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振动反应成像技术(VRI)和预计公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组的肺癌患者在术前行肺功能和VRI检查,分别使用VRI的O-Plan软件与传统公式预测术后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术后3个月再次检测肺功能。结果 :62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肺切除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与患者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实测值比较,公式法的预测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VRI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VRI预测值与术后肺功能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FEV1的相关系数为0.857,FEV1%pred为0.802,DLCO为0.799,DLCO%pred为0.748。结论 :VRI可以准确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为患者能否安全接受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黄侃  许博 《浙江医学》2023,45(13):1365-137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确诊I期肺癌合并COPD的老年患者75例,均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32例采用肺段切除术(肺段组),43例采用肺叶切除术(肺叶组),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常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和并发症)、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FEV1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预后(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肿瘤位置、平均直径、病理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肺段组术后康复时间短于肺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肺叶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FEV1%、DL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和1个月肺段组FVC、FEV1、FEV1/FVC、FEV1%和DLCO均明显高于肺叶组,各指标恢复率也明显增加(均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合并COPD有较好的可行性,相较于肺叶切除术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肺功能,1年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基本相当,临床疗效较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陈桂莲  李挺  张清玲 《右江医学》2007,35(4):366-368
目的探讨术前肺通气功能各个指标对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患者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综合分析预测指标与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6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肺通气功能检测,追踪手术患者术后1月内心肺并发症(PPC)的发生情况,综合分析肺功能指标对手术耐受力与PPC的评估能力。结果26例手术患者有8例术后1月内出现PPC(29.2%);有、无PPC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肺功能指标有:FVC、FVC%pred、FEV1及MVV;术前FVC<2.0 L,PPC发生率是100%;术前FVC<60%pred,PPC发生率是100%;术前FEV1<1.5 L,PPC发生率是75%;术前MVV<50 L,PPC发生率是50%;不同年龄与PPC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术前肺通气功能能够评估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常规肺功能极低者发生PPC的机率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拟接受肺叶切除术+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NSCLC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流程进行手术,研究组于术前7 d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后进入手术流程。比较研究组呼吸功能训练前后、组间入院和术后7 d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化和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训练7 d后,研究组FEV1、FVC和PEF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术后7 d,对照组FEV1、FVC、PEF和研究组FVC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且研究组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相关并发症为4.84%,低于对照组的16.13%(P<0.05)。结论:术前开展呼吸功能训练能改善早期NSCLC患者的肺功能,且减少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择期手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水平、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及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可提高肺癌手术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综合物理治疗对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切除术或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因肺癌接受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的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接受物理治疗分为综合物理治疗组(A组,55例)和未接受综合物理治疗组(B组,43例)。比较A组入院时(T1时间点)和综合物理治疗后(T2时间点)的肺功能的变化,同时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后(T3时间点)肺功能和临床特征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进行术前综合物理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活量(VC)、50%肺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FEF50)和25%肺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FEF25)比基线值分别增加16.96%、14.75%、20.69%和13.79%,6分钟步行距离得到显著改善。术后FEV_1和VC显著降低,小气道功能和临床特征显著恶化,在Δ[T2-T1]阶段,不同程度FEV_1%pred患者间肺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Δ[T2-T3]阶段,FEV_1%pred≥80%患者和50%≤FEV_1%pred80%患者FEF50和FEF25变化程度大于FEV_1%pred50%的患者。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B组患者低于A组患者(FEV_1:10.24%vs.22.44%;VC:10.13%vs.20.87%);在肺切除术患者中也存在相似的差异,但差异较小(FEV_1:36.33%vs.36.78%;VC:37.23%vs.38.98%)。结论综合物理治疗对于改善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肺切除术或叶切除术后肺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避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能代偿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估手术范围,术前根据公式计算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预测值PFEV。,并与手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99mTc—MAA肺灌注显像结果计算所得PFEV。与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前预测值为1.51±0.7L(n=21),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8±0.5L(n=21),术后12个月FEV1.0实测值为1.59±0.4L(n=19),未发生术后肺功能不能代偿病例。结论^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方法可靠、准确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对于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1~2004年在我院行肺楔型切除、肺叶切除、两叶切除、全肺切除的104例患者分为2组,Ⅰ组术前FEV1/FVC(一秒率)≥70%,Ⅱ组术前FEV1/FVC<70%,分析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肺功能、年龄、血气分析结果、预测的术后FEV1的关系.结果:对Ⅰ组患者预测的术后FEV1及FEV1%是预测术后并发症的良好指标.对Ⅱ组患者未发现任何因素能预测术后并发症.结论:对术前FEV1/FVC≥70%的患者,预测的术后FEV1及FEV1%是预测术后并发症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过小冬 《当代医学》2021,27(34):12-15
目的 探究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IL-6、CRP、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FEV1、FEV1/FVC、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FEV1、FEV1/FVC、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肺功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连续收集我院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138例,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71例(VATS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67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及术后第7天,术后30d肺功能。监测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TS组与开胸组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MVV及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8±0.4)vs(1.64±0.38)L]、MVV[(72.1±15.3)vs(62.8±14)L/min]、PEF[(5.16±1.19)vs(4.82±1.26)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91±0.39)vs(1.74±0.38)L]、MVV[(76.6±15.9)vs(66.9±12.7)L/min]、PEF[(5.32±1.23)vs(4.9±1.14)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对肺功能影响小,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重度COPD稳定期男性患者89例,按照BMI分成3组:低BMI组(BMI≤18.4 kg/m2)17例,正常BMI组(BMI 18.5~24.99 kg/m2)48例,高BMI组(BMI〉25 kg/m2)24例。3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低BMI组的FEV1[(0.80±0.15)L]、FEV1%pred[(30.50±4.78)%]、FEV1/FVC[(47.32±8.81)%]低于高BM I组[(0.97±0.23)L]、[(34.05±5.08)%]、[(56.3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正常BM I组的FEV1[(0.85±0.18)L]、FEV1%pred[(30.50±6.21)%]、FEV1/FVC[(50.83±11.03)%]低于高BM I组[(0.97±0.23)L]、[(34.05±5.08)%]、[(56.3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85例重度COPD患者的BM I与FEV1、FEV1%pred、FEV1/FVC呈正相关(r=0.321,P〈0.01;r=0.219,P〈0.05;r=0.322,P〈0.01)。结论重度COPD患者BMI与肺功能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联合化疗是否能够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ⅢB~Ⅳ期NSCLC合并COPD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塞来昔布200 mg,2次/d,第1~5天联合化疗)、小剂量组(塞来昔布200 mg,1次/d,第1~5天联合化疗)及化疗组(单独化疗),每组15例。COPD患者常规治疗方案不变。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疗效,CTCAE 4.03版评估化疗毒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期后取适量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外周血上清液IL-6及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细胞内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p-Akt及t-Akt)的表达。治疗前及治疗4周期后检测患者的肺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4周期的治疗,临床评估治疗有效。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EV1%pred、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患者治疗4周期后IL-6及TNF-α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早期NSCLC的手术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接受胸腔镜手术者42例,接受开胸手术者48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胸组,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手术前两组患者的6MWT、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无明显差异,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增高,而胸腔镜组变化更为明显;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经过手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有所提高,胸腔镜组提高更为明显;胸腔镜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开胸组低,而两组患者持续肺漏气、喉返神经损伤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早期NSCLC患者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对肺癌切除术后发生呼衰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选取同期手术未发生术后呼衰的肺癌患者作对照,应用统计分析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并对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 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既往COPD病史,术前肺功能MVV,FEV1,FEV1%,手术方式,胶体液输入量,术后发生并发症与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肺癌手术患者既往患有COPD病史,术前肺功能FEV1<1.5L、FEV1%<60%、MVV%<60%,行全肺切除手术,胶体液输人量>2500ml,术后发生并发症者更易发生呼吸衰竭.有效的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等预防手段以及尽早诊断与治疗是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及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的73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肺功能、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FEV1、FEV1/FEV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FEV1、FEV1/FEV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SaO2、PaO2较术前下降,PaCO2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SaO2、PaO2、PaCO2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是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呼吸功能的重要方法,并有助于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肺减容手术效应机制,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外科手术指征.方法 选择63例早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40%通常认为不能耐受标准的肺癌外科手术,但通气血流扫描示两肺有通气血流不均匀区域存在,有可能因肺减容而改善术后肺功能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切除相对无功能的肺后,有时术后肺功能会有所好转.用常规方法 计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患者的术后FEV1,有时计算值可能会比患者术后的真正FEV1低.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患者自觉病状如胸闷、气急改善.随访3年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 在确定哪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患者可接受肺叶切除时,应考虑肺减容对肺功能的影响.对有选择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40%的早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实行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 FEV1)与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行肺癌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24例)和无感染组(100例),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以FEV1为变量,构建术后肺部感染模型,计算其灵敏度。结果 两组在既往合并糖尿病病史、吸烟指数、FEV1方面,术后肺部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以及既往呼吸系统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FEV1为变量构建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显示AUC为0.652(95%CI: 0.540~0.752),灵敏度83%,特异度52%。结论 FEV1与肺癌患者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关系密切,FEV1为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25-28+33
目的 探讨个体化运动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老年AECOPD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运动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气道高反应发生率和6 min步行距离(6 MWT)。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d、FEV1/FVC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EV1%pred、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气道高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气道高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 MWT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6 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AE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发生率,有助于老年AECOPD患者增加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年龄、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有无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部疾患)、FEV1/FVC%、MVV%、术前血钾、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因素与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导致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患及术前心电图异常、FEV1/FVC%<70% 、术前血钾<4.0 mmol/L 6个因素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心肺部合并症、术前心电图异常者进行针对性处理及术后重点心电监护、术前改善低肺功能、术前适当补钾均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学杂志》2022,(6):393-398
目的探索新辅助免疫治疗对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术前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30例肺癌患者的资料。对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比较新辅助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年龄为(61±8)岁, 均为男性。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43%(13例), 完全病理缓解(pCR)率为37%(11例), 疾病控制率(DCR)97%(29例), 客观缓解率(ORR)67%(20例)。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59±0.63)L, 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FEV1%pred)为85.27%±15.86%, 均高于治疗前[分别为(2.48±0.59)L、81.73%±15.94%](P=0.013、0.022)。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为(3.59±0.77)L, 高于治疗前[(3.47±0.76)L, P=0.036], 而治疗前后FEV1/FVC和FVC占预计值的比例(FVC% pr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4、0.3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