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市中学生目前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所中学初1到高2年级共4542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生家庭背景资料,分析学生的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学生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经χ^2检验分析显示,广州市中学生目前健康行为与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有关联。结论广州市中学生某些不良健康行为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早对中学生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成年后相关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 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 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4.
潍坊市中学生饮食行为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潍坊市区中学生饮食行为的状况及相应影响因素,为预防异常饮食行为及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样选取潍坊市8所高中、初中、职高学生1261名,采用饮食行为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不良饮食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71.4%的被试比较关注自己的身材和体重,40.7%的被试有偏食现象。中学生的饮食行为与其年级、家庭类型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结论潍坊市中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饮食行为不良问题。应加强中学生营养指导、干预工作,预防异常饮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性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海珠区4 30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从学校接受青春期知识教育的报告率为66.8%;观看色情信息的报告率为14.3%;特殊意义异性朋友(单独约会过)的自报率为26.1%;边缘性行为的报告率,拥抱为17.5%、接吻为12.2%、抚摸异性身体为8.5%;曾发生性交行为的报告率为3.5%,其中30.9%曾在被迫情况下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性别、年级、父亲文化程度、每月零花钱、观看黄色刊物/音像制品、赞成中学生恋爱、约会过、有边缘性行为、吸烟、饮酒、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吸毒史与性行为的发生有直接影响作用(P<0.001)。结论不良性行为已成为影响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危险行为之一。社会、家庭、学校应通力合作,采取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赣州市中学生的吸烟情况及对吸烟行为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3年对赣州市139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赣州市中学生的总吸烟率为8.75%,其中男性吸烟率为12.60%,女性吸烟率为2.73%;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4岁,最小为11岁;吸烟的主要动机是好奇和社会交往;中学生吸烟与学校类型和家庭收入等因素有关。本次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学生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仍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学生对控烟措施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有效控烟应采取创造无烟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增加控烟的有关知识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对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美国资料来源于CDC1991年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监测。结果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低于美国,安徽省和美国中学生攻击行为男生高于女生,自杀行为女生高于男生,吸烟和饮酒行为报告率安徽省男生高于女性,美国男、女生差异无显著性;吸烟和饮酒行为美国以12年级学生最高,与安徽省一致;故意伤害行为安徽省以初三学生最高,高中各年级间差异无显著性,而美国为12级学生最低,9~11年级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干预应针对相关社会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与美国中学生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对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美国资料来源于CDC1991年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监测,结果: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低于美国,安徽省和美国中学生攻击行为男生高于女生,自杀行为女生高于男生,吸烟和饮酒行为报告率安徽省男生高于女性,美国男,女生差异无显著性,吸烟和饮酒行为以12年级学生最高,与安徽省一致,故障伤害行为安徽省以初三学生最高,高中各年级产差异无显著性,而美国为12级学生最低,9-11年级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干预应针对相关社会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湛江市某中学学生吸烟状况,为学校制订控烟措施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无记名方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取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共1480名进行调查。结果尝试过吸烟(包括吸过一口)的学生占24.1l%,其中男生为38.15%,女生为8.96%,2者有显著性差异。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6.39%。高中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1.95%;第一次尝试吸烟时年龄最小的仅3岁,最初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和好玩,占67.44%。父母都吸烟或其中一人吸烟的高达68.59%,有73.78%的吸烟学生认为父母或周围的人吸烟对自己有影响,98.26%的学生认为吸烟危害健康。88.46%的学生表示反对吸烟,但出现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分离。结论湛江市某中学学生尝试吸烟行为比较普遍,应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齐抓共管,并从低龄学生开始采取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东莞市3所中学在校学生2474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学生状况、家庭相关问题调查表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因素(家庭人口、家庭类型、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等);父母一般状况(父母年龄、父母性格、母亲文化程度等);中学生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受父母打骂等);中学生自身不良行为(到网吧酒吧玩、不健康减肥、接受黄色宣传、参加赌博、离家出走、有自杀念头、使用镇静催眠药等)均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P〈0.05)。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及错综复杂的,全社会应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口市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因素,探索影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建立和提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4所中学初中学生701名,应用自编的个人情况问卷、SCL-90及EPQ问卷进行测试,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CL-90和EPQ调查结果在初中学生年级、性别、是否重点学校、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关系、家庭收入、是否经常上网等因素方面呈现出不同。结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因素存在差别,心理问题与多个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导致中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市四类不同性质的中学,抽取869名中学生,采用定式问卷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层次分析。结果中学生吸烟率为25.09%,男37.48%,女7.73%(P<0.0001)。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吸烟率有明显差异。中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伴有品行障碍、学习成绩差,有不良的伙伴关系,家庭成员中有吸烟史,父母亲对孩子管教方式不良及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从事体力劳动。结论干预和预防中学生吸烟行为必须从上述因素着手,制订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学生吸烟状况。方法:采用问卷法对6所中学4123名学生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中学生总吸烟率为4516%(1862/4123)。其中,高中组吸烟率(5049%)高于初中组(3949%),男生吸烟率(7019%)明显高于女生(315%),且中学生吸烟的严重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父母的文化程度、周围人群的吸烟情况与学生吸烟率有密切关系。结论:中学生吸烟问题较重,为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大力开展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14.
影响学校学生吸烟因素的路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学生吸烟行为的因素,为更好地控制学生的吸烟行为,降低学生吸烟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方法学生健康行为的调查采用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之中国“全球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监测”(YRBSS)问卷,于2003年6月对武汉市25所中学1947名初中学生调查的资料。采用路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武汉市初中生吸烟率为5.38%,其中,男生吸烟率为10.39%,女生吸烟率1.18%,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对初中生吸烟量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初始吸烟年龄、周围人吸烟、性别、父母关心。同时,吸烟和一些不良行为有明显的关联,关联强度依次为:打架、饮酒量、饮酒问题、醉酒、吸毒、逃课。结论初始吸烟年龄,周围人吸烟,性别,父母关心等因素对青少年吸烟影响作用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干预和预防过程中更多的考虑环境、家庭、学校的因素,同时也可以降低学校学生其他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中小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中小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为探讨适合深圳市中小学生特点的控制吸烟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10所中小学校学生共5000名,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比小学生吸烟率高,尝试第1次吸烟以小学阶段占比例最高(50%),尝试吸烟后仍想吸则以中学阶段占比例最高(85.4%)。在中、小学生吸烟者中,尝试戒烟成功的只占34.9%,表示会复吸烟的占25.6%,认为促使自己吸烟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朋友、同学、父亲,大多数在无聊、朋友聚会和心情烦闷时吸烟;没有参加过预防吸烟活动的占78.0%,其中认为学校或班级没有组织过预防吸烟活动的占52.5%。结论学生吸烟行为与心理发育、周围环境密切相关,他们需要适宜的控烟健康教育,目前学校的控烟健康教育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银川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银川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现状,为对其进行行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选取高中和初中学各两所及私立中学一所,在所选中学的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抽到班级的所有学生为此次调查的对象,共1720人,回收有效问卷1600份,有效回收率93.02%;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结果(1)49.7%的学生平时上街不遵守交通规则;(2)有43.1%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3)学生吸烟率为37.6%,饮酒率为67.5%,男生喝酒比例高于女生(P<0.05);(4)有13.4%的学生有网络成瘾,男生的网络成瘾情况比女生严重(P<0.05),初中组网络成瘾比例高于高中组(P<0.05)。结论银川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各方面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减少危害健康的行为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不同信念对大学生吸烟行为阶段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不同吸烟信念对其吸烟行为阶段转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大学1-3年级在校大学生8138名,以自填式结构问卷调查学生的一般情况、吸烟相关信念和所处的吸烟行为阶段、室友和同学的吸烟情况。并对吸烟相关信念进行探索性因子的不同吸烟信念、同学和室友吸烟行为、相关的社会经济学指标进入方程,进行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识别出支持吸烟信念、反对吸烟信念、环境限制信念、个人意愿信念和社交功效信念等5个信念因子。调整大学生相关社会经济学指标和同学、室友吸烟行为的影响后,支持吸烟信念和社交功效信念是男大学生由从未吸烟转变为尝试吸烟的显著性危险因素,环境限制信念为其保护性因毒,反对吸烟信念、个人意愿信念是男大学生由尝试吸烟转变为不规律吸烟的显著性因素,男大学生由不规律吸烟转变为规律吸烟行为仅受环境限制信念的影响;在女大学生中,尝试吸烟行为仅受支持吸烟信念的影响,不规律吸烟行为的形成未受吸烟各信念的显著影响。结论大学生不同吸烟信念对其不同吸烟行为阶段转变的影响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应根据他们所处的吸烟行为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教育和培养相应的不吸烟信念,从而预防或控制吸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