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情况和有关机理。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qacE△1—sul1)的检测。并对CARB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PCR显示CARB、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aac(6’)-Ⅰ、aac(6’)-Ⅱ、ant(2″)-Ⅰ、ant(3″)-Ⅰ AMEs基因、qacE△1-sul1耐消毒剂基因和耐磺胺基因扩增阳性,oprD2基因扩增检测呈缺失型。CARB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经BLAST程序分析(WWW.ncbi.nlm.nih.gov)为CARB-3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管壁涂有季胺类、双胍类消毒剂和磺胺的Ⅱ代导管的抑菌效果需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泛耐铜绿假单胞菌40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1株泛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外膜蛋白D2基因(oprD2)、6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3种整合子基因(intI1、2、3)等40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在本株菌,6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二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OXA10)、二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Ⅱ)、qacE△1-sull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I1)),同时oprD2缺失;其它27种β-内酰胺酶基因、4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aac(3)-Ⅰ、ant(3″)-Ⅰ、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I2、intI3)均为阴性。结论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blaOXA10、oprD2缺失、aac(6′)-Ⅱ、aac(3)-Ⅱ、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铜绿假单胞菌检测耐药相关基因最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qacE△1-sul1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结果本组7株多重耐药的Pa菌分别检出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qacE△1-sul1型耐消毒剂基因。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3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山东和江苏两地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50株(山东烟台多重耐药30株,江苏泛耐株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6种16SrRNA甲基化酶(armA、rmtA、rmtB、rmtC、rmtD、npmA)和6种AMEs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结果山东烟台3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4种基因aac(3)-Ⅱ、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的阳性株数分别为6株(20%)、14株(46.7%)、11株(36.7%)和1株(3.3%),其余8株基因均为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50%(15/30)。江苏20株泛耐株中6种基因rmtB、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r)-Ⅰ和ant(2″)-Ⅰ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1株(55%)、12株(60%)、7株(35%)、12株(60%)、10株(50%)和9株(45%),其余6株基因均为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95%(19/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铜绿假单胞菌AMEs基因携带率很高;二家医院检出酶基因种类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的分布。方法 在2008年11月~2009年7月从笔者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19株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和14种AMEs基因[ant(3″)-Ⅰ、ant(2″)-Ⅰ、ant(4′)-Ⅰ a/b、aadA4/5、aadA6/16、aac(3)-Ⅰ、aac (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b、aac(6′)-Ⅱ、aph(3′)-Ⅰ、aph(3′)-Ⅱb和aph(3')-Ⅵa].结果 19株中,5种基因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和aph(3′)-Ⅰ的阳性株数[阳性率(%)]分别为2(10.5%)、1(5.3%)、19(100.0%)、19(100.0%)和2(10.5%),其余15种基因均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100.0% (19/19).对1株(6号菌株)aac(6′)-Ⅰb基因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证实为aac(6')-Ⅰb-cr双功能酶基因.结论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和ant(3″)-Ⅰ在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分离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格痰标本1株泛耐Ab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bla)、6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3种整合子基因(intl1、2、3)等39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本株菌7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二种bla基因(blaTEM、blaADC)、三种AMEs基因(aac(6′)-Ib、aac(3)-Ⅰ、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Il));其它27种bla基因、3种AMEs基因(aac(6′)-Ⅱ、aac(3).Ⅱ)、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I2、intI3)均为阴性。结论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blaADC、aac(6′)-Ib、aac(3)-Ⅰ、ant(3″)-Ⅰ、qacE△1-sull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Ab检测耐药相关基因最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用PCR法检测16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5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对阳性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54株菌中51 株AMEs基因阳性,检出率为94.4% ,28 株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检出率为51.9% .共检出5 种AMEs基因:ant(3″) -Ⅰ、aac(3) -Ⅱc、ant(4′) -Ⅰa、aac(6′) -Ⅰb和ant ( 2″) - Ⅰa,阳性率分别为 66.7% 、 38.9% 、 31.5% 、31.5%和16.6% ;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和ar-mA,阳性率分别为29.6%和29.6% ,其余基因均未检出.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一致.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为ant(3″)-Ⅰ、aac(3)-Ⅱc、ant(4′) -Ⅰa、aac(6′)-Ⅰb和ant(2″)-Ⅰa以及rmtB, armA.  相似文献   

8.
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该株PDRPA菌44种基因。结果该株PDRPA菌携带TEM-1、OXA.10、PER-1、aac(3)-Ⅱ、aac(6’)-Ⅱ、ant(3”)-Ⅰ、rmtB、sull、cmlA、intⅠ1、merA基因,且伴有oprD2缺失。结论该株PDRPA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泛耐药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耐药基因特点。方法应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PCR技术对12株PDR-AB菌进行耐药基因测定。结果12株PDR-Ab中TEM、DHA、OXA-23、qacE1-sul1和intll扩增阳性株为12(100%)株;而PER、VEB、VIM、IMP、GES扩增阴性。12株PDR-Ab中均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I、aac(6’)-I、ant(3")-I阳性率均为100%。aac(6′)-Ⅱ、aac(3)-Ⅱ、ant(2″)-Ⅰ未发现阳性结果。12株DR-Ab中基因组合方式为TEM+OXA-23+ADC+qacE1-sul1+intll+aac(3)-I+aac(6’)-I+ant(3")-I。结论ICU分离的PDR-AB菌TEM、DHA、OXA-23、qacE1-sul1、intll、aac(3)-I、aac(6’)-I、ant(3")-I等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谱及其遗传学特征。方法:对3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ac(3)-Ⅰ,aac(3)-Ⅱ,aac(6′)-Ⅱ,ant(3″)-Ⅰ,ant(2″)-Ⅰ,aac(6′)-Ⅰ,aac(6′)-Ⅰb等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TEM,SHV,LEN,OKP,CTXM-1,CTXM-2,CTXM-9,GES,PER,VEB,OXA-10,OXA-1,OXA-2,DHA,ACT-1等15种β-内酰胺酶基因,intI1,intI2,intI3等3种整合子基因,tnpA(TnA转座子标记),merA(Tn21/Tn501转座子标记),qacEΔ1-sul1消毒剂耐药基因,qnr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共检测29种耐药基因并对部分产物进行测序。结果:3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22株,阳性率62.9%。整合子基因阳性22株,阳性率62.9%。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26株,阳性率74.3%。tnpA全部阴性。merA阳性2株,阳性率5.7%。qacEΔ1-sul1阳性13株,阳性率37.1%。qnr全部阴性。在测序中发现一种新的基因型,并以aac(6′)-Ⅰb-Suzhou型命名,登录于美国NCBI(登录号:EF375621)。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率非常高,耐药基因谱及其遗传学特征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1.
全耐菌及其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全耐菌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机制。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鉴定条鉴定细菌,应用多底物.多抑制剂协同法检测13株全耐菌临床分离株,推测其耐药机制并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在本组13株菌中,存在6种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5株、不动杆菌属、普罗威斯登菌属和黄杆菌属各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弗劳地枸椽酸杆菌各1株等六种细菌。其耐药机制及分布分别为多种β-内酰胺酶13株、单纯D2缺乏5株、外排泵5株、不明机制2株。结论全耐菌菌种分布广,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