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所记载的方剂上溯歧黄,下逮百事,被称为“方书之祖”。其组方精简,配伍严密,科学性很强,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且疗效显著。方剂的配伍主导着药物在方中的功效发挥。我们对《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的配伍与功效发挥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麻黄是全书使用频率较高的药,《伤寒杂病论》载205方,含麻黄的方剂共有25方,占总方的12.20%,仅次于甘草和桂枝,麻黄在《伤寒杂病论》中功效广泛且特色明显,现将麻黄的不同配伍与功效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重新编次,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药89味;《金匮要略》载方205首,药155味[1,2]。仲景所博采或创制的方剂,组方严谨,疗效卓著,故后人尊张仲景为“医圣,”称其书为“方书之祖”。现就仲景方剂药物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谈泻心汤指《伤寒论》以泻心汤命名的五张方剂,即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五泻心汤方剂组成应以何药为君,历代医家方论著作及伤寒注疏一类书籍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一是以方剂命名药为君药,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大黄,黄连为主药;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君药等。如柯韵伯、吴谦,南京中医学院编《伤寒译释》,广州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1979年8月版)。二是从泻心汤方剂组成及作用的共性提出五泻心汤应以黄连为君药,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方药组配特点与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伤寒论》方药的组配特点与规律,采用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结果显示:(1)构成伤寒方的药物有明显的核心倾向,即少数药经明显较高,而六经病证的基本方均以这类药物为主药;(2)在基本方的基础上,通过辅药的加减化派生类方,从而形成《伤寒论》特有的类方体系;(3)各种“药材”在伤寒方中应用广泛,是单味药与方剂之间的重要组方单元,堪称方剂中的方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伤寒论》中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整理和归纳《伤寒论》中处方所载药物,建立数据库,应用频数分析和列排序分析方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伤寒论》载方112首,其中治疗肝胆病的方剂有24首,涉及52味药,总用药次数达144次,核心药对为桂枝-甘草。在性味归经中,寒性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苦味药,归肺胃经者最多。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初步得出《伤寒论》中药物的配伍和组方规律,有助于其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现存最为详实齐全的一个版本。在方剂数量上,与宋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比较,桂林古本多出新方90方。桂林古本中亦存在与宋本所载方剂方名相同而药味不同的方剂,以及与宋本所载方剂方名不同而药味相同的方剂。在方名上,桂林古本不少方剂均直接以药物名称的直接组合命名。而从药名的角度考证,桂林古本与其他版本相比,某些中药称谓存在差异。桂林古本所载的方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以《伤寒杂病论》(含《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的方剂配伍为研究对象,将《伤寒杂病论》中方剂根据其治疗的病性、病位及病势进行归类,再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八纲、脏腑、六经辨证等理论,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以探索《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药物配伍规律与中医病性、病位及病势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以《素问》和《伤寒论》为理论基础,以四时节气、阴阳学说与方剂配伍为切入点,分析韩祗和《伤寒微旨论》中辨治伤寒、中风、阴黄的原创方剂的处方思路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千金方》中有关"面药"作用与功能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金方》列有“面药”专述 ,系统的论述了唐以前所用的古代化妆品———“面药”的方剂配伍、使用方法及适应症。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面药同样具有现代化妆品的清洁、保护、营养、美化和防治作用。同时认为研发中草药化妆品 ,符合当今世界化妆品的发展潮流 ,应对《千金方》中所记载的行之有效的药物 ,进行科学地研究、开发与应用 ,制造出一系列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具有营养和特殊疗效的中草药化妆品。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不仅为外感疾病确立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且在方剂配伍和药物运用方面,也有不少独到之处。苦寒药物的应用便是其中之一。据笔者统计,《伤寒论》113方及其所含91味药物中,择用纯属性寒味苦的药物达21味之多,占所用药物总数的23%;含苦寒药的方剂49首,占方剂总数的43%。上述方剂遍见于伤寒六经各篇,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为了系统地探求仲景运用苦寒药物的经验,现就其在方中的配伍意义、应用规律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加以分析讨论。不妥之处,冀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1.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批中医药方的出土文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的中医方剂情况。文章分析了这批医简中的四则药方的药理,并与时代稍后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作对比,以此说明该药方对后世中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考证不同传本、传文中的仲景医方,进行比较、校勘、辨伪,并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论》外仲景遗方进行辑佚,明确在不同传本、传文中仲景医方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很早就把小儿囟门的望诊和切诊作为诊断的重要手段.较为全面的描述始见于<诸病源候论>,其后<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小儿药证直诀>、<幼幼新书>等许多医籍亦有论述,囟门诊法已成为中医小儿诊法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分析阳明病与温病的关系 ,认为阳明病与温病紧密关联 ,温病中的气分证包括阳明病在内 ,清、下两法是治疗阳明病和温病的主要方法。《伤寒论》相对《素问·热论》是个进步 ,但《伤寒论》并未究尽外感热病的证治 ,把阳明病与温病等同起来 ,不承认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也是不对的。吴鞠通运用承气汤遵古法而不拘古方 ,《温病条辨》对阳明下法的运用不但有继承 ,更有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以期为温病学研究注入新意。[方法]通过整理《通俗伤寒论》中有关“温病”的论述内容,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俗伤寒论》一书虽未大论温病之名,但其内容却可见温病之实,在温病的诊断、治疗及病后调护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论]《通俗伤寒论》虽以“伤寒”为名,贯穿始终,但后学当明此“伤寒”为广义之伤寒,为四时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本书既发皇仲景本意,又融汇了后世温病学医家之论以补仲景伤寒论温病之不足,体现了俞根初“寒温一统”的学术思想,开创了绍派伤寒研究之先。  相似文献   

16.
《时病论》从临床的角度对五运六气学说进行发挥和运用。尊崇运气学说的精神,以“时病”统称外感病,突出其发病的时相性特点;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外感病分类方法中,平等看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对外感病的致病作用,完善了外感四时六气辨证体系,并灵活运用运气学说指导临床实践,全书的理、法、方、药皆在彰显运气学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伤寒病与六经辨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六经辨证是适用于多种外感热病还是伤寒病?六经辨证是否同时既适用于伤寒病又适用于杂病?涉及到如何看待《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通过对《伤寒论》一书性质的探讨,认为《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只适用于狭义上的伤寒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整理并学习《医宗金鉴·伤寒论注》中对比方法的运用。[方法]认真阅读《医宗金鉴·伤寒论注》,采用文献整理方法,从病证、方药、煎煮法三个方面总结梳理其中对比方法的运用。[结果]《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屡用对比方法解释经文,主要有明示六经辨证、订正经文字句、明确方药之用、佐证病证之由、明煎煮法内涵、释用药之真意六个方面的作用,并应用对比方法对《伤寒论》经文次序、字句进行了订正,对六经病证纲领、病证缘由进行了阐述,还指出了方药煎煮法的重要性。[结论]吴氏通过运用对比方法来注释经文方药,实为一种以经解经的方法,该书中多有真知灼见,值得进一步总结学习。  相似文献   

19.
当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隶属于温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又以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独具代表性。将三本著作试以比较可以发现,《温疫论》是中国疫病学发展史上的奠基之作,其创新性的提出戾气致病学说,认为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具有表里九传的特点,并提出疫病治疗以祛邪为第一要义,重视攻下逐邪和养护阴液。《温热论》和《温病条辨》深受其影响又不断发展,认为温热之邪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并形成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施治纲领,标志着中医辨治温疫病证的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圣济总录》"虚劳门"医论的考证,发现《圣济总录》"虚劳门"的医论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文献,然而《圣济总录》又绝非直接的照搬,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北宋医学对疾病的最新认识,如对疾病发生机制的清晰分析,对疾病临床症状的详细描述,特别是按照寒热虚实辨证分型,使疾病的证型更加复杂等,充分体现了北宋时期医学理论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