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 2例脊髓型颈椎病施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临床疗效评定及钛网植骨融合影像学分析。结果 3 2例病人随访3个月~1年,优良率为84.3 8% (2 7/3 2 ) ,椎间融合率为10 0 %。结论 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满意,是有效的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2.
颈椎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的适应证。方法:10例单一颈椎间盘突出症(包括外伤性单一颈椎间盘突出),2例局限性后纵韧带骨化症(一个椎节范围),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9例,8例无脱位的下颈椎骨折(包括4例爆裂型骨折)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2例节段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8例,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行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共计45例手术中38例平均随访7.6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融合者36例(钢板固定者15例获随访,均骨性融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者29例。手术总有效率为94.7%(36/38),优良率为84.3%(32/38)。脊髓型颈椎病及OPLL 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至术后的13.9分。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节段性OPLL(2~3个节段)、不稳定的下颈椎椎体骨折(包括爆裂型骨折、半脱位、全脱位、韧带结构损伤)压迫脊髓者均宜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单一颈椎间盘突出(包括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局限性OPLL(一个节段内),无脱位的下颈椎椎体骨折(压迫脊髓)可行颈前路单纯减压、植骨;若超过1个以上的椎体骨质切除较多时,宜加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颈前路手术结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结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5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Cage植入结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结果 52例中,优32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6.5%。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Cage植入或钛网植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支撑、稳定手术节段和诱导成骨的优点,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前与颈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为颈前路组,30例患者采用颈椎后路手术治疗为颈后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术后6个月颈前路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颈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颈椎活动度(ROM)以及颈椎曲度指数(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颈前路组ROM显著小于颈后路组,CCI显著大于颈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改善ROM及CCI方面优于颈椎后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42例颈椎手术,JOA评分法评定术前及随访时得分,计算改善率.结果 术后无手术损伤、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JOA评分明显改善,复查MRI提示前路减压均满意.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Zephir颈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行颈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术后进行6-11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占91.2%(31/34)。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靠,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术后无需行石膏固定和显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赵江涛  李洪涛  宫云昭 《医学综述》2009,15(10):1594-1595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植骨在3~4个月内融合,融合率100%。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平均为15.3分。平均改善率为82.6%,其中优12例,良2例。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实用,且疗效满意的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手术在颈椎退行性疾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各类颈椎疾病16例,脊髓型颈椎病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混合型颈椎病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6~14个月),和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脊髓功能评定JOA评分改善显著,随访结束时植骨融合良好,1例患者因戴围领超过3个月而感颈部僵直,本组患者未见Cage下沉,融合不良,内固定钛板松动断裂。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但需要掌握其适应症以及定期随访观察邻近节段的自然演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节段和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路手术减压范围及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未做钢板内固定;5例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6例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椎间盘摘除加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重点介绍了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结果平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融合情况,优良率96%。结论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问植骨融合术可不需钢板内固定,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颈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以及相邻两节段间盘突出患者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需行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固定,Windows钢板系统能够为减压节段提供足够的即刻稳定性。手术效果取决于减压彻底性及脊髓本身有无变性。  相似文献   

10.
田勇  卡索  刘成  李丹  马骁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1):1372-1373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除Zephir前路钢板结合钛网植骨融合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的评价,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恢复,6个月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钢板和螺钉断裂及松动.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固、可获得术后颈椎即时稳定、融合率高、术后不需要外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史永胜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769-770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经后路单开门减压术的疗效。方法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术后随访0.5年 ̄7年,平均随访时间3.5年。结果临床疗效用JOA评分,术前平均5.5分,最终随访平均为14.6分,平均改变率为79.1%.结论后路单开门减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效果。方法:8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性62例,女性26例,年龄平均52.2岁,病程平均25.3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5分。全部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结果:64例获随访,平均33.2个月,植骨全部于术后3-4个月骨性愈合,手术优良率为79.6%,术后JOA评分平均14.4分。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能同时直接去除椎间盘水平和椎体后方的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与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VIP)等,检索时间范围为1991年1月至2010年8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纳入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方式的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4.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脊髓术后改善率指标的合并效应量标准化均差(SMD)为0.63(0.19,1.0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的合并相对危险度(OR值)为2.40(1.15,4.37).结论:前路手术入路途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与后路手术入路途径相比,可提高病人平均脊髓术后功能改善率,但前路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14.
前、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8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43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术前和术后按照TO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计算恢复率,MRI测量硬脊膜囊矢状径并计算膨胀回复率.结果 术后随访6~50个月,平均23个月,两组手术病例术前JOA评分及硬脊膜矢状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和恢复率,硬脊膜囊矢状径和膨胀回复率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路减压手术均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优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颈椎单纯前路减压植骨与减压后外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经颈前路减压 ,30例取自体髂骨移植 ,34例采用植骨 ,并行带锁钢板固定。同时对结果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随访 0 .5~ 3年 ,平均 2 .3年。两组所有病例术后 1 2周骨性愈合 ,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 ,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单纯植骨组和植骨 自锁钢板组两者手术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颈椎ORION自锁钢板操作简便安全。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可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加用ORION带锁钢板内固定 ,能增加稳定性 ,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后方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后方入路手术治疗35例脊髓型颈椎病。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4~72岁,平均565岁。发病节段:C3-C7 2例,C3-T1 4例,C3-C7 29例。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先采用颈椎后方入路手术。依据JOA评分标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JOA评分术前提高2~5分,优950.良8例,可14例,差4例,优良率为48.57%。术后全部得到随访6月至2年,JOA评分提高3~8分,优11例,良14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1.43%。结论后路手术为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改善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杜炜  朱国兴  钱明权 《河北医学》2009,15(12):1436-1439
目的:分别总结经前、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体会,分析比较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骨科采取经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8例、经后路减压融合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的19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例,所有病例病变均在两个节段以上,术前术后按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比较术前、后之得分判定手术效果,进而比较分析两种术式的优长与不足。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2.9个月,经前路组平均改容善率78.9%,优良率89.3%,有效率96.4%,经后路组平均改善率80.2%,优良率89.5%,有效率94.7%,两组病例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理想手段,对于压迫主要来自前方的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术确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前路手术椎间融合率高,且融合方向与颈椎生物应力一致,安全性优,而后路手术对3个节段以上的减压以及解除后方压迫为主的病例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30/30),优良率为93.3%(28/30)。JOA评分平均由术前的平均8分升至16.5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ZEPHIR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入、ZEPHIR钢板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术后随访 3~ 12 (平均 9)个月 ,观察植骨融合率、功能恢复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 ;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 :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者占 88.9%,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0 1) ;植骨融合率为 10 0 %;椎间高度维持良好 ;未发生内置物并发症。结论 :ZEPHIR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减少并发症 ,是颈椎前路固定的良好器械。  相似文献   

20.
ZEPHIR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ZEPHIR plate in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8 patients undergoing an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ZEPHIR plate. Follow-up period ranged from 3 to 12 months (an average of 9 months). The bone graft fusion rate,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hardware were observed. We assessed the clinical effect with JOA score. RESULTS: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were observed in 16 patients, The JOA score after the ope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before the operation. The fusion rate was 100%, the intervertebral height were maintained, and no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plate were found. CONCLUSION: ZEPHIR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ay increase the fusion rate of the bone graft significantly with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