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亚健康状态转化的影响.方法 在2013年3~5月,我们建立了一个5676人的前瞻性大学生队列,进行基线的健康体检、健康状态评估和生活方式判别等,最终发现有2972名亚健康者,并对其进行了1.5年健康状态转化的随访研究,观察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状态转化的影响.生活方式的评估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健康状况的判定主要结合被调查者的体检报告及《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l.0).结果 2972名亚健康者经1.5年的随访,有422名恢复到健康状态,而579名进展为疾病状态,1971名仍是亚健康状态.422名亚健康转化成健康者在健康状态评估SHMS Vl.0量表总分的平均分提高了8.75±6.95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00),在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等3个健康维度的平均分均有显著的提高.HPLP-Ⅱ总分的平均分在1.5年后较基线时增加了14.73分(t=-15.34,P=0.000),同时,HPLP-Ⅱ的6个维度的得分也都明显增加.回归分析发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健康状态有显著影响(P<0.05).在校正一般人口学资料的模型中,相对于优秀水平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最小暴露者),差水平的生活方式(最高暴露者)发生亚健康的危险性高达30倍(OR:30.598,95%CI:3.928~238.331),一般水平的生活方式(较高暴露者)发生亚健康的危险性高达24倍(OR:23.988,95%CI:14.695~39.158),次优水平的生活方式发生亚健康的危险性为4倍(OR:4.306,95%CI:2.767~6.702).结论 亚健康状态具有既可发展为疾病状态、又可逆转为健康状态的双向性转化特点.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导亚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因素;预防和干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是促进亚健康状态回归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发生之间的关联,为亚健康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
照研究方法,从队列中获得由健康状态转化为亚健康状态133例,按1∶1的比例分别匹配以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对照。结果
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及体质指数差异未见显著,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的发生有显著性
意义,OR值为5.90(95% CI为3.12~11.16,P=0.000)。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的六个维度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
现压力管理的贡献作用有统计学关联,OR值为4.00(95% CI为1.54~10.40,P=0.004)。结论不良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亚健
康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以压力管理能力的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广东人群睡眠情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亚健康的关系。方法在广东地区进行24159例的横断面调查。睡眠充足与否被定义为睡眠是否充足的程度“从不、有时、经常、总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来评估,健康状况结合被调查者的体检报告及《亚健康评定量表》。结果在24159例调查者中,亚健康(46.0%)及疾病(35.2%)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健康者。被调查者中从不有充足睡眠者占4.1%(986例),有时占36.9%(8913例),经常占44.9%(10847例),总是者仅占14.1%(3413例),健康状态与睡眠充足与否有关(χ2=1499.945,P=0.000)。回归分析显示睡眠充足与否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显著影响(P<0.001);同时,从不有充足睡眠的人发生亚健康的风险是总是有充足睡眠的人的8.391倍(95%CI 6.325~11.131),是有时睡眠充足的人的6.049倍(95%CI 5.414~6.758),是经常睡眠充足的人的2.263倍(95%CI 2.058~2.488)( P=0.000)。结论睡眠充足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相关,它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强有力预测因素。缺乏充足的睡眠或睡眠剥夺与发生亚健康的风险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为企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提供依据。方
法某企业共5316名员工作为被调查对象,使用《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II)进行问
卷调查,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健康者643人,占12.86%,亚健康者3838人,占76.76%,疾病
患者519 人,占10.4%。HPLP-II 为115.95±21.468 分,其中健康人群的HPLP-II 为134.23±24.72 分,亚健康人群的HPLP-II 为
114.69±19.25 分。健康与亚健康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等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98.593,P=0.000)。亚健康人群的
HPLP-I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亚健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相关。其中自我实现、运动锻
炼、压力管理与亚健康呈负相关关系,为保护因素。结论亚健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相关,其中自我实现、运动锻炼、压力管理
是影响亚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为企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某企业共5316名员工作为被调查对象,使用《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II)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健康者643人,占12.86%,亚健康者3838人,占76.76%,疾病患者519人,占10.4%。HPLP-II为115.95±21.468分,其中健康人群的HPLP-II为134.23±24.72分,亚健康人群的HPLP-II为114.69±19.25分。健康与亚健康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等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98.593,P=0.000)。亚健康人群的HPLP-I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亚健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相关。其中自我实现、运动锻炼、压力管理与亚健康呈负相关关系,为保护因素。结论亚健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相关,其中自我实现、运动锻炼、压力管理是影响亚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心灵成长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广东地区随机抽取4个城市4所大学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亚健康评定量表》与《心灵成长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在11 144名大学生中,亚健康患病率高达55.94%,健康组、亚健康组、疾病组的心灵成长平均总分分别为(29.16±4.28)分、(23.97±4.74)分和(25.34±4.92)分,亚健康组的心灵成长最低.在回归分析中,心灵成长差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度是心灵成长为优秀的42.629倍(95%CI19.936 ~91.15);与心灵成长为优秀相比,心灵成长为一般(OR=24.387,95% CI 20.070~ 29.63)、良好(OR=4.247,95% CI 3.794 ~4.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与亚健康有关的心灵成长相关条目包括SG1、SG2、SG4、SG6、SG7以及SG9(P <0.05).结论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心灵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的心灵成长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很有必要从心灵成长层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林省眼部不适症状人群中干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分布特点,分析干眼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患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14年7月—2015年8月随机选择吉林省不同地区的三甲或二甲医院作为筛查基地,选择经宣传后主动来院进行眼科检查者1 173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干眼主观症状,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睑板腺功能状态和泪液分泌量,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干眼患者的干眼检出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实际受检者1 122人,确诊为干眼患者896例,干眼检出率为79.8%。女性干眼检出率高于男性(χ2=4.070,P<0.05),不同年龄干眼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3,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40岁以上(40~49岁,OR=6.313,95% CI:3.498~11.393;50~59岁,OR=6.919,95% CI:3.876~12.351;60~69岁,OR=5.175,95% CI:2.650~10.104;70岁及以上,OR=9.508,95% CI:3.608~25.061)、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分级为中度(OR=2.123,95% CI:1.186~3.803)、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OR=2.186,95% CI:1.098~4.353)和眼部手术史(OR=3.692,95% CI:1.204~11.323)是干眼的危险因素,而职业为农民(OR=0.351,95% CI:0.135~0.917)为干眼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职业、MGD分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眼部手术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眼的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以期减少干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分布规律及其与西北燥证的关系,了解新疆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构成、体质特点和致病因素。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居民进行西北燥证及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杲:(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总发生率为71.9%,和田地区居民高于吐鲁番地区居民。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而不同地区、不同居住环境、不同民族亚健康及疾病的发生状况亦有所不同。(2)西北燥证人群与非西北燥证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差异显著,西北燥证人群健康状况差。结论:(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不同地区、城乡、民族问差异显著。(2)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新疆地区多发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衰弱的发病情况,探讨其衰弱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5年的数据,以2011年基线调查时60岁及以上非衰弱的老年人建立研究队列,评估随访至2015年队列人群的衰弱发生情况;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队列人群共计随访14 351人年,随访期内共有248人发生衰弱,衰弱的发病密度为17.28/1000人年,男性(14.63/1000人年)低于女性(20.14/1000人年),年龄越大衰弱的发病密度越高(60~64、65~69、70~74、75~79、80岁及以上老年人衰弱的发病密度分别为:8.90/1000、16.77/1000、24.04/1000、35.27/1000、64.67/1000人年)。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抑郁症状(OR=2.534,95% CI:1.714~3.748)、吸烟(OR=1.713,95% CI:1.081~2.715)、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难(OR=1.684,95% CI:1.155~2.456)等因素是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未婚/离婚/丧偶(OR=0.432,95% CI:0.278~0.673)、认知功能得分高(OR=0.919,95% CI:0.870~0.970)、小学毕业(OR=0.453,95% CI:0.254~0.806)、饮酒(OR=0.520,95% CI:0.323~0.837)等因素是老年人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我国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发病率低于全球发病水平,不同性别、年龄之间老年人衰弱发病存在差异。有抑郁症状、吸烟、生活自理困难是我国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主动心理咨询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2020年2月4日-3月11日,通过上海市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收集在此期间所有咨询者的相关人口学信息、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和关注度、对疫情消失的态度及焦虑状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的影响。结果 704名咨询者的年龄为18~73岁(平均33.24岁);状态焦虑分数为(44.49±6.31)分,特质焦虑分数为(46.19±5.2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分层并调整相关变量后发现,对于男性咨询者来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是中等或高状态焦虑的保护因素(OR=0.28,95% CI:0.09~0.89),对疫情消失持有高度期待是中等或高特质焦虑的保护因素(OR=0.25,95% CI:0.07~0.87);对于女性咨询者来说,有医学背景且对疫情认知较高是中等或高状态焦虑的保护因素(OR=0.17,95% CI:0.03~0.92),对新冠肺炎疫情关注适当是中等或高特质焦虑的保护因素(OR=0.22,95% CI:0.07~0.69)。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不同特征的心理咨询者焦虑状况的影响不同,对疫情认知差、过分关注疫情、对疫情消失的期待低、非疾病防控职业的心理咨询者焦虑风险更高,是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后的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40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新发、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和400例同期未患结直肠癌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静坐时间≥8h(OR=2.01,95%CI: 1.15~3.50)、食用腌泡菜≥3次/周(OR=2.19,95%CI: 1.48~3.23)、食用腊制食品≥2个月/年(OR=4.12,95%CI: 2.59~6.55)、经常食用脂肪及糖类食物(1~2种OR=1.97,95%CI: 1.03~3.76;3~5种OR=3.41,95%CI: 1.68~6.93)和结直肠癌家族史(OR=3.46,95%CI: 1.37~8.75)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饮茶(OR=0.61, 95%CI: 0.40~0.94)、经常运动(OR=0.36,95%CI: 0.23~0.56)、食用豆类及豆制品≥3次/周(OR=0.46,95%CI: 0.28~0.75)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经常食用脂肪及糖类食物在结肠癌的发生中作用突出(1~2种OR=7.53,95%CI: 1.75~32.34;3~5种OR=10.57,95%CI: 2.38~46.95),未发现在直肠癌发生中起作用。结论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干预,积极倡导群众适当运动,平衡膳食,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四川省高原和平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5月在四川省成都市晋阳、成华社区医院序贯纳入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31例,2017年9月在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及其周边乡镇纳入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纳入患者均为40周岁以上。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认知功能及服药依从性等信息,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测量诊室血压、心电图、采集血样。按常住地点为高原或平原分层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平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高原地区(19.05% vs. 8.64%),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平原组70~80岁组控制率高于40~50岁组(OR=4.037,95%CI:1.269~12.848);有中心性肥胖(OR=0.480,95%CI:0.233~0.987)和血尿酸水平高(OR=0.994,95%CI:0.989~0.998)的患者控制率较低。高原组依从性好(OR=4.793,95%CI:1.407~16.326)、尿酸水平高(OR=1.008,95%CI:1.003~1.012)的研究对象血压控制率更高;而认知功能低(OR=0.234,95%CI:0.071~0.767)的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  结论  平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比高原地区高。平原地区应重点关注中心性肥胖、高尿酸水平、40~50岁患者;高原地区应注意积极提升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to prostate cancer (PCa) i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250 PCa patients and 500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is case-control study.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odds ratios (OR)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95% CI) for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style, eating habits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with PCa risk. Results Green vegetables and green tea were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PCa (0R=0.39, 95% CI: 0.28-0.53; 0R=0.59, 95% Cl: 0.40-0.87, respectively). Family history of PCa (0R=7.16, 95% CI: 2.01-25.49), history of prostate diseases (0R=2.28, 95% Cl: 1.53-3.41), alcohol consumption (0R=1.97, 95% CI: 1.33-2.90), red meat consumption (0R=1.74, 95% CI: 1.20-2.52), barbecued (0R=2.29, 95% CI: 1.11-4.73) or fried (0R=2.35, 95% CI: 1.24-4.43) foods were related with increased PCa risk. Negative psycho-social factors including occupational setbacks (0R=1.61, 95% CI: 2.00-2.59), marital separation (0R=1.94, 95% CI: 1.29-2.91), self-contained suffering {0R=2.37, 95% CI: 1.58-3.55), and high sensitivity to the personal comments (0R=1.73, 95% CI: 1.18-2.54) were related to PCa. Conclusion Regular consumption of green vegetables and green tea may suggest protective effects on PCa. Alcohol consumption, red meat consumption and barbecued or fried foods were associated with PCa. Negative psycho-social factors may also play a role in the incidence of PCa in Chines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与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治疗效果的维持除药物治疗外也需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因此有必要重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与维持。目的 了解河北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7-11月在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分别随机抽取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出院1年及以上的79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医学资料、合理生活方式。患者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评定包括5个方面:(1)定期血脂评估、(2)冠心病饮食、(3)控制体质量、(4)戒烟、(5)运动,分为遵循4~5条、2~3条、0~1条3个等级。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遵循合理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798份,回收有效问卷79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67.2%(536/798)的患者定期血脂评估;62.2%(496/798)的患者执行冠心病饮食;44.0%(351/798)患者减重;56.8%(220/387)吸烟者戒烟成功,占总体20.9%(167/798)的患者仍吸烟;45.5%(363/798)的患者运动。合理生活方式遵循4~5条388例(48.6%)、2~3条229例(28.7%)、0~1条181例(22.7%)。性别〔男性:OR=1.600,95%CI(1.149,2.228),P=0.005〕、年龄〔≤40岁:OR=23.927,95%CI(7.980,71.664),P<0.001;41~50岁:OR=3.307,95%CI(1.870,5.847),P<0.001〕、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回归工作〔否:OR=1.747,95%CI(1.280,2.385),P<0.001〕、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单支病变:OR=1.654,95%CI(1.132,2.416),P=0.009;双支病变:OR=1.483,95%CI(1.033,2.132),P=0.033〕、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了解:OR=2.340,95%CI(1.701,3.219),P<0.001〕、心脏康复知识了解程度〔完全不了解:OR=2.691,95%CI(11.545,4.688),P<0.001;有点了解:OR=1.745,95%CI(1.083,2.815),P=0.022〕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偏差,且性别、年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回归工作情况、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脏康复知识了解程度是其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的影响因素,因此,临床应加强心脏康复、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尤其应加强对男性、中青年和冠状动脉病变较轻患者的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回归工作,促进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与维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海市杨浦区50岁及以上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 并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 抽取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及问卷调查, 对可能影响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6 002份, 社区老年居民甲状腺结节总体患病率为29.1%(1 747/6 002)。患病率随年龄段的增长而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女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1.2%(1 241/3 980), 男性为25.0%(506/2 022), 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 < 0.05);多发结节患病率为1.8%(110/6 002)、两叶结节为11.8%(106/6 002)、峡部结节为0.1%(6/6 002)、右叶结节为7.7%(464/6 002)、左叶结节为7.7%(461/6 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64, 95%CI: 1.207~1.542)、年龄增长(66~80岁, OR=1.188, 95%CI: 1.047~1.348;81~岁, OR=1.415, 95%CI: 1.123~1.784)、中心性肥胖(OR=1.167, 95%CI: 1.039~1.310)、缺少体育锻炼(OR=1.236, 95%CI: 1.099~1.390)、睡眠状况差(OR=1.297, 95%CI: 1.154~1.459)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杨浦区社区5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9.1%, 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年龄增长、女性、缺乏体育锻炼、中心性肥胖、睡眠质量差可能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群的哮喘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中国12个地区的常住居民为研究 对象,评估不同特征人群哮喘的患病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对2009年和2011年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的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中国成人哮喘患病率为1.25%(95% CI:1.06%~1.43%)。年 龄、性别、地区、城乡、吸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受教育程度、婚姻、幸福感等在哮喘患者与非哮 喘患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人群比较,哮喘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 风险较大(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成人哮喘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OR=1.042,95% CI:1.032~1.053)、 性别(男性OR=1.533,95% CI:1.080~2.167)、地区(北京OR=2.470,95% CI:1.155~5.308)、城市(OR=1.355,95% CI: 1.026~1.786)、BMI(OR=1.021,95% CI:1.000~1.037)、吸烟(OR=1.428,95% CI:1.028~1.989)、饮酒(OR=0.711, 95% CI:0.515~0.976)、受教育年限(OR=0.964,95% CI:0.930~0.999)、短期健康状况欠佳(OR=5.295,95% CI: 4.055~6.934)、主观幸福感(低OR=2.219,95% CI:1.272~3.887)、打游戏机(OR=2.732,95% CI:1.023~6.088)、看电视 (OR=1.695,95% CI:1.036~2.941)。结论:中国成年人哮喘患病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 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东省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近10 年广东省某医院309 576 例体检人员甲状腺彩超检查情况。将人群分为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使用SPSS22.0软件,组间比较根据数据类型分别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进行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甲状腺结节之间的关系,计算比值比(OR)与95%置信区间(95% CI)。结果 经过数据结构化和标准化,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9.68%,其中男性为7.71%,女性为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7.08,P<0.001)。总体上,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不同年龄段,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结节组男性比例、年龄、BMI、SBP、DBP、FBG、TC、LDL-C、HDL-C、TG及脂肪肝、血脂异常、血糖偏高、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均高于非甲状腺结节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与性别(OR=0.455,95%CI: 0.443-0.468)、年龄(45~59:OR=1.660,95%CI:1.613-1.710;≥60岁:OR=3.329,95%CI: 3.202-3.462)、BMI (体质量偏轻:OR=0.808,95%CI: 0.755-0.864;超重:OR=1.074,95%CI: 1.038-1.112;肥胖:OR=1.281,95%CI: 1.221-1.343)、血脂异常(OR=1.053,95%CI: 1.022-1.085)、血糖偏高(OR=1.177,95%CI: 1.105-1.252)、及代谢综合征(OR=1.111,95%CI: 1.071-1.152)有关。结论 广东省某医院体检人群中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年龄、BMI及代谢相关疾病为重要影响因素。男性、体质量偏轻可能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增长、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偏高及代谢综合征可能使甲状腺结节检出风险提高。因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普及甲状腺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疾病早期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