜复合rhBMP-2既有引导作用,防止牙龈上皮长入,维持生长空间;又具有诱导骨形成作用,能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16.
郭蕊欣  马莉  李金源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12):1235-1236,1239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降低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30只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去势组。利用丝线结扎牙齿的方法对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构建牙周炎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MP-2在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的不同表达。结果去势组MMP-2呈强阳性表达,假手术组MMP-2的表达弱于去势组,对照组几乎不表达。同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和去势组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平均光密度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在雌激素低的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比雌激素正常的大鼠高,说明雌激素水平降低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牙移动后保持阶段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保持期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置;实验对照组以大鼠前牙为支抗,牵引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持续21 d后左侧安装保持装置,分别保持1、3、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牙周病相关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DNA对口腔内其他细菌性抗原的免疫应答的影响,并探讨牙周病相关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DNA作为口腔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培养牙周病相关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并提取其DNA.将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采取免疫接种法将等量的明矾缓冲液,明矾-葡萄糖基转移酶缓冲液及含有伴放线放线杆菌DNA的明矾-葡萄糖基转移酶缓冲液分别接种于相应组大鼠体内,分别于接种前及接种后第1,3,6周断尾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G水平.[结果]第1,3,6周时,明矾-葡萄糖基转移酶缓冲液组大鼠血清IgG水平与明矾缓冲液组及含伴放线杆菌DNA明矾-葡萄糖基转移酶缓冲液组相比较均显著增高.[结论]牙周病相关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DNA作为佐剂减弱其他牙周病或龋病细菌抗原的宿主免疫应答,减弱疫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免疫刺激性脱氧寡核苷酸(CpG ODN)BW006对实验性牙移动大鼠牙周组织中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正畸牙移动大鼠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选取36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实验性牙移动模型,左侧上颌为实验组(局部注射CpG ODN BW006),右侧上颌为对照组(局部注射PBS),每3 d给药1次,每次40 μL,于加力3、7和14 d时分别随机选取12只大鼠处死,取含有第一磨牙的上颌骨组织制备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形态表现,测量牙齿移动距离,检测牙周组织中Runx2和Osterix的表达。结果:HE染色,实验组大鼠压力侧骨吸收程度较低,对照组大鼠压力侧骨吸收明显,实验组大鼠张力侧可见大量成骨细胞,牙槽骨丰满度及高度高于对照组;加力7和14 d时实验组牙齿移动距离分别为(0.347±0.007)和(0.443±0.016)mm,对照组分别为(0.585±0.012)和(0.975±0.084)mm,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齿移动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加力3和7 d时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中Runx2和Osterix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均于加力7 d时达到峰值;加力14 d时实验组Runx2和Osterix阳性表达水平略有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pG ODN BW006可通过促进牙移动过程中Runx2和Osterix的表达调控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