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46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MRU、多排螺旋CT(MDCT)、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U对尿路肿瘤性病变、炎性病变、结核、泌尿系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100.0%、100.0%、100.0%,优于IVU(37.5%、50.0%、50.0%、75.0%)和B超(40.0%、50.0%、50.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U与MDCT对肿瘤性病变及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U与MDCT对炎性病变、泌尿系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U、MDCT、IVU、B超对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8%、95.5%、90.9%、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U对上尿路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形态,在上尿路梗阻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肾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分析了78例肾创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IVU,B超,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出率分别为44.4%,88.6%,93.7%,和100%,52例采用保守治疗,2例采用DSA检查治疗,2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76例治愈,2例死亡,认为肾损伤的诊断首先B超或CT,DSA明胶海绵栓塞为肾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应重视复合性肾损伤及病理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非增强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患者资料,均已做多排螺旋CT平扫、B超、KUB及IVU检查(CT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至AW4.3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结果58例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其中1例自行排出,4例保守治疗后自行排出,36例体外碎石后排出,10例输尿管镜取出,7例经皮肾取出)患者,多排螺旋CT非增强诊断泌尿系结石58例;B超诊断泌尿系结石44例,2例假阳性;KUB诊断泌尿系结石38例,4例假阳性;IVU诊断泌尿系结石42例,3例假阳性;多排螺旋CT非增强、B超、KUB、IVU敏感度分别为100%、76%、66%、72%,特异度分别为100%、83%、67%、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90%、9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42%、29%、36%,约登指数分别为1.0、0.59、0.32、0.47。多排螺旋CT非增强与B超、KUB、IVU比较,Х^2值分别为15.92、24.17、19.92,P值均小于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非增强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比B超、KUB、IVU高,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B超,IVU(intravenousurography)和CT检查对闭合性肾脏损伤诊断的实用性。方偿:对131倒闭合性肾脏损伤患者行B超、IVU和CT检查的结果与临床经过、手术所见进行对照比较。结果:B超的阳性发现率(检出率)为93.5%,诊断符合率90.7%;IVU阳性检出率为37.6%,诊断符合率35.3%;CT阳性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为98.9%。结论:B超可作为肾脏损伤的首选检查,CT对肾脏损伤判断的准确性最高,可取代IVU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3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76.3%),也有表现为腰痛(28.9%)和不明原因肾积水(15.8%),B超,CT检查正确率分别为31.6%和58.1%,静脉尿路造影(IVU)和逆行尿路造影可显示梗阻的部位和充盈缺损情况。38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行移细胞癌,26例随访7-96个月,5例存活超过5年。结论 要认真检查和处理老年人不明原因肾积水,输尿管息肉和狭窄,B超,CT,IVU和逆行悄路造影是联合检查对绝大部分病例在术前可作出诊断和提示,必要时手术探查加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方法,术后要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和抗癌药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肾盂移行细胞癌术前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肾盂移行细胞癌(TCC)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右侧16例,左侧8例。对B超或彩超、超声造影(CEUS)、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RP)、CT、磁共振成像(MRI)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B超或彩超、CEUS、IVU、RP、CT、MRI或MRU、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52.2%、100%、21.4%、85.7%、88.9%、66.7%、46.2%。结论B超或彩超、IVU可作为肾盂癌的初步检查方法,CT在术前诊断及分期中起重要作用,CEUS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肾盂癌的术前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静  杜蓉  韩英 《新疆医学》2011,(8):25-29
目的:评价影像学在宫颈癌早期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早期宫颈癌行手术治疗10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100例早期宫颈癌中,B超、CT和MRI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42%和88%,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IA期三种影像学方法均未检出病灶。IB期B超检出率明显低于CT和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A期MRI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超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结合CT或MRI可提高早期宫颈癌分期的诊断。MRI在早期宫颈癌分期中有优于CT的优点,可作为早期宫颈癌分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均进行ERCP和B超检查,部分患者做CT检查及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并将ERCP与B超、CT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RCP对结石的诊断正确率为97.7%,明显高于CT的71.4%和B超的61.6%;ERCP、B超和CT对胰头癌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3.3%、77.8%和88.9%,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对壶腹部癌和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正确率为95%,而CT和B超分别为55.6%和45%,差异有显著性(P〈0.01);ERCP对十二指肠乳头炎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正确率为100%,而CT和B超分别为21.4%和11.1%,差异有显著性(P〈0.01);17例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中70.6%发现微胆石:而ERCP、B超和CT检查均未能发现微胆石。结论ERCP可清晰地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及整个胰胆管形态,对胆道及壶腹部肿瘤、胆总管下段结石等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不明原因的胆管扩张,行ERCP时取胆汁做超高倍显微镜检查有助于微胆石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肾损伤的急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3年3月~1998年9月52倒闭合性肾损伤采用常规剂量IVU、B超、CT等检查,行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常规剂量IVU、B超、CT检出损伤率分别为0%、71.14%和73.1%;非手术治疗50例,肾切除术2例,全部治愈。肾损伤的急诊诊断首选CT和B超,治疗应首先防治休克,必要时行剖腹探查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26例胰腺囊性病变中的36例恶性及90例良性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B超及CT检查诊断胰腺囊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2.8%、77.8%;特异性分别为78.9%、86.7%;囊内液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结合内镜超声(E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测敏感性可达94.4%,且与B超及CT检查的敏感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联检与囊内液CEA、CA19-9联检相比,其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钡餐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仅有当病变侵蚀胃肠或主胰管时才有诊断意义,并不能作为胰腺囊腺癌早期诊断的常规手段。结论E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囊内液CA19-9和CEA检测将成为胰腺囊腺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但B超、CT及血清CEA、CA19-9检测作为胰腺囊腺癌常用的筛选检查,其作用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外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74例肾外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价静脉尿路造影、B超、CT对肾外伤的诊断价值。结果静脉尿路造影、B超、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9%(43/49)、80%(55/68)和100%(51/51)。结论静脉尿路造影方法快捷,B超无创且廉价,CT检查准确。  相似文献   

12.
肾外伤的影像学检查选择(附7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外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74例肾外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价静脉尿路造影、B超、CT对肾外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静脉尿路造影、B超、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9%(43/49)、80%(55/68)和100%(51/51)。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方法快捷,B超无创且廉价,CT检查准确。  相似文献   

13.
RenalAngiomyolipoma:DiagnosiswithB-ultrasonography,CTScanning,DSAandItsInterventionalTreatmentZHENGChuansheng(郑传胜);FENGGanshe...  相似文献   

14.
肾结核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肾结核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6例肾结核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尿查抗酸杆茵、尿聚合酶链反应结核茵和血清抗结核特异性抗体的准确率分别为15.7%、50%和44%。B超、静脉肾孟造影、逆行性肾孟造影和CT准确率分别为24.2%、57.9%、66.7%和80.6%。单纯抗结核药物治愈11例。患肾切除32例,患肾造瘘、肾孟输尿管离断成型1例,输尿管膀胱再植入1例。扩大膀胱术1例。结论B超、静脉肾孟造影对肾结核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结核茵、CT在肾结核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肾结核治疗仍以肾切除术为主要方法,同时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15.
分析63例闭合性肾损伤,并将IVU、B超及CT三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T的诊断价值优于B超,IVU最差。认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对治疗肾损伤性出血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志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38-334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输尿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输尿管梗阻病例(其中输尿管结石19例,炎性狭窄10例,输尿管肿瘤8例,其他先天性异常5例)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与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结果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输尿管梗阻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定位诊断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7.6%,明显优于B超检查(74.3%和60.0%)和IVU检查(67.7%和61.3%)。结论16层螺旋CT对输尿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6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B超、CT、IVU检查分别是42例(91.3%),18例(39.1%)和3例(6.5%);保守治疗35例(76.1%),手术治疗11例(23.9%),其中保肾手术8例(72.7%);治愈45例(97.8%);死亡1例(2.2%)。结论B超和CT检查可诊断并评估肾损伤程度,有利于制订合理保肾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本院诊治的5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47例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并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3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8例患者术后经3~75个月的随访,未见脂肪瘤复发且肾功能良好.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依据.直径大于4 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1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 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 CT检查资料 ,重点探讨了 CT在不典型肾 AML 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本组资料中 ,2例为双侧性 ,4例为合并肾包膜下出血 ,2例为很少脂肪或无脂肪者。CT诊断肾 AML的准确性为 82 % (14 / 17)。结论 :适当的扫描方法是 CT诊断不典型肾 AML 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肾母细胞瘤影象学检查与手术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手术及病理检查相关分析了解B超、CT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小儿肾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对 6 2例肾母细胞瘤影像学检查 (B超、CT和静脉肾盂造影 )结果与手术及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患者年龄 6月~ 8岁 ,平均 2岁。结果 :研究显示B超、CT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95 5 % ( 5 9/6 2 ) ,90 % ( 9/10 )和6 3 6 % ( 35 /5 3)。 10例肾母细胞瘤被误诊为肾外肿物 ,病理检查发现肿瘤位于肾上极或肾下极 ;肾实质明显被推移但破坏较轻。结论 :与CT和静脉肾盂造影相比B超诊断肾母细胞瘤的符合率较高 ,应为诊断小儿肾脏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