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伤寒论》113方中,以"四逆"为名之方有8首,而其所治之证或名"厥",或以"四逆"称之。自成无己首注《伤寒论》以来,对仲景所论之"厥"与"四逆"即有许多不同认识,其争议一直延续至今,甚至有人竟认为四逆汤并非治疗"四逆"之方。其间之是非曲直,确实需要认真加以思辨。宋代成无己最早提出"四逆"与"厥"之辨,谓"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1]成氏之意,"四逆"与"厥"乃两种程度不同之证,在少阴则  相似文献   
2.
研究《金匮要略》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于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上,而不是某些证或某些方。这里涉及到如何看待病与证以及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以《金匮要略》的基本学术思想立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首先注重的是病;辨证方法的确立是由在发病学上具有不同性质特点的疾病所决定的;四诊所得的各种临床信息是为了辨病然后辨证;只有正确把握病与证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治未病”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凡医药之用,在治病之道.欲明治病之道,当须知病之可治与不可治,此乃医者临证之一大关.《伤寒论》乃一部治病之书,除了教人如何辨认三阳三阴病证及其相关治疗之外,亦会论及疾病之不治与死证.期间或言其"难治",则近乎不治或死之证.但有时言其"难治"时,则又示人以主病之方.其所谓"难治"者,可治乎?抑或不治乎?本文从治病之义,针药之用,生死之理等方面论及可治、不治与难治,藉此以论中医治病之道.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辨证方法及辨证论治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及临床治疗的主要特色.在对辨证论治的研究中,"证"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证"被认为是辨证论治中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近10年来,"证"的实质研究及其规范化研究越来越成为中医科研的重大项目.但是,由于对辨证论治体系中病与证的关系以及证与方药的关系认识不清,而使"证"的研究几乎步入死胡同,与所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相比较,"证"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效几乎是微乎其微.北京中医药大学杨维益教授在从事"证"的研究几十年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证的研究(主要是实验研究)进行了近40年,…...人们有理由要问,几十年来,我们的科研策略、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是不是正确?"[1].  相似文献   
5.
6.
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必定会涉及到"六经病"和"六经辨证"这两个重要概念。与"六经病"及"六经辨证"直接相关的是"六经"。长期以来有关《伤寒论》之"六经"实质的争鸣偏离了文献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学术发展史的根据,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学术认识上的混乱,甚至使得有些人不顾文献事实而加以任意曲解,在客观上阻碍了学术的正常发展。本文以文献为依据,首先探讨了《黄帝内经》中"六经"的概念,并回溯了宋代医家朱肱最初提出"六经病"的基本意义、进而从三阳三阴之名实方面强调了仲景创立三阳三阴辨证方法是用来认识伤寒病之发病特点及其传变规律,最后得出了经脉之"六经"不能取代《伤寒论》三阳三阴的结论。如果以约定俗成的态度将《伤寒论》之三阳三阴病定型为"六经病",则必须将"六经"还原到三阳三阴,用三阳三阴的方法来认识《伤寒论》所论之伤寒病。  相似文献   
7.
桂枝汤类方剂临床运用的统计分析(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到古今1128例桂枝汤类方剂临床医案,并在对这些医案加以统计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桂枝汤类方剂临床运用的总体特点及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等9个方证的具体临床运用特点。揭示了桂枝汤类方剂临床运用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并明确了桂枝汤等9个方剂临床运用的个性特点,及其某些方证之间的相互区别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桂枝汤调和营卫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102例桂枝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医案分析中,首先论述了桂枝汤在临床使用时的症状、舌象、脉象、病机、治法、用药等6方面特点。进而说明张仲景把营卫二气与脾胃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营卫统言气血阴阳;营卫不足则易导致脏腑组织、气血阴阳虚损的观点。桂枝汤调和营卫的特殊意义在于以其调养中焦脾胃为基础,故外可调和营卫,内可调和气血阴阳以理脏腑组织之虚损。  相似文献   
9.
有关六经辨证方法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则《伤寒论》中所论属于狭义之伤寒;但通过文献研究,已经明确了“伤寒”并无所谓的广义与狭义之分[1],这对于正确理解仲景为认识伤寒病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方法及其临床运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谈及《伤寒论》的辨证方法时,除了公认的六经辨  相似文献   
10.
以桂枝汤调补脾胃而实现其调和营卫作用为理论依据,以大鼠醋酸型胃粘膜溃疡为基础,观察了桂枝汤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肝、胃、肾等脏器细胞中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碳酸酐酶(CA)等酶活性的影响。提出了挂枝汤对实验性胃溃疡所具有的抑制、修复作用是通过整体性调节而实现的,而这种整体性调节的内在机制则与酶蛋白活动直接相关,从而从实验角度证实了桂枝汤能够有效地调节脾胃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