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学生的饮食行为,并分析影响学生饮食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进行饮食行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2 358名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利用非条件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86.64%的中学生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习惯,16...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饮食行为、营养知识水平、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打下基础。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抽取两所院校的426名女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的女生中37.09%有时不吃早餐,3.29%1日只吃2餐,15.26%每日餐次不定,饮食无规律,34.74%经常吃零食,35.92%只偶尔饮或从不饮牛奶或豆浆;女生的营养知识偏低;女生中营养不良者占31.69%,超重者占0.94%,无肥胖者,但对自己体型感到不满意的占63.84%,其中有54.14%的人采取了各种减肥措施;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饮食无规律、食欲差、进食速度慢、经常吃零食、生活费用低与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结论一些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行为方式在部分女生中存在,可能对其营养和健康状况带来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女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中新生不良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从许昌县3所高级中学2013年收入的新生中选取12 438名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不良饮食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2 438名研究对象中2 050人经常吃甜点,1 254人经常吃油炸食物,1 549人偏食、挑食,2 653人不能每天吃水果,2 759人不吃早点.结论许昌县高中新生多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其与居住地、家庭收入情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应加强对高中生营养指导及干预重视,培养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导致中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市四类不同性质的中学,抽取869名中学生,采用定式问卷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层次分析。结果中学生吸烟率为25.09%,男37.48%,女7.73%(P<0.0001)。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吸烟率有明显差异。中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伴有品行障碍、学习成绩差,有不良的伙伴关系,家庭成员中有吸烟史,父母亲对孩子管教方式不良及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从事体力劳动。结论干预和预防中学生吸烟行为必须从上述因素着手,制订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学时期是个人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良好的生活、饮食行为习惯可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反,如果不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饮食行为习惯,可导致超重和肥胖等不良后果,直接影响成年后的身体健康情况。通过对中学生生活、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与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马鞍山市市区随机抽取的4所初中4042名学生的伤害相关行为及其家庭因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结果 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者1033人,占25.56%,有中度伤害相关行为者1949人,占48.22%;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父母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类型等。结论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为避免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问题的出现,进而避免伤害的发生,必须重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市中学生目前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所中学初1到高2年级共4542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生家庭背景资料,分析学生的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学生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经χ^2检验分析显示,广州市中学生目前健康行为与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有关联。结论广州市中学生某些不良健康行为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早对中学生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成年后相关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州市中学生目前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所中学初1到高2年级共4542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生家庭背景资料,分析父母收入水平及是否吸烟与学生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经X^2检验分析显示,广州市中学生目前健康行为与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是否吸烟有关联。结论广州市中学生某些不良健康行为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早对中学生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成年后相关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与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马鞍山市市区随机抽取的4所初中4 042名学生的伤害相关行为及其家庭因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结果有严重伤害相关行为者1 033人,占25.56%,有中度伤害相关行为者1 949人,占48.22%;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父母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类型等.结论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为避免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问题的出现,进而避免伤害的发生,必须重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学生久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两个城市2 186名中学生进行中学生久坐行为-心理等情况调查,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he Trans-theortical Model,TTM)对中学生久坐时间、久坐行为变化阶段、改变策略、决策平衡和自我效能进行现状分析.结果 中学生在教学日平均久坐时间为(4.19±1.99)h/d,节假日平均久坐时间为(4.13± 1.68) h/d;教学日久坐时间在地区(x2 =-2.14,P<0.05)、性别(x2=-4.18,P<0.01)和年级(x2=-4.43,P<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节假日久坐时间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95,P<0.01);中学生久坐行为存在行为变化阶段,且主要处于前意识阶段和意识阶段,中学生在不同行为阶段的久坐时间不同,从前意识阶段到行动阶段久坐时间呈下降趋势,维持阶段略有增加;不同久坐行为阶段中学生的改变策略、决策平衡、自我效能得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因素对久坐行为阶段的影响呈现从前意识阶段到行动阶段得分减少,维持阶段略有增加的趋势;教学日久坐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级、行为变化阶段、改变策略、决策平衡负向效应,节假日久坐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年级、行为变化阶段、改变策略、决策平衡(正向和负向).结论 中学生久坐行为时间较长且存在行为变化阶段,对处于不同久坐行为阶段的中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措施,以提高健康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流出地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对此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县某所劳务培训和输出机构所有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设计结构式问卷,匿名,在调查员的指导下填写后当场装入信封回收。共收回问卷1 800份,有效问卷1 712份。利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流出地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8.0%,其中过去3个月中性行为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27.3%,有多性伴者占30.8%,有过商业性行为者占31.0%,有过使用毒品经历占9.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25.1%;同伴环境较差;(2)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与艾滋病知识得分、性关系中能谈论安全套相关;发生多性伴行为与年龄、朋友中有多性伴者、对多性伴的态度、主观规范相关;发生商业性行为与艾滋病知识得分、家庭住址、朋友中有发生商业性行为、主观规范、商业性行为意向相关;静脉吸毒与年龄、艾滋病知识得分、朋友吸毒、主观规范、吸毒意向相关;(3)理性行为理论框架中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对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影响较大。结论:流出地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关知识和应对不良的伙伴压力的能力,应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外出打工前期是对校外青少年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158-162
目的了解2018—2019年本溪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提供相应的策略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2019年本溪市9~18岁儿童青少年,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分别为2985份和3489份。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和2019年本溪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分别为38.23%、41.79%,年增长率为3.56%。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本溪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因素有营养不良、城乡分类、年龄分类、性别、吃甜食情况。其中,营养良好为其保护性因素,而郊县、13~18岁、性别女、爱吃甜食是其危险性因素。结论本溪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相对较高,应尽快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消除不良因素影响,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识别和矫正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孝义市初一至高三年级18个班的中学生1 15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不同年级和性别的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和比例不同;上网时间和网络成瘾成正比;在网吧上网的成瘾率最高,不同网上行为中网络游戏成瘾率最高;青少年所处的家庭内外环境和网络成瘾有关. 结论 性别、上网时间、地点、上网行为及家庭、学校因素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有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庆市就医人员健康素养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健康素养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8家综合性医院共768名就医人员,使用《就医人员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况的横断面调查。结果重庆市就医人员健康素养具备率为4.8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方面素养的具备率分别是16.28%、2.21%和38.41%。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10.68%、20.31%、8.59%、23.57%、10.68%。现居地、文化程度、职业、至亲从医情况、医疗保险种类、性别、年龄对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有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职业、至亲从医情况是影响就医人员是否具备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重庆市就医人员中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需要各部门和就医人员的共同努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影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根据地理分布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4个区中5家精神专科医院,将2016年1月至10月住院的6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估分析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无危险组比较,危险行为组中性别、年龄阶段、家庭邻里关系、工作状态、应激生活事件、精神症状、服药情况、就医态度、既往威胁性言语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62,P=0.017)、生活应激事件(OR=2.08,P=0.001)、幻觉妄想(OR=1.77,P=0.026)、怪异行为(OR=1.61,P=0.02)、就医态度(OR=2.60,P=0.029)、既往威胁性言语(OR=6.77,P<0.001)与危险行为相关。结论 45岁以下、幻觉妄想、怪异行为、被动就医、生活应激事件、既往威胁性言语是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海军飞行员吸烟行为及流行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飞行员吸烟行为及流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为戒烟提出相应措施。方法:对486名入院疗养的男性飞行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是否吸烟、初吸原因、现吸原因、是否影响健康、身患何种疾病及吸烟有害健康知识测定。结果:飞行员总吸烟率为61%,有42%吸烟者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与吸烟相关的疾病,74%吸烟者认为吸烟利大于弊,76%吸烟者认为敬烟是对人的尊重。初吸原因依次为尝试、社交、消遣、解烦和解乏。现吸原因依次为成瘾、消遣、解乏、社交及解烦。结论:对吸烟行为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及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缺乏是产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吸烟已严重威胁飞行员身体健康,应加强健康教育。建议对海军飞行员加大控烟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洛阳市4所小学的7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依据先分层后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填写统一调查表,按诊断标准逐一筛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年级小学生紧张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5.08%,不同年级有显著差异,啃指甲癖的发生率最高,为29.64%,精神习惯性抽动为16.39%,吮拇癖为8.88%,屏气发作4.78%,习惯性擦腿1.64%,撞头发生率很低,影响小学生紧张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成绩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结论: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对338名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除自我维度外,大、中学生[适应(64.17±7.12)分,(68.27±5.86)分;人际(58.70±7.13)分,(64.78±5.25)分;个性(127.72±14.41)分,(135.72±10.52)分;动力系统(109.34±11.76)分,(129.79±10.12)分;认知风格(61.19±5.35)分,(71.57±5.84)分;归因风格(43.76±4.24)分,(49.86±4.70);应付方式(106.14±10.33)分,(124.77±9.80)分]、男女生、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父母受教育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各维度及其子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②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状况良好;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大学生营养知识(K)、营养态度(A)和饮食行为习惯(P)的现状,为今后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问卷,抽取石河子大学在校的1 728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不及格率67.0%,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态度普遍较积极,92.9%的男生和97.3%的女生都认为营养对健康很重要,但如果要付钱去接受营养知识,仅有45.2%的男生和52.3%的女生愿意。饮食行为方面,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学生仅占59.5%,每天喝牛奶的学生仅占7.5%,仅有24.9%的学生没有食零食的习惯。结论多数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的认识,不合理的饮食行为较普遍,应结合不同学科学生特点进行营养教育,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台州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0~60岁年龄段群体,患病率最高;存在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常食宵夜、睡眠时间<6h、有药物过敏史、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家族史、存在便秘情况者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存在以上情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该病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情况、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