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心室颤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8),盐水组(n=24),依达拉奉组(n=24),每组再分为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48h3个时间点。盐水组与依达拉奉组均采用经食道快速起搏的方法制作大鼠心室颤动模型,常规行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即刻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依达拉奉,其中依达拉奉为3mg/kg,生理盐水组输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监测血流动力学1h,结扎股动、静脉消毒缝合,放入笼内常规饲养,分别于上述3个时间点腹腔麻醉后快速断头取脑组织,左脑用于测定超氧化物(SOD)、丙二醛(MDA)含量;右脑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2-3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依达拉奉组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在12,24,48h均高于盐水组(P<0.05),MDA含量在以上3个时间点均低于盐水组(P<0.05或P<0.01);镜下观依达拉奉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盐水组为轻,以24,48h最为明显。结论:自主循环恢复后尽早使用依达拉奉,可通过提升脑内的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中度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组注射依达拉奉3 mg·kg-1,每隔12 h重复一次,直至相应时点;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术后6、24、48、72、120 h 5个时点分别取样检测脊髓组织含水量及丙二醛(MDA)的含量;TUNEL法检测各组脊髓中的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脊髓组织Bcl-2基因表达.结果 治疗组各时点脊髓组织含水量、MDA含量及细胞凋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能降低脊髓组织MDA含量,减轻脊髓水肿,上调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损伤,从而达到其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ICH)后脑组织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n=40)、脑出血对照组(ICH对照组,n=40)和假手术组(n=40)。每组分为手术前、术后6h、12h、24h、48h、72h、96h、120h等8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含水量变化。结果 ICH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ICH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含水量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648,P〈0.001)。依达拉奉治疗组术后24-96h各时点MDA含量明显低于ICH对照组(P〈0.001),依达拉奉治疗组术后各时点含水量与MDA含量呈显著相关(r=-0.407,P〈0.05).结论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具有显著的氧化损害,此损害与脑水肿形成有关。依达拉奉使氧化损害明显减轻,依达拉奉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损伤、细胞凋亡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脑缺血开始时及再灌注后12 h分别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于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1otting检测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1);P-JAK2,P-STAT3免疫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凋亡细胞也减少(P<0.01).结论 依达拉奉尚能通过抑制与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的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某综合性医院城镇老年患者住院费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自由基水平变化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分为6、12、24、48 h 4个亚组.检测各组脑组织不同时间点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皮层BDNF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依达拉奉干预组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增加SOD活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依达拉奉组BDN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表达时相延长.BDNF蛋白表达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水平,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并能显著增加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BDNF的表达,推测依达拉奉还具有清除自由基以外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钟芳芳  吴承龙  孙新芳  章燕幸 《浙江医学》2016,38(3):192-194,204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和两药联用组,每组10只,其中缺血再灌注后1d和7d各5只。首先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Bcl、Bax-2和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两药联用组小鼠脑神经细胞AI值均明显降低(P<0.05),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其中又以两药联用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两药联用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降低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协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11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ICH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后3组分为7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出血灶周围组织Bcl-2、Bax表达及凋亡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干预后48~168 h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ICH对照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术后6 h血肿周围皮质原位末端标记(TUNEL)、Bcl-2、Bax阳性细胞明显增加,并持续增多,72 h达到高峰,120 h阳性细胞数下降,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依达拉奉治疗组6~168 h TUNEL、Bax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同时点ICH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治疗组术后6~68 h Bcl-2阳性细胞数较同时点ICH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865,P<0.01),Bax/Bcl-2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453,P<0.01). 结论凋亡机制参与了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过程,依达拉奉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轻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对脑出血后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用尾状核注射自体血法建立脑出血模型;检测丙二醛(MDA)含量,以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出血组脑组织MDA含量、细胞凋亡数和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出血组相比,依达拉奉组MDA含量、细胞凋亡数与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各1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缺血再灌注前12h,预处理组给予依达拉奉3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腹腔注射。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bcl-2、Bax表达及凋亡细胞。结果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h原位末端标记(TUNEL)、bcl-2、Bax阳性细胞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hTUNEL、Bax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hbcl-2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凋亡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性损伤的过程,依达拉奉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应激耐受性保护和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od组)、依达拉奉组(Eda组),每组再分为再灌注2h,4h、12h、24h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各时间点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测定血清Bax数值,计数海马CAl区的神经元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观察12h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Sham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NDS为0;Mod组和Eda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与Mod组比较,Eda组NDS显著降低(P〈0.05)。②各时间点Mod组和Eda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与Mod组比较,Eda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Bax和Caspase-3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HSYA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Allens’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1、7、14天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术后14天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细胞caspase-3 p20、Bcl-2和Bax表达。结果HSYA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大鼠下肢功能均有恢复(P〈0.05),且HSYA治疗组恢复更明显(P〈0.05);与损伤对照组比较,HSYA治疗组caspsase-3p20阳性细胞数表达明显减少(P〈0.05),Bcl-2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Bax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HSYA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脊髓损伤部位继发性损伤,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成年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和药物治疗组3组,其中损伤组和药物治疗组各50只,分5个时间点(8小时、24小时、72小时、7天、14天)处死;假损伤组10只,于手术后14天处死,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损伤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大鼠损伤后脊髓组织iNOS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可通过抑制iNOS蛋白表达对大鼠脊髓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脊髓神经元损伤的过程中,细胞凋亡以及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复制实验性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脊髓L1-5节段的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Bcl-2、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Bcl-2在12h达高峰,之后下降;Caspase-3在24h达高峰,24h的凋亡细胞数最多,Caspase-3的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946。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出现脊髓神经元损伤,并有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早期不同时间段内脊髓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表达变化规律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①假损伤组(对照组,n=8)与②损伤组(实验组,48只);假损伤组仅打开T10及部分T,、Tn椎板,实验组均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点(12h、24h、3d、5d、7d、10d)随机处死8只取材;分别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组织中Survivin表达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脱氧核糖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在损伤及周边脊髓灰、白质中偶有Survivin蛋白表达、实验组12h有极少表达、3d时可见较多Survivin蛋白表达,然后开始下降;10d时与对熙组比较仍有统计意义(P<0.05).在脊髓损伤后对照组有少量细胞凋亡;而试验组12h就出现大量凋亡细胞,3d达高峰,5d和7d明显减少,10d仍有少量表达;实验组24h、3d、5d、7d、10d细胞凋亡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Survivin表达呈上升趋势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细胞凋亡成正相关,脊髓损伤后Survivin的表达升高参与了押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减轻脊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托吡酯对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脑出血组(n=20)和脑出血治疗组(n=20),采用Fredrik等建立的自体股动脉取血并向大鼠尾壳核注射方法复制脑出血模型。各组按术后6 h、24 h、48 h、72 h及5 d分为五个亚组,经尾壳壳行冠状切片,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SOD含量,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脑出血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MDA均低于脑出血组(P〈0.05);SOD均高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托吡酯能降低血肿周围组织MDA含量,上调SOD表达,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及经内毒素预处理后损伤脊髓中转录因子Nrf2及凋亡蛋白Caaspase-3的表达.方法SD大鼠1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LPS预处理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模型,在术后1、3、5、7...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JAK(Janus激酶)/STA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JAK2、STAT3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激活后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被异常激活的意义。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随机分到4、12、24、72h和168h各个亚组(n=6)。脊髓损伤组应用Allen’s重物坠落法并加改良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在相应时间处死取脊髓,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组织中P-JAK2(磷酸化JAK2)、P-STAT3(磷酸化STAT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JAK2、P-STAT3阳性细胞较少,在脊髓损伤组各个时间点P-JAK2、P-STAT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损伤后4h迅速上升,12h达峰值(P〈0.01),而后逐渐下降,168h仍有表达。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可异常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它可能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2021鞘内给药对保留性神经损伤(SNI)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鞘内置PE-10导管后随机分为4组:Sham组,SNI组,SNI+DMSO组和SNI+BN52021组,建立SNI疼痛模型,手术后第1、3、5、7、10和14天鞘内给药并测痛阈,第14天取大鼠L4~6段脊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os免疫阳性细胞。结果:SNI神经损伤大鼠机械缩爪阈降低(P<0.05),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P<0.05);BN52021鞘内注射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的表达,同时伴有大鼠触觉异常痛敏的减轻。各组大鼠辐射热缩爪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注射BN52021可减轻SNI大鼠触觉异常痛敏,抑制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c-fos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minocycline)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早期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36只)、损伤组(B组=36只)和损伤后米诺环素治疗组(C组=36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致伤B组和C组大鼠T8~T11脊髓,对照组不损伤脊髓.治疗组于术后1h腹腔注射米诺环素(90mg/kg),之后每隔12h给药1次,对照组和损伤组在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B组和C组于术后2h、6h、12h、24h、48h、72h处死大鼠取损伤段脊髓标本,A组在相应时间点取相应节段脊髓标本,切片后行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NF-α表达.结果:脊髓损伤早期损伤脊髓取材免疫组化镜检后发现A组大鼠脊髓TNF-α呈弱阳性表达;B组和C组伤后2h即有TNF-α表达,12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B组伤后72h TNF-α表达仍较A组高(P<0.05),而C组在伤后72h即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C组各时间点TNF-α表达均较损伤组低(P<0.05).结论:米诺环素可显著降低脊髓损伤早期组织中TNF-α的表达,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脊髓挫伤后,急性期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T12)损伤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6)、SCI组(n=42)和DEX组(n=42,于SCI后15min尾静脉注射DEX30mg/kg),分别于损伤后1h、3h、6h、12h、24h、36h、48h取材,做常规HE染色和用抗TNF-α和抗IL-6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TNF-α和IL-6在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不表达;TNF-α、IL-6在脊髓损伤后1h均有表达,于48小时回落到正常。TNF-α在24h达高峰;IL-6在12h达高峰。地塞米松干预后二者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对TNF-α、IL-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