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荣贵  姜庆  徐光勇  张唯力  刘川  于圣杰  胡自力  林艳君 《重庆医学》2011,40(33):3361-3362,3364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GST-π的表达。结果 GST-π在正常膀胱黏膜无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水平为76.54%;初发和复发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97%和94.7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GST-π的高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有关,且可能与肿瘤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分级、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4观察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G1级、G2级、G3级膀胱癌中HIF1α阳性率分别为27.8%、40%、63.2%,G1级与G3级膀胱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复发组及未复发组HIF1α阳性率分别为61.5%、30.6%(P<0.05);G1级、G2级、G3级膀胱癌中VEGF阳性率分别为50%、48%、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复发组及未复发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76.9%、38.9%(P<0.05)。G1级、G2级、G3级膀胱癌MDV分别为44.3±11.6、53.5±10.6、71.9±15.3,G1级与G3级膀胱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复发组及未复发组MDV分别为41.7±10.9、77.2±15.3(P<0.05)。结论膀胱癌HIF1α表达与肿瘤分级复发相关,对膀胱癌复发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Livin在浅表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Livin的表达及其在BTCC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蛋白印迹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8例临床分期为Tis~T1期的膀胱癌组织标本中Livin的表达进行检测。病理分级G1级23例,G2级17例,G3级8例;复发性膀胱癌17例;15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作对照。结果15例非肿瘤膀胱组织Livin表达均为阴性;48例膀胱癌组织中有19例可见Livin表达;复发的膀胱癌组织中Livin阳性表达率(58.82%,10/17)明显高于初发的膀胱癌组织(29.03%,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表达率在不同分级的肿瘤组织中无明显差异。2年随访发现:Livin表达阳性的肿瘤病人复发率高(13/19,68.42%),与Livin表达阴性者的复发率(11/29,37.9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vin与膀胱癌复发有关,检测膀胱癌组织中Livin表达有望作为膀胱癌诊断的一种指标,在膀胱肿瘤的预后判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乙醛脱氢酶1(ALDH1)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了解肿瘤干细胞与膀胱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8例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ALDH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为24.58%,在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级别和高级别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18%(14/77)和36.59%(15/4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Ta期和pT1期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92%(11/65)和33.96%(18/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发和复发的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77%(17/86)和37.50%(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1表达与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联性(P>0.05)。术后随访4~52个月,ALDH1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5.17%和61.80%,Kaplan-Mer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2组患者累积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DH1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及肿瘤复发有关联。肿瘤干细胞可能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的发生和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5(Mcm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0例膀胱肿瘤患者(G125例,G227例,G318例;TisT147例,T2~T423例)、4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尿脱落细胞中Mcm5的表达;并对癌患者肿瘤组织Mcm5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行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膀胱肿瘤组织标本中Mcm5阳性率为98.5%(67/68),Mcm5表达量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但相对表达量在各病理分级、各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中Mcm5检测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87.1%)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48.6%,P<0.05);正常对照组和泌尿系良性疾病组中Mcm5阳性表达率为10.0%,低于膀胱癌组(P<0.05)。结论:RTPCR方法检测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膀胱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乙醛脱氢酶1(ALDH1)在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中ALDH1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6例癌转移淋巴结组织及20例未转移淋巴结组织中ALDH1的表达,分析ALDH1蛋白表达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 ALDH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与正常膀胱组织中分别为33.94%(37/109)和5.0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非肌层浸润性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分别为19.05%(8/42)和43.28%(29/67),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在低级别与高级别膀胱癌中分别为13.04%(3/23)和39.53%(3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转移组与淋巴未转移组膀胱癌组织中分别为50.00%(3/6)和12.90%(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移淋巴结及未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分别为50.00%(3/6)和0.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4~65个月,经Kaplan-Merier分析,ALDH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为64.9%,阴性表达组为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总体无瘤生存率为51.40%,阴性表达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记蛋白ALDH1高表达与浸润性膀胱癌分期和分级及预后有关联,是浸润性膀胱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昕 《医学综述》2012,18(17):2876-2878
目的探讨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结果 PTEN、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和5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膀胱肿瘤分级、分期呈负相关(P<0.05),而VEGF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复发呈正相关(P<0.05)。PTEN表达和VEG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s=-0.336,P<0.05)。结论 PTEN和VEGF表达对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磊  谢进东 《右江医学》2009,37(4):386-388
目的检测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癌旁黏膜、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ER2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临床特征、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评价它是否可以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各50例,正常膀胱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黏膜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蛋白的表达和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蛋白表达和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等有相关性,表明HER2蛋白过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MAD2)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47例BU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MDA2的表达,并分析MDA2表达与BUC病理分级、分期和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BUC组织中MAD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13.68,P<0.01)。高级别和浸润性BUC组织中MAD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和浅表性BUC组织(χ2=12.25、4.33,P<0.05),复发BUC组织中MAD2阳性表达率与初发BUC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AD2高表达组病人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MAD2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 MAD2可作为BUC诊断的一个重要的免疫标记抗体,其检测可为BUC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NBC患者石蜡组织标本40例和癌旁正常乳腺石蜡组织标本20例,同时通过随机区组设计从191例non-TNBC中选取40例石蜡组织标本与TNBC组配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APK蛋白在TNBC组织、non-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APK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明确MAPK蛋白是否为TNBC特异的预后指标,进一步比较其表达在TNBC与non-TNBC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40例TNBC组织中MAPK阳性表达率(4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non-TNBC(阳性表达率4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K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家族史、民族、病理类型及分级、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阳性表达68.4%,无复发转移组23.80%)有相关性(P<0.05)。MAPK阴性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77.3%)明显高于阳性表达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MAPK的表达与TNM分期同样是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但与non-TNBC患者比较MAPK表达在复发转移及5年生存率方面,2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其复发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在TNBC与nonTNBC组分别为52.0%和48.0%,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和38.9%(P>0.05)。结论 MAPK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可能成为TNBC预后不良的非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