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骶管封闭、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方口服。两组连续治疗30d后观察治疗前后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中医、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文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均来自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中医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西医治疗干预,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结果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72.7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整体生存质量有着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诊治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诊治的病患120例,将病患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患给予西医诊治设为西医组,另一组病患给予中西结合诊治设为结合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患治疗后,结合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诊治中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推拿,超短波及康复锻炼等综合保守疗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经过比较发现,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内服、外敷、针刀疗法及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西药结合功能锻炼。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和下腰痛评分。结果①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下腰痛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具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偃师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单独的西医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法进行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63例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88.9%,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74.6%)(χ2=4.30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如:平衡针灸、牵引复位以及中药内服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15d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綜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CRP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状态,下调外周血CRP,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β-内啡肽水平、前列腺素E2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内啡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前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β-内啡肽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前列腺素E2水平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蒲氏蒲氏双和散联合西药应用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在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内一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联合蒲氏蒲氏双和散及西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0 d。疗程结束后统计治疗前后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月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3.02%(44/5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2%(5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HDL-C、血浆黏度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血浆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HDL-C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氏双和散着眼于心肌、血管、神经三者的综合调节,可能是一种针对病因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更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27-130
目的 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00 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50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 个月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分别为(2.52±0.76)分及(1.12±0.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及日常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药辨证施治方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后疼痛及中医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15.
Shu Xin Yi Mai Capsules (舒心益脉胶囊)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was used in the routine treatment of 22 cases who successfully received coronary artery introducing therapy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results was compared with the 26 cases treated routinely with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stern medicine group).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儿童肺虚感邪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52.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良好,可降低IgE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联合西药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湿法,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为(2.30±0.49)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2.90±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TC、TG、LDL-C分别为(5.02±0.68)mmol/L、(1.36±0.33)mmol/L、(2.16±0.3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45±0.57)mmol/L、(1.58±0.39)mmol/L、(2.53±0.38)mmol/L,HDL-C为(1.52±0.30)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33±0.2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21%与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湿法联合西药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可进一步强化降血脂作用,并缓解患者症候,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中Bcl-2的变化,探讨化瘀散结法防治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147例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中药组用中药化瘀散结法口服加外敷分期治疗,西药组用妈富隆周期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治疗。用药3个月后观察3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超声下子宫内膜的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中Bcl-2的表达改变。 结果 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超声下子宫内膜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及对照组(P<0.05),西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子宫内膜中Bcl-2表达均明显降低(中药组Z=-5.690,P<0.01;西药组Z=-5.477,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32,P=0.083),治疗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43,P<0.01),中药组对子宫内膜Bcl-2表达的下调作用优于西药组及对照组,西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化瘀散结法能明显改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Bcl-2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59-62+65
目的 探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痰湿内蕴证)患者实施补肾活血化痰调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 年7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180 例PCOS 不孕症(痰湿内蕴证)患者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均给予常规西药,后者另给予补肾活血化痰调周中药。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化,评价安全性,随访6 个月并统计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卵泡生成激素(FSH)、睾酮(T)、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西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而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子宫内膜厚度(ET)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西药组均高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药组相近(P>0.05);中西药组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化痰调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PCOS不孕症(痰湿内蕴证)患者能够减轻症状,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排卵,还可提升自然妊娠 率,且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痉挛缓解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均更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脑血管病后的偏瘫痉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