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8—2013年北京市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及分子分型。方法对2008-2013年通过对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并运用纸片法进行药敏检测;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啶敏感率达100%,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敏感率均为93.75%,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3.75%,萘啶酸耐药率达31.25%。其中16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5种PFGE带型,带型分布较分散。结论北京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对3代头孢类抗生素及环丙沙星敏感;PFGE分子型别较多,无聚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腹泻人群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毒力基因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对2012-2013年监测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再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结果6370份粪便标本有253份阳性,共分离到DEC 262株,阳性检出率为4.0%(253/6370),9份标本发现两种不同型别的DEC混合感染。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为42.8%,其中非典型EPEC占42.0%,典型EPEC占0.8%;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为38.9%,其中耐热肠毒素基因st阳性占24.8%,不耐热型肠毒素基因lt阳性占9.9%,st和lt均阳性占4.2%;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为15.3%;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为2.7%;检出1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血清型为O26∶K60。ETEC感染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各型DEC全年均有检出,且呈季节性变化。结论北京地区腹泻病患者DEC感染类型以EPEC和ETEC为主,且EPEC分离株多为非典型,并存在混合感染,不同型别DEC感染具有年龄和季节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情况及病原体构成,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北京市15个区监测医院中首次就诊的10岁以下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病例基本信息及临床表现,并采集咽拭子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疱疹性咽峡炎病例744例,其中5岁及以下病例占86.83%,性别比(男:女)为1.23:1;手足口病病例1935例,5岁及以下病例占88.94%,性别比为1.40:1.两类病例的标本采集高峰都集中在5—7月.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为(1.08±1.32)d,手足口病的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为(1.12±1.3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4,P=0.336).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病例中发热的比例分别为67.20%和45.94%(x2=96.158,P<0.001).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例全部为轻症,而手足口病病例有21例(1.09%)发展为重症.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分别为401例(53.90%)和1362例(70.39%)(x2=64.640,P<0.001).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主要为其他肠道病毒(62.59%),而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A16(44.93%).结论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发病人群近似,均为5岁以下的儿童,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病高峰均为5—7月.引起两者发病的病原体构成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区别,疱疹性咽峡炎的预后较好.EV71、CA16、CA6和其他肠道病毒等都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所以应重视疱疹性咽峡炎,并参考手足口病进行病例隔离和环境消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80例,共165个甲状腺结节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予以弹性成像分级.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弹性分级以≤Ⅱ级为主,甲状腺癌弹性以≥Ⅲ级为主.良性结节的弹性分级以0~Ⅱ级为主,恶性结节以Ⅲ~Ⅳ级为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弹性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分级Ⅲ级时,良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超声弹性分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3.9%及94.5%.结论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梁志超 《新中医》2011,(11):67-68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洗)、内服治疗。结果:经6月~1年随访,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其中优40例,良34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2.5%。结论: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给予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最可靠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方便、可早期活动,对关节功能影响小、疗效好、见效快、费用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梁志超  孙成 《包头医学》2018,42(2):17-19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结节(TN)性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2例TN患者为受试对象,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常规超声及UE检查鉴别TN良恶性.以甲状腺细针穿刺法(FNA)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UE、常规超声联合RE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FNA病理学检查共检出TN 194枚,其中良性结节115枚(59.3%),恶性结节79枚(40.7%).常规超声检查、UE检查及联合检查对T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5%(160/194)、88.1%(171/194)和95.9%(186/194),其中常规超声联合UE检出良性TN的准确率明显高于UE及常规超声(P均<0.05);而检出恶性TN准确率与UE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准确率(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UE在检测TN性质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16年北京市4例输入性黄热病病毒全基因组深度测序分析,以期对病毒进行溯源、分析疫苗有效性以及防控策略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将荧光PCR检测为阳性的血液、尿液样本利用Ion Torrent PGM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深度测序,通过MEGA 6.0软件中邻接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采用Lasergene Protean软件进行E蛋白氨基酸变异分析及抗原性分析.结果 从首例病人的血液样本和其他3个病例的尿液样本中分别获得了黄热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4例黄热病病毒基因组与安哥拉71株(AY968064)高度同源,相似度分别达99.21%、98.11%、98.02%、98.39%.4例黄热病病毒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安哥拉71株的序列分析相似度分别达99.6%、99.39%、99.01%、99.59%.4例黄热病病毒E蛋白抗原性与17D疫苗株(X03700)的E蛋白抗原性比较分析无明差异.结论 4例黄热病病毒都是安哥拉流行株类似株,目前使用的17D疫苗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达菲林3.75 mg皮下注射,每28 d注射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疗法(包括汤药口服、艾灸、按摩),2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随访24个月,比较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囊肿复发率、妊娠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和糖类抗原(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治疗组宫内妊娠率、总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囊肿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2011-2014年北京市引起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及主要毒力基因特点。方法 对56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试验,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tlh、tdh和trh。结果 561株副溶血性弧菌有9个O群和23个K型,共34个血清型,以O3∶K6血清型为主,占67.6%(379/561)。2011-2014年血清型分布存在差异。561株副溶血性弧菌tlh、tdh和trh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561/561),97.1%(545/561)和1.1%(6/561)。3种毒力基因分成4种类型,tlh+tdh+trh-为优势基因型,占96.4%(541/561)。结论 2011-2014年北京市引起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有多种血清型,多为产毒株,以携带tlh 和tdh基因的O3∶K6为优势血清型。通过对生化、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副溶血性弧菌鉴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1-202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以及北京市16个区(县)的29家哨点医院的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病例的三间分布以及病原学构成和变化。结果 2011-2020年, 北京市≥6岁人群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8 183例, 其中重症46例(占0.12%), 年均报告发病率19.04/10万, 男女性别比为1.37∶1(22 064∶16 119), ≥6岁人群手足口病构成比由2011年的7.56%(2 606/34 488)增加至2020年的24.54%(546/2 225)。顺义区、延庆区和通州区≥6岁人群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较高。哨点监测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6.78%(1 976/2 959), 2014年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构成比为45.29%(101/223), 2020年无检测出EV-A71阳性, 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构成比从2016年的15.11%(34/225)提高到2020年的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