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KDR)与原发性结直肠癌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方法74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其中发现淋巴转移36例,未发现淋巴转移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的VEGF-C及其KDR的表达。结果VEGF-C在有淋巴转移原发灶组与转移淋巴结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未发现淋巴转移原发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DR在有淋巴转移原发灶组与转移淋巴结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未发现淋巴转移原发灶组(P<0.01)。结论VEGF-C的表达增高主要与癌细胞基因突变有关,而与其所处的微环境、癌灶的大小及癌细胞密度无关。VEGF-C及其KDR表达的强弱与结直肠癌淋巴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舌鳞癌VEGF-C表达及癌周淋巴管增殖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淋巴管增殖和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舌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C在22例舌鳞癌中的表达、酶组织化学法显示癌周淋巴管并结合图像分析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C表达阳性病例的癌周淋巴管各参数高于VEGF-C表达阴性病例(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和淋巴管各参数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VEGF-C表达和癌周淋巴管正相关,对舌鳞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雷海  权毅 《现代医学》2013,(3):149-15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及其与不同部位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行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酶(SP)染色法染色,观察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C、VFGF-D蛋白表达以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LSD法分析显示,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LMVD)在VEGF-C各组间(-组,+组,++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VEGF-C的表达与癌边缘区LMVD之间呈正相关(r=0.721,P<0.01)。LSD法分析显示癌边缘区LMVD在VEGF-D各组间(-组,+组,++组,+++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VEGF-D的表达与癌边缘区LMVD之间呈正相关(r=0.828,P<0.01)。结论:VEGF-C、D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边缘区LMVD呈正相关,VEGF-C、D促进乳腺癌边缘区LMVD增高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4.
梁青春  张新民 《疑难病杂志》2009,8(10):599-601,F000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浸润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PTC中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受体3(VEGFR-3,标记淋巴管)、CD68(标记TAMs)的表达;在显微镜下计数淋巴管密度(LVD)、TAMs;采用免疫组化双染LAB-SA法观察TAMs中VEGF-C的表达。结果VEGF-C阳性指数(PI)值腺外型(21.4±2.8)高于微癌(10.1±0.8)与腺内型(11.9±1.2)(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23.2±3.8)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14.5±2.9)(P<0.01);TAMs计数腺外型(43.2±5.6)高于微癌(18.8±1.9)与腺内型(23.0±2.0)(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41.3±8.4)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30.4±4.8)(P<0.01);LVD腺内型(9.9±1.8)高于微癌(6.0±0.8)、腺外型(19.2±3.0)高于腺内型(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19.6±2.5)高于无淋巴转移(12.5±2.8)(P<0.05)。VEGF-C与LVD计数呈正相关(r=0.91,P<0.01),TAMs与LVD呈正相关(r=0.83,P<0.01)。VEGF-C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占总巨噬细胞的21.3%。结论VEGF-C、TAMs及淋巴管生成与PTC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TAMs参与了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4例胃癌和癌旁组织及1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EGF-C及FLT-4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VEGF-C与FLT-4 mRNA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VEGF-C及FLT-4 mRNA在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χ^2=23.87、18.97,P〈0.05);VEGF-C及FLT-4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7,P〈0.05);VEGF-C及FLT-4 mRNA的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均呈明显正相关(r=0.52、0.52,P〈0.05);VEGF-C mRNA在高、中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F=21.04,P〈0.05);BorrmannⅠ、Ⅱ、Ⅲ、Ⅳ型胃癌组织中VEGF-C mRNA的表达有明显差异(F=57.94,P〈0.05)。结论VEGF-C及其受体FLT-4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两者高表达可能与胃癌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治疗(complete decongestion therapy,CDT)联合肢体加压治疗在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于我科行乳腺癌手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行CDT联合肢体加压治疗)和对照组(肢体功能训练常规护理),每组14例。1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即患肢淋巴水肿的臂围的周径差值、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肢淋巴水肿臂围的周径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87.00±7.53),高于对照组的(65.00±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联合肢体加压治疗可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铁蛋白(TRF)水平的联合测定,探讨它们在肺结核感染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7例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按照结核杆菌涂片结果、临床诊断分型、耐药性差异进行进一步分组,综合分析肺结核患者TNF-α和TRF水平的变化。结果 TNF-α和TRF浓度与痰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呈正相关;病例组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除抗酸杆菌阴性者,其余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酸杆菌阳性者TNF-α水平均高于抗酸杆菌阴性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TRF水平抗酸杆菌阳性者均高于抗酸杆菌阴性者,除抗酸杆菌弱阳性者,其余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TNF-α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肺结核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P<0.0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TRF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P<0.01)。治疗前,TNF-α和TRF水平在不同耐药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耐药者TNF-α和TR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除耐多药结核外,其余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NF-α和TRF的测定对研究结核杆菌致病机制、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及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的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复发性流产病人90例,将其随机分为西药组(A组)、西药+中药组(B组)、西药+中医综合治疗组(C组),每组30例。A组:口服阿司匹林;B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补肾活血中药;C组在B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均至孕12周。观察3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Ⅰ)及B超情况等。结果:治疗后,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高于A、B组(P<0.05~P<0.01)。治疗后,3组病人hCG与P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组明显高于A、B组(P<0.01)。治疗后,B、C组病人ACA及Anti-β2-GPI阳性率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A组与治疗前比较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CA和Anti-β2-GP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内皮抑素对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ng XP  Xiao TH  Meng LB  Yun CH  Tian H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3):3091-3093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用40只小鼠建立Lewis肺癌模型,然后分为两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内皮抑素endostar(治疗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肺表面肿瘤数、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分析内皮抑素对肿瘤微淋巴管密度(MLVD)和VEGF-C表达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肺表面肿瘤数、肿瘤平均长径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MLVD分别为7.8±1.6、5.7±1. 6,两组分别有8例和2例见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EGF-C表达阳性率为66.7%(12/18),治疗组为27.8%(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皮抑素对小鼠肺癌生长、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内皮抑素对VEGF-C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50例,口服抗病毒药+受损神经支配区域皮内注射消炎镇痛液,B组50例,口服抗病毒药+受损的脊神经支配区内肋间神经阻滞+皮内注射消炎镇痛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7天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治疗后第7天与第3天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第7天及第3天比较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安全、有效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3例患者行保留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A组);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6例患者行Ⅲ度创面切痂至深筋膜植皮治疗(B组)。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植皮成活率及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肢体外形、对称性和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 A组创面愈合后肢体外观、对称性和功能较好,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创面愈合后肢体明显缩小,左右明显不对称,功能较差,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皮片成活率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少(P〈0.01)、外形与功能优良满意(P〈0.01)。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可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疗程,减轻换药痛苦,能更好维护肢体的外观,有助于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VSD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解毒通腑汤对毒蛇咬伤致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的毒蛇咬伤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中药解毒通腑汤加减口服.观察2组患者咬伤后第2天及第6天的肢体肿胀程度,5-羟色胺水平的变化,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抗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肢体肿胀程度2组在咬伤后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咬伤后第6天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降低(P<0.01),对照组咬伤后第6天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降低(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羟色胺水平2组在咬伤后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咬伤后第6天均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降低(P<0.01),治疗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L-6水平2组在咬伤后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咬伤后第6天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降低(P<0.01),对照组咬伤后第6天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降低(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NF-α水平2组在咬伤后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咬伤后第6天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降低(P<0.01),对照组咬伤后第6天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降低(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L-10水平2组在咬伤后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咬伤后第6天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升高(P<0.01),对照组咬伤后第6天较本组咬伤后第2天升高(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应用于四肢骨折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病人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负性情绪变化和术后患肢肿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躯体活动、健康责任感、压力管理、营养、健康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7 d患肢Ⅰ级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1),Ⅱ级和Ⅲ级肿胀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病人疗效确切,可改善健康行为,减轻负性情绪和减少患肢肿胀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治疗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CI)术后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病人发生肢体肿胀为结局指标,止血阀松解不规范、病人肢体摆放不正确、术后肢体锻炼指导不到位为3个过程指标,根据品管圈联合PDCA循环法,以2019年10-12月行TCI术病人84例为对照组,2020年1-3月行TCI术病人80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病人肢体肿胀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自2020年1月实施预防TCI术后肢体肿胀策略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肢体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无肿胀率(18.8%)高于对照组(3.6%),轻度肿胀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54.8%);术后2、4、8及24 h疼痛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通过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找到TCI术后肢体肿胀质控存在的3个关键问题后进行针对性整改,能够进一步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胖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肥胖患者内分泌改变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结果及肥胖患者内分泌改变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结果:肥胖组非正常子宫内膜(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雌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肥胖组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与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有明显的相关性,肥胖患者的高雌激素、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影响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及早发现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血浆中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调节蛋白(TM)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以探讨sEPCR,TM,vWF在糖尿病肾病患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6例Ⅱ型糖尿病患及2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的sEPCR及TM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同一患及对照血浆中的vWF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浆sEPCR,TM,及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1及P<0.01),其中重型糖尿病肾病组中的sEPCR水平均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组(P<0.005),而与轻型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轻型糖尿病肾病组与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组亦无显性差异(P>0.05);重型糖尿病组中的TM,vWF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糖尿病肾病组(P<0.005)及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组(P<0.001);轻型糖尿病肾病组的TM水平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组(P<0.005),而两间vWF水平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sEPCR,TM,vWF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情况,血浆sEPCR水平对糖尿病患血管内皮损伤的早期判断以及血浆TM水平对Ⅱ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综合消肿理疗对于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73例淋巴水肿的乳腺癌术后病人,所有病人都接受统一的综合消肿理疗,采用上肢周径测量法测量患肢水肿处的周径,计算患肢体积。评估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减少程度、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的关系,分析体质量指数、患侧和淋巴水肿病程对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经过综合消肿理疗,73例病人患肢所测量处的周径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 < 0.01),患肢测量处周径减少的程度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P < 0.05~P < 0.01)。不同体质量指数、患侧和淋巴水肿病程对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消肿理疗可明显改善患肢水肿,且足疗程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是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预处理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指标sP-S(sP-S),自身免疫抗体IgG型抗心磷脂抗体(IgG-ACA)的变化。方法: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患者在PCI前至少24 h接受普罗布考500 mg 2次/日和常规治疗(普罗布考组),另一组患者在PCI前只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均于PCI前即刻及术后次日采集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vWF、sP-S、IgG-AC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vWF、sP-S、IgG-ACA表达水平在PCI术前即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vWF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vWF术后次日高于术前即刻(P<0.05);与对照组相比,普罗布考组患者vWF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sP-S术后次日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sP-S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sP-S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G-ACA术后次日均高于术前即刻(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IgG-ACA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治疗可以加重血管内皮损伤,激活血小板,加重免疫反应。普罗布考可以减轻因PCI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8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1周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3月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TIA患者104例,随机分为A组52例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d 1周后改为20 mg/d与B组52例持续口服20 mg/d。观察3月后TIA复发率。结果 3月后A组复发率为5.8%,B组11.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月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拟慈芦消肿饮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8-12月蚌医一附院中医肿瘤科、肿瘤外科及放疗科6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0.45 g口服,2次/d,患肢功能锻炼及局部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慈芦消肿饮,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分服,治疗4周。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观察2组在上肢水肿、上肢疼痛的变化及中医临床疗效的改变。 结果 2组上肢水肿变化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56.7%,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上肢疼痛改善情况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53.3%,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慈芦消肿饮能明显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消退,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