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上腔静脉是一种少见的大血管畸变,不仅为解剖学所重视,同时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报道最近发现的一例双上腔静脉,伴有双奇静脉,与国内文献报道又有不同。本例为一男性约30岁,解剖记录:右上腔静脉由锁骨下静脉与右颈内静脉右胸锁关节后合成,沿头臂干、升主动脉右侧,右肺动脉前方汇入左心房。全长8.5cm,远心端外径1.2cm,近心端外径2.5cm。沿途接受右胸廓内静脉汇入。左上腔静脉由左锁骨下静脉和左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面合成,沿左锁骨下动脉和主动脉弓左侧,斜向胸主动脉左后方,下降至第五胸椎水平汇合右奇静脉,在食管后方越过第五胸椎体至右侧汇合右奇静脉,最后开口于右上腔静脉。全长从左静脉角至第五胸椎水平约9cm,远心端外径0.9cm,近心端外径2.2cm。属支异常:①左颈内静脉较细,右颈内静脉外  相似文献   

2.
在局部解剖学尸体操作中发现半奇、副半奇静脉缺如及单一奇静脉1例,现报道如下:左、右腰升静脉在第11、12胸椎体间处汇合为单一的奇静脉,直径约为10 mm,沿椎体的前方上行,在第4胸椎体水平形成奇静脉弓勾绕右肺根注入上腔静脉后壁,沿途右侧各肋间后静脉均为单干注入,而左侧第8与第9肋间后静脉合为一干于胸8椎体水平注入奇静脉,第6与第7肋间后静脉合为一干于胸6椎体水平注入奇静脉.所以,在行胸腔后纵隔器官手术时应予注意半奇、副半奇静脉缺如及单一奇静脉这种变异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下腔静脉的变异,综合国内二十余年之资科,在有M值可查的1136例中,见到14例占1.19±0.33%,其中多数的变异是双下腔静脉,而左下腔静脉的出现率则较低。我们在解剖过程中遇到一例左下腔静脉,为积累国人体质资料,现报告如下。标本是一具女性老年尸体。下腔静脉在第五腰椎左侧由左、右髂总静脉合成。位于左髂总动脉深面,低于腹主动脉分叉处一厘米.右髂总静脉较左髂总静脉粗。右髂总静脉中段血管外直径1cm;左髂总静脉中段血管外直径0.8cm。由起始处沿腹主动脉左侧上行,以后斜过椎体前由主动脉前方转到右侧,共可区分为左段、斜行段、和右段三部。下腔静脉左段在腹主动脉左侧向上,至第三腰椎体上缘,接受左肾静脉。此段长9cm、血管外直径1.8cm。有左卵巢静脉注入左肾静脉根部。斜行段(肾静脉间段):由第三腰椎体上缘与左肾静脉结合后,斜跨腹主动前方,到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下方,第二腰椎体上缘高度右肾静脉汇入处。长7.5cm、血管外直径  相似文献   

4.
我们制作教学标本时,在一具2岁左右的男童尸体上发现左,右双上腔静脉伴有双奇静脉同时存在的畸形,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解剖所见右上腔静脉:其位置、走行及组成情况没有明显变异,即由右颈内静脉与右锁骨下静脉合成,沿右锁骨下动脉前外侧下行,经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的右侧,平第三胸肋关节的下缘,注入右心房。右上腔静脉长2.4cm。在平第三胸椎上缘水平处,有右奇静脉沿脊柱右缘上  相似文献   

5.
在尸体标本制作中我们发现一例双上腔静脉双下腔静脉,保留胚胎第七周左右主要静脉的特征。国内文献没见报道过,在国外文献中本例与日本的矢野真〈1980〉报道过的一例相比更具典型特征。现报道如下,以便加深对上、下腔静脉,奇静脉发生方面的认识。解剖所见婴尸,女性约6个月,发育营养中等,汉族,死因不明。解剖前全身动静脉均注入有色物质。左上腔静脉在第三胸椎体前由胸主静脉和左无名静脉合成(图1.2)。沿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奇静脉弓周围的结构,为医学影像CT、MRI介入放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成人尸体标本50例和连续横断层标本5例。结果:①38%奇静弓在第4—5胸椎平面跨过右主支气管上方汇入上腔静脉,此处血管外径为101cm±018cm。②76%奇静脉弓下缘平对气管杈平面。③100%的奇静脉弓上缘平对主动脉弓的下缘。④在奇静脉弓汇入上腔静脉平面,100%的主动脉上隐窝和奇静脉弓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位于上腔静脉、奇静脉弓、主—肺动脉窗所围成的气管前间隙内。⑤100%右迷走神经亦恒定位于奇静脉弓后份、气管和食管所围成的间隙内。结论:奇静脉弓是纵隔上部重要的结构、是识别相邻结构的重要标志,因而在解剖学和影像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解剖一具国人成年男尸中,发现奇静脉变异,报告如下: 一、起始和位置:奇静脉不是起自右腰升静脉。右肋下静脉、10、11肋间后静脉汇成右静脉干,外径8.00mm,左肋下静脉、10、11肋间后静脉汇成左静脉干,外径12.66mm,左右静脉干在十胸椎体前面结合成奇静脉。奇静脉在胸椎体前方、胸导管后方上行,平八胸椎体处外径8.18mm,平六胸椎体处外径9.42mm。奇静脉在上行过程中,先位  相似文献   

8.
双下腔静脉是一种少见的变异,现报告一例。解剖所见一、右下腔静脉在乎第五腰椎(L_5,下同。)水平起于右髂总静脉,沿腹主动脉右1.0cm处上行,在L_1水平与右肾静脉和左下腔静脉汇成总下腔静脉。全长14.4cm,外径(压扁后量取,下同。)为2.5cm,属支自下而上有第4、3、2腰静脉和右睾丸静脉。二、在平L_5水平,左下腔静脉起于左髂总静脉,沿腹主动脉左侧1.4cm处斜向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教学实验中遇到肝总动脉起始异位1例,现报道如下。 成年人女尸,年龄在59岁左右,身长158cm。腹部无手术疤痕。 在清理尸体腹腔血管时发现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不是发自腹腔干。肝总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方2.5cm处发出,并在幽门上8cm处横行绕过胸导管、奇静脉、上腔静脉,距肝门1.5cm处分出肝左右动脉,分别进入肝左右叶。  相似文献   

10.
乳糜胸指胸腔内乳糜样积液,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胸腔积液类型.乳糜胸的发生与胸导管损伤或闭塞有关.胸导管起始于第1或第2腰椎前方的乳糜池,是将乳糜从腹腔转运至中心静脉系统的最主要的淋巴管.胸导管从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后,在食管后脊柱前行走于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在第4或第5胸椎水平转至椎体左侧再向上汇入左颈内或左锁骨下静脉.  相似文献   

11.
为描述和阐明经主脉弓平面横断层,纵隔内结构的解剖学特征,为医学影像CT、MRI提供解剖学依据,把经防腐固定的30具成年男性尸体制成间距为1.2cm的连横断层标本,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剖观测胎儿肝静脉在第二肝门入下腔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选择3~10月胎儿肝脏47例,测量肝左、中、右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直径,记录肝静脉属支数。结果肝左、中、右静脉压扁直径分别为0.34±0.16 cm、0.38±0.21 cm、0.33±0.18 cm;其属支数分别为1.63±0.73个、1.93±0.79个、1.66±0.73个;下腔静脉肝上、肝下压扁直径分别为0.95±0.32 cm、0.52±0.20 cm,后者与前者比为0.57±0.14。结论胎儿肝左、中、右静脉直径较成人细,其中肝中静脉最粗,肝左静脉次之,肝右静脉最细。肝左、右静脉分支以1支居多,肝中静脉以2支居多。胎儿肝上、肝下下腔静脉直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azygos vein with the inferior vena cava and a well demarcated azygos lobe of the right lung were detected during routine dissection of a 65-years-old white male cadaver. The azygos arch was found dilated and malpositioned to create an aberrant azygos fissure in the right superior lobe which, was occupied by a fold of parietal pleura. The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zygos lob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静脉韧带及肝圆韧带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腔分流新途径。方法 选择成人正常肝脏44 例,解剖观测静脉韧带、肝圆韧带等。结果 静脉韧带走行于肝下面的静脉韧带裂内,连于门静脉左支和下腔静脉之间,长约4 .09 ±0.61cm ; 肝圆韧带连于脐和门静脉左支之间, 其肝外段和肝内段分别长约14.51±3.44 cm ,5.75±0 .99cm 。静脉韧带和肝圆韧带内均有间断残腔存在,且以近心段最为明显,分别长达1.99 ±0 .39cm和2 .91 ±0.62cm 。肝圆韧带和静脉韧带均可用2m m 的铁丝使其再通。结论 于脐处切口,扩张再通肝圆韧带、静脉韧带至下腔静脉,实现门腔分流通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产前超声诊断探讨胎儿不同下腔静脉变异的发病率及变异的下腔静脉内径和血流峰速与正常下腔静脉相比是否有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37 448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资料,筛查出下腔静脉变异的病例,计算其发病率;比较变异组与正常组胎儿的下腔静脉内径及S波血流峰速有无差异.结果 在所有受检胎儿中,左位下腔静脉54例(1.44‰),双下腔静脉14例(0.37‰).正常胎儿下腔静脉内径为(2.71±0.42)mm,血流峰速为(36.25±6.30)cm/s;左位下腔静脉内径为(2.70±0.45)mm,血流峰速为(36.55±7.53) cm/s,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6.78,P>0.05;t=3.56,P>0.05);双下腔静脉内径为(2.72±0.50)mm,血流峰速为(36.18±7.49)cm/s,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43,P>0.05;t=7.01,P>0.05).结论 左位下腔静脉发病率为1.44‰,双下腔静脉发病率为o.37‰,两种变异的下腔静脉内径和血流峰速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测不同胎龄心脏右心房结构、大小及变化规律。方法40例胎心标本按胎龄分为4组,对右心房内主要结构进行观测比较,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各结构总体均数(cm)如下:上腔静脉内径0.42±0.17cm、冠状窦口直径0.21±0.08cm、右房室口直径0.75±0.27cm、右房壁厚度0.08±0.03cm、卵圆孔高度和宽度0.18±0.79cm和0.32±0.11cm、第一房室间隔高度和宽度0.52±0.21cm和0.21±0.08cm。下腔静脉瓣出现率为100%,Chair′s网占7.5%。冠状窦口瓣膜出现率为97.6%。筛状瓣膜占冠状窦口瓣膜的5%。结论上腔静脉内径、右房室口直径、第一房间隔高度和宽度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冠状窦口直径、右房壁厚度、卵圆孔高度和宽度变化不规则。  相似文献   

17.
国人器官外肾静脉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肾静脉的研究,文献中已有许多记载。在国内,有李继硕、徐恩多、高贤华、周家宝、谭允西、万玉碧、张年甲;在国外,有井上、川上、、Anson。本文系作者对肾及肾血管解剖学研究的一部分,所用材料为127具成年尸体,其中男性114具,女性13具,腹后壁完整,均由作者亲自剖检,逐一记录并绘图,所得结果如下(由于女尸较少,未作性别差异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本文总结了65例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情况。结果 47例采用了不同术式的外科治疗,其中行肠腔侧侧分注术29例,肠系膜下静脉腔静脉分流术6例,肠系膜上静脉属支腔静脉分流术4例,肠系膜上静脉属支左肾静脉分流术2例,断流术6例,手术死亡5例。结论 外科治疗目前仍是治疗门脉高压术后再出血的主要手段,且以择期手术为宜,其中肠腔侧侧分流术是断流术  相似文献   

19.
A child with the isolated anomaly of azygos continuation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s presented. The interest of this abnormality lies in its detection as a mediastinal mass on the chest radiograph.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intravenous contrast enhancement is the method of choice to diagnose this venous anomaly. Awareness of the caval-azygos abnormality is important to surgeons and cardiologists. Accidental ligation of the azygos vein is fatal and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using the lower extremity vein is troublesome in 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SCT诊断腹盆腔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5例腹盆腔动静脉瘘的MSCT表现。MSCT扫描采用平扫加动静脉双期扫描,动脉期35S,静脉期65s。在工作站作血管MIP,MPR、VR和CPR后处理。结果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瘘1例,肠系膜上动脉-下腔静脉瘘1例,左右侧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各式各1例,左倒髂内动静脉瘘1例。5例病例均为CT检查首次发现并确诊,MSCT均能清楚显示供应动脉、回流静脉。3例盆腔动静脉瘘动脉破口直径分别为0.7cm、1.4cm和1.5cm。2例并发假性动脉瘤的瘤腔大小分别为7.1cm×8.1cm×11.4cm和3.1cm×3.5cm×3.6cm。结论MSCT~清楚显示动静脉瘘时动静脉瘘口、瘤腔和相关血管情况、为动静脉瘘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