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高南海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求提升南战区南海海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途径。方法理论循证与实践分析。结果提出了围绕南海海上作战与海战伤特点的战区卫勤保障科研、训练思路。结论针对南海战时特点,增强南战区的使命意识、注重实战演练、完善制度规范、加强装备科研、强化技能训练,是提升南战区海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完成海上卫勤保障任务,保证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官兵的健康和伤病救治,笔者结合多年来参加海上卫勤实践,对海上卫勤保障有如下体会。 1 海上卫勤保障原则针对海上卫勤特点,其保障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1)加强作战舰艇卫勤力量,完善部队救治体系,提高战斗舰艇编队自救能力。(2)精心组织海上机动医疗队,力求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战区总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近年遂行抗冰救灾、抗震救灾、援外医疗、化学武器挖掘作业卫勤保障任务的实践。结果明晰了战区总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特点与对策。结论设置并不断完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预案、强化技能训练,是提升战区总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突发事件特点与需求,高质量做好卫勤保障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未来海上突发事件卫勤保障的需求,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海上作战能力,需要做好更加完善、具有快速反应的卫勤保障工作。目前,世界上突发事件及恐怖活动不断发生,如何做好海上突发事件及反恐作战的卫勤准备,海上卫勤支援与救治能力是确保完成突发事件和反恐作战任务的关键。针对未来海上保障的特点与需求,进一步做好海上快速应急处置卫勤准备,对保障海上作战任务完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途径。方法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探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灾害医学教育、卫生防疫教育、信息技能教育提升军队卫勤人员的卫勤机动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心理救援能力、装备使用能力和联合指挥能力。结论军队卫勤人员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与规律,坚持以任务保障为牵引,立足实际,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某新型医院船海上卫勤演练情况,从海上卫勤指挥、海上医疗救治特点、海上转运机制、安全机制等方面,讨论当前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海上医疗救治和后送中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新型医院船未来海上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非现役文职人员作为军队编制体制的一部分,在完成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支队伍能否完成军队卫勤保障任务,特别是海上卫勤保障任务,尚缺乏充分的实践评估。本课题结合海上卫勤保障演习,对非现役文职人员的海上生存和救治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其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上作战,尤其是高技术武器装备条件下的海战,卫生船舶难以伴随作战舰艇进入作战海区实施卫勤救援,战时卫勤保障主要依靠舰艇自身的卫勤力量。必要时舰艇军医需要扩大救治范围,完成后续治疗。因此,舰艇军医必须全面掌握各科急救技术,具备能够在伤员众多、复杂多变的海上战争环境下迅速有效的救治伤病员和迅速完成后送的能力,以保存舰艇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机动卫勤力量卫勤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机动卫勤力量是指能在各种紧急和意外情况下,可以随时机动担负卫勤保障和卫生救援任务的卫勤部(分)队,是未来联合作战和突发卫生事件卫勤保障的“拳头”力量[1],在战时伤病员救治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战时卫勤保障的整体效能[2]。因此,本研究基于系统理论,在科学界定卫勤保障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构成机动卫勤力量保障能力的要素,构建了机动卫勤力量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战区机动卫勤力量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1机动卫勤力量卫勤保障能力的系统分析1.1机动卫勤力量卫勤保障能力的概念保障能力是指国家、地…  相似文献   

10.
<正>载人航天飞行海上救护是飞船在上升段应急溅落预定的海域,医疗队员对航天员实施现场急救,对危及航天员生命的伤情和病情充分利用海上救护条件予以紧急救治,使病情稳定或好转,为后送创造条件,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为更好的实施航天员海上护理卫勤保障,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执行神五至神十任务完成情况,对海上救护可预见性护理卫勤保障程序探讨如下。1载人航天海上护理卫勤保障1.1海上护理卫勤保障任务航天员出舱后,配合医师实  相似文献   

11.
抗震救灾实践引发的对空降作战医疗救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伴随空降作战的医疗救护。方法结合未来空降作战医疗救护的需求,总结“5.12”汶川地震一线医疗救援70天的实践。结果提出了“以专家队伍的伴随医疗保障、素质过硬的一线护理保障、需求牵引的心理疏导保障和高科技医疗救护装备保障,实现战斗力保持、再生、提升发挥”的建议。结论高效的卫勤指挥体系,接受过近乎实战训练的年轻专家队伍,便携式、抗震防震的多功能医疗救护装备,专业的维修保障队伍是完成现代空降作战医疗救援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军事、后勤、卫勤、系统工程、计算机模拟、地图量化、多媒体等技术与方法,研制用于区域层面卫勤力量优化部署,以及快速卫勤指挥业务处理的高效、实用、先进的作业系统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具备卫勤力量优化部署所需要的地形分析、信息检索、计算预测、文书拟制、图形处理和信息传递等功能,既可用于平时卫勤指挥作业基本技能训练,又可满足应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组织指挥,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动部署的效能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界定了军事医疗设备生产企业评价概念内涵和功能作用,提出了企业评价总体思路,分析了企业评价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的评价规则和模型,以期为开展军事医疗设备采购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南战区官兵的睡眠状况,建立南战区官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常模,为科学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s Checklist 90,SCL-90)和PSQI量表对南战区6580名官兵进行调研。结果①南战区官兵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分值高于国内常模(P〈0.001),催眠药物分值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01);②南战区官兵睡眠量表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平原士兵(P〈0.001);③南战区官兵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分值高于飞行员(P〈0.001),入睡时间分值低于飞行员(P〈0.001);④南战区官兵睡眠指数、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分值与SCL-90各项分值呈正相关(P〈0.001)。结论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建立南战区官兵的睡眠常模,关注战区官兵睡眠状况,改善官兵的睡眠质量,利于提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战区医药卫生人员对科技查新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及其对信息资源利用与需求,为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科技查新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战区9所医院(疗养院)149人进行科技查新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查新报告满意度及信息资源需求与利用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某战区医药卫生人员对查新工作的整体认知度和对查新服务的满意度较高,但各单位的信息资源利用尚不充分,这与各单位的科研水平与查新宣传有关。结论:应在战区开展广泛的科技查新培训与宣传,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拓展深化情报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16.
军地联合是应急医学救援的发展趋势,建设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信息平台是提升救援水平的重大助力,而研究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信息模型则是其实现的基础,基于部队医院野战医疗所救援流程,结合军队改革新体制,提出了研发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信息模型的总体思路,并探讨了建设信息平台所需的5种基础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南战区军人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常模,为新时期军人心理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南战区10113名军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测评,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并分析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变迁的原因。结果2011年南战区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22.34±36.70),阳性项目数(22.28±19.16),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值显著低于1999年军人常模。心理测试异常的发生比率为23.01%,神经症发生比率为4.37%,在因子的阳性检出率中强迫症状检出率最高(11.88%),其次是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与敌对。结论南战区2011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较1999年明显改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因子上,量表常模的时效问题值得关注,10余年前所建立的军人常模已经不能准确反映新时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南战区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卫生设备维修保障及维修保障信息的特点、DC元数据和S1000D规范的基础上,构建卫生设备IETM系统中维修保障信息的核心元数据体系,实现对卫生设备IETM系统中维修保障信息的有效检索、管理和使用及异构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为卫生设备IETM系统的创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